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武(?-61) 東漢大臣。字子張,南陽湖陽(今河南唐河湖陽鎮(zhèn))人,東漢大將,“云臺二十八將”之一。初入綠林軍,為新市兵將領(lǐng),后歸劉秀,東漢建立后,任捕虜將軍,封楊虛侯。馬武少年時為避仇家,客居江夏。
王莽末年,竟陵、西陽三老在郡界起義,馬武前去投奔,后入綠林軍。更始政權(quán)建立后,馬武被任為侍郎,與劉秀共擊王尋,又被拜為振威將軍,與尚書令謝躬共擊王郎。后劉秀攻克邯鄲(參見劉秀統(tǒng)一河北之戰(zhàn)),請謝躬和馬武等人去置酒高會,想要乘機圖謀謝躬,未成。劉秀單獨與馬武登叢臺,從容對馬武說:“吾得漁陽、上谷突騎,欲令將軍將之,何如?”馬武說:“駑怯無方略?!眲⑿銓φf:“將軍久將,習(xí)兵,豈與我掾史同哉!”(《后漢書·馬武列傳》)馬武由此心歸劉秀。謝躬被殺后,馬武騎快馬到射犬投奔劉秀,劉秀甚悅,引置左右,每當(dāng)慰勞諸將,馬武總是為劉秀斟酒,劉秀非常高興。劉秀讓其率其部下至鄴,武叩頭不愿,劉秀更加高興,便隨劉秀征戰(zhàn)。參與鎮(zhèn)壓了河北尤來、五幡等起義軍。劉秀敗于慎水,馬武獨自殿后,攻擊追兵,使義軍不能追擊。后攻擊安次、小廣陽,馬武常為先鋒力戰(zhàn)無前,諸將皆率軍跟隨,大破義農(nóng)民軍,馬武率軍追至平谷、浚靡而還。劉秀即位后,任馬武為侍中、騎都尉,封山都侯。
建武四年(28年),馬武與虎牙將軍蓋延等征討劉永(參見東漢統(tǒng)一關(guān)東之戰(zhàn)),馬武率軍攻濟(jì)陰(今山東定陶西北),下成武、楚丘,因功拜為捕虜將軍。建武五年(29年),龐萌反叛,馬武率軍攻桃城,先與其交戰(zhàn),敗其軍,光武帝到后,龐萌敗走。建武六年(30年)夏,馬武與建威大將軍耿弇西擊隗囂(參見東漢平隴西之戰(zhàn)),漢軍進(jìn)展不利,引兵而回,隗囂率軍猛追,漢軍形勢危急,馬武選精騎殿后,披甲持戟而戰(zhàn),殺數(shù)千人,隗囂引兵而退,諸軍才得以回長安。
建武十三年(37年),馬武增食邑,更封鄃侯。率兵北屯下曲陽,以備匈奴。因殺軍吏而獲罪,奉命將妻兒送回,交將軍印綬,削戶五百,定封為楊虛侯。光武帝與功臣諸侯親切交談時說:“諸卿不遭際會,自度爵祿何所至乎?”高密侯鄧禹先回答說:“臣少嘗學(xué)問,可郡文學(xué)博士。”光武帝說:“何言之謙乎?卿鄧氏子,志行修整,何為不掾功曹?”其余諸人依次回答,到馬武時,馬武說:“臣以武勇,可守尉督盜賊。”光武帝笑道:“且勿為盜賊,自致亭長,斯可矣”(《后漢書·馬武列傳》)。馬武生性愛酒,闊達(dá)敢言。《后漢書·馬武列傳》中寫道“時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長,無所避忌。帝故縱之,以為笑樂?!?/p>
建武二十五年(49年),馬武任中郎將,率軍擊武陵蠻人,回來后,上交印綬。明帝初,西羌攻擊隴右,覆軍殺將,朝廷深以為患。
水平元年(58年)年,朝廷再次拜馬武為捕虜將軍,中郎將王豐為副將,與監(jiān)軍使者竇固、右輔都尉陳欣,率四萬人前去平定(參見東漢與羌的戰(zhàn)爭)。在金城與羌人交戰(zhàn),斬首六百級。又在洛都谷與羌人交戰(zhàn),結(jié)果被羌人所敗,死千余人。羌人率眾出塞,馬武率軍追擊到東、西邯(今青?;』刈遄灾慰h南),大破羌人,斬首四千六百級,俘一千六百人,余眾皆降散。馬武引兵而還,增邑七百戶,其食邑達(dá)一千八百戶。永平四年(61年),馬武去世。
