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馬三寶,大家都會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編為各位介紹一下此人的歷史故事。
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有很多歷史人物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在書中形象被大幅度扭曲,不少人甚至因為小說故事而成了人盡皆知的反面形象,比如北宋開國名將潘美,成了《楊家將》中的反派潘仁美,宋仁宗時期的名臣龐籍,成了《三俠五義》中的反派龐太師,這些小說形象甚至比他們歷史上本身還要出名。然而也有一些人剛好相反,因為古典小說反而成為了名人,唐朝的開國將領(lǐng)馬三寶就是這樣一個人。
大業(yè)十三年(617年),隋王朝的北疆出了一件轟動天下的大事,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終于起兵反隋了。李淵雖然起了兵,但當時他的兒女除了李世民外都不在身邊,李建成、李元吉兄弟在河東,女兒李氏和女婿柴紹則在長安,所以他剛一舉事就立刻派人前往召集兒子女婿前來會合。李建成兄弟沒有猶豫,丟下弟弟李智云就上了路,柴紹卻猶豫了,他可不能丟下妻子自己一個人走,但是帶著妻子上路目標又太大了。
關(guān)鍵時刻還是李氏深明大義,主動站出來告訴柴紹:“既然父親現(xiàn)在召你前去共謀大事,你還是安心上路,不要擔心我,我一個女人很容易躲藏,實在不行也會自己想辦法的?!辈窠B最終聽了妻子的話獨自上路了。
柴紹走后,李氏并沒有像她自己所說的一樣躲藏,而是獨自回到自己家的武功別墅,然后變賣家產(chǎn)招攬部眾準備在關(guān)中起兵。李氏也知道光靠自己一個人肯定難以成事,必須要聯(lián)合關(guān)中原有的起義軍。
當時關(guān)中起義軍也是風起云涌,有好幾路人馬,而這其中最大的一支就是西域商人何潘仁所部,何潘仁不但手下有數(shù)萬人,還劫持了隋朝的尚書右丞李綱做長史,名頭非常響亮,李氏就將合作的目標放在了何潘仁身上,她派去游說何潘仁的就是馬三寶。
馬三寶當時也不是什么人物,只是柴紹的一個家奴而已,但他為人非常機敏,所以李氏將這個任務(wù)交給了他。事實證明馬三寶果然沒有辜負李氏的期望,他一通游說之下竟然將何潘仁說服,讓他帶著部下歸入了李氏麾下,馬三寶也順利轉(zhuǎn)正成為了起義軍中一員戰(zhàn)將,他自稱為總管,在關(guān)中接連招撫盜賊義軍,不久后就有了數(shù)萬手下。
李淵渡河進入關(guān)中時,也得知了女兒鬧出的動靜,于是他便將關(guān)中眾將全部加以封賞,馬三寶便被封為了左光祿大夫。后來秦王李世民率領(lǐng)大軍攻略渭北時,馬三寶親自帶人到竹林宮迎接,并跟隨李世民一起攻下了長安。
唐朝建立以后,馬三寶被任命為太子監(jiān)門率,先是在北山擊破劉拔真所部稽胡叛軍,后又跟隨李世民一起參加了第二次淺水原之戰(zhàn),成功平定了橫行隴西的薛仁杲。武德六年(623年),吐谷渾入侵大唐邊境的洮州、岷州,馬三寶再次跟隨故主柴紹一起前往抵御。這一戰(zhàn),唐軍打的異常艱難,剛開始就被吐谷渾人重重圍困在了山谷之中,居高臨下進行射擊,一時之間死傷無數(shù)。
關(guān)鍵時刻柴紹用出了“美人計”,他在戰(zhàn)場上擺開酒席,然后讓兩個美女在旁邊翩然起舞,自己則一邊聽著樂曲,一邊看著舞蹈。這一來吐谷渾人反而愣住了,他們不知道柴紹到底想要干什么,不由得停止射擊,好奇向下觀望。
柴紹抓準時機,偷偷派精銳部隊潛出,繞到吐谷渾人后方進行突襲,最終吐谷渾人在沒有絲毫防備下被唐軍打了個大敗。這一戰(zhàn)中馬三寶也有突出貢獻,他率軍沖鋒在前,不但斬殺吐谷渾名王,還俘虜了幾千人回來,所以在班師回朝后被李淵封為了新興縣男。唐高祖李淵對馬三寶也是賞識有加,他曾專門前往巡視了馬三寶起兵的司竹園,并告訴馬三寶:“這就是你之前起兵的地方嗎?你知不知道這也是以前衛(wèi)青住過的地方,非常不錯啊。”到李世民即位后,馬三寶被封為左驍衛(wèi)大將軍,并進爵為公。遺憾的是,馬三寶在此后再也沒有表現(xiàn)機會了,他在貞觀三年(629年)便因病離開了人世,無緣大唐帝國此后的一系列戰(zhàn)事。
馬三寶只是一個家奴出身,但卻最終能成為唐朝開國大將,不可不說已經(jīng)非常難得了。不過只怕連馬三寶自己都沒有想到,在幾百年后的清代一本名叫《說唐》的小說中,他的名氣比歷史上更加響亮了。在《說唐》里面,馬三寶可不再是什么家奴了,他在江湖上被人稱為花刀將,一出場就是瓦崗寨的守將,賈柳店眾英雄起兵后第一戰(zhàn)就是來搶奪瓦崗寨。
馬三寶也非常不幸,他弟弟出戰(zhàn)就被程咬金給砍死了,無奈之下他只好丟棄瓦崗寨突圍而走,一路北上投入了李淵麾下,成為了唐朝早期一員非常重要的將領(lǐng),他作為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參與了唐朝統(tǒng)一天下的一系列戰(zhàn)爭,并排在“松山四將”之首。要知道“松山四將”的其他三位分別是段志玄、殷開山、劉弘基,這三個人都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在歷史上地位不知道比馬三寶高了多少,結(jié)果一轉(zhuǎn)眼在演義小說中竟然居于馬三寶之下。
不過可惜的是,馬三寶在隋唐系列演義小說中并沒有善終,反而下場非常凄慘,他在《薛仁貴征東》之中也作為一員主將跟隨李世民前往討伐遼東,結(jié)果在前往鳳凰山探查情報時,意外中了遼東將領(lǐng)蓋賢謨的誘敵之計,掉入陷阱之中成了蓋賢謨的俘虜。蓋賢謨可沒有什么優(yōu)待俘虜?shù)恼?,他將馬三寶的手腳砍去,然后扔在大道上示眾。馬三寶哪受得了這種屈辱,他在尉遲恭前來救助時,拼盡全力抬起身體撞到了尉遲恭的槍尖上,就此殞命當場。
在后來《說唐》演化出的評書、電視劇中,馬三寶的戲份也非常充足,竟然比不少凌煙閣上的名臣還更加出名,而其他與他級別差不多的唐將卻因為沒有這些戲份而成為了史書上一個個只出場一兩次的人物,后世更不被人知悉,讓人不得不感嘆小說的宣傳作用。=
李元霸厲害一些吧,請耐心看完!
呂布吟:
千里赤兔不息奔,單騎絕塵云中來。
方天畫戟手中握,一柱擎天搗四海。
身披虎甲背神弓,霸王金冠誰可摘.
無視桃園虎狼輩,天下猛將任我屠。
畫戟亂舞分三國,空留赤兔美女枯。
贊呂布:
亂世金戈起,神州鐵馬急,傲視群雄萬人英,驍勇垂汗青。
血濺長安宮,心醉鳳儀亭,白門樓下情何薄,獨為佳人惜。
束發(fā)金冠、百花戰(zhàn)袍、唐猊鎧甲、獅蠻寶帶、方天畫戟、鐵戟溫侯,天下誰人敵?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氣宇軒昂、威風凜凜,武功蓋世、世上誰不忌?
虎牢一戰(zhàn)、獨領(lǐng)風騷、畫戟所指、兵甲寒光、云破天驚、所向披糜、何人可匹敵?
