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為什么會遭受鰲拜打壓大家都熟知嗎?接下來小編給大家?guī)硐嚓P的文章
赫舍里·索尼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他跟隨皇太極南征北戰(zhàn),是清朝的開國功臣之一,他比鰲拜的資歷還要高?;侍珮O、順治和康熙對索尼都非常信任,甚至倆多爾袞也很喜歡索尼。索尼究竟做了是什么,獲得了皇帝們的支持和敬重?
皇太極猝死于宮中,沒有時間立下繼承人。開朝時他的兄弟是他的左臂右膀,是他的忠臣良將,但此時為了爭奪皇位各方勢力角逐激烈。當時勢力最強的多爾袞和豪格,也因勢力相當,一直沒有一個結(jié)果。索尼是中間派,沒有依附于任一集團,他是兩大集團的緩沖。在其他王爺也參與皇位角逐后,形勢更加嚴峻,必須有一個結(jié)果。多爾袞緊急召索尼議事,最后討論出立福臨也就是順治為帝。也就是說,順治之所以能成為皇帝,里面有索尼的一部分功勞。
雖然之后索尼因為誣陷被連坐,削去官職和爵位。但是順治親政后親自將索尼請了回來,重新任職。索尼也沒有辜負順治的信任。在他任職期間,他打擊地方豪強,嚴懲奸商,主張取消世襲制度,對當時民生改善,政治穩(wěn)定以及社會矛盾緩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順治駕崩,將年幼的玄燁也就是康熙托付四位大臣,要求他們共同佐證。索尼就是四大臣之首。索尼為了順治的囑托,勤勤懇懇,將朝中政務處理極好。但是四大臣之一的鰲拜沒有達到順治希望的忠誠,他以權謀私,獨斷專權,藐視皇威,不斷擴張在朝中的勢力,排擠其他三大臣。索尼雖然有心想要遏制他的獨權,但年事已高,有心而無余力,只能裝病暫避鋒芒,暗中維護康熙地位。
等到康熙長大時,他花了很大功夫,說服鰲拜和其他兩大臣讓康熙親政??滴蹰_始名正言順接觸政務,為鏟除鰲拜,鞏固統(tǒng)治做準備。索尼都在其中獻了力。
順治和康熙對于索尼的感情尤其深。順治是因為索尼擁護有功,康熙是因為索尼在他有能力執(zhí)政時保持了朝綱穩(wěn)定。但究其根本,還是因為索尼的忠誠??滴跤H政之前還褒獎了索尼,再開始親政,可見他對于索尼的敬重。索尼的兒子索額圖也因此收到重用,仕途順利。
在我國歷朝歷代里面,有很多的名臣將相,這些人或者忠心,或者奸詐,每個人都有著很大的權利。就像是我們在情操影視劇中經(jīng)??吹降啮棸莺退髂幔瑑蓚€人都為清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都是清朝康熙皇帝的輔政大臣,也在史書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筆。那么,這兩個人相比較來說,他們誰更強大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清朝的康熙初期,滿清剛剛?cè)腙P后不久,順治皇帝當了沒多久就撒手人寰,留下了年幼的康熙登基稱帝,康熙剛當皇帝的時候,有著四大輔臣來幫他治理朝堂,治理國事。接觸的很多的影視劇可能給我們這樣的一個印象,鰲拜特別的霸道,索尼相對來說就比較沉穩(wěn)一些,那么,這兩個人在歷史上究竟是一個什么樣子的形象呢?
我們先從兩個人的背景上開始看吧!索尼出身于滿族的赫舍里,在他年輕的時候,就跟著皇太極去四處打仗了,后來因為戰(zhàn)功被封為伯爵。但是到了順治皇帝的時候,因為他不服從多爾袞的命令,最后爵位沒了。等到了順治親政的時候,他的表現(xiàn)讓順治很喜歡,就把爵位還給他了,并且擔任首輔大臣,更是成為了康熙皇帝的輔臣!
再說一些鰲拜這個人,鰲拜出身于滿族的瓜爾佳,是清朝開國大臣的侄子,也算是清朝的三代元老了,而且作戰(zhàn)比較勇猛,被賜予“巴圖魯”這個稱號,打敗吳三桂以后更是成為了議政大臣,也是清朝初期的一個重要人物。只不過,到了康熙皇帝的時候,他培養(yǎng)黨羽,權力很大,為自己引來了殺身之禍!
