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砹撕霑兊囊恍┕适?,歡迎閱讀評論。
作為雍正帝膝下活到成年的子嗣,弘時和弘歷的奪嫡之心都很強烈,而聰明的弘晝卻早就用自污的方式,表明了自己放棄皇位的態(tài)度。
作為雍正名義上的長子(前面有兄長早夭),弘時有奪嫡之心并不奇怪,作為康熙最鐘愛的孫子,弘歷想要成為皇儲也不足為奇。那為何年齡只比弘歷小幾個月的弘晝,卻不想繼承皇位呢?
這是因為雍正在心中,早就選定了弘歷是繼承人。如果讓雍正給三個兒子,排一個繼位順序的話,那么應該是這樣的:弘歷、弘時、弘晝。沒錯雍正早就將弘晝排在了最末尾。編者為何要如此說呢?
封建王朝講究母憑子貴,同樣的兒子也會因為母親的身份,獲得相應的地位。弘歷、弘晝、弘時三人的母親,身份尊貴程度幾乎等同。
因為弘時和胤祀走得很近的關(guān)系,所以弘時才會被雍正所不喜。而弘歷卻被康熙帝所鐘愛,這就讓弘歷在奪嫡路上有了一大優(yōu)勢。那弘晝和誰親近呢?
弘晝親近的人是年羹堯的妹妹年貴妃。這一點在《雍正王朝》中有過體現(xiàn)。年秋月有限的出場幾次,抱著的皇子都是弘晝。
隨著年妃病逝,年羹堯倒臺,弘晝比起兩位兄長背后的勢力,更加處于劣勢。三人的母親尊貴程度相當,弘晝背后支持的勢力又處于劣勢,那弘晝想要奪嫡又能仰仗什么呢?答案是妻子的母族。
咱們來對比一下,弘晝?nèi)值芷拮拥哪缸澹湍苤烙赫膽B(tài)度了。
弘歷的原配妻子是未來的富察氏皇后,其父為滿洲鑲黃旗出身的李榮寶。李榮寶的父親曾任職雍正早年的戶部尚書。戶部是雍正奪嫡時候的根基所在,所以說李榮寶的父親便是雍正身邊最倚重的重臣。
這還不算完,李榮寶的父親米思翰不但做過戶部尚書,他還曾兼任過察哈爾總督。要知道察哈爾總督可是有兵權(quán)的。米思翰死后雍正更是將其追封為一等公,這就是雍正給弘歷選擇的妻族。
弘時的妻子為董鄂氏,董鄂氏的父親是雍正初年的滿族尚書席爾達。從席爾達的身上向上追溯,他的祖先便是滿清開國五大功臣之一的何和禮。
康熙執(zhí)政時期,征伐葛爾丹的清軍副帥名字叫做費揚古,這位費揚古正是何和禮的后人。由此可知雍正給弘時選的妻族,并不遜色弘歷多少。
那雍正給弘晝選的妻族呢?相比起兩位兄長,弘晝的妻族,實力真的是很弱。
弘晝的福晉,為滿洲鑲紅旗的吳扎庫氏。吳扎庫氏的祖先,曾在天命三年率領(lǐng)四十位族人投降努爾哈赤。清朝有實力雄厚的滿清八大家族,而吳扎庫氏出身的家族并不在其列。
烏扎庫氏的祖先在努爾哈赤時期,被封為了授騎都尉。一直到雍正執(zhí)政時期烏扎庫氏的母族,都沒有出過什么顯赫的大臣。這不就是說,雍正刻意給弘晝選了一個實力弱小的妻族嗎?隨之便可以說雍正在皇位繼承人的選擇上,早就將弘晝淘汰掉了。
沒有母族、妻族支持,弘晝依仗什么和兩位兄長爭奪皇位呢?弘晝很聰明,既然雍正早就淘汰了自己,自己干脆就做個被兄長寵愛的閑散王爺。到了乾隆執(zhí)政時期,弘晝更是寫下《金樽吟》,來表明自己無心掌權(quán)的態(tài)度,隨之乾隆便更加寵愛這個弟弟。
弘晝死后,他的第二個兒子永璧承襲了勤親王爵位。永璧死后,其長子綿倫承襲了謹郡王的爵位,同時永璧的第四子綿循也承襲了恪郡王的爵位。綿循死后其第三子奕亨,降爵為貝勒。奕亨死后,其第四子載容又降爵成為了敏恪貝子。
載容之后,其長子溥廉被封為了鎮(zhèn)國公。溥廉之后,他的次子毓璋繼承了鎮(zhèn)國公的爵位。作為滿清末代鎮(zhèn)國公的毓璋,最終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馮國璋的孫子。這就是說毓璋是馮鞏外祖家的先祖,另外著名的大書法家啟功老先生也是弘晝的后人。
題外話:清朝野史記載乾隆帝執(zhí)政時期,弘晝曾在朝堂上和某位大臣大打出手。當時的乾隆帝,只是在皇位上冷眼旁觀,并未出聲阻止,隨后乾隆帝更是未曾治罪于弘晝。可見乾隆和弟弟弘晝之間,感情真的很深。
乾隆恢復弘時的皇族身份是為了彰顯胸懷,二人未必有兄弟之情存在。但乾隆和弘晝之間的兄弟之情,卻是寫入清史之中的。正是弘晝放棄了爭奪皇儲之位,才讓他得以善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56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