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睚R桓公稱王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管仲,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千古一相,輔佐齊桓公稱霸一匡天下,就連一向覺得管仲奢侈違禮的孔子都不得不承認“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笨墒怯幸稽c比較可惜,就是管仲如果輔佐齊桓公稱王改朝換代,中國不就可以免去戰(zhàn)國200多年的戰(zhàn)亂了嗎?
這個遺憾古人也是有的,司馬遷就曾說過:“管仲這么接近完美的人物,孔子卻還是說他器小。大概是因為他沒能讓齊桓公取代衰微的周朝統(tǒng)一天下吧”。(有人會說孔子維護周室怎么會這么想,其實孔子自始至終維護的是周制而不是周朝,他甚至說過“吾其為東周”這種拋棄周天子的言論)既然如此,為什么管仲不輔佐齊桓公稱王呢?
一思想局限。歷史人物的活動不可能跳脫出時代思想的局限,同樣地在周禮還有余威的情況下管仲不可能慫恿齊桓公稱王。那時候周天子權威下降,鄭莊公和周天子公開開戰(zhàn)是事實;但周禮影響深遠,齊桓公還得借助尊王攘夷的旗號才能對抗蠻族入侵也是事實。在春秋時代,周禮尚有一定權威,各國還在明面上假裝尊崇周天子,正所謂“槍打出頭鳥”,如果齊桓公稱王只怕會立刻成為諸侯討伐的對象。管仲自然不會出稱王這個餿主意。
二實力有限。自古以來成王敗寇,明君賢人和亂臣賊子的區(qū)別在歷史上無非就是誰輸輸贏。如果齊國有足夠?qū)嵙δ雺禾煜?,別說稱王、稱帝都沒問題。但其實春秋時期諸國林立多達數(shù)百,齊國只是眾多諸侯中的一個,雖然暫時處于上風,但實力差距不大而且稱霸的時間不長(后面霸主地位就被晉國奪去了)在這個強中自有強中手的激烈競爭下,齊桓公當個諸侯盟主還行,稱王只是癡人說夢。
三格局不大。其實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器小”。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諸子都宣傳自己的學說主張托古改制(如儒家言必稱堯舜,道家言必稱三皇),換句話說最早也是從春秋末期(老子、孔子)開始社會上才興起了社會大變革的思潮:認為政治制度要根本變革,比如法家主張大一統(tǒng)集權、道家主張小國寡民,就連維護周禮的儒家也發(fā)生了改變(從原來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變成了“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出生在春秋時期的管仲目光所及不過是順應時勢富國強兵罷了,對于觸及整個社會的變革的大格局他是無法提前預知的。
盡管管仲并沒能輔佐齊桓公稱王,但他對于齊國乃至華夏的貢獻依舊無法磨滅。尊王攘夷保衛(wèi)華夏文明;“相地而衰征”,通漁鹽之利大大促進齊地的開發(fā);興辦官妓,反對空談傳承了自姜子牙以來的齊國務實興邦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沒有管仲,無法想象后來的齊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46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