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歷史上真實的田重進,探索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很多人都說宋朝很弱,實際上宋朝并不弱。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是典型軍人出身,靠著實力黃袍加身,建立北宋。北宋建立后又南征北戰(zhàn),結(jié)束了五代十國的亂世格局,滅了后蜀、后蜀、南唐、南漢、吳越、漳泉、南平、北漢,這些割據(jù)軍閥基本是在趙匡胤、趙光義兄弟手中滅掉的。
一個能擊敗這么多割據(jù)軍閥的王朝,如果說軍事實力很差,沒什么名將,我覺得很扯淡。北宋不乏名將,比如我們熟悉的狄青、曹瑋、李繼隆、潘美、宗澤等等,都是北宋著名將領。還比如下面這位也是,是抗遼名將,戰(zhàn)功赫赫,此人就是田重進。
田重進是幽州人,《宋史》上記載,此人本形貌、氣質(zhì)奇異雄偉,有勇力。這樣的人在五代十國這樣的亂世,肯定是從軍入伍。而田重進一入伍就跟著趙匡胤,后來參與了陳橋兵變。陳橋兵變后升任皇帝侍衛(wèi)“御馬軍使”,后因功經(jīng)屢次提拔。
田重進最重要的功績是北伐。
首先是征討北漢。公元979年,太平興國四年,田重進跟隨宋太宗征伐北漢,隸屬北路都招討使潘美,與崔彥進、李漢瓊、劉遇、曹翰、米信等部軍分四面,圍攻北漢都城太原。
其次是“雍熙北伐”。公元986年,宋太宗發(fā)動的對遼國的“雍熙北伐”。田重進是中路軍的主將,作為一名武將,他取得的成就最高。
雍熙三年正月,宋太宗出兵北伐,任命曹彬為幽州道行營前軍馬步水陸都部署,田重進為定州路都部署,潘美為為云、應、朔等州行營都部署。
三月初九,重進領軍進至飛狐峪。飛狐峪在今天河北省的淶源、蔚縣之間。 飛狐峪一直以來是重要的關隘,因為一頭是塞外草原,另一頭則是華北平原,是塞外、中原交流的孔道。
如果能控制飛狐峪,便能有效阻擋北方游牧民族的進擊。但如果北伐游牧實力占領飛狐峪,便能居高臨下,進窺中原。所以說,飛狐峪是兵家必爭之地,至關重要。
現(xiàn)在田重進來到了這個關口,可見他的責任重大,更難的是,此次與田重進對手的是遼國勇將大鵬翼,其麾下有上萬騎兵,實力遠遠在田重進大軍之上。
那么,田重進守住了嗎?
面對來勢洶洶的遼軍,田重進采納謀士的計策,在飛狐峪南口設伏。他自己親率主力駐守東面,而以麾下第一勇將荊嗣率領五百精兵駐守西面。雖然田重進他們兵力有限,但憑著自己的實力,最終力挽狂瀾,打贏了這場攻堅戰(zhàn)。
打的遼軍無心戀戰(zhàn),紛紛潰逃。宋軍一連追出二十五里,才停止進擊。包括遼將大鵬翼在內(nèi)的三千遼軍,成了俘虜。被宋軍斬殺的遼軍,也多達數(shù)千人。一戰(zhàn)擊潰遼軍上萬,田重進他們創(chuàng)造了北宋抗遼的最佳戰(zhàn)績。
不過很可惜,雖然中路軍取得輝煌成績,但東路軍不給力,被遼軍打得大敗,結(jié)果影響了整個戰(zhàn)局,最后宋太宗的北伐也宣告失敗。
雍熙北伐后,田重進因功升任彰信節(jié)度使,此后一直都在做節(jié)度使,直到至道三年,田重進死,贈侍中,享年69歲,算是壽終正寢。
關于田重進的輝煌事跡,《宋史·卷二百六十·列傳第十九》、《宋史紀事本末·平北漢》、《宋史紀事本末·契丹和戰(zhàn)》、《欽定續(xù)通志·卷三百二·列傳一百二》、《宋朝事實類苑·卷第五十五》、《宋會要輯稿》、《東都事略·卷第二十八·列傳十一》、《洛陽縉紳舊聞記·卷三》等都有記載。
田重進除了戰(zhàn)功赫赫,還有些逸聞軼事。《太宗皇帝實錄·卷八十》上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因為田重進很勇猛和忠義,所以被當時還是開封尹的趙光義看上了。趙光義非常賞識他的忠勇,想收買他,為日后登基做鋪墊,于是派手下人饋贈酒肉。
按道理,得到皇帝的弟弟趙光義的賞識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情,但萬萬沒想到的是田重進拒絕了趙光義的拉攏。
遭到田重進的拒絕后,趙光義派去的人也很牛,直接說:“晉王賞賜給你的酒肉,你怎么敢拒收?”