云臺二十八功臣 東漢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漢明帝劉莊在南宮云臺閣命人畫了28將的像。稱為云臺二十八將。這二十八人是漢光武帝在建立東漢的過程中,最具戰(zhàn)功的將領(lǐng)
太傅高密侯鄧禹
中山太守全椒侯馬成
大司馬廣平侯吳漢
河南尹阜成侯王梁
左將軍膠東侯賈復(fù)
瑯邪太守祝阿侯陳俊
建威大將軍好畤侯耿弇
驃騎大將軍參蘧侯杜茂
執(zhí)金吾雍奴侯寇恂
積弩將軍昆陽侯傅俊
征南大將軍舞陽侯岑彭
左曹合肥侯堅鐔
征西大將軍陽夏侯馮異
上谷太守淮陽侯王霸
建義大將軍鬲侯朱佑
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
征虜將軍潁陽侯祭遵
豫章太守中水侯李忠
驃騎大將軍櫟陽侯景丹
右將軍槐里侯萬修
虎牙大將軍安平侯蓋延
太常靈壽侯邳彤
衛(wèi)尉安成侯銚期
驍騎將軍昌成侯劉植
東郡太守東光侯耿純
城門校尉朗陵侯臧宮
捕虜將軍楊虛侯馬武
驃騎將軍慎侯劉隆
另:
太傅高密侯 鄧禹 角木蛟
太司馬廣平侯 吳漢 元金龍
左將軍膠東侯 賈復(fù) 氐土貉
建威大將軍好畤侯 耿弇 房日兔
執(zhí)金吾雍奴侯 冠恂 心月狐
征南大將軍舞陽侯 岑彭 尾火虎
征西大將軍夏陽侯 馮異 箕水豹
建義大將軍融侯 朱祜 斗木獬
征虜將軍穎陽侯 祭遵 斗金牛
驃騎大將軍櫟陽侯 景丹 女士蝠
虎牙大將軍安平侯 蓋延 虛日鼠
衛(wèi)尉安成侯 姚期 井木犴
東郡太守樂光侯 耿純 室火豬
捕虜將軍楊虛侯 馬武 奎木狼
中山太守全椒侯 馬成 胃土
河南尹阜成侯 王梁 昂日雞
瑯邪太守祝阿侯 陳俊 畢日鳥
驃騎大將軍參蘧侯 杜茂 參水猿
積弩將軍昆陽侯 傅俊 嘴火猴
左曹合肥侯 堅鐔 危月燕
上谷太守淮陽侯 王霸 鬼金羊
信都太守阿陵侯 任光 柳土獐
豫章太守中水侯 李忠 星日馬
右將軍槐里侯 萬修 獐月鹿
太守靈壽侯 邳彤 翼火蛇
驍騎將軍昌成侯 劉植 軫木蚓
城門梭尉郎陵侯 臧宮 壁水
驃騎將軍慎侯 劉隆 麥金狗
云臺列將32人,前28人為開過功臣,上應(yīng)28宿,就是云臺28將。另外伏波將軍馬援有大功,但因為女兒為明帝皇后,明帝避嫌未將其列入。云臺28將里只要和皇室有親戚關(guān)系的都沒被列入,如光武的表兄來歙功勞很大,最后也未被列入。
凌煙閣上二十四功臣 這二十四人的姓名與事跡如下: 趙公長孫無忌第一。李世民長孫皇后之兄,自幼與李世民友善,李淵太原起兵后投靠李世民。參與李世民歷次戰(zhàn)役,尤其在玄武門之變中起主謀作用。終身為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評價為“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李世民去世后,受遺命輔佐唐高宗。因反對唐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后而失寵,后來被誣陷謀反,自殺。 趙郡王李孝恭第二。其父為李淵堂弟,李淵起兵后,他負(fù)責(zé)經(jīng)略巴蜀。得李靖之助,滅蕭銑、輔公佑,長江以南均受其統(tǒng)領(lǐng),戰(zhàn)功幾可與李世民分庭抗禮。李世民登基后,退出權(quán)力中心,以歌舞美人自娛。貞觀十四年,暴病身亡。 