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王娡,大家都會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編為各位介紹一下此人的歷史事跡。
古往今來,權(quán)力的爭斗一直是一個經(jīng)久不衰的話題。在朝堂之上,臣子之間勾心斗角爾虞我詐,在朝堂之外諸侯各王對皇帝的寶座虎視眈眈,同時不甘落第的秀才以及占山為王的盜賊也為了權(quán)力爭得你死我活。所以有一句話叫:“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男人的地方就有權(quán)力?!?/p>
但權(quán)力的爭斗又何止是男人的游戲,后宮各妃嬪之間的斗爭更是刀光劍影,尤其是為了皇后和太子之位的爭奪就更加尤為慘烈。其實原因很簡單:“往大了說,她們想站在皇后的寶座上母儀天下,或者看著自己的兒子坐上皇帝的寶座以實現(xiàn)“母以子貴”的夢想。往小了說,她們就是為了生存,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更為了保住兒子的地位。
而如果要說后宮爭奪的話,那么王娡與栗姬的權(quán)力爭奪就是一段比較經(jīng)典的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蛟S對于王娡這個女人,大家都不是很熟悉,但如果我們說到他的兒子漢武帝劉徹時想必大家就已經(jīng)能想到這段歷史的記憶:
王娡,名門之后,當(dāng)初西楚霸王項羽在彭城分封十八路諸侯時,分封臧荼為燕王。而她的母親臧兒便是這位燕王的親孫女,后來與平民王仲結(jié)婚生下一兒兩女,而長女便是王娡。王仲死后,臧兒又改嫁給長陵的田氏,生下田蚡、田勝。這就是漢武帝的母親姓王而舅舅姓田的原因,王娡與田妢是真正同母異父的姐弟。
后來,一個相士對王娡的母親說:“王娡是大貴之相,日后會生下天子!”于是,她的母親就把她送進了宮里伴駕,不久,王娡生下三個女兒并且在景帝登基那年又生下劉徹(彘),因而被封為王夫人。王娡為人低調(diào)、處事圓滑,再加上劉徹聰明伶俐深受漢景帝和竇太后的喜愛。但此時栗姬的長子劉榮被封為太子,而劉徹被封為膠東王。于是,王娡與栗姬的斗爭便不可避免。
一方面,王娡扶持自己的弟弟田妢為太尉,同時做事更加謹(jǐn)慎、細(xì)心,更以“金屋藏嬌”來獲得長公主的支持和擁護。相反,栗姬仗著兒子是太子的殊榮,飛揚跋扈,并拒絕太子與阿嬌的聯(lián)姻將長公主推給自己的對頭。最終,太子劉榮被廢,栗姬憂懼而死。這場宮心計以劉徹當(dāng)上太子,王娡當(dāng)上皇后而獲得全勝。
而在我們欣賞完這部“美人心計”之余,讓我們來著重分析和思考一下王娡能夠在這場權(quán)力之爭中以弱勝強的原因:
一、王娡的性格和才能。俗話說得好:“爭是不爭,不爭才是爭?!蔽疫@為這就是王娡的聰慧和性格優(yōu)勢,她懂得如何在危險環(huán)伺的環(huán)境中保護自己,更懂得控制自己的性格。縱觀她的一生,不以身份高貴而盛氣凌人,不管是誰她都能和氣以待,這樣的人誰不喜歡?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她懂得合適的時機做合適的事。她為了壯大自己的實力而扶持自己的弟弟田妢,我們知道他除了田妢外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更何況他的哥哥可是親哥哥,那么王娡為什么不扶持他呢?
這就是王娡的智慧,她懂得要壯大就要扶持自己一派的實力,但她又能把握住這個“度”。換句話說,如果王娡扶持自己沒有才能的弟弟,那無異于自尋死路。并且,她懂得分析大勢,當(dāng)長公主被栗姬拒絕后,她積極討好長公主,并順利地將長公主拉到了自己的陣營。因而我想,遇到這么聰慧、明達的女人,栗姬怎么會不失敗呢?