其實看相關資料的人都知道,鰲拜當時的權力特別的大,甚至敢威脅康熙皇帝讓他殺掉自己一個看不順眼的人,也讓很多朝廷里面的大臣懼怕不已。這個時候的索尼就避其鋒芒,不想招惹是非,經(jīng)常稱病在家。就這樣,權傾朝野的鰲拜可以說無人敢惹,連孝莊太后都拿他沒有辦法,只能輕言細語的安慰鰲拜,另一方面則向索尼求助。
雖然看上去鰲拜的實力要比索尼強很多,但是事情不是這樣看的!索尼是三朝的老人,對于這些已經(jīng)看得很明白了,知道鰲拜現(xiàn)在的權力正大,也不想跟鰲拜起什么沖突。索尼就把自己的孫女嫁給了皇帝,成為皇后,整個家族成為了皇親國戚,其實這個時候的索尼就已經(jīng)開始布局了。
而且,索尼和鰲拜雖然都經(jīng)歷過三個皇帝,但是索尼跟鰲拜不一樣,他知道低調(diào)行事,而且也沒有做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知道交出手中的權力,本身他的能力就比鰲拜要強,在朝堂上的根基也要比鰲拜穩(wěn)當。這一點,從鰲拜巔峰時期也不敢招惹索尼就可以看出來。后來等到了康熙皇帝親政,直接看準時機出手,這下,朝廷的很多大臣就有了靠山,紛紛向索尼門下投去!
從這上面就可以看出來,索尼的實力要比鰲拜強多了。是不是大家都不敢相信,其實政治就是這樣,表現(xiàn)得很強的人不一定很強大,笑到最后的才是最強大的!
公元1661年,24歲的順治皇帝病逝,順治臨死前立三子玄燁(康熙)為帝,當時的康熙帝年僅8歲,年幼的皇帝不能處理政事,于是順治又給康熙找了四個輔政大臣,分別是: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
這種輔政安排在清朝第一次出現(xiàn),在順治之前的清朝,朝政大多由皇親國戚把持,都是皇族成員中的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人輔佐參政,但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沒有一人是皇族,全部是外姓功臣。
所以才會有四輔臣拿著順治皇帝的遺詔跑到諸王、諸貝勒跟前說:
今主上遺詔,命我四人輔佐沖主。從來國務政務,惟宗室協(xié)理,索尼等皆異姓臣子,何能綜理?
實際上四輔臣要的就是一個安心,怕引發(fā)了清室皇族的抵制,但是順治皇帝的遺詔在此,皇室成員也不能說什么,只能從命,順治皇帝的這種輔政人員安排是故意為之,為的就是防止宗室奪權或者篡位,因為順治皇帝可是深受多爾袞脅迫,有過感同身受,所以才會做出這樣的安排。
索尼是正黃旗人,蘇克薩哈是正白旗人,遏必隆與鰲拜都是鑲黃旗人,這三旗是清朝的上三旗,這三個旗是由皇帝直接統(tǒng)領的,相當于皇帝的近衛(wèi)軍,旗主一般是皇帝兼任,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人其實是有地位排名的,索尼第一,蘇克薩哈第二,遏必隆第三,鰲拜第四。
四輔臣都是從跟隨皇太極作戰(zhàn)開始,經(jīng)多爾袞掌權再到順治親政的功臣,都是因為軍功升為貴族的,在清朝初年的南征北戰(zhàn)中,這四人立下了無數(shù)汗馬功勞,也對清朝忠心耿耿,所以才會成為順治的托孤大臣。
與歷史上的大多數(shù)朝代一樣,不管弄多少人托孤,到最后也會變成一個人專權,比如漢武帝托孤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人,到最后就變成了霍光專權,再比如清朝的咸豐皇帝托孤了八大臣,結(jié)果被慈禧太后給廢了,還是形成專權局面,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權力斗爭,更何況是面對清朝最高權力。