呂布,亂世三國中武藝冠絕天下。單挑無敵:有記錄的九次單挑中除了在對陣張飛和許褚這樣的超一流武將時遭遇到抵抗之外,其余均為速勝,其中不乏變成獨眼前的夏侯敦這樣的名將。極品震懾力:站在丁原身邊,威無不加的董卓不敢動,站在董卓旁邊,朝廷文武百官不敢動,虎牢關(guān)前對陣盟軍的時候,八路諸侯一處商議,言呂布英雄,無人可敵。超級統(tǒng)御力:為數(shù)不多真正意義上戰(zhàn)勝過三國軍事奇才曹操的人物之一,只有呂布、賈詡、周瑜、馬超做到了。
再來看看呂布的出場造型:頭戴三叉束發(fā)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huán)鎧,腰系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果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三國戰(zhàn)神的形象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真正使人著迷的是呂布強大的武力。三國中超一流武將之間的武力差距都不大,動輒爭斗百余合,往往是誰也奈何不了誰,蜀五虎大將難分伯仲,典韋許褚也未見勝負,加上顏良文丑孫策太史慈,誰遇誰也不敢言必勝,其中還有許褚裸衣斗馬超、張飛挑燈夜戰(zhàn)馬超這樣惡戰(zhàn)的例子,說明武力到達這一程度,基本就是極限了,誰也沒辦法更進一步,但只有呂布不同,他的武力不能用到達什么樣的程度來形容,而是到達了什么樣的境界。三國中對陣雙方往往首先斗將,領(lǐng)軍大將對決的勝負對軍隊士氣的影響是巨大的,而軍隊士氣又是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關(guān)鍵因素,因此在單挑中戰(zhàn)勝對方將領(lǐng)非常重要,如果能殺死對方將領(lǐng),基本上能導致對方軍隊潰敗,所以武力是評價武將的重要指數(shù)。呂布在武將對決方面的戰(zhàn)績十分輝煌,使得他不能歸檔為超一流武將,而要凌駕于超一流之上,我們來看看呂布對超一流的表現(xiàn),與張飛50余合不分勝負,乍看一下呂布也沒什么了不起,跟張飛一個水平,但看看接下來的事情就比較耐人尋味了,一直對自己三弟的武藝推崇備至的關(guān)羽坐不住了,忍不住沖出來夾擊呂布,不顧單挑規(guī)則,不講江湖道義,也沒有費厄潑賴精神了。是什么讓關(guān)羽這位武圣一輩子唯一一次急了眼,只有一個原因——張飛性命危在旦夕!別人看不出來,同為超一流武將的關(guān)羽可是內(nèi)行,看的感同身受,打我弟弟,我跟你拼了。于是三國第一次出現(xiàn)兩個超一流聯(lián)手打架,還是兩個超級自負的人,光榮的呂布。而這時候,沉穩(wěn)老練的劉備驚奇的發(fā)現(xiàn),關(guān)羽張飛又與呂布打了30回合,竟戰(zhàn)不倒他!偉大的呂布,這一刻戰(zhàn)神靈魂附體。劉備沒面子了,二對一還是平手,而且看來打下去也沾不了什么光,反正已經(jīng)不大要臉了,索性兄弟們一塊兒上吧,挺槍就沖了上去。三國演義里說劉備用的是雙股劍,我想是為了刻畫人物的性格而編造的,騎兵用雙劍作武器無異于自殺,還沒到跟前一槍就掛了,根本夠不著對方,用槍比較合理。結(jié)果是呂布遮攔不定,在最弱的對手劉備面上虛晃一戟,從容撤退,敗得都如此瀟灑自如。還有一次與許褚20合不分勝負,估計場面跟打張飛時一樣,超一流的許褚也快不行了,老奸巨滑的曹操說了最流氓的,也是可成為真理的一句話:呂布非一人可勝,都給我上!另一個超一流典韋先沖上去了,然后夏侯敦、夏侯淵、樂進、李典4個無賴也沖上去了,6個人群毆呂布,呂布又是遮攔不住,撥馬回城,全身而退。能讓曹操、劉備兩個老大指揮小弟合伙砍人的也只有呂布,這兩次敗績更加奠定了呂布是三國武力第一人的地位。
除了娶三國第一美女貂蟬,騎三國第一名馬赤兔之外,呂布的兵器也與眾不同,是兼?zhèn)涞稑屻^叉諸多特點,而又極難運用的方天畫戟。兵器當中,錘必力大方可用,但最難的是宋朝陸文龍和水泊梁山董平使用的雙槍,能把雙槍用好了都是無敵的,兩個槍四個頭,舞起來戳不到自己都是萬幸了,其次就是畫戟,使用者既要熟悉刀槍鉤叉的用法,又要采用結(jié)合不同特點的招式,練不好發(fā)揮不了特長,還不如拿一根棍子掄來得實惠。用對了自己熟練掌握的兵器對武將來說十分重要,用不對武力會打折扣,例如典韋被胡車兒盜走了雙鐵戟,只好用步卒的腰刀應(yīng)敵,一點也不稱手,終于被殺。如果趙云用的是刀,也不會遍體紛紛,如飄瑞雪,渾身上下,若舞梨花,看得張合、徐晃心驚膽戰(zhàn)了。呂布用好了畫戟,在對敵中兵器就占了很大的優(yōu)勢,無形中提高了自己的武力,因為在會用的前提下,方天畫戟是克制刀和槍的,武將大多使用刀類武器(包括斧、鉞)和槍類武器(包括矛、槊、戈)。刀類武器優(yōu)點攻擊范圍廣,攻擊力量大,往往擊中目標就是致命的,缺點是變招的間期長,一擊不中會留下空當,給對方反擊的機會,另外,用刀反復劈砍比較耗體力,不利于久戰(zhàn)。關(guān)羽是用刀的代表人物,斬華雄,刺顏良,誅文丑,都是利用刀的沖擊力秒殺強敵,如果換作用矛的張飛,將會是一場持久戰(zhàn)。黃忠斬夏侯淵也是運用了刀的雷霆之勢,一舉將夏侯淵揮為兩段。槍類武器優(yōu)點迅捷靈活,利于招數(shù)組合,尤如驚濤拍岸,滔滔不絕,令對手疲于應(yīng)付,無暇還手,另外相對于刀類兵器,直刺比橫砍所需時間短,傷敵距離長,缺點是刺的力量有限,創(chuàng)傷面積小,所以會出現(xiàn)典韋、周泰等猛將身被十數(shù)槍,猶自死戰(zhàn)的情況,所以用槍對敵,除非瞅準了機會一槍扎透了,否則對方平常挨幾槍還會有戰(zhàn)斗力。趙云之所以被稱為槍神,是因為他善于把握機會,專指要害,一槍致命,這是用槍的真諦?,F(xiàn)在說到方天畫戟了,戟有槍頭,可以刺,刺不中不像槍必須撤回來再次尋找目標,而是像刀一樣用月牙刃部平削或用月牙尖部勾刺,傷敵方式多變,防不勝防,也可以先用月牙砍,如對方撤身躲,則中途變招為刺,對使用者的反應(yīng)和力量要求甚高,反應(yīng)不足不會變招,力量不足無法變招,這也是絕大多數(shù)人不采用戟的原因,發(fā)揮不出戟的特點,威力還不如刀和槍,另外,戟的槍頭與月牙頭部形成的夾角可以防住刀的劈砍,月牙尾部和戟桿的夾角又可以鎖住回收中的刀槍,使之形不成下一輪攻擊,為我所制,不過這又要求戟的使用者對對方兵器的行走路線預(yù)判得很清楚,稍有疏漏就會造成變招的被動,并且,力量不足的話,鎖住對方兵器的時候在爭奪中會有畫戟脫手的危險,綜上所述,除非方天畫戟的使用者比對方武力高,可以達到制敵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適得其反,縱觀三國,也就呂布敢用,并且成就了他的聲名。
方天畫戟在與刀槍的對決中占盡了便宜,使呂布的對手往往會脆敗,但由于畫戟的特點,在對錘等重兵器的較量上不占優(yōu)勢,純粹要靠呂布的武藝了,我們來看一下數(shù)據(jù),就可以印證這個結(jié)果,除去對超一流武將張飛和許褚的三場較量(除了前面交待的兩場,呂布還跟張飛打了一百余合未見勝負,不過那時劉備和呂布同盟,張飛搶了呂布一百五十匹馬才打起來的,像鄰居鬧矛盾,不會下死手,即便如此,劉備也是恐有疏失,急忙鳴金撤兵,還馬道歉了事。)因?qū)κ治淞μ邲]有可比性外,其余呂布曾無五合刺死用槍的河內(nèi)名將方悅,一合刺死用槍的穆順,不數(shù)合令用槊的白馬將軍公孫瓚敗走,不數(shù)合讓用槍的曹操手下武將之首夏侯敦抵敵不住,不三合把用槍的袁術(shù)大將李豐刺傷手,都是瞬間脆敗對手,其中不乏一流名將,但還有一戰(zhàn)不得不提,十余合僅砍斷名不見經(jīng)傳的孔融手下武將武安國的手腕,武安國使用的兵器是——錘!可見兵器相克對戰(zhàn)局的影響,如果超一流武將中有用錘的,呂布就真遇到對手了。呂布兩次敗陣都是面對對方人多勢眾而遮攔不定,也說明方天畫戟在對多種兵器的防守上體現(xiàn)不出優(yōu)勢,呂布沒有將它帶到一個更高的境界,相反,趙云在面對眾多兵將時充分發(fā)揮了槍的靈活性,數(shù)次沖陣成功,當然,趙云所面臨的對手沒法跟呂布的對手比。
最后,說說對呂布戰(zhàn)績最好的張飛,在同等的情況下,許褚在呂布手底下走了20合,而未必能贏了許褚的張飛戰(zhàn)了50余合,后來竟又戰(zhàn)了100余合,難道是因為丈八蛇矛特別長的緣故?
