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衍建立南梁,在位期間勵精圖治,為何最后活活餓死?接下來聽聽小編講一講他的一些故事。
一、蘭陵蕭氏
蘭陵蕭氏,在南朝時(南朝是南北朝時期的南方政權(quán),與北朝相對,其中南朝是由漢族建立的宋(南朝宋或劉宋)、齊(南朝齊或南齊)、梁(南朝梁或南梁)、陳(南朝陳或南陳)四個王朝的統(tǒng)稱,而北朝則多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為北魏、東魏、西魏(東西兩魏并存)、北齊、北周(北齊北周并存)五個政權(quán)的統(tǒng)稱,南北朝上承三國兩晉,下啟隋唐)以軍功起家,成為“南朝四大僑望”之一。蕭衍,出身蘭陵蕭氏,是西漢開國功臣之一,蕭何的后代子孫。
蕭衍年幼聰穎,喜好讀書,博才多學(xué),與其他七個人一起成為“竟陵八友”,成為蕭子良的幕僚。顯赫的出身和過人的天賦使得蕭衍剛出仕就擔(dān)任開國(南朝齊、南齊)功臣王儉的幕僚。蕭衍辦事很有方法,且才學(xué)出眾,很快就獲得提拔,一路升到太子庶子,開始進入權(quán)臣蕭鸞的視野。
二、走向帝位
永明十一年,齊武帝病重,權(quán)臣蕭鸞在蕭衍的籌劃下,幾度廢立皇帝,最后自己登上帝位,而蕭衍開始進入國家管理層的核心。
蕭鸞稱帝之后,南齊進入短暫的太平時期,隨后,北魏孝文帝率三十萬大軍發(fā)動“義陽之戰(zhàn)”。面對大軍,蕭衍沉著冷靜,連夜抄小路到魏軍背后的山上,命將士插滿旗幟。到了黎明時分,義陽守軍以為援軍已經(jīng)包圍了魏軍,于是開城進攻,奮勇出擊。蕭衍抓住了機會,火燒北魏后軍,身先士卒,與義陽守軍形成包夾,加上火勢浩大且魏軍情報全無,魏軍以為真的被南齊大軍前后包抄,全軍自亂陣腳,慌忙逃命。最終,南齊贏得勝利,蕭衍占據(jù)首功。
義陽之戰(zhàn)使得蕭衍守護南齊的威名傳播到整個南方地區(qū),為后面蕭衍篡位奠定了重要基礎(chǔ)。到了建武五年,蕭鸞病逝,他的兒子蕭寶卷繼位,南齊開始沒落。
東昏侯蕭寶卷是個草包皇帝,為人暴虐無道,濫殺無辜,徹底失去了人心。蕭衍與諸大臣商議后,決定討伐蕭寶卷,很快蕭衍就通過里應(yīng)外合鏟除了蕭寶卷,但是,半路殺出了一個蕭寶融,使得蕭衍的建國之路又推遲了四年。
最終,蕭衍在“竟陵八友”的其他幾個知己的幫助下,加上宗族兄弟在民間利用封建迷信散發(fā)的謠言力量,最終通過“禪讓”的方式,取代南齊,建立了南梁,成為了南梁的開國皇帝。
三、稱帝之后
稱帝后的數(shù)十年里,蕭衍稱得上是一個好皇帝。從蕭衍個人層面看,《資治通鑒》里記載道蕭衍“一冠三年,一被二年”,意思就是一個帽子蕭衍要帶滿三年才舍得更換,而被子蕭衍要睡兩年才替換,由此可見,蕭衍是一個十分節(jié)儉、不奢侈浪費的皇帝。同時,蕭衍不僅在物質(zhì)上起到了很好的模范效果,而且在精神層面,也充分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追求,蕭衍重視儒學(xué)思想的傳播,處理政務(wù)的空隙時間,會提筆編寫《春秋答問》等著作,回答朝野上下對于儒家學(xué)問的問題,很好的起到對學(xué)問孜孜不倦的帶頭作用。
從蕭衍稱帝后的工作層面來看,他同樣有著不俗的表現(xiàn)。一方面,他日以繼夜地工作,勤勤懇懇地處理政務(wù),大小國事都會過問操心;另一方面,他重視選賢任能,出臺業(yè)績升遷制度,鼓勵官吏服務(wù)百姓,努力做出業(yè)績謀求升遷,同時緊抓貪腐問題,親自對百官進行思想教育。在蕭衍的統(tǒng)治之下,梁朝的吏治清廉而高效。
根據(jù)上述所說,蕭衍確實是一個賢德聰穎的好皇帝,不但自身方面做得很好,而且重視整個統(tǒng)治集團的素質(zhì)和精神面貌,并且,在他的治下,南梁逐漸變得強大,周邊國家都不敢輕視南梁,南梁的版圖也逐漸擴張。但是,為什么蕭衍最后卻活活餓死呢?
四、餓死原因
蕭衍之所以餓死的根源,是因為他晚年篤信佛法,郭祖深形容:“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窮極宏麗。僧尼十余萬,資產(chǎn)豐沃?!笔捬軓V建寺廟,推行佛法,成日不務(wù)政事,延請高僧來朝開講座,或者親自到各個寺廟去學(xué)習(xí)佛法。在這個過程之中,蕭衍看清了權(quán)勢,逐漸遠離了政治中心,而這樣的蕭衍,也漸漸失去了朝堂和民間的心。
而蕭衍餓死的直接導(dǎo)火索,是侯景之亂。侯景原本是被鮮卑族同化的羯族人,是鮮卑族的奴隸,后來在北齊高歡賬下建立奇功,但為人張狂無理,被高歡后人籌謀奪權(quán),知曉后逃跑到西魏,請求收留被拒絕,最后逃到南梁被蕭衍重用。
后來,因為聽信謠言,并且認為信了佛法的蕭衍已經(jīng)不足為懼,再加上蕭衍的一系列軍事外交失誤,以及南梁的其他軍閥也都心懷不軌,侯景決意反叛,率領(lǐng)十萬叛軍一路攻克,打進了建康城,期間其他軍事集團在試探進攻無果后,全都選擇了按兵不動,侯景也不敢馬上處決蕭衍,而是選擇軟禁他。在軟禁期間,蕭衍的伙食越發(fā)不好,最后因索要蜂蜜不得,活活地饑渴而亡,享年86歲。
五、南朝煙雨
杜牧的詩《江南春》中寫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眾多的寺廟,大多是南梁蕭衍時期所建。蕭衍的一生,是功過參半的一生,有人說蕭衍“半生清明,半生糊涂”,從結(jié)果上,這個說法不為過。少年早慧,膽識過人,看人極準(zhǔn),屢立戰(zhàn)功,為南方地區(qū)換來了數(shù)十年的太平發(fā)展,朝臣百姓莫不感念。
但是到了后期,在世人眼里,蕭衍一手好牌活生生被打爛,軍事和外交屢屢失誤,釀成侯景之亂,再加上沉迷佛道,企圖利用佛教工具控制人心而廣建寺廟,早已失去人心,最終,蕭衍的功過是非化作南朝的煙雨,沒入到歷史的長河之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52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