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以戰(zhàn)之名,自然多軍事人才。白起、王翦、廉頗、孫臏、趙奢、李牧……這一個個的都是名垂千古的叱咤風(fēng)云之人。然而在這一眾有真才實學(xué)的軍事天才們身邊,還有一個因為一出"鬧劇",一個"紙上談兵"而貽笑大方,以至于數(shù)千年后的人都還記得他的趙括。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3),為爭奪韓國的上黨地區(qū),秦國和趙國在趙國長平一帶爆發(fā)了一場大規(guī)模戰(zhàn)爭,即"長平之戰(zhàn)"。在這場戰(zhàn)役中,秦國先派出王翦之父王龁,后派出名將白起。而趙國一開始派出的是老將廉頗,后來改為趙括。
這場持續(xù)數(shù)月的惡戰(zhàn),最后是以趙國折損包括趙括在內(nèi)的四十五萬精銳將士收尾的。
而對于趙國失敗的原因,最有名的一點就是趙括"紙上談兵",即全無變通地將兵書上的理論用到長平之戰(zhàn)的戰(zhàn)場,將廉頗原本打下的基礎(chǔ)攪得蕩然無存。
其實"紙上談兵"這個成語是明代之后才有的。明人劉如孫曾就長平之戰(zhàn)寫過一首懷古詠史詩《湘江雜詠》,其中有一句用以說明趙括——"朝野猶夸紙上兵"。后來這句詩被縮略成了"紙上談兵"這個成語。至于離趙括時代更近的《呂氏春秋》或《史記》,其中全然不見"紙上談兵"的字眼。
那么趙括和"紙上談兵"到底有多大關(guān)系呢?
從趙括接手趙軍之前的局勢來看,趙括接手的其實是一個爛攤子
因為秦軍襲擊韓國上黨,上黨百姓大量往臨近的趙國長平逃難。是故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春秦趙大軍初次對陣時,趙國要面對的不僅是來勢洶洶的秦軍,還有毫無組織的逃亡者。所以在一片混亂之中,頭兩個月,即便有廉頗坐鎮(zhèn),趙軍還是連連敗退,丟了二樟城和光狼城兩個重要軍事?lián)c。
因為開局不利,趙軍隨后選擇了保守的作戰(zhàn)策略,開始修筑防御措施,意圖以守代攻。而王龁自然更愿意乘勝追擊,將趙軍逼退數(shù)里,打得廉頗不得繼續(xù)采取保守策略,堅守不攻。
廉頗此時的策略完全是形勢所迫,而趙國統(tǒng)治階層卻以為廉頗這是怕了秦軍,三番五次地派人去前線譴責(zé)他。且罵完廉頗還不夠,趙孝成王還決定派人去與秦國議和,以把損失降到最低。而秦國則陰險地表面拖著不與趙國停戰(zhàn),背地里向其他各國傳遞秦趙交好的信息,阻斷了趙國與他國合縱的機會。
阻斷了趙國的退路,那秦國接下來自然就是甕中捉鱉了。為了徹底打壓廉頗,秦國向外散布廉頗很容易對付,而秦人最怕趙奢之子趙括的謠言。趙孝成王等人也是病急亂投醫(yī),竟信了這些鬼話,決定以趙括替換廉頗。于是趙括就在這趙軍龜縮,中央糊涂的局面下奔赴長平之戰(zhàn)的前線。
從趙括接手趙軍之后的局勢來看,趙括的才能確實不足以擔(dān)起重?fù)?dān)
在趙孝成王決定派遣趙括出戰(zhàn)前,趙括之母曾面見君主,將趙括與其父作了詳盡的對比,以證明趙括即便有些才華,作為一個缺少實戰(zhàn)經(jīng)驗的人也不足以擔(dān)此重任。知子莫若母,趙母即便不清楚政局,也知道趙括沒辦法辦好連廉頗都沒做好的事。只可惜她人微言輕,最終還是只能目送兒子一去不歸。
作為趙奢之子,趙括多少還是懂軍事的。趙國不可能瘋狂到讓一個真外行去面對秦軍。然而趙括腦子里裝了些謀略,卻忘了他從廉頗手中接過的大軍,是一個已經(jīng)士氣低迷,將士疲軟,因為廉頗的離開而軍心不定的大軍。
在到達前線后,本性高傲的趙括并沒有為了凝聚軍心而做出什么努力。他像以往一樣高高在上,向?qū)⑹總儼l(fā)號施令,而對士兵們的狀態(tài)不聞不問。而這樣將士離心的隊伍,自然打不了什么勝仗。
且趙括給出的應(yīng)對秦軍的策略也確實有問題。自兩軍開戰(zhàn)以來,廉頗就采取保守的策略,在確保趙軍主力安全的情況下與秦軍對峙。而趙括反其道而行之,硬要防守了數(shù)月的將士們主動出擊。
如果趙括真能殺秦軍一個措手不及,這策略也問題不大??稍谮w括赴任的同時,秦軍又一次陰險地暗中將大將王龁換成了白起。因而于白起而言,趙括的主動出擊之計簡直就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趙軍一出軍營,白起就派人切斷了趙軍的補給之路,將四十余萬趙軍合圍。
陷入包圍的趙括隨后也不得不走上廉頗保守防御的老路。只是趙軍既缺少軍糧,軍心又動蕩,而秦軍有白起坐鎮(zhèn),士氣正盛,攻勢猛烈,所以這場防守異常艱難。僵持?jǐn)?shù)天以后,趙軍已經(jīng)陷入了互相殘殺為食的地步。
所以拖到不能再拖的最后關(guān)頭,趙括決定拼死一搏,親率精銳突圍。然而一出軍營面對的就是烏泱泱一片的秦軍,他就是再勇武,也插翅難飛,最終命喪亂箭。他手下共計四十余萬的大軍,除了兩百余尚且年幼的,其余也都命喪長平。
不過在這場戰(zhàn)爭中,秦國也折損了約二十萬主力。這二十萬多是命喪于趙括接手趙軍之后的。所以白起作為勝利者,即便看不起趙括,卻也大方承認(rèn)他給了秦軍一次重創(chuàng)。
是故趙括之?dāng)。⒉皇撬恢琅踔鴷怪笓],而是長平之戰(zhàn)于他就是一個死局。趙括缺少實戰(zhàn)經(jīng)驗,一開始上戰(zhàn)場只能"紙上談兵"??伤膶κ质菓?zhàn)勝白起,別說趙括自己,就是讓趙奢出馬那都是一場惡戰(zhàn)。且趙括的兵將,因為趙括本人目中無人的個性和全軍日益處境的艱難,戰(zhàn)斗力也大打折扣。
所以"紙上談兵"四個字,遠(yuǎn)不足以概括真實的趙括。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49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興四將分別都是誰都是什么結(ji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