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鰲拜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鰲拜可以說是大清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大清能夠成功入駐中原,很大的軍勞都是鰲拜立下??墒牵棸莸南聢鰠s很慘,被幽禁致死。其實,這都是因為孝莊太后的一句話所導致。
鰲拜之所以能成為大清的四大輔臣之一,也確實為大清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他是后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之侄,從早期的跟隨清太宗皇太極四處征戰(zhàn),清軍入關后又極力掃除各種反清勢力,再到皇太極去世后,聯(lián)合正黃旗與鑲黃旗反抗多爾袞擁立豪格登基,可以說是清朝的三代元勛。這些都足以說明,鰲拜對大清還是擁有著一片忠心的。可是,在封建社會中,權力才是最好的東西,一旦得到足夠的權力,人就會變了。鰲拜也不例外,在出生入死、創(chuàng)下無數(shù)戰(zhàn)功后,就算是不能得到大清的全部也要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于是,鰲拜就開始打起了自己的算盤,打算打破目前的政治格局。
鰲拜和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被稱為四大輔臣,這四人都為大清立下了很多功勞。而且,也都在順治靈前盟誓,全力輔佐玄燁擁護大清,至死不渝。而且,大清也想讓這四人共同存在,不僅可以繼續(xù)為大清效力,輔佐大清幼主,還可以讓這四人達到互相牽制、以防一方勢力過大,對大清造成威脅的目的。其實,這四人之間也存在很大利益糾葛,而鰲拜是最有想法的一人,并且,成為輔臣之首是鰲拜一直以來的愿望。
其實,這四大輔臣中了,索尼屬于元老也是輔臣之首,但是,他年歲已高,只想脫身世故、頤養(yǎng)天年,不想再參與爾虞我詐的政治斗爭中。蘇克薩哈早年追隨多爾袞,可是,當多爾袞一族在爭立帝位中敗下陣來以后,蘇克薩哈便倒戈投靠順治一族,并且,出來指正多爾袞的種種的罪行。這種賣主求榮的做法雖然得到了順治帝的重用,可是,卻讓索尼、鰲拜等人對其嗤之以鼻,但其還是排在是輔臣的第二位。
第三位是出生儒雅的遏必隆,他雖然排名第三位,卻事事依靠鰲拜來為其撐腰,自然對鰲拜不構成威脅。
可以說,鰲拜一直不甘心屈居第四。所以,鰲拜分析,目前三人中,只要除掉蘇克薩哈,那么,自己就可以輕松登上輔臣之首。
鰲拜一直在等待時機,康熙六年,索尼病死,這對鰲拜來說是個好消息,因為最起碼,輔臣首位已經(jīng)讓了出來??墒?,同時索尼卻給鰲拜也帶來個壞消息,就是索尼死前,一直擔心鰲拜會反。幾番謀略后,決定上書15歲的康熙親政。不久,康熙便親政開始主持國事,這時候的蘇克薩哈順位成輔臣首位,但是,他做出的一個舉動卻徹底讓鰲拜對他起了殺心。那就是,他上書打算解除輔臣之位。
這就讓鰲拜的位置非常尷尬了,如果,鰲拜不退出,那么,就非常明顯的表露出他對皇帝之位乃至對大清還有貪念。鰲拜內(nèi)心是非常復雜的,雖然,自己沒有奪位之心,可是,也不想這么多年的辛苦換來的卻是這種結局。況且,鰲拜向來貪戀權力,正在馬上登到輔臣之首,勝利在即之時卻功虧一簣草草的退出,自然,這不是鰲拜想要的結果。于是,他就打算除掉蘇克薩哈,可是,康熙卻力圖阻止鰲拜的做法。最后,在鰲拜的強權下康熙沒有勝過鰲拜,蘇克薩哈被處以絞刑。
此時,孝莊太后著急了,看到鰲拜的勢力已經(jīng)無法阻擋,于是,決定跟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聯(lián)姻,這個女人也就是后來的孝誠仁皇后??梢哉f,索尼雖然在生前未能遏制鰲拜的勢力,不過,他臨死前的一個動作卻在其身后造成解決鰲拜問題的良好轉機。這年康熙與赫舍里氏完婚,由于,小皇帝玄燁已年滿14歲,所以,索尼上書請小皇帝遵循先帝順治14歲親政的先例,開始親政。
索尼病死,蘇克薩哈已除,遏必隆完全不在鰲拜的威脅里,這時候的鰲拜,已經(jīng)占據(jù)了四大輔臣之首??墒牵舱沁@種勢均力敵的四大力量被打破后,才讓年幼的康熙帝對鰲拜越來越不放心。因為,此時的鰲拜不僅功高蓋主,還在朝廷上下威信極高。而且,蘇克薩哈的這一事件,讓康熙和鰲拜的矛盾更加明顯。雖然,康熙覺察到鰲拜是他成長路上的最大阻礙,可是,回想鰲拜對大清的貢獻,還是下不了決心除掉鰲拜。
而鰲拜這一邊,其勢力間的想法卻產(chǎn)生了分歧,很多跟隨鰲拜的部下此時已經(jīng)察覺到康熙已經(jīng)對鰲拜起了疑心。如果不先下手,那么,最后只能被康熙除掉。可是,鰲拜畢竟是跟隨大清多年的人,讓他起兵反叛大清,他覺得對不起先皇,更對不起這么多年的自己。并且,就在幾人秘密投票選擇反不反的時候,鰲拜還是在紙條上寫了“隱”而其他幾個都寫了“廢”。這也足以說明,鰲拜其實是沒有反叛之心的。