所以順治的托孤四輔臣同樣也有政治斗爭,最主要的政治斗爭就是蘇克薩哈與鰲拜之間的,蘇克薩哈是正白旗人,他的父親是努爾哈赤的女婿,蘇克薩哈最初
是多爾袞旗下的,后來因為向順治皇帝告發(fā)多爾袞有功,于是得到順治的重用。
鰲拜是鑲黃旗人,出身滿洲八大姓氏之一的瓜爾佳氏,是清朝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的侄子,鰲拜雖然出身是貴族,但他作戰(zhàn)驍勇善戰(zhàn),號稱滿洲第一勇士,鰲拜完全是靠軍功升上來的,他是四輔臣中軍功最多的人。
四輔臣之中地位最高的是索尼,出身滿洲八大姓氏之一的赫舍里氏,擔任著內(nèi)大臣兼議政大臣,總管內(nèi)務府,相當于首席宰相,他的孫女赫舍里氏是康熙帝的第一任皇后,索尼同樣軍功顯著。
遏必隆是鑲黃旗人,出身滿洲八大姓之一的紐祐祿氏,他的父親也是清朝開國五功臣之一的額亦都,同樣也是軍功赫赫,順治時期擔任議政大臣、領侍衛(wèi)內(nèi)大臣等職。
為什么是排名第二的蘇克薩哈與排名第四的鰲拜之間爆發(fā)了權力斗爭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索尼為人謹慎,身為四輔臣之首,表現(xiàn)過于軟弱,不愿意參與蘇克薩哈與鰲拜之間的爭斗,又不能平息兩人之間的爭斗,他選擇了觀望,這在外人看來,就是軟弱。
排名第三的遏必隆與鰲拜同為鑲黃旗人,同為功臣之后,他選擇了表面上中立,暗中支持鰲拜的做法,選擇與鰲拜同一陣線,遏必隆其實與索尼是一類人,為人謹慎,明哲保身。
四輔臣中的蘇克薩哈與鰲拜兩人性格強勢,所以他倆先斗爭起來了,最主要的斗爭體現(xiàn)在鑲黃旗與正白旗之間的土地置換,鰲拜一定要換旗地,蘇克薩哈阻止鰲拜,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保定巡撫王登聯(lián)三人上書反對鰲拜,鰲拜利用職權將三人下了監(jiān)獄,還要殺了三人。
當年年僅13歲的康熙皇帝召集四輔臣商議這件事,結(jié)果索尼與遏必隆置身事外,不反對鰲拜,而蘇克薩哈沉默不語,因此康熙皇帝沒有批準鰲拜的意見,但是鰲拜居然膽大包天,矯昭將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保定巡撫王登聯(lián)三人誅殺,然后強行換地,沒人敢阻止。
歷史上所謂的輔政大臣所做的事就是代替皇帝行使權力,等到皇帝親政后再歸還權力,可是權力一旦擁有了,極少有人會歸還的,何況還是至高無上的皇權呢?
鰲拜敢矯詔誅殺朝廷重臣,等于是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擅用皇權,這可是滅族的重罪,但是鰲拜仍然這么做了,而且還成功,最終連蘇克薩哈也被鰲拜陷害所殺。鰲拜的擅權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索尼的默認,索尼完全有能力阻止鰲拜肆意妄為,但是他沒有,索尼目睹所有鰲拜的罪行,卻沒有做出任何舉動。
但是,索尼在臨死前做了一個決定,這個決定對康熙皇帝鏟除鰲拜勢力非常重要,沒有索尼的這個決定,后來的康熙就不可能這么容易鏟除鰲拜。
這件事就是索尼上奏讓康熙皇帝14歲親政。