或許羅貫中為了保全趙子龍的完美無敵形象,沒有安排他與呂布交鋒,給了我們關(guān)于戰(zhàn)神與槍神的遐想空間。
是一個特意塑造的特異性典型。身體極度瘦弱而力氣極大,袁天罡李淳風的徒弟,極具力量型的錘為兵器,且又極具神奇的招式。神勇無敵偏偏呆傻,有趣有趣,神奇完美的藝術(shù)形象。象《骷髏畫》中的李玄衣,衰弱疲憊之極而武功強大之極。很有意思的藝術(shù)形象。很奇特的藝術(shù)形象和思維!
兵器:一對擂鼓甕金錘 座駕:一字墨雕板肋賴麒麟
由上述歷史人物演義而來,但完全背離史實(一說是由歷史人物李元吉-李淵的另一個兒子演義的)。他是隋唐第一條好漢,“年方十二歲,生得尖嘴縮腮,一頭黃毛促在中間。戴一頂烏金冠,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無窮。兩臂有四象不過之勇,捻鐵如泥,勝過漢時項羽。一餐斗米,食肉十斤。用兩柄鐵錘,四百斤一個,兩柄共有八百斤,如缸大一般。坐一騎萬里云,天下無敵。”在當時幾乎沒有人能在李元霸馬前走上三個回合,可以說趙王李元霸打遍天下無敵手。四明山李元霸擊敗反王二十三萬大軍;先后殺死名將伍天錫、宇文成都,在紫金山面對一百多萬軍隊,一對金錘如拍蒼蠅般,只打得尸山血海,迫使李密交出玉璽,反王獻上降表。然而在回家路上被“老天爺”干掉了——“只見風云四起,細雨霏霏,少頃虹電閃爍,靂靂交加。那雷聲只在元霸頭上落落落地響,猶如打下來的光景。元霸大怒,把錘指天大叫:‘呔!你天為何這般可惡,照少爺?shù)念^響?也罷!’把錘往空中一撩。抬頭一看,那四百斤重的錘掉將下來,‘撲’地一聲正中在元霸臉上,翻身跌下馬來?!?這么一位無敵兇神后被雷劈死了。李元霸曾雙手各提三千斤的金獅子,舉上舉下十數(shù)遍,如此神力除了自刎西江的西楚霸王項羽,何人可敵?
宇文成都當時號稱無敵將軍,殿前比試全力卻撼不動李元霸伸直的一根胳臂,他只不過把手一掃,宇文成都撲通翻筋斗,仰后就是一交,之后更被他活擒撕裂。如此兇殘蠻力,豈負霸王之名?
秦瓊欺李元霸為報恩不愿與自己動手,厚著臉皮想拼力刺死他(秦瓊此人實在不地道,我以后再論這廝)。他只不過用鐵錘輕輕一擋,“當”的一響,就把八十斤虎頭槍,打脫了不知去向。嚇得秦瓊立即下馬告罪求饒;羅成挺槍來戰(zhàn),被元霸一錘把槍打做兩段,震開虎口,回馬逃命;裴元慶迎戰(zhàn)李元霸,招架三合即驚呼:“果然好厲害!”回馬便逃。元霸大叫:“好兄弟,天下沒有人當?shù)梦野脲N,你能連接我三錘,也算是個好漢,饒你去吧!”如此威猛氣勢,舍李元霸更有何人?
李元霸在四明山匹馬雙錘,擊敗十八路反王二十三萬大軍,打死大將五十員;后又赤手撕裂伍天錫、徐元朗,將一百八十萬反王大軍殺到只剩六十二萬,迫李密獻出玉璽,逼十八路反王跪伏獻上降表。如此豐功偉業(yè),除霸王項羽,又有何人可建?
《說唐》中李元霸最讓人佩服的一點就是他是個“永動機”一般的人物,幾乎不存在能量消耗。他不像排在第二的宇文成都,后者在力氣消耗的時候(以一敵三:雄闊海、伍云召、伍天錫)竟會抵擋不住排在他后面的裴元慶;李元霸卻可以只憑匹馬雙錘將十八路反王的所有大將打到俯首臣服。他殺人甚至比切豆腐更容易,你幾乎可以把他當成使用太陽能的碎紙機一樣對待。
如此一個蓋世的霸王,怎么也會死呢?
《說唐》一書中,也蘊含著濃濃的宿命觀。李元霸的師父紫陽真人曾叮囑他,若他日對敵之時遇見使流金鐺的,萬不可傷他性命,否則必定不得善終。然而李元霸最初還記得師父的教誨,不忘手下留情,放過宇文成都;之后縱橫天下,殺心大起之時,卻再也不遵從師父的教誨,不但開始殺了,而且不止一個。使混金鐺的伍天錫雖然拼命告罪,還是被他生生撕裂;使雁翅流金鐺的宇文成都放過一次,第二次還是忍不住兇性大發(fā),將其依樣畫葫蘆撕裂。師父的讖語猶在耳旁,李元霸“不得善終”的結(jié)局也早已注定。
李元霸回到潼關(guān)時,雷光閃爍,霹靂交加,大雨傾盆而降。那雷聲只在元霸頭上響,如打下來的光景。元霸大怒,把錘指天大叫道:“天,你為何這般可惡,照我的頭上啊?”就把錘往空中一撩,抬頭一看,那四百斤重的錘墜落下來,撲的一聲,正中在元霸臉上,一代霸王就此煙消云散。
這是個荒誕的結(jié)局,但李元霸本身豈非就不是來自平凡的塵世?胯下馬、掌中錘,錘人便如錘蒼蠅般,不知造下多少殺孽?更喜把人擲向空中,扯住雙腿生生撕裂,回想那血肉橫飛的場景,映襯著一個十二歲少年的黃瘦面容,縱是遠古的煞神也不過如此吧?――也許只有這個結(jié)局才能配得上無與倫比的霸王?
《興唐傳》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結(jié)局:他是在殺死宇文成都后,被宇文成都的師父魚俱羅用計斬殺的。這個結(jié)局,一直為我所不喜。不僅僅是因為當時魚俱羅已經(jīng)是個年近90的老頭,遠遠不符合常理;更因為這個結(jié)局遠遠不夠詩意化,落入俗窠,無法去承載一個霸王的結(jié)局。
關(guān)于李元霸的死因通常有3種說法
1.舉錘罵天,被雷劈死。
2.想用錘子打老天,結(jié)果錘子掉下來把自己砸死。
3.戰(zhàn)死沙場。被開隋九老之一的魚俱羅用拖刀計殺死。據(jù)說李元霸學藝出師后,他師父對他說日后不要殺手里使用鎦金鏜的人,結(jié)果他殺了使用鎦金鏜的宇文成都,魚俱羅是《興唐傳》里宇文成都的老師,為了給徒弟報仇殺了李元霸。
然而我們必須尊重歷史,歷史上的李元霸究竟是怎么樣的呢?
