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踐晚年時為什么會如此暴虐,小編為大家?guī)硐嚓P內容,感興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
越,早在黃帝時期就已經(jīng)存在的部落,到了夏商周的時候漸漸建立起屬于自己的部族文化,有別于中原各國,越國的文化屬性比較獨特,世人所熟知的應該就是春秋時期的最后一任霸主,越王勾踐所建立起來的越國故事。這其中包括與吳國的來往故事,臥薪嘗膽的故事,西施的故事,范蠡與文種的故事等等。臥薪嘗膽充分體現(xiàn)了越王勾踐的堅強與隱忍,但是后期的勾踐是怎么暴虐的,從文種的下場就能展現(xiàn)出來。
吳越在春秋時期一直比較強大,而鑒于大國的競爭,吳國在晉國的支持下威脅到了楚國的利益,楚國為牽制吳國,扶持越國對抗吳國。吳王闔閭在伍子胥、孫武的協(xié)助下攻打楚國,楚國戰(zhàn)敗,越王允常趁吳國后防空虛之時進攻吳國,闔閭郁悶退兵,但是耿耿于懷,后再次組軍攻打越國,可惜被勾踐打敗導致身死,臨死之前囑托夫差一定要復仇。后來夫差做到了,俘虜了勾踐,有了著名的臥薪嘗膽的故事。
勾踐不同于夫差,能夠被很多事情所左右,勾踐想的只有復國、復仇,勾踐也做到了,但是付出的代價也是很大的。范蠡與文種給勾踐出了主意無時無刻不在幫助勾踐復國,甚至有時候將人的所有特性都割舍掉了,放棄了人的尊嚴,丟掉了作為王的顏面,喂馬、嘗糞,勾踐都做得出來。也是勾踐心智堅強,同時他也知道文種范蠡所提出來的策略是正確的,這樣的方式能夠讓他回到越國,也只有這樣的策略能夠保留住復國的希望,勾踐做到了,完成了復國任務,最后還滅掉了吳國,這個時候的勾踐是勵志的,是所有在人生低谷時期的人們的膜拜對象,然而后期的勾踐是怎樣的呢?
范蠡最清楚越王勾踐,勾踐一復國,就隱身而去,“可同患難,不可同富貴”。文種呢,沒有聽取好友范蠡的勸告,“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范蠡非常明白,但是文種卻不愿意相信,最后勾踐賜劍文種,自殺而亡。
分析一下,文種是一個例子,同時還有越王自己的王后,也是勾踐自己所殺,為什么勾踐后期會成為這樣的呢?其一:勾踐心智太強,同時為了達到目的,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所以知道文種太聰明,以前的“對吳七策”只用了三策就搞倒了吳國,那剩下的幾策是要對付誰呢,越王勾踐嗎?換句話說,就是“不允許有這么牛逼的人物存在”!其二:作為一個王,盡失尊嚴的事情都是文種范蠡出的主意,現(xiàn)在好了,以前有吳國的壓迫,收斂在內,現(xiàn)在沒有了吳國的挾制,全部釋放出來,就是找出餿主意的人一個一個算賬,明的不行,就只能暗示。也許這就是后期勾踐變了的原因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53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