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于謙是什么樣的人,小編為大家?guī)硐嚓P(guān)內(nèi)容,感興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
謙至官,輕騎遍歷所部,延訪父老,察時事所宜興革,即俱疏言之。一歲凡數(shù)上,小有水早,輒上聞。
這是《明史》中關(guān)于于謙為官清廉的一段記載。
于謙,杭州錢塘人,他23歲時考中進士,正式進入仕途。不久后,在外地為官的于謙,就因為政績卓著,被提拔為兵部侍郎。后來,明宣宗病逝在抗擊瓦剌的第一線,年幼的明英宗登基為帝。朱祁鎮(zhèn)不像自己的父親,是從戰(zhàn)場拼殺出來的,因此有點少不更事,身邊漸漸聚集了一批奸佞。
明英宗朱祁鎮(zhèn)身邊,有一個跟他一起長大的小太監(jiān),名叫王振。王振因為同朱祁鎮(zhèn)一起長大,很了解朱祁鎮(zhèn)的心理,因此受到了朱祁鎮(zhèn)的賞識,職位越來越高,成為朱祁鎮(zhèn)最信任的人。
公元1449年,瓦剌部也先率部進犯明朝,王振以“陛下先祖都是馬上打天下,陛下現(xiàn)在有文治,必須也要有武功,陛下應(yīng)該出征瓦剌,建功立業(yè)?!蹦贻p氣盛的朱祁鎮(zhèn)聽到王振的話,自然要求御駕親征,當時百官眾臣勸說,朱祁鎮(zhèn)全部置之不理。無奈孫太后同意朱祁鎮(zhèn)御駕親征,但是要求兵部制定好了嚴格的行軍路線,這條行軍路線距離各個軍事重鎮(zhèn)很近,保證了皇帝沒有危險。
于是,朱祁鎮(zhèn)帶著浩浩蕩蕩的大軍,出征瓦剌。而在路途中,王振又出了一個餿主意,王振少年時入宮,現(xiàn)在功成名就,哪能不回自己家鄉(xiāng)看看。古人說:“富貴不歸鄉(xiāng),如錦繡夜行,誰知之者 ?!币驗樾熊娐肪€距離王振老家很近,他去往朱祁鎮(zhèn)身邊進言,朱祁鎮(zhèn)竟然為了一個太監(jiān),擅自改變行軍路線。
朱祁鎮(zhèn)擅改行軍路線,打亂了兵部所有的計劃,瓦剌的探子也得知了這個消息。很快,瓦剌傾全部兵力,將明軍圍困,明軍因為偏離行軍路線,接應(yīng)的明軍距離很遠,根本無法救援,在瓦剌軍的沖擊下,明軍全軍覆沒。在《明史》記載中:辛酉,次土木,被圍。壬戌,師潰,死者數(shù)十萬。
在土木堡之變中,明朝的名將全部血戰(zhàn)至死,十萬明朝軍隊為國盡忠,朱祁鎮(zhèn)被瓦剌俘虜。也先得到明朝皇帝朱祁鎮(zhèn)后,大喜過望,當即派遣士兵,繼續(xù)南下,準備一舉滅亡明王朝。
朱祁鎮(zhèn)被俘的消息,傳回明朝,孫太后驚慌失措。這時于謙站了出來,他布置各道防線,阻擊瓦剌軍。不久后,于謙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全權(quán)處理阻擊瓦剌軍的行動。但是這時明軍主力已經(jīng)損失殆盡,瓦剌軍兵鋒直指北京,京城保衛(wèi)戰(zhàn)打響。
在于謙的指揮下,明軍眾志成城,加固京城防御工事,堅決抵抗住了瓦剌軍的進攻。瓦剌軍糧草不足,只得后撤,在于謙的指揮下,京城保衛(wèi)戰(zhàn)獲得成功。瓦剌撤軍后,派遣使者,用朱祁鎮(zhèn)威脅明王朝。面對這種情形,在于謙的力主下,扶持郕王朱祁鈺登基,史稱“明代宗”。