結(jié)果田重進更牛:“我只知道有當今圣上,不知晉王是何許人也?!?/p>
最終也沒接受趙光義的饋贈,由此可見,田重進此人有點本色。
宋史原文:上在藩邸時日,憐其忠勇,嘗令給以酒炙,重進不肯受。使者云:“晉王以賜汝,汝安敢拒?”重進曰:“我但知有陛下,不知晉王是何許人也?!弊洳皇?。
除此之外,《洛陽縉紳舊聞記》中有一篇《田太尉候神仙夜降》,記載了田重進一個笑話。
田重進晚年不問政事,沉溺于求道成仙之事,中日鉆研道法鍛煉黃金白銀之術。當時有個叫張花項江湖騙子,聽說田重進好這口后,說自己可以煉黃金。
田重進一聽說可以煉黃金,高興的不得了,于是馬上招來,隨后支持其煉金。據(jù)說張騙子要多少經(jīng)費,田重進就給多少經(jīng)費。
但過了很久,張騙子沒搞出什么名堂來。為了繼續(xù)騙田重進,張騙子又設一計。
話說有一天,自稱從不沾酒的張騙子喝了酒,直到天黑才來回到府衙。田重進很驚訝也很生氣,就問他什么事,為什么把自己喝的大醉。
張騙子說因為昨天在街市上偶見仙人。所以喝醉。聽說仙人,田重進很好奇,是誰?
張騙子嚴肅低聲說道:是呂洞賓。
八仙的呂洞賓在唐宋時坊間流傳名氣很大。聽說是呂洞賓,田重進更來勁了,刨根到底問個不停。結(jié)果越聽越興奮,最后直接說:我想見呂洞賓,如何才能見到。
張騙子看田重進上鉤后,說:本月十五日,夜三更,神仙必到。但神仙不想多見人,您到時,在您平時射箭的東位排好帳幕,用上好嶄新的細竹席,在靜室燒香點燭,備鮮果好酒,然后要戒換新衣,穿靴帶笏,像朝見天子那樣恭敬。深夜,就在室內(nèi)等候,不要出來,呂洞賓一定會來。
田重進對此深信不疑。到了那天后,田重進果然開始等神仙。結(jié)果最后弄得是喘息不停、流汗不止也沒有看到神仙。最后才發(fā)現(xiàn)上當受騙了,勃然大怒,準備殺了張騙子。誰知張騙子在他求見呂洞賓的時候,早已逃之夭夭。
據(jù)說,此事之后,田重進再也不信什么道術,什么神仙了。
這些名將打起仗來,威風八面,沒想到被江湖騙子騙的團團轉(zhuǎn),只能說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長處和短處了。
沒有。
楊家將是以中國宋朝為歷史背景的系列故事小說及戲曲劇作,以北宋楊家的楊業(yè)、楊延昭和楊文廣楊家三代戍守北疆及精忠報國的抗遼/西夏之人物事跡為原型藍本,經(jīng)過漫長的發(fā)展,歷朝眾人所改編杜撰虛構(gòu)添加人物及情節(jié)演繹而成。
原本載于史實上北宋楊家三代主要三位將領被鋪寫成了五代數(shù)十位男女英雄;原本只是男兒的鐵血沙場,又融入了佘太君、穆桂英等女英雄。這些小說和戲曲與歷史事實出入已經(jīng)很大,成了英雄傳奇。
擴展資料:
楊家將抗遼的故事,很早就在民間流傳。南宋“說話”,便有《楊令公》、《五郎為僧》的名目。元雜劇中有《謝金吾詐拆清風府》、《吳天塔孟良盜骨》、《八大王開詔救忠臣》、《楊六郎私下三關》、《楊六郎調(diào)兵破天陣》、《焦贊活拿蕭天佑》等楊家將戲。
明代中期以后,滿州掘起,“倭寇”入侵,明王朝內(nèi)部奸臣當政,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出現(xiàn)了通俗小說《楊家府演義》、《北宋志傳》?!稐罴腋萘x》全名是《楊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義志傳》,其作者已無從考證。