雖然康熙已經(jīng)親政,但鰲拜并不想歸政于他。當時在康熙宮廷中的法國傳教士白晉記載說:“在康熙十五六歲時,四位攝政王中最有勢力的宰相(即鰲拜),把持了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六部的實權,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權威,因此,任何人都沒有勇氣對他提出異議?!贝藭r的鰲拜已經(jīng)對康熙的皇權構成了嚴重威脅??梢哉f,此時無論鰲拜如何,年幼的康熙面對手握兵權的鰲拜只有敢怒不敢言的份。
可是,康熙皇帝畢竟是大清的主子,就是自己不想爭取,后面的很多人也想要殺了鰲拜,以此奪回大清的政治大權,而孝莊太后更是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力勸康熙下定決心殺了鰲拜,甚至說道:“如果不除鰲拜,那么,你自己永遠不會成為真正的男人,一輩子就會淪為鰲拜的傀儡,在大清歷史上最大作用也只是給大清留下后代的一個人而已?!闭切⑶f太后的這一席話,讓年幼的康熙最終下了狠心除掉了鰲拜。鰲拜被生擒之后,老死于囚牢中,不得不否認他的確是位影響清初政局的重要人物。
鰲拜到底有沒有奪位之心,只有他自己知道,不過,在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眼里,造成威脅的就是要除掉的,也許,對他們來說,鰲拜的死去才是對大清最大的忠心。
鰲拜手握40萬重兵,明知康熙想殺他,但是不敢舉兵造反,其實就是因為沒有十足的把握。
要知道舉兵造反可是要滅九族的重罪,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是沒有人會輕舉妄動的。而且鰲拜位高權重,戰(zhàn)功顯赫,一身榮光,他不會輕易冒著殺頭的風險來爭奪帝位。而且當時的康熙對于鰲拜來說其實毫無威脅,康熙即位的時候還是一個九歲的小孩。如果鰲拜想要造反的話,當時就是最好的時機,但是他并沒有選擇這樣做。
鰲拜是三朝元老,他對皇太極忠心耿耿,而且在順治帝時臨危受命成為了康熙的輔政大臣,他對大清可以說是鞠躬盡瘁,但是?功高蓋主?這四個字用在鰲拜身上可以說是非常恰當。并且鰲拜也認為自己功勛顯赫,所以在皇帝面前也高人一等,再一看康熙是個小毛孩,朝廷里全部都是自己的門生。雖然沒有皇帝的頭銜,但是權力卻比皇帝還要大,所以可以說鰲拜一點危機意識都沒有。
而當時的鰲拜看不上康熙這個小子,所以并不知道平時在自己面前裝得一事無成的小毛孩竟然會有如此縝密的部署,平時康熙裝作無心政事,什么事情都請教鰲拜,其實私底下早就在跟索爾圖商量如何擒住鰲拜。所以當鰲拜被擒的時候,一點準備都沒有。
鰲拜的勢力雖然很大,但是朝中還是有很多忠于大清的官員,這部分人肯定是站在康熙那邊的。這部分人對于鰲拜囂張跋扈的做法早就看不過去了,所以也會集中力量幫助康熙除掉鰲拜,這也是這些官員在為自己謀福利。
雖然鰲拜以謀反的罪名被抓了,但是康熙其實心里也知道他并沒有造反的心。所以才會把他一直收押,并沒有直接殺掉。畢竟鰲拜也是一個三朝元老,對大清的貢獻是無人能及的。但是作為帝王處置鰲拜也是勢在必行。
最終康熙也給鰲拜平反了,而且他的家人和后代依然可以世襲榮華,但是鰲拜的下場還是很可悲的。
這是因為鰲拜雖然是一個喜歡權力的人,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去造反,而且他一直把康熙當成是剛剛繼承皇位的那個小孩,對他的戒備心還沒有上升到要通過造反來維護自己的權利的地步。鰲拜是自從康熙登基那一天開始就開始跟著康熙了,對于康熙,鰲拜自認為自己非常了解,所以他不覺得有一天康熙會逃脫他的控制,甚至是想要殺害他。
可是對于康熙而言,鰲拜的存在就是他的眼中釘,肉中刺,康熙看不慣一直以來鰲拜的作風,但是奈何鰲拜的勢力太過強大,所以康熙一直采取的是表面安撫的手段。其實在背地里,康熙為了對付鰲拜,也在不斷的努力,包括不斷的找人搜集鰲拜的罪證,培植可以和鰲拜對抗的新的勢力,筆者也不知道當年順治帝為什么要給康熙留下鰲拜這么一個禍害。
當年順治帝離開人世離開得太早,以至于小小的康熙才八歲就不得不登基,這對于康熙而言真的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除了皇位,順治帝還給康熙留下了四個顧命大臣,而鰲拜就是其中最顯眼的一個。其實歷史上只要是繼位的帝王年紀尚小的時候,總是會出現(xiàn)那么幾個手握重權的權臣。
至于說到鰲拜為什么不敢在紫禁城造反這件事情,首先是鰲拜不一定有造反的心,其次就是現(xiàn)實條件也還不具備,鰲拜要是造反的話,肯定會碰到很多的阻礙。首先不說康熙自己會第一個跳出來反對,朝廷里的那些大臣也都不是擺設,肯定會百般阻撓,最后鰲拜可能造反不成,反而會變成一個千古罪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46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