萊公杜如晦第三。李世民主要幕僚。李淵攻克長安時投靠李世民,得房玄齡推薦而受李世民重用,為十八學(xué)士之首。參與李世民歷次戰(zhàn)役。玄武門之變主謀。貞觀年間與房玄齡共掌朝政,但于貞觀四年病故,年僅四十六歲。其死深為李世民痛惜,死后極盡哀榮。 鄭公魏征第四。原為李密謀士,后隨李密降唐,為唐朝招降李世績。竇建德進(jìn)攻河北時被俘,竇滅亡后重回唐朝,隸太子建成麾下。玄武門之變后,歸順李世民。因感知遇之恩,凡事知無不言,以進(jìn)諫著稱。終生深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評價說貞觀之前輔佐之功以房玄齡第一,貞觀之后以魏征第一。貞觀十六年病故。 梁公房玄齡第五。李世民主要幕僚,善于謀略。李淵起兵后派李世民進(jìn)攻渭北,受溫彥博推薦投入李世民幕府,被委以心腹,參與李世民歷次戰(zhàn)役。玄武門之變主謀。李世民登基后論功行賞,被比為漢之蕭何。貞觀年間負(fù)責(zé)行政,為相近二十年,深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出征高麗時被委以留守重任。貞觀二十三年病故。 申公高士廉第六。李世民長孫后、長孫無忌的親舅舅,二人之父早死,實際由高士廉撫養(yǎng)。高對李世民極為器重,以至主動將長孫后許配給李世民。因得罪楊廣,被發(fā)配嶺南,隨后中原大亂,被隔絕在外,直到李靖滅蕭銑南巡時才得以回歸。其人善行政、文學(xué),為李世民心腹,參與玄武門之變的策劃。 鄂公尉遲敬德第七。原為劉武周部將,劉武周滅亡后投降李世民。起初不被眾將信任,幾乎被處死,但李世民堅持起用他。唐鄭決戰(zhàn)時有單騎救主之功,得以穩(wěn)固地位,此后以勇將身份參與李世民歷次戰(zhàn)役。玄武門之變的主要角色,親手殺死齊王元吉,又率兵威逼李淵下旨立李世民為太子,擁立之功第一。突厥傾國進(jìn)犯時以騎兵迎擊取勝,為李世民求和打下基礎(chǔ)。天下安定后無用武之地,晚年閉門不出,最終得享天年。 衛(wèi)公李靖第八。是“使功不如使過”的典型,曾試圖揭發(fā)李淵謀反,因此幾乎被李淵處死,幸而為李世民所救。后來戴罪立功,協(xié)助李孝恭經(jīng)營巴蜀、滅蕭銑、輔公佑,被李淵評價為“蕭、輔之膏肓”。拒絕李世民的拉攏,未參加玄武門之變。貞觀年間負(fù)責(zé)抵御突厥,成功地消滅突厥政權(quán),戰(zhàn)功無人可及。后來又掛帥出征,消滅吐谷渾勢力。因軍事能力過高遭人疑忌,屢次被誣告謀反,為免嫌疑,主動退休閉門不出,直到老死。 宋公蕭禹第九。隋煬帝蕭后之弟,以外戚為隋煬帝重臣。因反對出征高麗,被貶為河池郡守,到任后受薛舉進(jìn)攻,奮力抵御。李淵起兵后,歸附唐朝,善行政,終生為李淵重用。李世民即位后,因與房玄齡、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沉浮,但從不“改過自新”。后來李世民評價其為“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褒公段志玄第十。李淵在太原時的舊部,首義功臣。參加李唐歷次重要戰(zhàn)役,以勇武著名。李世民兄弟相爭時,拒絕建成、元吉的拉攏,忠于李世民,并參加了玄武門之變。其人治軍嚴(yán)謹(jǐn),李世民評價為“周亞夫無以加焉”。貞觀十六年病故。 夔公劉弘基第十一。