14歲放到現(xiàn)在來說,就是一個初中生的水平,但在當時已經(jīng)是可以結(jié)婚生子的年齡了,索尼之所以這么做,其實還是為了自己,為了明哲保身。
索尼不愿意與鰲拜產(chǎn)生沖突,但是他能看到鰲拜已經(jīng)走上了一條不歸路,蘇克薩哈已經(jīng)被殺,其家族也受到打擊,如果鰲拜繼續(xù)專權下去,將會成為清朝皇帝的大敵,到時候就是身死族滅,如果索尼不做點什么的話,將來康熙皇帝扳倒了鰲拜,那索尼豈不是成了鰲拜的同黨會遭到清算。
索尼很聰明,他上書請康熙親政,康熙起初還不同意,但索尼三番五次奏請康熙親政,并舉出順治皇帝也是14歲親政的例子來說服康熙,最終康熙同意了,但鰲拜顯然不能同意,索尼這一次站在了鰲拜的對立面,身為首席輔政大臣,索尼的話還是讓鰲拜顧忌的,鰲拜也無法反對不讓皇帝親政,因為你找不出理由來,輔政大臣本來就是要把權力還給皇帝的。
幾個月后,索尼去世,四輔政大臣只有兩個了,就是鰲拜和遏必隆,實際上就是鰲拜一個人專權了,這個時候的鰲拜更飛揚跋扈,做了太多僭越的事,完全不把十幾歲的康熙皇帝放在眼中,而且這一時期,鰲拜大力培養(yǎng)黨羽,遍布朝廷及地方,鰲拜成為康熙朝一手遮天的權臣了。
康熙皇帝只有親政,才能除掉鰲拜。因為不親政的話,所有的政事與人事任免都是輔政大臣說了算,皇帝沒有權力過問政事,就連保衛(wèi)皇宮與京城的軍隊將領都是鰲拜的人,想要除掉鰲拜根本不可能。
康熙親政的那一年只有14歲,在鰲拜眼中就是個孩子,但是康熙雖然年幼,智商、能力、膽識都非同一般,為了鏟除鰲拜,康熙作了很多準備,眾所周知的就是:康熙挑選了一批身強力壯的親貴子弟在宮中訓練,然后把鰲拜召入宮中,讓這群少年把鰲拜抓了起來,然后宣布鰲拜的罪狀,鏟除鰲拜集團。
實際上,康熙做得遠遠不止這些,鰲拜能夠?qū)嗾f明他已經(jīng)結(jié)黨形成了一個政治集團,鰲拜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批人,一個集團,要消滅這樣的政治集團,常規(guī)的做法就是先翦除鰲拜的黨羽,把鰲拜的親信調(diào)離中樞,還要控制皇宮與京城兵權,將兵權控制在自己手中,才能最終成功,沒有兵權的政變是不能成功的。
康熙能做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為他親政了,有皇帝的權力了,能夠參與政事了,能夠任免官員了,能夠掌控兵權了,而這就是索尼生前最大的功勞。
索尼在去世之前提出了兩個政策,第一個政策就是讓康熙親政,第二個政策就是讓索尼的兒子索額圖擔任康熙的侍衛(wèi),這兩個政策是索尼臨終前部下了局,為扳倒鰲拜打下了基礎。索尼提出的第一個政策雖然沒有被采納,但是也提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讓鰲拜明白誰才是大清的主子。第二個政策才是最重要的。索尼知道最后扳倒鰲拜還是要靠康熙自己的力量,康熙旭的身邊需要有人來協(xié)助他,這個人就是索尼兒子索額圖。
索尼和鰲拜都是順治欽定的輔政大臣。他們兩個手中都有很大的權力,但是后來鰲拜的勢力逐漸崛起,索尼不愿意得罪他,選擇在家中隱退。后來康熙為了聯(lián)合索尼,取了索尼的孫女作為皇后,索尼最后決定幫助康熙扳倒鰲拜,有了索尼的加入,康熙在政治上站穩(wěn)了腳跟。
鰲拜的勢力雖然很大,但是他始終不是大清朝君主。索尼之所以提出讓康熙親政,就是讓所有大臣都明白康熙才是這個國家的君主,康熙的權力才是最大的,要讓這些大臣知道站隊的時候站在哪邊,讓鰲拜成為一個孤家寡人,削弱鰲拜的實力。