歷史上的李元霸從來就沒有存在過,他是被虛構(gòu)出來的,他一直活在評書藝人代代相傳的口中,活在《說唐》冰冷的紙上。但他還是有虛構(gòu)的原型的,那就是李淵的第三子李玄霸:早死,無后,被追封為衛(wèi)王。李玄霸雖然同樣早死,但卻沒有李元霸生前那樣輝煌的生命歷程。
李元霸與其他好漢武力對比
李元霸排行第一當之無愧。與其他隋唐好漢相比,李元霸就象太陽系八大行星里的木星,超出類地行星和遠地行星不止幾個重量級。
與其他好漢的戰(zhàn)況如下:
首次亮相:在隋煬帝面前與宇文成都比力氣,李元霸不動,宇文成都來扯,“宇文成都大怒,趕上來一把扯住李元霸的手,用力一扯,好似蜻蜓搖石柱一般,莫想動得分毫?!?
李元霸vs秦叔寶:因秦叔寶救過李淵,李元霸不與秦叔寶對打,在揚州護駕煬帝,秦叔寶碰見李元霸,用槍刺去,李元霸“把一柄鎚往上一架,把八十斤虎頭槍打脫得不知去向,秦叔寶大驚?!庇纱丝芍?,排行第十六的秦叔寶敵不過李元霸一回合。
李元霸VS宇文成都:李元霸剿滅自立為王的宇文化及,宇文成都奔走,被李元霸追上,“硬著頭皮,舉流金鐺打來”,一回合,李元霸生擒宇文成都,成都喪命。宇文成都排名第二,與排名第一的李元霸交手,只撐一個回合,李元霸真神人也。
李元霸VS裴元慶:三回合,李元霸道:“天下沒人當?shù)眠^我半鎚,你能連接我三鎚,也算個好漢,饒你去吧?!迸嵩獞c在隋唐好漢中排名第三。
李元霸VS伍元錫:在隋煬帝設(shè)的擂臺比武,一回合,伍元錫敗走,被李元霸趕上,伍元錫喪命。伍元錫排名第六。
其后李元霸與十八路反王對壘,眾反王敵不過,被迫向李元霸下跪獻詳表。就這種架勢,李元霸天下無敵,堪稱“獨孤求敗”。然而后來死于自己的鎚下,可惜。
所以是李元霸 厲害
在《三國演義》里,有些人堪稱不敗神將,正所謂?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guān)五馬六張飛,吹得大象滿天飛。?我們翻開正史來看一看這排名靠前的六大名將,是不是真像演義所寫的那樣神乎其神。咱們今天要討論的,就是三國演義里的六位不敗神將,正史如何記載?誰才是當時第一名將?
三國名將NO1: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方天畫戟,專捅義父
在正史中,?三英戰(zhàn)呂布?自然是不存在的,因為在后漢三國時期,武將單挑的事情基本已經(jīng)絕跡了。兵對兵將對將,甚至還有為敵軍修好戰(zhàn)車后再來一決高下的?春秋義戰(zhàn)?,已經(jīng)被?兵者,詭道也?取代,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更是主張?斗智不斗力?,所以?萬人敵?指的是指揮能力,而不是武將單挑能打多少人。擅長單挑的,經(jīng)常被冠以一個貶義詞:?一勇之夫?。
從后漢三國到兩晉隋唐,正史記載的單挑名將,也就是關(guān)羽和秦瓊兩個人最有名,呂布在正史中只有一次單挑記錄,先贏后輸,以至于有人說:如果真是單挑,呂布未必能打得過江東猛虎孫堅,因為呂布打心眼里畏懼孫堅。
正史中沒有三英戰(zhàn)呂布,卻有呂布單挑郭阿多。據(jù)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所著《英雄記》記載:?郭汜在城北。布開城門,將兵就汜,言?且卻兵,但身決勝負?。汜、布乃獨共對戰(zhàn),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騎遂前救汜,汜、布遂各兩罷。?
《三國志》記載:?李傕等遂相結(jié)還攻長安城,布不能拒,傕等遂入長安。?
這兩段史料綜合起來,就是李傕(字稚然)郭汜(本名郭多,人稱阿多)在毒士賈詡的攛掇下,打著為董卓報仇的旗號圍攻長安,呂布一看長安守軍戰(zhàn)斗力不佳,未必是涼州鐵騎的對手,就提出跟郭汜單挑定勝負。結(jié)果是手持長矛的呂布贏了,但是李傕郭汜輸了耍賴,一擁而上群毆,一頓亂拳把呂布打跑了。
在古代戰(zhàn)場上,大將敢一對一單挑,但是好像沒有幾個名將能應(yīng)付得了數(shù)十人圍攻,所以呂布面對袁紹派來的三十個殺手,只好金蟬脫殼開溜:?紹遣甲士三十人,辭以送布。布使止于帳側(cè),偽使人于帳中鼓箏。紹兵臥,布無何出帳去,而兵不覺。?
呂布從袁紹手底下溜掉,一溜煙跑到劉備那里,搶了徐州和劉備的老婆孩子兩次。一次主動歸還,另一次死活不還,是曹操在下邳抓了呂布,劉備一家這才團聚夫人應(yīng)該是糜夫人,孩子卻不是阿斗劉禪。
?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由此可見,呂布的武勇,是得到正史肯定的,但即使是正史承認的勇將飛將,也怕亂拳打死老師傅,寡不敵眾也只能逃跑。
三國名將NO2:斬將搴旗,未逢一敗,虎威將軍,一身是膽
三國六大神將中排名第二的趙云趙子龍,已經(jīng)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的白馬王子,但是按照正史記載,趙云跟曹操劉備是有本質(zhì)區(qū)別的,就像古天樂一樣,幾乎是找不出瑕疵的,像跟趙云發(fā)生點什么美妙的事情,基本沒有可能。
趙云之勇,在正史中還真有,劉備稱贊趙云一身是膽,這也是于史有據(jù)的。漢中之戰(zhàn),黃忠劫糧被曹軍包圍,趙云硬是用幾十名騎兵擊潰了曹軍主力部隊救出了黃忠:?忠過期不還,云將數(shù)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云為公(曹操)前鋒所擊,方戰(zhàn),其大眾至,勢逼,遂前突其陳,且斗且卻。公軍敗,已復合,云陷敵,還趨圍。將張著被創(chuàng),云復馳馬還營迎著。?
然后就是?空營計?嚇退曹曹大軍后進行追殺:?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曹操)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
但是趙云這個人似乎是不懂什么情趣的,趙范那個很漂亮的嫂子,趙云就說啥都不要,劉備和諸葛亮做媒,他也不給面子:?天下女不少!?意思是天涯何處無芳草,我才不會為了一棵樹而放棄整座森林。
長坂坡單騎救主就不用說了,這個在正史中有,但是斬殺曹營多少名將,是沒有的,趙云勢單力孤,只救出了劉備的白玉美人甘夫人和少主劉禪,劉備的兩個女兒,都被虎豹騎統(tǒng)領(lǐng)曹純抓去了:?(曹純)追劉備于長坂,獲其二女輜重,收其散卒。?