游俠,隋煬帝征高麗時,因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淵。太原起兵時,與長孫順德一同負(fù)責(zé)招募勇士,有大功。進(jìn)攻長安途中于霍邑之戰(zhàn)陣斬隋主將宋老生,攻克長安后被評為戰(zhàn)功第一。進(jìn)攻薛舉時在淺水原大敗,力盡被擒,李世民滅薛氏后獲救。又在劉武周進(jìn)攻太原時戰(zhàn)敗被俘,僥幸自己逃回,隨后配合李世民在介休殲滅宋金剛。因唐朝與突厥關(guān)系惡化,常年駐守北邊抵御突厥。貞觀年間曾隨李世民征高麗。唐高宗時病故。 蔣公屈突通第十二。原為隋朝大將,歷仕楊堅、楊廣,戰(zhàn)功赫赫。楊廣南巡江都,委以鎮(zhèn)守都城長安的重任。李淵起兵后進(jìn)攻長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戰(zhàn),力盡后自殺未遂,最終投降李淵,被封為兵部尚書。后參與唐朝歷次重大軍事行動,尤其滅王世充被評為戰(zhàn)功第一。后被委派鎮(zhèn)守洛陽,于貞觀元年病故。 鄖公殷開山第十三。李淵舊部,太原起兵時投奔李淵,參與進(jìn)攻長安。進(jìn)攻薛舉時,在淺水原大敗,與劉文靜一同被追究責(zé)任,貶為庶民。后隨李世民滅薛氏有功,得以重被任用。參加李世民歷次戰(zhàn)役,在進(jìn)攻劉黑達(dá)時,得病身亡,是凌煙閣功臣中最先去世的一個。 譙公柴紹第十四。李淵之婿,娶平陽公主。李淵起兵時身在長安,僥幸逃脫追捕前往太原。參與攻克長安、滅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等重要戰(zhàn)役。貞觀年間作為主將消滅最后一位反王梁師都。貞觀十二年病故。 邳公長孫順德第十五。李世民長孫后之叔,外戚。隋煬帝出兵高麗時,為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淵,與李氏父子友善。太原起兵時,與劉弘基一同負(fù)責(zé)招募勇士,有大功。進(jìn)攻長安時任先鋒,擒隋主將屈突通。此后功勞不顯。玄武門之變充當(dāng)打手角色。貞觀年間因多次貪污被彈劾,李世民不忍治罪,只貶官而已,病故。 鄖公張亮第十六。原為李密部下,隸屬李世績,隨李一同降唐。得房玄齡、李世績推薦入李世民幕府。李世民兄弟相爭時,派其到洛陽招募私黨,被元吉告發(fā)而下獄,張拒不招供掩護(hù)了李世民,因而有功。貞觀年間,因善于行政而頗得信任,又揭發(fā)侯君集謀反、隨征高麗而立功。但其后因好巫術(shù)而逐漸名聲敗壞,貞觀二十年被告謀反,受誅。 陳公侯君集第十七。李世民心腹,常年擔(dān)任其幕僚。玄武門之變的主要策劃人。貞觀年間,擔(dān)任李靖副將擊敗吐谷渾,又任主將擊滅高昌。回朝后因私吞高昌戰(zhàn)利品而被?潰嘶澈拊諦?。棱Q爛裰鈄誘?碧?擁畝氛?校?欄教?永畛星寄鄙崩釷爛裼盜⒊星灤罕簧薄? 郯公張公謹(jǐn)?shù)谑恕T瓰橥跏莱洳肯?,后投降唐朝,受李靖推薦進(jìn)入李世民幕府。因參與玄武門之變的謀劃而得到賞識,又在事變時充當(dāng)主要打手,功勞很大。李世民登基后,以其為李靖副將抵御突厥,協(xié)助李靖滅亡突厥。次年病故,僅三十九歲。 盧公程知節(jié)第十九。本名程咬金,原為瓦崗軍勇將,李密失敗后降王世充,因不滿王的為人,與秦叔寶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帳下。