二、栗姬的刻薄和作死。本來劉榮為太子,且能歌善舞被漢景帝劉啟恩寵的栗姬,本來是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但卻在她的作死下,優(yōu)勢一點一點變?yōu)榱觿?。同樣是為了壯大自己的實力任用自己人,栗姬沒有向王娡學(xué)習(xí)擇賢而扶持,而是扶持自己最沒有才能的親哥哥栗賁。結(jié)果,栗賁不僅沒起到什么積極作用反而被田妢利用,成為栗姬母子徹底失敗的“落井石”。最終由于栗姬的飛揚跋扈和栗賁的雙重作死之下,徹底將她們母子推向失敗的深淵。
三、長公主的推波助瀾。雖然從表面看她只是一個長公主,但別忘了:他的親弟弟是漢景帝劉啟,而他的母親就是竇太后。加上這兩層關(guān)系,可以說長公主這個位置就比較重要了,而栗姬沒有看清形勢將長公主推向王娡這邊,這無疑是幫了其大忙。一方面王娡不斷壯大自己的實力,同時長公主時時在漢景帝劉啟和竇太后面前推波助瀾,再加上栗姬作死般的神助攻,讓整個局勢瞬間就沒有了懸念。
但我們既然分析這場爭斗,那么我們不妨換個角度:如果栗姬當(dāng)上皇太后,她的兒子劉榮當(dāng)上皇帝又會怎么樣?
首先,劉榮的庸弱。相比于劉徹,劉榮就顯得比較庸弱,性格懦弱。在當(dāng)時外部有匈奴,內(nèi)部有諸侯王的局面下,劉榮根本就沒有掌控整個大漢的能力,最終可能導(dǎo)致整個大漢朝廷的崩塌。因為那個時候,必須出來一個雄主才能穩(wěn)定局面,才能和伊稚斜一決雌雄。很明顯,劉榮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資格成為伊稚斜的對手。
其次,栗姬的性格。栗姬這個人飛揚跋扈不懂收斂自己的性格,并且這個人行事刻薄。當(dāng)初漢景帝要栗姬在自己百年后幫忙照顧他的子孫時,栗姬拒絕了。我想,如果栗姬當(dāng)上皇太后后會對劉姓趕盡殺絕,然后再大肆任用自己的族人。最終導(dǎo)致整個朝堂烏煙瘴氣,最終徹底衰落。
所以,從表面上看,王娡的勝利是靠權(quán)術(shù)和智慧獲得勝利的。但其實他們的勝利,是歷史選擇的必然結(jié)果。因為在當(dāng)時,沒有任何一個女人比王娡更適合坐上皇太后這個位置,沒有任何一個人比劉徹更適合坐上皇帝這個寶座,更沒有任何一個人比劉徹更是當(dāng)伊稚斜的對手!
在《美人心計》中,有一個歹毒的人物角色?王娡?,這個女子天生有一副好皮囊,將漢景帝劉啟迷得團團轉(zhuǎn),最終登上了皇后之位,將自己的兒子劉啟也送上了太子之位。歷史上的王娡可比電視中的王娡更加有計謀,更加步步為營,可以說歷史中的王娡一生都在為后位奮斗,即使自己已經(jīng)結(jié)婚生子,但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不顧世俗的眼光,拋棄自己的孩子,嫁入太子府。
王娡進宮之前,其實已經(jīng)嫁給了當(dāng)?shù)氐牡刂鹘鹜鯇O,生活也算是富裕。都說古代社會封建禮儀最為重要,為什么后來王娡能夠二嫁劉啟呢?原來,在當(dāng)時的社會,人們推崇于黃老之學(xué),對于儒家的禮義廉恥并沒有太大的關(guān)心。如果一個女子與自己的丈夫不和睦的話,可以提出離婚,而且當(dāng)時只要女子有真本事的話,也可以封官加爵。這樣一個開放的社會背景,使得王娡和她的母親有了向上爬的期望。
