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長河中,賈似道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賈似道,字師憲,臺州(也即今浙江臨海)人氏,關于他的身世,這里倒還有一個傳說,大家不妨也了解一下吧!據(jù)說他的父親賈涉曾經(jīng)擔任淮東節(jié)置使,歲至中年仍然是膝下無子,在一次路過錢塘江之時偶遇了一個姓胡的婦人,心生歡喜后便納入為妾,這位也就是賈似道的生母。
這賈似道自幼便聰明伶俐,在他十五歲之時已能過目成誦,下筆成文了,但可能是由于其父賈涉在他還未成材之際便早早過世,導致他在生活方面疏于教導與管束,也就養(yǎng)成了一般的富家子弟所有的紈绔習性。
他終日里游手好閑,不學無術,不是斗雞溜馬,就是賭博醉酒,儼然一副市井無賴的樣子。等到他成年之時,憑借著父親曾經(jīng)的職位而蔭補為一個嘉興地區(qū)管理倉庫的小官吏,當然這只是他的開始,到了25歲時考中進士。
賈似道有一個姐姐名叫賈玉華,在朝廷一次征選中被順利地選入宮中,這位姐姐很受南宋理宗皇帝的寵愛,并已被冊封成了貴妃,他便立即動身前往臨安(當時南宋小朝廷的都城)去認親。那幾日,他在棲霞嶺休息之時,忽然間撞見一個布袍羽扇相貌的長須道士,那道士看了看賈似道,然而竟瞪大看眼睛看了半晌,最后感嘆道:官人以后的功名不在韓魏公(即韓世忠)之下。
理宗嘉熙二年,賈似道被順利地召入宮中,在皇帝對這位國舅的親自慰問中,他是表現(xiàn)得非常地落落大方,氣度非凡。這讓理宗對他是非常地滿意,于是提拔他為正六品的太常丞軍器監(jiān)。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賈似道自當發(fā)跡以來,或轎或馬,是每日出沒于煙花柳巷之間,終日尋歡作樂,有時還帶著一大幫賓客,到西湖之上暢玩宴飲,沒日沒夜。在一天晚上,理宗在高處遠眺觀望,便看見西湖之上盡是燈火輝煌,可謂絲竹管弦之聲不絕于耳,吹拉彈唱是樣樣俱來。
理宗便對左右侍從說道:這一定又是似道!等到第二日一打聽,果不其然。日子一久,這理宗也開始對他漸漸產(chǎn)生了一些看法,于是派了京尹史巖之前去勸誡,讓他稍加收斂些,注意些自己的國舅形象。
但這似乎又像是在王婆賣瓜,史巖之見到賈似道之后,感覺他還是個有用之材,便回去對理宗說道:這似道雖然有些少年玩劣的習性,但是卻是才華橫溢,是真正的對國家有用的人才。理宗聽了之后,又提拔賈似道出知澧州。于淳祐元年,他又被提拔為湖廣總領,掌管各處上供財賦,這不可不說是一個大展抱負的好機遇啊!
理宗在位日久,耽于享樂,重用佞臣。賈似道為了專權,亦任用小人。為了增加國庫收入,賈似道出臺許多政策,推行國有化,強增稅收,廣發(fā)紙幣,使百姓普遍陷于困頓。對有不同意見的官員,則嚴厲打擊,輕則罷官,重則充軍。
理宗去世后,忠王趙祺即位,也就是度宗,由于賈似道有擁立之功,加上他又年老資深,于是對他是非常地尊崇。這賈似道為了能夠抬高身價,便多次故意以辭官告老來作條件,而度宗則一再請求他復出,并晉封為太師。
觀賈似道的一生,他的發(fā)跡的確是在他二十五歲高中進士之后。賈似道通過殿試,高中進士,正好當時他的姐姐又是宋理宗頗為受寵的嬪妃,這幾次作用之下,讓宋理宗開始對其重用起來。如果不是賈似道憑借自己的努力高中進士,想來就是他的姐姐再受寵,宋理宗應該也沒有理由像賈似道中進士后那樣重用于他。
最后,便是命運使然,使得賈似道有機會登至巔峰。賈似道需要感謝蒙古國的蒙哥大汗,感謝他死的正是時候,才讓賈似道得以立下大功。
賈似道的污點在于鄂州請和,有失民族氣節(jié),不過以當時的局勢而言,南宋勉強防守,要不是死了蒙哥,可能真頂不住長久作戰(zhàn),賈似道的權宜之計也有其合理之處。就連文天祥也說:"己未鄂渚之戰(zhàn)何勇也,魯港之遁何衰也。"
而襄陽的問題,賈似道仿佛對襄陽的戰(zhàn)略認識不足,覺得只是吸引蒙元大兵力來保證兩淮的作用。所以援襄陽之事,前期還可作為時出力不足,后期蒙元大勢已成,長圍環(huán)筑的時候開始認識到問題危險性,出力已經(jīng)挽回不了了。
歷次的襄陽援救中在戰(zhàn)略上看是很難達成的,兵力優(yōu)勢不夠,先機在敵手。手上的范文虎又非大將之才。。他自己上能帶來兵力優(yōu)勢或許有些許希望,但是遠離朝廷基本很大危險會自己垮臺。
沒必要把賈似道貶得太低,也沒必要把他抬得太高是最好的評價。他執(zhí)政之間一確實是為了打擊異己,鞏固自己的權力,但也確實推行了不少有益的政策減少國庫緊張的問題,直接挑戰(zhàn)了體制內(nèi)勢力。
其實賈似道在歷史上確實并非大奸,宋朝末年缺乏人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都是寫只會寫文章的儒生,真正有水平的沒多少,賈似道勉強算一個。但是確實他也犯過很多致命的錯誤,加上推行公田法來應對財政危機得罪了不少貴族階級,有效打擊了炒地的地主財主,限制了那些超額購買土地的人,或許就是這些原因很多史書黑他黑很慘。
賈似道倒也符合奸臣的標準,他是過大于功。整宮廷內(nèi)亂確實在行,當然皇帝是個弱智也是沒辦法。外戰(zhàn)指揮談不上多厲害,手下所謂能人品行上跟老賈是一丘之貉,頂一時,不耐久,南宋財力可不低,在當時號稱壟斷東南亞海貿(mào),富的劉油啊。
當然了,話說回來,宋朝畢竟在他手里亡國了。這是華夏文明首次徹底被外族征服,總得找個人過來擔責任啊。不同于華夏文明內(nèi)部的政權更迭,出于民族自尊心考慮,再公允的人都很難為他開脫。
然而,南宋的滅亡,歸根結底是自身體制積弊太多,和蒙元帝國軍力差距太大,賈似道縱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行飲鴆止渴之公田法、打算法,亦最終無力挽救,卻和他的個人私德品行并無多大相干。
將國家和王朝敗亡的原因僅僅歸結于某個臉譜化的奸臣誤國,以此簡單化歷史,正是古今論史的一大通病,也因此將真正值得后人反思的政體弊端都掩蓋了,絕對達不到"以史為鏡""讀史以明智"的初衷。
縱觀賈似道,他的身上的確有許多缺乏,人品欠安,軍事才能短缺,可是他的確為這個王朝做了許多。在科學地評估前史人物的進程中,必定要堅持腳踏實地的準則,不能受自己好惡和豪情的分配,不能隨聲附和毫無剖析,不能借古人來暗射時政,也不要為了投合某種政治需求而任意褒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58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