參加李世民歷次戰(zhàn)役。玄武門之變的主要打手。唐高宗時出征賀魯,屠殺已投降的平民,因此免官,后病故。 永興公虞世南第二十。隋朝奸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學(xué)著稱。宇文化及江都兵變后被裹脅北返,宇文被滅后歸竇建德,竇死后入李世民幕府。此后盡心輔佐李世民,被評價為德行、忠直、博學(xué)、文辭、書翰五絕。貞觀十二年病故。 渝公劉政會第二十一。李淵任太原留守時的老部下,隨李淵起兵,首義功臣。此后負(fù)責(zé)留守太原,劉武周進(jìn)攻時被俘。忠心不屈,還找機會打探劉武周軍情秘報李淵。劉武周滅亡后獲救。曾擔(dān)任刑部尚書,貞觀九年病故。 莒公唐儉第二十二。唐家與李家均為北齊大臣,有世交之誼,唐儉亦與李淵為友。參與李淵太原起兵的策劃,為首義功臣。最大功勞是揭發(fā)獨孤懷恩謀反,被特賜免死罪一次。貞觀初年負(fù)責(zé)與突厥外交事宜,被李靖“謀害”,竟奇跡般逃生。后來任民部尚書,因怠于政事貶官。唐高宗年間病故。 英公李世績第二十三。原為瓦崗軍大將,少年從翟讓起兵,翟死后跟隨李密。李密降唐后成為獨立勢力,但仍堅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淵稱為“純臣”。遭竇建德進(jìn)攻后,因父親被竇擒為人質(zhì)不得已投降。密謀暗殺竇重歸唐朝,但未能成功,僥幸逃走。隨李世民滅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達(dá),又擔(dān)任主將滅徐圓朗,隨李孝恭滅輔公佑。拒絕李世民的拉攏,未參加玄武門之變。貞觀年間與李靖一起滅亡突厥,此后十六年負(fù)責(zé)唐朝北邊防御,多次擊敗薛延陀勢力,又隨李世民進(jìn)攻高麗。李世民死后輔佐唐高宗,被委以軍事,擔(dān)任主將再次出征高麗,終于將高麗滅亡。唐高宗重畫其形象于凌煙閣。滅高麗后次年病勢。 胡公秦叔寶第二十四。本為張須陀部下勇將,張死后歸裴仁基部下,又隨裴投降李密,為瓦崗軍大將。在李密與宇文化及童山之戰(zhàn)中立下大功。李密失敗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滿王的為人,與程知節(jié)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帳下。參加李世民歷次戰(zhàn)役,每戰(zhàn)必沖鋒在先。玄武門之變的主要打手。后因歷次作戰(zhàn)負(fù)傷太多而疾病纏身,貞觀十二年病故
漢光武帝靠武力奪取了天下,他手下有批出身豪強地主的大將謀臣,都是幫光武帝打天下立過功的,其中功勞最大的有二十八個。漢光武帝死后,他的兒子漢明帝劉莊把二十八人的肖像畫在南宮的云臺上,稱為“云臺二十八將”。
但是在二十八將之外,還有一名大將,他的名字雖然沒有留在云臺上,在歷史上卻很有名氣。他就是老當(dāng)益壯的馬援。
馬援在王莽統(tǒng)治的時候,做過扶風(fēng)郡(治所在今陜西興平東南)的督郵。有一次,郡太守派他送犯人到長安。半路上,他看犯人哭得挺傷心,就把他們放走了,自己也只好丟了官,逃亡到北地郡躲起來。后來在那邊搞起畜牧業(yè)和農(nóng)業(yè)來。
不到幾年工夫,馬援成了一個大畜牧主和地主,有了牛羊幾千頭,還積蓄了幾萬斛糧食。