在明代宗的指揮下,于謙制定戰(zhàn)略,堅決打退了瓦剌的進攻,瓦剌軍退回北方草原。于謙指揮京城保衛(wèi)戰(zhàn),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他只為國家考慮,得罪了明朝許多官吏,一心只為國家考慮。瓦剌軍撤退后,看到手上的明朝皇帝,變成了太上皇。瓦剌也知道明朝不會屈服的,這時正值冬季,瓦剌軍缺吃少喝,急需同明朝通商,于是以明朝開放通商為條件,把朱祁鎮(zhèn)釋放回明朝。
明朝已經(jīng)有了一個皇帝,再有一個皇帝回來,國有二主,這可怎么辦?明代宗最初的想法,是堅決不接哥哥回來,在這種情況下,于謙出于忠君之心,力勸明代宗接回太上皇,于謙對明代宗承諾:“太上皇回來,絕不會再登大寶?!?/p>
明代宗不情不愿的接回哥哥朱祁鎮(zhèn),但是朱祁鎮(zhèn)回到明朝后,就被軟禁到了南宮,所有吃喝用度都從一個小孔內(nèi)送入,過的生活還沒有瓦剌好。朱祁鈺除了殘忍的對待哥哥,而且還廢除了朱見深的太子位,把自己的兒子朱見濟冊立為太子,背棄了自己曾經(jīng)的諾言??上е煲姖獗。环鉃樘拥诙昃腿ナ懒?,從此朱祁鈺一病不起,明王朝再次陷入國無儲君的境地。
公元1457年,在武將石亨和文官徐有貞、太監(jiān)曹吉祥的擁戴下,朱祁鎮(zhèn)被從南宮救出,在孫太后的支持下,朱祁鎮(zhèn)重新復位。朱祁鎮(zhèn)在前,守門的侍衛(wèi)不敢阻攔,朱祁鎮(zhèn)就這樣堂而皇之的進入奉天殿,在徐有貞等人的萬歲聲中,朱祁鎮(zhèn)重新登上了皇位。在《明史》記載中:
壬午,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貞等迎上皇復位。二月乙未,廢帝為郕王,遷西內(nèi)。
這時的明代宗已經(jīng)病入膏肓,他本意是立襄王朱瞻墡的長子為太子,但是這時朱祁鎮(zhèn)已經(jīng)登上了皇位,滿朝文武也承認了這一事實,朱祁鈺也只能接受了,后被廢為郕王,不久后就病逝了。
朱祁鎮(zhèn)復辟后,改年號為“天順”,于謙也迎來了自己的最終結(jié)局,在《明史》記載中:丁亥,殺于謙、王文,籍其家。陳循、江淵、俞士悅謫戍,蕭鎡、商輅除名。
于謙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為何眾人都想害死他呢?其實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點原因是徐有貞等人的陷害,在朱祁鎮(zhèn)登基后,并沒有想要殺死于謙的意思,但是徐有貞等人向朱祁鎮(zhèn)進言說:“郕王篡位,全部是于謙指示的,如果不處死于謙,陛下登基名不正言不順?!敝炱铈?zhèn)聽到他們這樣說,命令把于謙逮捕下獄,不久后處死了于謙。
第二點原因是于謙是明代宗的寵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于謙處理政事非常清明,因此得罪了非常多的人,而這些人都希望看到于謙死,于謙可謂“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于謙吟唱著《石灰吟》,踱步走向刑場,他為國盡了忠,為君進了言,他此生無悔了。
生活中于謙是一個很會玩的老頑童,抽煙、喝酒、燙頭,這只是郭德綱在臺上和觀眾開的玩笑,事實上于謙的私下生活遠比我們想象的豐富多彩。
玩音樂愛搖滾于謙是中國搖滾協(xié)會副會長,想不到吧!