在封建古代,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諱,不能重名的背景下,如果你和皇帝長得很像,而且還沒什么血緣關系,那么只能說結(jié)局肯定不會很好。畢竟當時沒有整容技術,而在北宋有個名將叫王德用,他和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長得非常像,因為長相問題,他不但多次被打壓,甚至差點被殺。
王德用出身名門,他的父親王超是宋太宗的親信,官至節(jié)度使,可以說是一方封疆大吏的存在。而王德用,雖然利用自己父親的關系,但是本人也是非常爭氣,多次在戰(zhàn)爭中立下奇功。在17歲那年,就立下斬首十三級的戰(zhàn)功,而且還成功掩護大部隊撤離,可以說是英雄出少年。
后來王德用,一直在軍中任職,他不但箭法出眾,而且還有極高的軍事素養(yǎng),非常善于用兵,甚至在他去剿匪期間,匪徒一聽到王德用的名字,都直接逃走。王德用雖然官職很高,但是有名無實,一直得不到重用,甚至后來還被調(diào)到京城干文職。
每次王德用向皇帝請戰(zhàn),都是被皇帝拒絕,甚至后來還丟了官職,差點沒命,只能被下放到偏遠地方,干著閑職。這么一個人才不用,皇帝是不是瘋了,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王德用長得非常像開國皇帝趙匡胤。
古代相信面相學說,開國皇帝的面相那一個個都是被吹的天花亂墜,天將紫薇星。所以很多官員都向皇帝進諫,不要讓王德用帶兵,怕出現(xiàn)第二個趙匡胤。畢竟當時趙匡胤也是黃袍加身。
而且王德用這些武將,后來在京城干文職,還受到文官的排擠,王德用經(jīng)歷了自己性命之憂,也知道自己這輩子沒戲了,所以主動辭官,宋仁宗最終還是答應了,所以最后結(jié)局還算不錯。
1、石守信
太祖的好哥們。后周末,為太祖副手。資歷也較深,后周恭帝時建節(jié),兼任殿前都指揮使。是太祖“義社十兄弟”中第三個建節(jié)的,成為后周的高級將領?!瓣悩虮儭睍r在京城里為內(nèi)應,趙匡胤的兵變部隊得以順利進城,確保了太祖登極。建隆元年李筠、李重進反宋,石守信均為主帥,在太祖親自督戰(zhàn)下,迅速平定叛亂。已加同平章事為使相的石守信深知趙匡胤的心意,自己上表解除兵權(quán),即請求免去侍衛(wèi)馬步軍都指揮使的名義,專任天平軍節(jié)度使。太平興國9年死,終年57歲。
《宋史》評價:守信累任節(jié)鎮(zhèn),專務聚斂,積財鉅萬。尤信奉釋氏,在西京建崇德寺,募民輦瓦木,驅(qū)迫甚急,而傭直不給,人多苦之
2、高懷德
后周初,高懷德已是殿前東西班都指揮使了,職位在太祖之上。后周恭帝時與石守信同時建節(jié)。在“陳橋兵變”中積極擁戴太祖。宋朝建立后,在為擁戴的功臣的加官進爵中位列第二,僅次與石守信。受命與石守信平息上黨李筠叛亂。太祖親征李重進從行。太祖還將胞妹燕國長公主嫁給高懷德,高懷德是開國功臣中第一個皇親國戚。太祖收兵權(quán)時被罷殿前都點檢軍職。太平興國7年死,終年57歲。
