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在《三國演義》里,劉備向孫權借得荊州后,以荊州為根據(jù)地占領漢中,并在漢中稱王,而關羽則留守荊州。孫權派諸葛瑾前來向關羽示好,并愿意讓自己的兒子孫登娶關羽的愛女,誰知關羽竟勃然大怒,并訓斥諸葛瑾:“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再休多言!”要知道孫登可是孫權的長子,也就是以后的太子,讓關羽的女兒嫁給孫登,對關羽來說可算得上高攀,可惜這樁婚事卻被關羽一口否決。
《三國演義》中編造了許多事件,但是這件事情卻是例外,在正史中確實有類似的記載。
先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三國志·關羽傳》
關羽不僅不愿意,還“罵辱其使”!這基本上和演義上一致。關羽為何不愿嫁女呢?這與關羽性子高傲有很大關系,關羽畢竟是一個武將,對張遼、徐晃這種英勇善戰(zhàn)的大將他覺得是一類人,可以惺惺相惜,但是對于糜芳、士仁(演義中為傅士仁)這種能力弱小之輩卻是嗤之以鼻。
對于孫權,在關羽心目中,孫權的天下是靠接班父兄家業(yè)而來的,并不是通過自己真本事打下來的,當然事實上孫權還是很有能力的。
吳國的太子都不愿意嫁,那么最后關羽的女兒到底嫁給了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關于關羽的女兒,正史中記載少之又少,畢竟她也不是什么重要的歷史人物。但是不用擔心,野史和民間傳說會滿足我們的好奇心。
相傳,關羽的女兒名叫關嫣,字銀屏,小名鳳兒,自小便和關羽學了一身武藝,后來又拜諸葛亮妻子黃月英為師。荊州失守后,關羽、關平父子被殺害,關銀屏身負家仇國恨僥幸逃回蜀中居住。
劉備死后,蜀國南方發(fā)生叛亂,諸葛亮親率一路大軍自成都出發(fā)南征越巂(suǐ或xī)郡,并派庲(lái)降都督李恢自中路進攻建寧郡,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諸葛亮把關銀屏嫁給了李恢的兒子李遺,關羽的“虎女”終于有了歸宿,不過從嫁人時機來看倒是有點像一場政治婚姻了。
李遺并沒有什么建樹,更沒有什么名氣,甚至連名字都有爭議。在《三國志》的記載也和關銀屏一樣少得可憐:(李恢)徙居漢中,九年卒,子遺嗣。
但是李遺的父親李恢卻名氣不小,曾受劉備之命勸降馬超,馬超日后成了劉備的五虎上將。后來李恢又毛遂自薦成為蜀漢的第二任庲降都督,在平定南中叛亂時功勞也最大,被封為漢興亭侯,并加拜安漢將軍。要知道庲降都督是蜀漢專有的一個官職,掌管了南中七郡的軍政大權,而南中七郡的范圍可達蜀國疆域的一半。
即便如此,關銀屏這樁婚姻與此前未成的婚姻相比還是落差太大,從一個準太子妃一下到了一個臣子的兒媳,不知她自己心里作何感想。而關羽如果泉下有知,定然要找孔明理論一番:為何張飛的兩個女兒都能成皇后,而自己的女兒僅僅是一個小小的李恢的兒媳。
在《三國演義》中,漢壽亭候關羽具有整個三國話題中最為頂流的話題量。不僅僅因為關于在后世擁有武圣的身份,還在于他在戰(zhàn)亂時節(jié)以彪悍的武藝行忠義之事,關羽也成為了后世民間忠義的代名詞!而在清朝雍正三年,關羽甚至一躍成為了清朝官方祭祀的主神之一,與文圣孔子并列享受清朝官方的香火。
可以說關羽是三國時期人物當中,在后世達成至高成就最高的人物。所以關羽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言論在很多人看來,是很有研究的必要。在關羽鎮(zhèn)守荊州的時候,孫權不知道從哪里得知關羽還有一個女兒,于是想為自己的兒子活動一下,派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到荊州找到關羽商量,看能不能將關羽的女兒娶進門做兒媳婦。
根據(jù)一些記載顯示,關羽和呂布一樣,都只有一個女兒。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這個女兒得到更多的疼愛,是一件很顯然的事情。關羽把這門親事拒之門外,理所當然。畢竟女兒嫁到東吳孫家,榮華富貴必不可少,但是嫁過去以后路途遙遠,回趟娘家是不容易的。將來蜀漢政權如果和東吳翻臉,那么這輩子也別想再和女兒見面了。
以為人父的關羽這樣思考,從人倫常理上的角度來看,是沒有錯誤的。但是問題在于關羽就沒把這話好好說出來,云長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關羽這泰山之威可真厲害??!