但是他并不想一直留在那里過富裕生活。他把自己積貯的財產(chǎn)牛羊,分送給他的兄弟朋友。他說:“一個人做個守財奴,太沒有出息了?!?br>
他還說:“男子漢大丈夫,應(yīng)該有遠(yuǎn)大志向。越窮越堅強,越老越健壯?!保ㄎ难越凶觥案F當(dāng)益堅,老當(dāng)益壯”。)
王莽失敗后,馬援投奔漢光武帝,立了很多戰(zhàn)功。
公元44年秋天,馬援從外面打仗回來,有人勸他說:
“您已經(jīng)夠辛苦的了。還是在家里休養(yǎng)休養(yǎng)吧?!?br>
馬援豪邁地說:“不行,現(xiàn)在匈奴和烏桓還在騷亂,我正要向皇上請求保衛(wèi)北方。男子漢大丈夫,死應(yīng)該死在邊疆上,讓別人用馬革裹著尸首送回來埋葬。怎么能老呆在家里跟妻子兒女過日子呢。”
不久,匈奴和烏桓果然接連侵犯北方。漢光武帝派他去守襄國(今河北邢臺西南)。匈奴和烏桓跟漢兵接觸了一下,就逃走了。
北方平定下來不久,南邊五溪(在今湖南、貴州交界的地方)有一個部族,打到了臨沅縣,漢光武帝兩次派兵征討,都被五溪部族打敗。
漢光武帝為了這件事很擔(dān)憂。那時候馬援已經(jīng)六十二歲了,但還是請求讓他帶兵去打仗。
漢光武帝瞧了瞧馬援,見他的胡子都白了,說:“將軍老了,還是別去吧!”
可是馬援不服老,就在殿前穿上鎧甲,跨上戰(zhàn)馬,雄赳赳地來回跑了一轉(zhuǎn)。
漢光武帝不禁贊嘆說:“好硬朗的老人家!”就派他帶領(lǐng)馬武、耿舒兩名將軍和四萬人馬去攻打五溪。
馬援的軍隊到了五溪,因為不適應(yīng)南方的氣候,有好些兵士中暑死去,馬援自己也得了病。有人向漢光武帝挑撥是非,說是馬援指揮錯誤。漢光武帝就派中郎將梁松去責(zé)問馬援,并且去監(jiān)督馬援的軍隊。
梁松是漢光武帝的女婿,一向驕橫自大。梁松的父親原來是馬援的朋友。馬援看不慣梁松那股驕橫勁兒,曾經(jīng)批評過他,梁松從此記下了恨。
梁松到了五溪,馬援已經(jīng)害病死了。但是梁松還不肯罷休,向漢光武帝告了一狀,說馬援不但指揮作戰(zhàn)犯了錯誤,而且上次在南方的時候,私下里搜刮了大批珍珠。跟馬援一起的馬武也跟著一起誣陷,說馬援回家時確實裝了整整一車珍珠。
這一下,漢光武帝真的相信了,下令革了馬援的爵位(馬援本來封新息侯),還要追查馬援的罪。
趕到馬援的棺材運到家里,他妻子馬夫人不敢報喪,偷偷地把棺材埋在城外,連以前跟馬援要好的朋友和賓客也不敢上馬家吊喪。
馬夫人親自到宮里向漢光武帝去請罪,漢光武帝怒氣沖沖地把梁松的奏章扔給她。馬夫人一看到奏章,才知道她丈夫受了天大的`冤屈。
原來馬援在南方的時候,害了風(fēng)濕癥。有人告訴他,當(dāng)?shù)爻霎a(chǎn)的薏苡(音yì-yǐ,又叫米仁)可以治風(fēng)濕。馬援吃了一點,果然見效,回家的時候,叫人買了一批顆粒大的薏苡,用車裝了帶回來。
梁松、馬武偷眼看到過這些東西,就捕風(fēng)捉影,把薏苡說成珍珠,告了馬援一狀,害得馬援革了爵位,壞了名譽。
馬夫人一連六次向漢光武帝上奏章申訴。還有一個名叫朱勃的人,聽到馬援的冤屈,也大膽地上了奏章替馬援申冤。
漢光武帝看了馬夫人和朱勃的奏章,才準(zhǔn)許馬家把馬援安葬,也不再追查馬援的罪。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51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