如果說當(dāng)時的社會背景能夠讓王娡改嫁,那么推動王娡改嫁的正是王娡的母親。王娡的母親名叫臧兒,是燕王臧荼的女兒。在王娡生下來不久,臧家就沒落了,臧兒很是傷心,但她一直相信王娡有著?貴人?之像,對于王娡的培養(yǎng)并沒有因為家道中落的原因而減弱。在臧兒的悉心培養(yǎng)下,王娡長大后,無論樣貌氣質(zhì)方面都很出眾。
王娡憑借著美貌嫁入了太子府,雖說有著劉啟的疼愛,但王娡畢竟是個生過孩子的婦人,當(dāng)時劉啟的正妻很是瞧不起她,經(jīng)常打壓她。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了劉啟登上皇帝之位。為了不再被別人欺負(fù),她隱忍負(fù)重生下劉徹后,拉攏長公主劉嫖和朝中大臣,為自己的兒子的太子之位添磚加瓦。最終,劉徹當(dāng)上太子之位,王娡也從一位農(nóng)婦變成了一國之母。
“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這八個字昭示著封建禮教對于古代婦女的壓迫,在名節(jié)這桿大旗之下,婦女的個人意志甚至生命遭受到了無以復(fù)加的漠視,令人感到憤怒。
然而,也并不是整個封建 社會 都對女性壓迫到為了貞潔不要命的地步,事實上,在明清之前,古代 社會 女子的改嫁行為都十分包容,甚至還出現(xiàn)過二婚皇后,比如漢景帝的第二任皇后王娡就是改嫁入宮的。
那么,在佳麗如云的漢宮之中,王娡一介再嫁之身到底是憑借什么本事獲得漢景帝的寵愛,并且將自己的兒子送上太子寶座的呢?
斷情絕義,膽魄過人
王娡一生的傳奇經(jīng)歷都是從她進入太子宮開始的,而她之所以能夠進入太子宮與她堅韌的心性和出色的膽魄是分不開的。
王娡的性格或許是遺傳了她的母親臧兒,因為臧兒就是一個敢想敢做的女性。從血統(tǒng)上說,臧兒也算得上是貴族后代,她的祖父曾被楚霸王項羽封為諸侯,不過后來被劉邦所誅,臧兒一家也因此沒落。
不過,雖然已經(jīng)成為了平民,臧兒卻始終想恢復(fù)富貴的生活,只是由于現(xiàn)實所迫,她不得不將自己的野心收起來。有一次,臧兒找術(shù)士卜卦,這位術(shù)士告訴她,她的女兒都有著富不可言的命格,這讓臧兒再次看到了希望。
但是,此時她的長女王娡已經(jīng)結(jié)婚,并且有了一個孩子,可是為了富貴,臧兒還是毫不留情地讓女兒和丈夫離婚。而且,王娡也順從了母親,果斷與當(dāng)時的丈夫的合離,并且將孩子拋給了丈夫,自己追隨富貴生活去了。
后來,臧兒就想辦法將王娡送入了太子劉啟的宮中,我們很難想象臧兒是通過什么方式將一個已經(jīng)結(jié)過婚的女人塞進太子后宮的。但是無論使用的什么方法,我們都不得不承認(rèn)臧兒與王娡母子的心性和膽色是常人所不及的。
僅憑一個術(shù)士的斷言,就敢于拋棄眼前的安穩(wěn)生活,舍棄夫妻恩愛和骨肉親情,去走一條未知前途和結(jié)果的道路,這樣的做法或許已經(jīng)不能用大膽來形容了。這完全是一場豪賭,而這場賭局之中。王娡所擁有籌碼僅有自己的美貌和智計而已。
自己能否順利進入太子宮?進入太子宮之后能否順利得到太子寵愛?在與諸姬的爭寵中,自己又能否笑到最后?不得不說,王娡面臨的未知情況太多了,但是只要贏了,她就能擁有天下女人最尊貴的地位。為了這一絲的可能性,王娡就敢于果斷地選擇了進入太子宮,這也正是她人所不及的地方。
然而,進入太子宮只是一個開始,在接下來的歲月中,王娡又是如何步步為營,成為宮斗的最后贏家的呢?