康熙要想扳倒鰲拜,必須有自己的心腹之人。索尼就為他用送去了一個可用之才就是他的兒子索額圖。索額圖在康熙身邊擔任市委的時候,日夜不停的為康熙操練摔跤手,最后也是這幾個摔跤手親自逮捕了鰲拜,索額圖在逮捕鰲拜的過程中也是守護在康熙的身邊,一步也沒有離開過,索額圖在逮捕鰲拜的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赫舍里.索尼,一生隨皇太極、順治南征北戰(zhàn),通曉滿、漢、蒙三種語言和文字,堪稱文武全才,滿洲正皇旗出生的他當?shù)蒙峡滴跛拇筝o政的首輔大臣。
(索尼)
眾所周知,康熙八歲登基一直到親政之前,四大輔政經(jīng)過短短幾年的同心同德、勵精圖治以后便開始各懷鬼胎,各自為政。
其中鰲拜最為囂張,鑲黃旗出身的他竟憑一番囂張跋扈、鋒芒畢露有一躍要成為輔政首位力壓其他三位輔政大臣的趨勢。
當時順治立輔政大臣按權威職能依次是索尼,正黃旗;遏必隆,鑲黃旗;蘇克薩哈,正白旗;鰲拜,鑲黃旗。等到經(jīng)過鰲拜一番折騰,他反倒排在了第二位。
鰲拜專權囂張不是一點半點,時常仗著康熙年幼替康熙決定一切事情,并且時常對康熙頤指氣使,耳提面命,事事以家國天下陛下計,干的卻多是以權謀私,掛羊頭賣狗肉的事。
(鰲拜)
鰲拜通過要與蘇克薩哈的正白旗換地而爆發(fā)爭端,蘇克薩哈不敵鰲拜,打算最后以退為進,反戈一擊,以自請辭職還政于康熙想將鰲拜一起拉下去。
鰲拜對蘇克薩哈此舉不屑一顧且十分怨憤,因此假傳康熙旨意竟然殺了蘇克薩哈一家。
全程,索尼因為與鰲拜兩旗利益相同且深感鰲拜鋒芒太盛時機未到,置身事外。每次鰲拜對康熙有不恭之舉時,索尼總是顯得就要一口氣上不來,托病離開。
(影視幼年康熙)
鄂必隆與鰲拜為同旗,兩人利益本就相同,并且鄂必隆此人是個墻頭草,哪強往哪倒,是個沒有原則的人,因此他與鰲拜狼狽對付過蘇克薩哈為奸好一陣子。
后來,鰲拜日益囂張,深感朝局危機的孝莊太后出山,制定拉攏索尼,收服鄂必隆,挫壓鰲拜的策略。
康熙四年九月,孝莊太后指婚索尼孫女赫舍里于康熙,為皇后。此舉一下將索尼與愛新覺羅家利益綁在了一塊,從此為一條繩子上的螞蚱。
(赫舍里)
果然,成婚后,索尼的病馬上就好了,顯得精神抖擻一如下山猛虎,在朝內(nèi)振臂一呼,重掌首輔事務,做著各種準備以讓自己孫女婿親政。
孝莊再將鄂必隆女兒迎進宮做皇妃,鄂必隆馬上一邊倒向康熙。
鄂必隆,索尼等啊等,又熬了兩年到康熙六年,索尼帶頭在朝會上諫議還政于康熙,讓康熙親政。之所以在這個時候是因為有例可循,當年順治便是在十四歲親政的。
索尼、鄂必隆此舉,打得鰲拜一個措手不及。朝中馬上一邊倒向索尼、鄂必隆。為了不讓自己狼子野心昭然若揭,鰲拜等幾個也只能硬著頭皮充臉附議。
此次諫議,康熙未許,又過了一段時間,再諫,康熙許了。
索尼、鄂必隆卸甲歸田,功成身退,但是鰲拜卻冒天下之大不諱,仍舊把持朝綱,獨斷專行,我行我素。
到底是首輔,索尼以退為進,表面看未傷鰲拜分毫,實際上鰲拜內(nèi)傷深重。此后,索尼、鄂必隆功成身退,而鰲拜不退,直接將鰲拜立于不忠不孝,眾矢之的的位置。如此位置,即使不放一箭,鰲拜也是強弩之末,立大惡于眾人,不能久遠。
同年,索尼死去,將索額圖派到了康熙身邊保護他。
康熙此時帝王養(yǎng)成,對鰲拜示之以弱,每日假裝不思國政,麻痹鰲拜,訓練大批庫布(摔跤),待鰲拜進宮便擒拿下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57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