《宋史》評價:懷德將家子,練習戎事,不喜讀書,性簡率,不拘小節(jié)。善音律,自為新聲,度曲極精妙。好射獵,嘗三五日露宿野次,獲狐兔累數(shù)百,或?qū)筒灰径?,由別門引數(shù)十騎從禽于郊。
3、張令鐸
后周恭帝時升任侍衛(wèi)步軍都指揮使,與高懷德同時分掌侍衛(wèi)親軍司馬、步軍,也和高懷德同時建節(jié)。在“陳橋兵變”中同樣有擁戴之功,在宋太祖為開國功臣們加官進爵中,略次于高懷德。建隆2年建節(jié),但同時被罷去侍衛(wèi)親軍馬步軍都虞侯軍職。太祖征李筠時,為東京舊城內(nèi)都巡檢。太祖后為皇弟秦王趙廷美娶其第三女(后封楚國夫人)。張令鐸繼高懷德之后成為宋太祖的親家。開寶3年春3死,終年60歲。
《宋史》評價:令鐸性仁恕,嘗語人曰:“我從軍三十年,大小四十余戰(zhàn),多摧堅陷敵,未嘗妄殺一人?!奔白?,人多惜之。
4、王審琦
也是“義社十兄弟”, 太祖的好哥們。后周時屢立戰(zhàn)功,恭帝時升任殿前都虞候?!瓣悩虮儭睍r在京城里與石守信同為為內(nèi)應。宋建立初既建節(jié),兼任殿前都指揮使。參加了平定李筠、李重進叛亂的戰(zhàn)爭。建隆2年罷殿前都指揮使。開寶7年死,終年50歲。
《宋史》評價:審琦重厚有方略,尤善騎射。鎮(zhèn)壽春,歲得租課,量入為出,未嘗有所誅求。素不能飲,嘗侍宴,太祖酒酣仰祝曰:“酒,天之美祿;審琦,朕布衣交也。方興朕共享富貴,何靳之不令飲邪?”祝畢,顧謂審琦曰:“天必賜卿酒量,試飲之,勿憚也?!睂忕茉t,飲十杯無苦。自此侍宴常引滿,及歸私家即不能飲,或強飲輒病。
5、張光翰
張光翰在后周末任虎捷左廂都指揮使,屬侍衛(wèi)親軍司步軍主力之一,是侍衛(wèi)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張令鐸的部屬。在參與陳橋之變的翊戴功臣中,張光翰與宋太祖的關系比較疏遠,《宋史》里也沒有專門的傳,但建節(jié)應該比較早。“陳橋兵變”后不久,侍衛(wèi)馬軍都指揮使及寧江軍節(jié)度使銜都為宋太祖義社十兄弟之一的韓重赟所接替。從趙彥徽的情況推測,張光翰即被出為永清軍(貝州,今河北清河西)節(jié)度使,此后行跡不詳。乾德5年死,因其何年而生不清楚,故不知其終年多少。
《續(xù)資治通鑒長編》記載“與上(太祖)同事周世宗,嘗拜為兄”,其年應長于太祖,他在后周世宗初年的職位,當與太祖相近或稍高。與宋太祖的關系一般,《宋史》里也沒有專門的傳。與張光翰同于建隆元年5月首先被罷軍職,后即改為建雄軍(晉州,今山西臨汾)節(jié)度使。可能與“陳橋兵變”中張光翰、趙彥徽兩人的向背,直接關系到兵變的成敗,張光翰、趙彥徽也許是在兵變最初時態(tài)度不太明朗,盡管他們還是支持趙匡胤的兵變,但趙匡胤對他們并不放心,因而在平定潞州李筠之后,急忙解除他們的兵權(quán),可能為了防備在其后鎮(zhèn)壓張光翰、趙彥徽原來的上司、后周侍衛(wèi)馬步軍都指揮使、淮南節(jié)度使李重進時,別生枝節(jié)。開寶元年死。同樣不知其終年多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55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