長袖善舞,上下逢迎
在后宮中生存,過人的情商和交際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而這也正是王娡能夠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進入太子宮之后,太子劉啟自然是王娡需要討好的第一個人,王娡雖然已經(jīng)生過一個孩子,但是容貌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依舊美艷動人,憑借著過人的容貌,王娡很輕松就俘獲了劉啟的心。在劉啟登基為帝之后,王娡立馬就被封為了位階僅次于皇后的夫人。
但是,在子嗣方面王娡卻始終沒有這么好的運氣,她雖然接連懷孕,卻始終生的是公主,在劉啟登基后,王娡再次懷孕了。但是此時就算生了兒子,也非嫡非長,在將來的儲位之爭中天然處于劣勢。
王娡知道劉啟一向喜歡祥瑞之說,于是就利用祥瑞給自己未出生的孩子造勢,她對劉啟說,自己在懷孕之前,曾經(jīng)夢見一輪紅日撞進自己的肚子。果然,劉啟聽了之后十分高興,對王娡肚里的孩子也更加重視。后來王娡當(dāng)真生了一個男孩,也就是后來的漢武帝。
而除了劉啟之外,王娡需要奉承的另一個人便是劉啟的生母竇太后。竇太后曾經(jīng)在宮廷舉辦過一次 游戲 ,輸者需要捐出首飾和珠寶。其他嬪妃聽說要拿錢出來,十分地不情愿,然而機敏的王娡卻一眼看出了竇太后的真實目的。
原來當(dāng)時朝廷正在平息七國之亂,國庫不足,竇太后此舉是想讓后宮諸人也為戰(zhàn)爭出一份力。想到這一層的王娡立馬慷慨解囊,將自己的珠寶和首飾都捐了出去,她的這個舉動也成功地贏得了竇太后的好感。
而除了逢迎皇帝和太后之外,王娡還懂得審時度勢,結(jié)交盟友來對付敵人。
結(jié)交盟友,終成皇后
漢景帝劉啟的第一任皇后薄氏并不得劉啟的歡心,不過是劉啟的祖母薄太后強令劉啟娶的。在薄太后仙去之后,薄氏很自覺地請求退位,漢景帝也就順?biāo)浦鄣卮饝?yīng)了她,于是中宮后位就空缺了出來。
當(dāng)時,與王娡爭奪后位的人主要有寵妃栗姬,栗姬不僅自己深受劉啟喜愛,而且她的兒子還是太子,所以與王娡相比,栗姬無疑更有可能成為皇后,但是栗姬有兩個很致命的缺點,一個是自視甚高,一個是心胸狹隘。
劉啟的姐姐館陶公主曾經(jīng)想過與栗姬聯(lián)姻,以保證在栗姬兒子繼位之后自己能夠擁有權(quán)勢,但是栗姬自視甚高,拒絕了館陶公主。而王娡適時地走了出來,表達了愿意與館陶公主結(jié)盟的意思,成功地將館陶公主拉攏到自己的陣營。
而劉啟曾經(jīng)問過栗姬,在自己駕崩之后愿不愿意替代自己照顧所有的皇子公主,此言其實已經(jīng)暗含了要立栗姬為后的意思,但是心胸狹隘的栗姬不僅沒有聽出劉啟的弦外之音,還拒絕了劉啟,于是劉啟對栗姬的好感大幅度降低。
王娡抓住機會,讓朝中大臣上書,請求劉啟立栗姬為后,劉啟正在氣頭上,看了這封奏折,當(dāng)即認(rèn)為是栗姬在暗中操控大臣,于是下令廢黜了栗姬兒子的太子之位,而王娡的兒子劉徹則由此上位,成為了新的太子,王娡也母憑子貴,當(dāng)上了皇后。
生為漢景帝的第十個兒子,劉徹的母親在成為妃子之前成過親、并生過孩子,家族也沒落殆盡,因為劉徹可以說既沒有顯貴的身份,也沒有家族的助力,按理說是一點登基的機會也沒有。但是,再不利的形勢也架不住他生命中的“三大貴人”的“神助攻”,并且這三個貴人還都是女性,可以說是她們硬生生地把劉徹給推上了太子之位。那么,這“三大貴人”到底都是誰呢?