趙云之所以受人尊敬,是因為他顧大局識大體,兩次勸諫劉備,顯示了他比諸葛亮還仗義敢言,也體現(xiàn)了他跟劉備的關(guān)系密切,敢說別人不敢說的話,即使頂撞了劉備,也不會受到責罰。
三國名將NO3:帳下壯士,尊稱典君,一雙鐵戟,八十多斤
典韋之勇,可能勇過呂布,因為典韋是曾經(jīng)正面硬剛擊敗過呂布的。《三國志》這樣記載典韋在濮陽之戰(zhàn)中的神勇:當時呂布親自上陣沖殺(時布身自搏戰(zhàn)),從天亮到天黑,雙方交戰(zhàn)及十個回合不分勝負(古代一回合指的是發(fā)起一次沖鋒,被擊退后整軍再戰(zhàn),如果一方鑿穿對方陣營,戰(zhàn)斗就基本結(jié)束了)。
曹操一看這場破襲戰(zhàn)打成了膠著狀態(tài),就招募敢死隊,于是典韋報名參加,連盾牌都不要了,?皆重衣兩鎧,棄楯,但持長矛撩戟。時西面又急,韋進當之,賊弓弩亂發(fā),矢至如雨,韋不視,(接敵之后)韋手持十馀戟,大呼起,所抵無不應(yīng)手倒者。布眾退。?
典韋一戰(zhàn)擊敗呂布而名聲大噪,也成了曹操最信任的衛(wèi)隊長,就連泡張繡嬸子的時候也帶在身邊,結(jié)果斷送了典韋性命:曹操帶領(lǐng)輕騎兵逃掉,斷后的呂布寡不敵眾,被一幫小兵圍毆致死。
究竟是誰殺了典韋,正史沒有記載,那是因為張繡后來又投降了曹操,殺典韋不是功勞而是大罪,估計大家寧肯醉死也不認那二兩酒錢,曹操就是想替典韋報仇,也找不到犯罪嫌疑人。
三國名將NO4:青龍偃月,泣鬼驚神,威震華夏,武中圣人
關(guān)羽之所以成為武圣人,好像也是沒多少年的事情,而且一直是?二圣并尊?,姜尚姜子牙的?武圣?地位,不是那么好動搖的。清朝封關(guān)羽為武圣人之前,武廟十哲里諸葛亮跟韓信孫武吳起一樣有坐著的塑像,七十二之一的關(guān)羽,只是掛在墻上的畫像,在畫像上也是站著的。
作為三國正史單挑第一人,關(guān)羽刺顏良是有的,過五關(guān)斬六將是沒有的,而且也沒有什么屯土山約三事,他就是戰(zhàn)敗被活捉了:?建安五年春正月,(曹操)東擊備,破之,生禽其將夏侯博。備走奔紹,獲其妻子。備將關(guān)羽屯下邳,復進攻之,羽降。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
在三國正史中,關(guān)羽很勇猛,在這一點上,連張飛也不如關(guān)羽,但是關(guān)羽有一個弱點,那就是力量有余敏捷不足,經(jīng)常中箭。關(guān)羽曾經(jīng)被不知名的小兵射傷:?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后創(chuàng)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
被亂箭所傷有情可原,畢竟在冷兵器時代,絕大多數(shù)名將都是死在亂箭的遠程攻擊之下的。但是關(guān)羽不同,他曾在面對面的戰(zhàn)斗中,被龐德一箭射中了腦門:?(龐德)親與羽交戰(zhàn),射羽中額。時德常乘白馬,羽軍謂之白馬將軍,皆憚之。?
三國名將NO5:馬兒不死,曹公難安,坑爹害弟,郁郁而終
馬超雖然不孝,但是其勇猛是毋庸置疑的,他也曾因為作戰(zhàn)勇猛而很受曹操賞識:?初,曹公為丞相,辟騰長子超,不就。超后為司隸校尉督軍從事,討郭援,為飛矢所中,乃以囊(名詞)囊(動詞)其足而戰(zhàn),破斬援首。詔拜徐州刺史,后拜諫議大夫。?
?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這句話曹操還真說過,白紙黑字記載于《山陽公載記》之中。山陽公就是漢獻帝劉協(xié),這一點不用解釋。但是馬超也有他懼怕的人:?曹公與遂、超單馬會語,超負其多力,陰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將許褚瞋目盻之,超乃不敢動。?
三國名將NO6: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丈八蛇矛,橫掃千軍
張飛的名字,正史跟演義是不一樣的,演義中是?翼德?,正史中是?益德?,但有一點正史和演義記載以及民間排序一樣,就是張飛之勇要稍遜于關(guān)羽:?飛雄壯威猛,亞于關(guān)羽,魏謀臣程昱等咸稱羽、飛萬人之敵也。?
關(guān)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張飛也不弱,后來以一己之力擊潰諸葛亮首次伐魏大軍的張郃,就打不過張飛,而且是一直打不過:?郃棄馬緣山,獨與麾下十余人從間道退。?
在早期名將先后辭世之后,張郃后來幾乎成了三國名將第一人,司馬懿和諸葛亮都對張郃十分忌憚,這才聯(lián)手在木門道搞死了他。
有張飛在,就沒有張郃表演的機會,因為張郃已經(jīng)被張飛打出心理陰影了,由此也可見張飛之勇悍與謀略,是擔得起?萬人敵?稱號的。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guān)五馬六張飛,這六位演義中的不敗神將說完了,接下來爆一點料:正史中這些不敗神將也曾敗得挺慘。
呂布一生除了欺負劉備之外,好像是每戰(zhàn)必敗,特別是曾經(jīng)被孫堅嚇得喪魂落魄:?布又宣言相驚,軍眾擾亂奔走,皆棄甲,失鞍馬。?
馬超也有丟臉的時候,差點被韓遂部下的一個小將干掉:?閻行,金城人也,后名艷,字彥明。少有健名,始為小將,隨韓約(即韓遂)。建安初,約與馬騰相攻擊。騰子超亦號為健,行嘗刺超,矛折,因以折矛撾超項,幾殺之。?
至于趙云關(guān)羽張飛的敗績,還是別一一列舉了,因為有讀者說《三國志》是陳壽寫的,美化曹魏貶低劉備孫權(quán)的記載,比如?劉備遣張飛、馬超、吳蘭等屯下辯;遣曹洪拒之,曹洪破吳蘭,斬其將任夔等,張飛、馬超走漢中?這樣的史料,未必可信。
這時候就該有請讀者諸君發(fā)表高見了:要是按照正史記載,這六位在演義中的不敗神將應(yīng)該如何排序?以呂布趙云典韋的能力和戰(zhàn)功,他們位列三甲是否名副其實?這六位不敗神將,誰才是真正的三國第一名將?
提到唐朝,或許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可以說,唐朝在我國的歷史發(fā)展專是比較繁盛的朝代,當時周邊各國都派誰是乾安學習,就連到現(xiàn)在唐朝的文化也一直是我們的驕傲。
唐朝初年的名將的含金量都非常高,然而網(wǎng)上有網(wǎng)友開玩笑說,不滅個國,你好意思在這個圈子里混?今天就為大家講講,那些名將滅了那些國?