這句話至少得罪了三個人!孫權當然會生氣,你女兒是虎女,你是老虎?你是要來東吳咬我嗎?我一個江東之主的兒子被你叫犬子,你在罵我是狗嗎?諸葛瑾也不會高興,什么叫看我弟弟的面子?我自己沒臉嗎?諸葛亮也不會很歡喜,我可是你們這邊的哦,你這么威脅我哥哥,是不是有點不夠意思?
諸葛瑾甩袖而去,消息傳到東吳,群臣都很激憤。本來把荊州借給你們用,結果就肉包子打狗,要不回來了?,F(xiàn)在居然敢這樣侮辱我們的國主,這荊州就必須得要回來了。更何況當時蜀漢政權和東吳之間摩擦不少,矛盾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必然會爆發(fā)血腥的沖突。后來發(fā)生了什么事大家都知道,關于在魏國和吳國的夾擊之下,兵敗麥城,死于東吳之手。
那么問題來了,關羽口中的虎女,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女子?最后的歸宿又是怎樣的?
根據(jù)《三國志·關羽傳》記載;關羽女兒的記錄只有一句: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然后就沒有然后,單這句話至少可以肯定,關老爺確實有一個很不錯的女兒!
根據(jù)民間傳說,關羽的女兒叫做關銀屏(在游戲《三國群英傳》里面叫關鳳)。根據(jù)《蜀傳》記載:公元198年時,關羽曾因妻子無法生育,向曹操請求改娶呂布部下秦宜祿的前妻杜氏,但后來曹老板自己看上了美貌可人的杜氏,就拒絕了關羽的請求。所以,這個女兒可能是關羽的第二個妻子所生。
而關羽在《三國演義》中,是在荊州才娶妻生子的。這也符合他鎮(zhèn)守荊州多年,努力經(jīng)營荊州到死的情況。在關羽死后,他留在荊州的家屬逃到劉備駐軍之地的可能性極大!劉備的憤怒可想而知,兄弟死了對于他的子女妻妾,自然不會慢待。
后在劉備和諸葛亮的操持之下,嫁給了蜀漢政權的功臣李恢的兒子李遺。也算是完成了劉關張老一輩人,一個未了的心愿。
結語:三國時期的風云變幻,讓個人的力量變得無比弱小。貴為關羽之女,也難以抵擋時局變化造成的家破人亡,這就是戰(zhàn)亂時期的女性不得不面對的無奈。好在最終,關羽之女最終結局不錯,沒有像自己父親那樣成為了時代和政治的犧牲品!
雖然關羽最后以常人之身被后世封圣,可這應該不是一個女兒想要看得的。她所希望的可能更多是陪伴在父親身邊,頤養(yǎng)天年吧!
在歷史上,孫權派使者找關羽求親,關羽看不上孫權的兒子,直接怒懟了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那么,關羽的虎女到底是誰,還有最后嫁給了誰,有怎樣的故事呢?
歷史上,孫權為了拉攏關羽,派使者向關羽求親,本為了緩解孫吳雙方的關系,但沒有想到,關羽心比天高,根本就看不上孫權的兒子,回了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孫權這是熱戀貼了冷屁溝,非常惱火,進一步加速了孫劉聯(lián)盟破裂的速度。
在東漢,女子地位比較低,她們的名字一般都不見于史書,關羽的這個虎女也不例外。她在家排行老三,因此被稱為?關三小姐?或者?關羽三小姐?。而后世相傳名為關銀屏和關鳳等,不足為信??傊P于關羽的這位虎女在史書上記載非常少,但是她確實是存在的。
相傳關三小姐真的是一位?虎女?,她自幼聰慧過人,師從常勝將軍趙云,年紀輕輕就習得一生好功夫,堪稱巾幗女俠。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兵敗被擒殺后,關三小姐逃回了成都,被劉備好生安置。幾年后,南夷叛亂,諸葛亮為了拉攏李恢共同南征平叛,將關三小姐許給了李恢之子李遺。關三小姐為了平叛,答應了這門婚事。
隨后,關三小姐隨諸葛亮、李恢等人一起南征平叛,并且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戰(zhàn)爭結束后,她與丈夫李遺就在俞元住了下去,并且教授當?shù)丶徔棥⒏N、讀書寫字。當?shù)厝硕己芫粗厮麄兎驄D二人,稱她為?關三小姐?。
在現(xiàn)在的澄江壩子東山腳的舊城金蓮山靠西南方向,就坐落著關三小姐墓。在墓碑中央鐫刻有:?漢忠臣興亭侯子李蔚(當為遺)、壽亭侯女關氏三姐之墓?的碑文,并且在旁邊的石碑上寫著:?墓近圣人宮,父女相睽祗數(shù)武。神游荊襄界,魂魄長恨于千秋。?