眾所周知,玩音樂是最燒錢的項目之一,相聲的傳統(tǒng)和搖滾的激情很難結(jié)合在一起,但于謙就是其中的一個特例。
他曾私下里說過,他的另一個夢想就是搖滾,在2014年,于謙更是被黑豹樂隊的鍵盤手兼主唱欒樹邀請,在欒樹的演唱會上傾情獻唱。
并且,在2016年的6月份左右,于謙受邀擔任?北京搖滾協(xié)會副會長?,也算是在搖滾節(jié)玩兒出了名堂。
要不是參與《縫紉機樂隊》演出,于謙的這個身份就不會被曝光,這也確實讓粉絲們吃了一驚,想不到于謙居然是這樣會玩的人。
于謙自己也對此進行過解釋,搖滾是從小就有的愛好,并非一時興起。因為喜歡,所以經(jīng)常參加搖滾圈的聚會,久而久之就與張楚、鄭鈞等人都成了哥們。
至于于謙的音樂水平怎么樣,我不知道,但是想必不會太低,不然怎么做上協(xié)會副會長這個位置。
于謙廣交天下友郭德綱曾經(jīng)說過,謙哥兒朋友眾多,對于謙哥來說,和朋友聚會吃飯就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說到喝酒,老搭檔郭德綱就這么評價于謙老師的,說他一輩子能抵我八輩子活,從早上起來就去喝酒,一天能趕八個酒局,到了半夜讓人用車拉回來。
郭德綱說這樣的生活,打死我都過不下去。
網(wǎng)絡(luò)上經(jīng)常能看到于謙與娛樂圈、相聲圈朋友喝酒吃飯的照片,而且這些朋友很多都是大有來頭,這也從側(cè)面證明了于謙確實人脈深厚。
馬未都是有名的文物收藏家,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館長,在文化圈、娛樂圈、古玩界都是數(shù)得上的人物。
吳京更不用說,中國第一位百億票房電影演員,其主演并投資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打破了眾多記錄,有望超越吳京自己的《戰(zhàn)狼2》。
光憑這么簡單一張照片可能看不出關(guān)系有多好,那我們再看另外一張。吳京喝完了把碗當成帽子戴在了頭上,你會在不熟悉的朋友面前這樣做?不會,所以于謙和吳京的關(guān)系鐵定很好。
于謙老師不僅是相聲行業(yè)不了多見的捧哏奇才,而且還是很會玩的奇才。
說到玩,就要說到于謙老師六十畝地的寶貝馬場了,一次去新疆就買幾百匹馬,不僅要打理,還要買特殊的草料,規(guī)劃路線去國外參展,于謙老師玩的還特別帶勁,每次說馬都是眉飛色舞,哪匹馬又得獎了。
愛養(yǎng)動物開馬場于謙愛養(yǎng)小動物,蛐蛐、蟈蟈、鸚鵡、魚、狗,當然我們都知道,于謙最喜歡養(yǎng)馬。
為了養(yǎng)馬,于謙跑去大興租了60畝地,建了一個大型馬場。
總共50多匹馬,分兩種,歐洲小矮馬每匹十多萬,新疆賽馬每匹幾百萬,所有的草料都是由歐洲空運過來。
除了馬,因為經(jīng)常替朋友寄養(yǎng)動物,如今該馬場已然成為一個小型動物園。除了馬,還有松鼠、藏獒、鹿、猴子等各種動物。
1. 關(guān)于潔身自好的詩句背景
關(guān)于潔身自好的詩句背景 1.潔身自好的詩句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成語出處】宋·周敦頤《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明(于謙)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 文天祥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
(《竹 石》鄭 燮)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大丈夫?qū)帪橛袼?,不為瓦全?br>
(李白藥)不為五斗米折腰。(陶淵明)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屈原)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諸葛亮《出師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陶淵明《五柳先生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陽樓記》) 清)鄭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2.表達“自己潔身自好品格”的詩句有哪些
1. 《石灰吟》
明代: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2. 《竹石》
清代: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3. 《梅花 / 梅》
宋代: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4. 《墨梅》
元代: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5. 《歸園田居·其三》
魏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3.表現(xiàn)辛棄疾潔身自好的詩
西江月 遣興宋·辛棄疾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功夫。
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辛棄疾是南宋愛國詞派的杰出代表。
他的一生,充滿著英雄行為和傳奇色彩,閃耀著英雄主義的光芒。與他同時代的人,就認識到他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人,說他如“青兕”、如“真虎”、是“前身諸葛”。