戰(zhàn)神李靖,打遍天下無敵手
或許大將軍李靖是我們比較熟知的,因為不論是在英雄傳說還是在神話故事都會出現(xiàn)李靖的名字,鐵在故事中,李靖被稱為托塔天王,可以看出他在后人的地位有多高,而歷史中的李靖雖然沒有上天遁地的本領(lǐng),但是在打起仗來絕對是讓敵人心有余悸。
李靖作為唐朝的開國元勛,他跟隨李世民也是走南闖北,馳騁疆場。而且李靖的作戰(zhàn)經(jīng)歷也比較豐富,據(jù)說他的戰(zhàn)績說上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在李靖的眾多戰(zhàn)績中,估計最經(jīng)典的就是平定蕭銑之戰(zhàn),蕭銑是隋末唐初的大軍閥,而且他還是梁武帝的后代,所以擁護他的人還是很多的,因而想要戰(zhàn)勝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剛開始是李孝恭去與蕭銑交戰(zhàn),只不過出師不利,李孝恭多次無功而返。
而且蕭銑的大本營在三峽附近,熟悉軍事方面的朋友都知道,這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所以蕭銑面對唐軍的進攻,并沒有感到一絲慌張,甚至還放出大話說,唐軍絕對不會攻上來,因為當時正處于雨季,從天時地利來說,絕對不是進攻的好時機。
可是李靖卻打破蕭銑的白日夢,親自帶領(lǐng)唐軍突襲蕭銑的中心部隊,讓蕭銑措手不及,面對來勢洶洶的唐軍,蕭銑突然意識到輕敵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他沒有想到,正是自己的盲目自大,成為了李靖的把柄。所以說驕兵必敗是不變的真理。
狂將蘇定方,滅國無數(shù)
其實除了李靖,還有一位大將總是被人忽視,甚至后人還總是把他當反面人物,他就是蘇定方,在當時,戰(zhàn)場上聽到蘇定方的名字都直呼“滅火神將”,因為蘇定方的戰(zhàn)績可以和李靖齊肩,毫不夸張地說,他打起仗來估計連他自己都害怕。
當時西突厥比較猖狂,一直在挑釁大唐邊境,于是蘇定芳被朝廷任為行軍道大總管,負責去平息西突厥,只不過西突厥首領(lǐng)比較狡猾,總是東躲西藏,讓人追尋不到身影,而蘇定方卻不會就次放棄,從多方派出兵馬追擊,終于在石國境地抓獲了首領(lǐng)賀魯。
因此西突厥被蘇定方徹底滅掉了。此外高句麗也是蘇定方滅掉的,可以說大唐周邊的國家大多數(shù)都被蘇定方終結(jié)了。
大唐名將,擴張大唐疆土
其實在大唐還有很多猛將,比如說薛仁貴,他也是征戰(zhàn)沙場的老手,而且關(guān)于薛仁貴的傳說也是流傳于大街小巷,后人對他也是十分敬仰。
唐朝之所以能夠成為歷史上的盛唐,其實是和這些名將的功勞分不開的,如果沒有他們安定戰(zhàn)亂,就沒有國人安居樂業(yè)的生活,更沒有國力的繁榮發(fā)展。
趙云,張飛
在小說里,從他 義釋嚴顏、智取瓦口隘 可以看出他還是個有一定智謀的人,并非有勇無謀。
張飛是劉備集團中的重要成員,他跟荊州的關(guān)系也很密切。劉備在荊州立足后,他先是做宜都太守,后又調(diào)到南郡,跟諸葛亮、關(guān)羽、趙云一起守荊州,曾與趙云共同攔江截下阿斗。后來與諸葛亮、趙云一起入川,協(xié)助劉備攻取益州,成為巴西太守。劉備稱帝后,升任車車奇將軍,是當時蜀漢軍銜最高的將領(lǐng)?漢代車車奇將軍僅次于大將軍,蜀漢對大將軍一職未設(shè) ,同時兼任司隸校尉,統(tǒng)管京師成都,不久被害。本文對張飛作一個比較宏觀的研究,著重講講他的傳奇色彩。
歷史上,張飛是與關(guān)羽并稱的一員猛將。關(guān)羽身后,榮升為至高無上的關(guān)帝、關(guān)圣,至今端坐神龕享受著人間煙火。張飛身后,雖沒有這份福氣,但同樣令人敬佩,民間各式各樣極富傳奇色彩的故事都加到他的頭上,成為最富傳奇色彩的一位三國英雄。在《三國演義》問世之前,張飛是人們心目中的三國第一好漢,就連成神成圣的關(guān)羽也比之不及。從這個角度講,張飛也是至高無上的。他與關(guān)羽所不同的是,一個是基于對英雄的神化,一個則是屬于對英雄的神話化;再就是自《三國演義》問世后,對關(guān)羽的神化進而升級,至清代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而張飛的神話色彩則大大減弱了,以致人們一般對他的認識只停留在《三國演義》對他的形象塑造上。
從張飛形象的產(chǎn)生及形成過程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張飛至少有三個形象,三個張飛。一個是《三國演義》成書之前主要由宋、元民間藝人塑造的張飛,這個張飛的性子暴烈,英雄壯舉充滿傳奇色彩,其武藝之高強三國其他名將均無人能及,屬于極事夸張的帶有神話色彩的傳奇式英雄;一個是《三國演義》塑造的張飛,這個張飛被羅貫中和毛宗崗父子作了一番改造,摒棄了民間傳說中一些過于夸張的內(nèi)容,又保留了傳奇式張飛的基本性格特點和故事,其總體形象介乎傳奇與史實之間,半真半假,英雄還是英雄,只是不像先前那么神奇了;再一個是史書中的張飛,這個張飛是實實在在的三國英雄,最接近歷史的真實。我們說最接近歷史真實,因為史書對張飛的記載過于簡略,難以盡觀其全貌。
史書中的張飛與《三國演義》中的張飛,通常人們比較了解,這里我們著重觀察一下宋、元民間故事、平話、戲曲等塑造的張飛。這個張飛,最富傳奇色彩,也最富有平民英雄的特色?,F(xiàn)在人們心目中的張飛,經(jīng)過《三國演義》的加工、改造,盡管跟原先的傳奇式英雄與歷史原型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形象仍主要來自先前民間藝人別具匠心的創(chuàng)造。觀察這個極富傳奇色彩的三國英雄,可以幫助我們從一個側(cè)面了解我們民族傳統(tǒng)文化心理的一些特點。
奇異的外貌特征
張飛的傳奇色彩首先表現(xiàn)在外貌上。他有一張怪異的臉,豹頭燕頷,雙眼圓睜,虎須倒豎,猶如捉鬼的鐘馗,貌相難看。歷史上的張飛則可能是個風度翩翩的美男子,人們也有將美男子臉型稱作“張飛臉”的說法。
古代民間是把張飛作為神話式的傳奇英雄來塑造的,而這樣的英雄首先必然在外貌上大事夸張,使之不同尋常。這是神話作為民間口頭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特點。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黃帝,就生有四張臉,可以同時面對東西南北各個方向,其寓意是便于觀察四方,管理天下;而與黃帝相對立的蚩尤,則是個人頭獸身、長有四眼六臂、腳如牛蹄的兇神?;鹕褡H诘乃缹︻^水神共工,野心勃勃想獨霸世界,成為天地間的最高主宰,其狀貌也相當可怕,失敗后一頭撞向不周山,竟把半邊天撞塌下來。共工的幫兇長相也很可怕,人面蛇身,長有九個腦袋。這是原始神話對人物外貌的圖騰式想象。張飛在漢代以后的民間傳說里,已不可能生出幾頭、幾臂,人們只是根據(jù)自己對英雄人物的審美情感及英雄自身基本的性格特點去對其外貌加以描繪。
元代《三國志平話》對張飛的出場是這樣描寫的:“卻說有一人,姓張名飛,字翼德,乃燕邦涿郡范陽人也,生得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身長九尺余,聲若巨鐘?!?這里對張飛的外貌描寫雖然已沒有原始神話的色彩,但以“豹頭”、“虎須”表示張飛的勇猛,仍反映出以動物比擬人物的外貌原始圖騰崇拜式神話的痕跡。