首先第一位“貴人”,自然是“栗姬負(fù)罪,王氏乃遂”中的絕對女——栗姬。栗姬曾在早年的時候,深受漢景帝劉啟的寵愛,接連為其生下了劉榮、劉德、劉閼三個兒子,栗姬的人生可謂是早早就達到了人生頂峰,但這并不意味她的人生就將一帆風(fēng)順了。公元前153年,栗姬的長子劉榮被漢景帝封為了太子,一時間栗姬在漢室皇宮中可謂是出盡了風(fēng)頭,而此時的劉徹僅僅只是被封為了膠東王。但古人有言,樹大招風(fēng),一個人一旦在高位久了,多半就會“飄”起來,而事實告訴我們,栗姬顯然就是其中之一。
得寵過久的栗姬自我感覺像是登上了云端一般,距離皇后之位也只有一步之遙了,于是,她開始膨脹,嫉妒所有和劉啟親近的妃子,并萌生出一種我比其他女人都要優(yōu)秀的錯覺。于是整日開始在劉啟面前“作妖”,喋喋不休甚至要求越來越高,而漢景帝則對栗姬感到越來越厭惡,甚至還牽連到他對劉榮的喜愛程度。以至于在公元前150年的時候,20歲的太子劉榮被廢為了臨江王,而年僅7歲的膠東王劉徹被立為了太子??梢哉f是栗姬活生生“把一手好牌打爛”了。
其次第二位“貴人”,就是館陶長公主。在栗姬一天天地作妖,忙著給自己兒子幫倒忙的時候,劉徹的第二位貴人“館陶公主”也沒有閑著,她忙著和未來的大漢天子聯(lián)姻。野心勃勃的館陶公主一上來就想讓自己的女兒做未來的皇后。抱著這種想法,她第一個向剛滿十八歲,但還未娶正妻的劉榮拋出了橄欖枝。但世事難料,嫉妒心極強的栗姬,十分干脆地回絕了館陶公主的請求,這下子,雖然栗姬心里是出了一口惡氣,但顏面掃地的館陶公主卻開始記恨于她,愈演愈烈的報復(fù)心理也讓后來發(fā)生的一切都變得順理成章起來。
要知道那時候的栗姬仗著兒子是太子的身份,幾乎把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長公主也不例外??墒丘^陶公主偏偏是一個執(zhí)拗的人,她一心想讓女兒嫁給太子。要是劉榮這個太子不行,那就換個太子。于是她開始在劉啟面前多次貶低、暗諷,甚至誣告栗姬和劉榮,與此同時,她也在選擇另一個心目中“太子”的理想人選,而這個人就是當(dāng)時還只是一個孩童的劉徹。很快,館陶長公主就和劉徹的生母王娡一拍即合,定下親事,并結(jié)成了同盟。久而久之,幾乎水到渠成般的,栗姬失寵劉榮被貶,而王娡則被封為皇后,劉徹也就這樣順理成章的登上了太子之位。
最后這第三位“貴人”,就是自己的生母王娡。王娡其實是一個非常不簡單的女人。她在嫁給漢景帝的時候是二婚,試問這樣一個人都能得到漢景帝的寵愛,能耐能小嗎?王娡在嫁給第一任丈夫金王孫的時候,只因為母親找人給她算了一卦,說她能生下天子。于是王娡就聽從了母親的安排,拋夫棄女,執(zhí)意到了當(dāng)時還是太子的劉啟身邊,并且很快就得到了寵愛。不得不說,還真是夠狠的!后來王娡懷了劉徹,就對劉啟說自己夢到了一輪太陽落入自己的肚中。古人都崇尚迷信,劉啟聽完就高興地不得了,說這是顯貴的預(yù)兆。
后來,她看出了漢景帝對栗姬的不滿,于是就在朝中收買了一些人,故意讓他們上書請求立栗姬為皇后,這一行為也徹底的激怒了漢景帝,于是沒有多想就廢了栗姬。并將廢太子劉榮和栗姬都趕到了封地居住。這也能看出來王娡的手段有多么的厲害,可謂一刀致命,刀刀入骨。就這樣太子之位又空了出來,后來就跟館陶公主一拍即合,不斷在漢景帝面前賣好,也就逐漸讓年僅7歲的劉徹,成為了太子的最佳人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51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