辛棄疾是一個“余事作詩人”的人,他自己在詞中常感慨陳說: “少年橫槊,氣憑陵,酒圣詩豪余事”(《念奴嬌》),“說劍論詩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頗堪哀”(《水調(diào)歌頭》)。因此,純以詞人論辛棄疾,就不足以知辛棄疾。
詞如其人,辛棄疾是一個“名德冠朝紳”、“安邊有成略”的英雄人物。他以熾熱的愛國熱情和飽滿的斗爭精神傾注于詞,使詞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結(jié)合起來。
他的詞,震響著時代的風雷之音。王士禎《倚聲集序》說他的詞既不同于“文人之詞”,也不同于“詞人之詞”,而是一種“英雄之詞”,可謂有得之見。
辛詞現(xiàn)存六百余首,慷慨激昂、蒼涼悲壯是稼軒豪放詞風的主脈,同時也有不少意興玲瓏的閑適之作和詞調(diào)婉轉(zhuǎn)的柔媚之作,顯示出多樣化的藝術(shù)風格。這首《西江月·遣興》是整部《稼軒集》中最為出奇的一首,不論用語還是立意,均表現(xiàn)出一種獨特的審美意蘊。
這首詞常被誤冠以“頹廢”的標簽,消隱在歷代傳統(tǒng)品詞家的視野中。實際上能有多少人體會到了辛棄疾那顆敏感的詞心呢?辛棄疾自紹興三十二年(1162)奉表入南宋朝廷,正式踏入南宋仕途,開始了在偏安朝廷的宦海沉浮,其間曾三次被劾去職,僅兩次退隱山林就達十八年之久。
但泉林之趣并沒有掩蓋了他的報國之心,朝廷一有起用的任命,他總是毫不猶豫地欣然前往。知其不可而為之,是一種悲壯;不知其可與不可而為之,卻是一種深刻的孤獨。
一次又一次的幻想,一次又一次的破滅,留給詞人的只是那無邊無際的孤獨。但是,孤獨者都是思想者。
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面對的是真正的自己。于是,慶元年間閑居瓢泉時,這位曠世英雄寫下了這首孤獨醉客之詞。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遍_篇便彌漫著一股濃郁的酒氣。
敢于在詞作里直言“醉里且貪歡笑”,確實驚世駭俗,即使是對一個退居山林、留戀詩酒的“前官員”而言,也有不紓國難、言行頹廢之嫌。但一個“且”字是這兩句的詞眼。
從字意來講,“且”在這里既可解作“暫且”,也可解作“姑且”,無論哪種解法,均表露了作者此刻的心理活動。所謂的“歡笑”,并不是真正的快意風流,而只能是酒醉麻木中的暫時逃避,一旦酒醒后,那黑壓壓的現(xiàn)實又將怎樣刺痛辛棄疾那顆憂時傷世的心?這使我們想起他的《鷓鴣天·游鵝湖、病起作》里最后兩句:“醉中只恨歡娛少,無奈明朝酒醒何”,這應(yīng)該是“醉里且貪歡笑”的最好注釋。
“要愁那得工夫”,實際上也是正話反說。詞人的一生,真可謂愁苦的一生。
他的那首著名的《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更是千古寫愁名篇:“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里的“要愁那得工夫”,正是“欲說還休”的婉轉(zhuǎn)表達。
“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边@句話看似和孟子所云:“盡信書不如無書”一個意思,其實相去甚遠。
孟子的意思是說啊,這書上東西不能完全相信,更不能所有的東西都奉若神明,一切照搬,那就讀死了。而辛棄疾的意思是,古書上的那些至理名言現(xiàn)在在這個南宋小朝廷里行不通了。
因此信它無用了。辛棄疾自二十二歲起兵抗金以來,夙夜為國事奔波,按“事君能致其身”的古訓,盡一個大宋子民的職責,向皇帝上《美芹十論》,又向當政者獻《九議》,自己也曾在詞中說過“萬鐘于我何有,不負古人書”,可為什么被一貶再貶,投閑置散近二十年?看來不是社會出了問題,就是“古人書”出了問題。
而后者是虛,前者是實。詞人借醉酒的掩飾,對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做了一次深刻的追問,同時,也對現(xiàn)實做了一次辛辣的反諷。
詞的上片只是“醉言”,是一個孤憤者的宣泄。語言平白如話,仿佛剛從他的口中說出,自然新鮮。
下片意脈一轉(zhuǎn),由虛入實,敘事性描寫用的全是散文句法,有問話也有自語,還有細致的動作描寫,恍如一段押韻的小品文?!白蛞顾蛇呑淼?,問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他獨酌獨飲,不知不覺倒在松樹旁。
醉眼迷蒙的他,把松樹看成了人,詢問起自己的醉態(tài)。恍恍惚惚中,他覺得松樹在眼前走動,似乎要過來扶起醉倒在地的他。
他立即伸出手推開松樹,大喝一聲:“去”!詞人將自己的醉態(tài)刻畫得如此維妙維肖、生動風趣,卻叫人如論無何也笑不起來。他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深深孤獨寂寞的辛棄疾。
沒有人陪他飲酒,他只能獨飲獨醉。醉倒時只有松樹在旁,也只有松樹要扶他一把。
他寂寞得只能與松為友,酒又如何能去除他的憂愁?雖然詞的下片一字未曾提“愁”,但隱藏在詞人醉態(tài)之中的寂寞與憂愁卻令人痛心。而一句“以手推松曰去”,又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屈不撓、倔強好勝的曠世英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50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