平話這個描寫,《三國演義》基本上承襲了下來?!堆萘x》寫劉備與張飛首次相見時,劉備回頭看張飛:“身長八尺,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薄堆萘x》把“身長九尺余”改為“身長八尺”,而把“身長九尺”賜給了關(guān)羽,但“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這八字保留了下來,成為藝術(shù)形象張飛基本的外貌特征。這一外貌特征來自民間傳說和平話,意在突出張飛的勇猛、魯莽與耿直、豪放,令人望而敬畏。北京市中國書店據(jù)上海鴻文書局石印本影印的《增像全圖三國演義》
1985年9月出版 ,那上面的張飛像,就是這樣一副“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 的貌相,觀之可敬可畏。
關(guān)于張飛的外貌,《三國志·張飛傳》并未記述。《張飛傳》寫張飛字“益德” 而非“翼德”,平話將“益”改成“翼”,可能與張飛的“飛”字有關(guān),由“飛”而生義“翼”?!堆萘x》對此也照抄不誤,張益德成了張翼德。
平話是古代說書藝人使用的話本,以講史的形式夾帶著大量民間傳說。講述三國人物故事的平話,不是到元代才有的。宋代已有說三分的平話和專門說三分的著名藝人,只是宋代講說三國故事的話本未能流存下來,現(xiàn)在所見的《三國志平話》只有元代至治年間?1321—1323年 的刊本。元代說三國的平話很可能源于宋代的三國平話,乃至唐代及以前的民間傳說。因為三國故事在三國末期即已流傳,唐代三國故事的流傳已很廣泛,連兒童也知道張飛長有胡須。見李商隱《驕兒詩》中“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的詩句。兒童們?yōu)槭裁粗缽堬w生有胡須?很可能是從唐代的戲曲表演中看到的。我們知道唐代的戲曲是由二尺長許的木偶來表演的,叫做水上木偶戲。兒童們看了木偶戲表演的三國人物故事,感到張飛的胡須、鄧艾的口吃都挺滑稽好笑,于是也模仿著玩耍起來。李商隱這兩句詩,寫的就是兒童們模仿三國人物狀貌相互戲弄的情景。張飛的胡須為什么逗起兒童們的興趣?大概就因為張飛的胡須長得與眾不同,很可能就是一撮撮橫在臉上的虎須。由此可見,至少在唐代,張飛的一些外貌特征已經(jīng)顯露出來。
我們在前文講到,史書中對張飛外貌并未作具體記述,張飛的長相到底怎樣?至今是個未知數(shù)。但從一些有關(guān)資料分析,張飛的長相大概不會很丑,更不會難看得像個鐘馗。因為張飛是個富家子弟,家中有田莊,不是個風吹日曬的莊稼漢,也不是傳說中的殺豬佬;陳壽記述他平時“愛敬君子”,可知他仰慕溫文爾雅,也許他自己也頗有些君子風度,不會一副粗陋相;他也不是一文不銘的粗漢,胸中頗有文墨,而且寫得一手好字;再說他的兩個女兒先后都做了后主劉禪的第一夫人,《三國志·蜀志 ·二主妃子傳》里有她們傳略。張飛長女是后主的敬哀皇后,敬哀皇后薨,其妹入宮為貴人,次年即立為皇后。封建時代如果不是絕頂?shù)拿廊耍钱敳簧匣屎竽锬锏?。假若張飛長得“豹頭環(huán)眼”,恐怕他女兒的嬌容也不會好到哪里去。
關(guān)于張飛胸有文墨、字寫得極好,雖不見史籍,但現(xiàn)今四川渠縣東北八氵蒙的摩崖石刻可為見證。這一摩崖石刻記述的是當初張飛在巴西?今川東盆地 大破曹將張合阝的史實,這次戰(zhàn)役是確保劉備益州不受曹魏掣肘的關(guān)鍵,意義重大。石壁上面的銘文為:“漢將軍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合阝于八氵蒙,立馬勒銘?!边@一石刻稱作《張飛立馬銘》。銘文字體雄健,文氣有力,通常認為是張飛手書的真跡。已故***史學家黎東方先生認為:“這樣的銘文,只有像張飛那樣的大英雄才寫得出?!崩柘壬€說張飛會畫畫,說張飛“平生的嗜好,是畫美人”?見其所著《細說三國》一書 。此說大概據(jù)自清代《歷代畫征錄》,里面有“張飛,涿州人,善畫美人”的記載。
在古代戲曲舞臺上,張飛的扮相是大眼方正的黑臉,虎虎有威。元雜劇《單戰(zhàn)呂布》、《三出小沛》、《杏林莊》等都是主要表現(xiàn)張飛的英雄行為的,扮演者沒有一張大眼方臉就很難表現(xiàn)張飛的英雄氣概。而黑臉在戲曲舞臺上主要是表示正義,猶如紅臉表示忠臣、白臉表示奸臣一樣,不是說張飛真有一張黑臉,所以,卸下妝的“張飛”,是個大眼方臉、長相不俗的美男子,于是人們把美男子的臉型比作“張飛臉”。歷史上的張飛到底是不是個美男子?當然也不能斷言,但不會長得像捉鬼的鐘馗那樣是可以肯定的,否則后主娶張飛女兒為皇后真成了“阿斗”。
張飛外貌特征的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確實很有些傳奇的味道,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這位三國名將在古人心目中是個不同尋常的英雄。
義俠的暴烈性格
張飛的性格特點,史書中略有記載。按《三國志·蜀志·張飛傳》,主要說他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彼31薮蚴窒碌奈涫?,又把這些人安排在自己身邊,結(jié)果自取禍害,被帳下將領(lǐng)張達、范疆殺害。
從史書中記載可知,張飛性格上確有“暴”的一面,這主要反映為對部屬責打過多而不知體恤。陳壽對關(guān)羽、張飛的性格特點曾作這樣的評論:“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之常數(shù)也?!?br>
宋元藝人塑造的張飛,對張飛性格上“暴”的一面大加發(fā)揮,描述張飛的脾氣極端暴躁,使張飛成了典型的莽漢。而這種暴躁不是表現(xiàn)為對部屬的動不動鞭打施刑,主要表現(xiàn)為對惡勢力的極端痛恨,這樣,使張飛的暴躁行為帶有“路見不平一聲吼” 的俠義性,也具有很強的傳奇色彩。元代《三國志平話》在開始部分就重點寫了張飛,把張飛的暴烈性格一下子展現(xiàn)在讀者與聽眾面前。
平話寫劉、關(guān)、張在破黃巾后回到京師,常侍(宦官)段王圭 乘機懸秤賣官,向劉備索賄,張飛大怒,揮拳向段王圭打去,把其兩顆大牙打掉。國舅董承出面奏請獻帝,給劉備補了一個安喜縣尉。漢安喜縣屬定州,故城址在今河北定縣??h尉是主管緝拿盜賊的武官,職位并不高。定州太守對劉備的上任仍感不滿,從中刁難,并加以羞辱。張飛又大怒,乘夜殺了太守。事情鬧大了,朝廷命督郵崔廉前來查辦。督郵作為郡太守屬吏,本來專司督察各縣和宣達教令之責。這個崔督郵一到安喜縣就大擺架子,作威作福,要擒拿劉備。張飛怒不可遏,反把督郵抓來,縛在系馬樁上痛打,一口氣打了一百大棒,將督郵打死。張飛覺得還不解恨,又將督郵分尸六段,并把督郵的頭顱吊在北門。
歷史上真正怒鞭督郵的是劉備而不是張飛。平話將此移到張飛身上,并增加了拳打段王圭、夜殺太守等完全沒有史實依據(jù)的情節(jié),以表現(xiàn)張飛對惡勢力的毫不容情。
《三國演義》開頭也寫了劉、關(guān)、張在破黃巾后回京,遇到十常侍賣官鬻爵,致使劉備“聽候日久,不得除授?!钡珓h去了張飛打段王圭、殺太守情節(jié),對打死督郵、分尸六段也作了刪除,重點突出了怒鞭督郵,讓劉備喝令張飛住手,繳印辭官而去(歷史上,劉備鞭打督郵后是自己繳印辭官的)?!堆萘x》一方面刪去了張飛的一些極端行為,一方面又保留了表現(xiàn)張飛暴烈性格的主要內(nèi)容,使先前民間藝人塑造的原始型張飛形象得到改造,趨于合理,但作為民間稱頌的傳奇式英雄的色彩,特別是一些疾惡如仇、敢作敢為的特點,則減弱了不少。