歷史上流傳著許多故事,其真實性到如今已無從考證,但從坊間流傳的文學作品和典籍中依稀能窺探一
二分
其中的寓意。圍繞關羽這位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展開的故事就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中至關重要的一個故事就是關羽女兒的婚事,這件事讓關羽掛上了?狂妄自大?的名頭,并且成為了關羽死亡的導火索。
演義中的關羽不嫁女兒給孫權兒子
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想必都知道,其中有一段講到,蜀國勢頭越來越猛,三國漸漸呈鼎立之勢,吳國有意和蜀國聯(lián)姻,打算加深一下兩國友好的關系往來,于是孫權就派出諸葛瑾去找關羽,想為自己的兒子求娶關羽的女兒。誰曾想關羽一點面子都不給,直接回絕諸葛瑾:?虎女焉嫁犬子??這句話明顯在諷刺孫權,說他是狗啊,孫權一國之君被比作狗,結親之事不僅就此作罷,還恨上了關羽,和蜀國的關系也漸行漸遠,最后甚至與魏國聯(lián)手。那么這件事情的女主角關羽之女后來又嫁給誰?結局如何呢?
在《三國志》中對于關羽的后代確實有寥寥介紹幾筆,關羽育有二子一女,二子名為關平、關興,一個早夭,一個同關羽一起戰(zhàn)死在荊州了。女兒叫什么卻沒有詳細記載。在古代,如果不是很有名的女子,一般是不會被記錄在冊的,畢竟當時社會對女性的限制頗多,并且女子地位低下,許多人家并不會專門為女兒取名。歷史典籍里沒有記載關羽女兒的名字,但在民間的一些作品里有提到,此女名為關嫣,字銀屏,人稱關三小姐,有傳言她拜入了趙云的門下,還跟著諸葛亮一起平定南蠻,確實是一英姿颯爽的江門虎女。
關羽的女兒后來怎么樣了
根據(jù)坊間傳說記載,因為關羽的名字,關羽拒親這件事實際上是個烏龍。話說當時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毛素自薦當起蜀漢和東吳的媒人,替孫權的兒子提親時,關羽說:?虎女嫣,可嫁權子。?但是諸葛瑾沒聽明白啊,他聽成了?虎女焉可嫁犬子?,氣得走了,回去還把關羽的話告訴孫權,孫權就此記恨關羽,后來偷襲荊州讓關羽丟了性命。從這里就可以看出學會斷句的重要性了。
有人估計會忍不住吐槽,諸葛瑾就算耳朵不好使聽錯了,但也不該把話就這么原原本本地告訴孫權吧?說好的情商呢?其實,按理來講,蜀漢和東吳一直交好,關羽作為蜀漢的要將,即使再自大,也不可能一點面子也不給作為一國之君的孫權,何況兩國關系還算融洽。那么作為傳話人的諸葛瑾,假使他真的聽錯了關羽的話,為什么連勸都不勸就匆忙離開了?從這點就可以看出,諸葛瑾實際上是有私心的,他不等關羽把話說清楚就佯裝生氣走了,回頭還把話告訴孫權,破壞了兩國關系,讓原本看似友好的兩個陣營就此撕破臉。為什么諸葛瑾要這樣做?兩國關系破裂對他似乎并沒有什么好處。
原來,諸葛瑾一直活在弟弟諸葛亮的光環(huán)下,他努力地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卻一直無法超越諸葛亮,妒忌使然,想要斗垮諸葛亮,就要從其他地方入手,于是諸葛瑾把目光放在了家族身份背景不強,又容易意氣用事的關羽身上。因此故意曲解關羽的意思并回稟給孫權,使得孫權懷恨在心而后不顧與蜀國的情誼偷襲荊州,導致關羽死亡,從而刺激劉備為關羽報仇而死,蜀漢自此走向衰亡,諸葛瑾的用心不可謂不險惡。
關羽死時,關銀屏因不在荊州而免遭劫難,之后就被諸葛亮之妻黃月收為弟子,跟在她身邊學文,是一個難得的文武雙全的女孩。如此優(yōu)秀的女孩,又是關羽遺孤,諸葛亮雖然沒有把她許配給劉禪,但也為她選了一個好歸宿。諸葛亮最后把關銀屏許配給了李恢之子李遺,關銀屏在隨諸葛亮平定南蠻時就和李遺一同并肩作戰(zhàn)過,父親李恢也是一員猛將,和關銀屏算得上是門當戶對了。后來兩人定居俞元,也造福了一方百姓,在民間的聲望不小。
關銀屏的婚姻可看出身在權力中心的女子的無奈,幸而最終沒有所托非人,倒也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52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宋江為什么不敢動阮小七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