神勇的第一英雄
歷史上,張飛是劉備集團數(shù)一數(shù)二的猛將,人們常將他跟關(guān)羽并稱。如東吳周瑜視關(guān)羽、張飛為“熊虎之將”、曹魏謀臣程昱等稱他倆為“萬人之敵”?!度龂尽纷髡哧悏垡舱f:“關(guān)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钡悏塾置鞔_指出:“飛雄壯威猛,亞于關(guān)羽”。宋、元民間藝人塑造的張飛,其雄壯威猛則高于關(guān)羽,連呂布也對之膽怯三分,是人們心目中的第一等英雄。
《張飛傳》記述其平生事跡,主要有這樣幾件:長坂之戰(zhàn)中率二十騎拒后,據(jù)水斷橋、目真目橫矛高呼決戰(zhàn),曹軍“皆無敢近者”;入川助劉備攻取益州時在江州擒獲劉璋巴郡太守(巴郡治今重慶)嚴顏,壯其臨斬不懼而釋之;在巴西之戰(zhàn)中大破曹將張合阝。此外,孫夫人回吳時與趙云一起攔江截下阿斗,見裴松之注引的《云別傳》,至于古城會等均史無所載。陳壽記述張飛幾件事跡,描寫生動,故事本身很富傳奇色彩,這在其他名將傳里是少見的。
張飛這些英雄行為在宋元民間藝人口頭和在元代戲曲中都有反映,藝人們并發(fā)揮想像,使一些故事更富傳奇色彩。如長坂之戰(zhàn)中張飛據(jù)水斷橋喝住曹兵追擊,在平話中張飛“誰敢共吾決死”一聲吼,把橋梁都喝斷了,使曹軍倒退三十里。元代大戲劇家關(guān)漢卿在他的雜劇《關(guān)大王單刀會》中進而形容張飛的長坂雄風:“他瞅一瞅漫天塵土橋先斷,喝一聲拍岸驚濤水倒流?!庇械拿耖g故事說張飛喝斷橋梁水倒流,是因為張飛喝醒了河龍,河龍騰身把橋給折斷了,河水為之斷流,張飛因而有“斷水張飛”之稱,更富神話色彩?!度龂萘x》寫《張翼德大鬧長坂橋》,沒有了喝斷橋梁、水倒流,卻喝破了曹操身邊將士夏侯杰的肝膽,當場倒撞馬下,使曹操大驚失色回馬而走,劉備得以脫身。
呂布的武藝高強,《三國演義》寫他迎擊以袁紹為首的八路諸侯時連殺數(shù)將,殺得諸侯們個個心驚膽戰(zhàn),后來劉、關(guān)、張一齊上陣,圍住呂布廝殺,才把呂布殺退。這就是《演義》的著名章節(jié)“虎牢關(guān)三英戰(zhàn)呂布”。在平話里,張飛獨戰(zhàn)呂布,兩人交戰(zhàn)六十個回合,張飛如神,愈戰(zhàn)愈勇,而呂布心怯,撥馬上關(guān),堅閉不出。張飛獨戰(zhàn)呂布便把呂布打敗了。
在平話和元雜劇《杏林莊》里,張飛還是破黃巾的主角。這個故事說黃巾頭目張寶等聚集杏林莊,想要侵犯幽州。劉備受派遣為先鋒前往抵抗,張飛單騎入寨,勇猛沖殺,勢如破竹,劉備一舉占領(lǐng)了杏林莊。張寶等退至袞州,張飛只帶了十三騎馬軍前去招降,孤膽闖虎穴,毫無懼色,最后用計襲取了袞州,張寶死于亂軍之中,黃巾軍四下潰散。張飛獨破黃巾,何等英雄,真是眾皆莫及,歷史上鎮(zhèn)壓黃巾軍的朝廷命官朱雋、皇甫嵩、盧植等統(tǒng)統(tǒng)不見了,連劉備、關(guān)羽也成了陪襯式人物。
平話和雜劇對計捉嚴顏、智取瓦口隘等故事也作了生動描述,使張飛的英雄行為既帶有俠義的色彩,又籠罩著智慧的光環(huán)。
張飛使用的武器也帶有傳奇性,這是古代傳奇式英雄的特征之一?!稄堬w傳》中提到張飛使用的武器是矛(在長坂“目真目橫矛”),平話與張飛使用的是“丈八神矛”。如單戰(zhàn)呂布時,平話描寫:“呂布大叫‘大眼漢出馬!’張飛大怒,出馬,手持丈八神矛,睜雙圓眼,直取呂布……”《三國演義》寫張飛手中的武器是“丈八蛇矛”。按清代王日卓的《兵杖記》,一丈八尺的矛即謂之蛇矛,故丈八神矛與丈八蛇矛是同一兵器。民間故事為張飛的丈八蛇矛創(chuàng)造了多種傳說,每種傳說都跟英雄為百姓捉蛇除害有關(guān),說張飛把大毒蛇捉住后,那蛇就變成了一桿長矛。
傳奇式人物總伴隨著眾多神奇的民間傳說。在三國人物故事傳說中,張飛的傳奇故事可謂豐富多彩,至今歷傳不衰。 民間為何推崇張飛
三國英雄燦若繁星,為什么民間對張飛情有獨鐘?這里面有歷史的因素、文化心理的因素、文學創(chuàng)作人物形象塑造的因素,等等。
張飛在歷史上本是個雄壯威猛的英雄。在明代以前,人們最推崇的武將是張飛,將張飛看作武將的代表人物。南北朝史書中常將驍勇之人比作張飛、關(guān)羽。關(guān)、張兩人名字并列,一般都是張飛的名字在前。如《晉書》、南朝《宋書》、北朝《魏書》都是張飛名字在關(guān)羽之前。到宋、元間,在有關(guān)三國故事的民間口頭創(chuàng)作中,張飛形象常常處于整個故事的中心,承襲了南北朝以來視張飛為武將代表的歷史傳統(tǒng)。《三國志平話》中開頭寫的幾件事,張飛的舉動扮演著故事的主要角色。劉、關(guān)、張三人結(jié)義是先從張飛寫起的,倡議一起投軍的也是張飛,痛打段王圭、夜殺太守、打死督郵都是張飛所為?!镀皆挕繁旧暇淼那楣?jié)標名中,劉、關(guān)、張三人只有張飛的名字經(jīng)常提到。
民間喜愛張飛,是因為張飛的性格特點與英雄行為跟平民百姓的喜怒愛憎是相通的。如平話里對他夜殺太守、打死督郵后分尸六段等可怕行為也不加責備,反作贊揚,就因為人們期待有這樣一位英雄來為民除害,以消一消心中對那些作威作福的官吏的怨氣。這是我們民族文化心理的一種反映。人們將自己對英雄人物的審美情感與期望融入到對張飛形象的塑造之中,使張飛成為平民所理想的英雄。這是張飛所以富有傳奇色彩、成為三國第一好漢的根本原因。
從文學創(chuàng)作來說,人們將張飛塑造為耿直的魯莽漢形象,在創(chuàng)作意圖上也有襯托處事謹慎的諸葛亮的意思。張飛和諸葛亮的性格是強烈的對比,兩人一個魯莽,一個謹慎,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更具有典型意義。平話中張飛起初對孔明很輕蔑,劉備二次造訪,諸葛亮仍然不肯出山,張飛就曾大發(fā)牢騷,表示不滿。后來孔明當了軍師,教軍時聲明違令者斬。張飛在階下大叫:“皇叔不可,牧牛村夫豈能為軍令?!?《三國演義》對此作了些刪節(jié),但民間口頭創(chuàng)作進而發(fā)展了這個矛盾,極富戲劇性。
至今,民間對張飛仍很喜愛,流傳著不少關(guān)于張飛的故事。與老百姓貼近的英雄人物,是永遠不會消失的。湖南耒陽縣還有一種酒叫做“胡子酒”,酒味特別淡,據(jù)說就是因為張飛愛喝酒,每次喝得又很多,人們生怕他喝醉了,生出事端,于是專門造出這種淡酒來。
趙云,三國里人氣最旺的人物之一,也是很多人心目中最喜歡的三國英雄。這主要是因為在《三國演義》中,趙云智勇雙全,德才兼?zhèn)洌瑤缀跏且粋€完美的代表。但由于在《三國志》等史書記載中,趙云的戰(zhàn)績比較少,尤其是缺乏統(tǒng)率大軍、獨鎮(zhèn)一方的表現(xiàn),人們對歷史上趙云為將的真實能力產(chǎn)生了質(zhì)疑。加上演義描寫和民間流傳里趙云的聲譽和威名太盛,導致不少人產(chǎn)生了強烈的逆反心理,成了堅定的貶趙派,對歷史上的趙云嗤之以鼻。
看了大量關(guān)于趙云的激烈爭論的文章,自己也認真閱讀了《三國志》后,我漸漸修正了原先趙云在自己心目中的定位,接受了“趙云在三國歷史上算不得頂尖將領(lǐng)”的觀點。但對于那些過分貶低趙云、甚至斥其為平庸的觀點,我至今無法認同。下面談?wù)勎覀€人的一些看法,歡迎高手們指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47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曾國藩的官職到底多高呢身居多個要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