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上風(fēng)云人物輩出,甘茂的故事大家聽過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甘茂早年間曾拜下蔡的史舉先生為師,學(xué)習(xí)諸子百家學(xué)說,憑借出色的能力,認(rèn)識了張儀等人。并在后來經(jīng)張儀、樗里疾引薦,為秦惠王所用,深受秦惠王的賞識和重用。
面見秦惠文王的時候,秦惠王在交談之間就深深為這位賢士折服,并在談話之后立刻就讓甘茂走馬上任。雖然,我們并不知道兩人具體交流了些什么,不過從交談的結(jié)果來看,似乎秦惠王很滿意這位外來引進的人才。
走馬上任的甘茂,不僅能說會道,重要的是還會帶兵打仗。而在小說和電視里,大將甘茂被刻畫成為了一個猥瑣的小人,不僅參與到后宮的爭斗中,還教唆年輕的君主做壞事,這怎么看都不像是甘茂原本的樣子。在電視劇里我們看到的甘茂,是沒有任何大將風(fēng)范的。
而且還表現(xiàn)得自私、勢利,而歷史上的甘茂不僅口吐蓮花,還會帶兵打仗,積極為秦國謀劃,多次化解了秦國的危機。
甘茂在秦國可是個大人物,他為秦國能夠稱霸天下出了不少的力。甘茂在惠文王時期就已經(jīng)是紅人了。甘茂平定了蜀國的叛亂,他回到秦國的時候,成為丞相。
對于甘茂,司馬遷有過一個中肯的評價,說他:"雖非篤行之君子,然亦戰(zhàn)國之策士也。"所謂策士,在諸侯兼并越發(fā)激烈的戰(zhàn)國時代,是個相當(dāng)吃香的行當(dāng)。但行權(quán)謀,不問德義,這就是策士的操守。
說甘茂的主要功績,最主要的還是宜陽之戰(zhàn)中奪取韓國的益陽,宜陽之戰(zhàn)的勝利被稱之為秦國統(tǒng)一六國的里程碑,也就是因為甘茂答應(yīng)了宜陽之戰(zhàn),為秦國打開了通往東方的大門,更是造成韓國在戰(zhàn)國七雄之中被最先滅掉的原因。
戰(zhàn)國時的宜陽城,在今河南宜陽縣韓城鎮(zhèn)東關(guān)村一帶。今天的宜陽城遺址,南北長1510——2150米,東西寬1630——1843米,總面積約310萬平方米。從《戰(zhàn)國策》東周君的話,也可以看出宜陽的興盛、繁華:"宜陽城方八里,材士十萬,粟支數(shù)年。"
宜陽作為具有戰(zhàn)略要地的商業(yè)繁華大城,是秦國東出一統(tǒng)的戰(zhàn)略節(jié)點。無論是西進、東出、南上、北下,宜陽都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占據(jù)宜陽,秦國掌控進出的咽喉。
野心勃勃的秦武王想著打通三川的通道、前往窺視周朝,甘茂在了解秦武王的意圖后,自動請纓并主動獻策,讓秦武王對甘茂產(chǎn)生信心,進而將方案交給甘茂親自來執(zhí)行。甘茂在息壤以秦武王"不愿成為聽信讒言的君王"的心理,做為"社會交換"的目標(biāo)物,換取秦武王對他的信賴與資源,終而使他有機會能夠順利完成攻打韓國任務(wù)。
宜陽之戰(zhàn)果如甘茂所分析的一樣,甘茂長期沒有攻下宜陽,樗里子和公孫奭果然對此事進行阻撓,使得秦武王打退堂鼓,秦武王因為和甘茂的息壤之誓而讓甘茂率領(lǐng)全秦國之軍,得以攻下宜陽,即秦國之所以能夠攻下宜陽,關(guān)鍵原因在于秦武王"因悉起兵",以秦國全國之力攻下的。
這件事可以說是甘茂的經(jīng)典之戰(zhàn),未戰(zhàn)而先安內(nèi)。他料敵機先,更料同僚阻撓于事前,通過與秦武王的盟約阻止了樗里子和公孫奭的從中破壞,取得了宜陽之戰(zhàn)的勝利。
甘茂是個能人,秦武王還在的時候,國家的大小事情都需要他的協(xié)助完成。本來如果武王能夠繼續(xù)這么重用他,他在秦國的后半生絕對不用發(fā)愁。沒辦法,說到底甘茂也不過是秦國的下屬,這個主子死了,就繼續(xù)跟著下一個主子干唄??墒撬麤]有想到,新主子秦昭王后來竟然逼得他離開故土。
逃亡的甘茂通過蘇代保住了自己的家族,輾轉(zhuǎn)于諸侯各國。甘茂最后一次能回國的機會斷送在楚國之手,原因就在于甘茂的賢明擔(dān)任秦國相國不符合楚國的利益,最終他無法回到秦國,只能死在魏國。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信任就是對屬下最大的支持。"你若信我,我便花開"!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不早,悔之晚矣。"此時最后悔的莫過于秦惠文王了,是他一時間被小人的讒言蒙蔽,才將甘茂這個大將放走了。而甘茂,他的出逃是迫不得已的,這一次出逃竟成為了他與大秦的最后一次訣別。
甘茂亡秦且之齊什么意思 甘茂簡介 甘茂是戰(zhàn)國中期的名將,姬姓,甘氏,名茂。學(xué)過百家之說,在秦惠王的時期選人都是唯賢則優(yōu),從不問其出身。在秦惠王的宮中也有非常多的能人之士加入了秦國的王朝中為秦惠王效力,在他們?nèi)〉昧艘恍┸姽ぶ缶捅环鉃榭颓?,這一些客卿被統(tǒng)稱為?羈絆之臣?。
甘茂是被張儀和樗里子引薦給秦惠王的,但是如司馬錯、張儀等人一樣,甘茂作為"羈絆之臣"也是一樣不會在秦惠王那里得到真正的信任的。這些臣子在秦的王朝中不能夠決定一些大的事情,真正能夠做出決定的還是秦的王族中人。在這一點中秦國并沒有與中原各國一樣,在秦國他們自己王族中人也是典型的人才輩出,跟甘茂同一輩的人就有樗里子,名叫疾。樗里子作為秦惠王的弟弟被封為右丞相,樗里子就是用來壓制甘茂的,甘茂作為下蔡人,下蔡本就屬于楚國,甘茂可以稱的上是由楚入秦?;萃踅右娏烁拭缶妥屗麕臀赫聤Z取漢中地區(qū),他是屬于拜師學(xué)藝之后再開始政治生涯的。
甘茂在后來接替了魏章的地位,掌握了朝中的軍權(quán),后來秦公子屬侯輝和他的輔相造反,秦武王就派甘茂前去平定蜀地。在這件事中司馬錯是平定蜀地的老功臣,甘茂邀請了司馬錯協(xié)助自己反叛亂。后來樗里子就推薦甘茂為左丞相,其實秦國上下都十分明白甘茂是個很好的人,也都十分待見他,一個所謂的羈絆之臣能夠成為武王的左右手真的是非常不容易了。在秦武王去世之后秦昭王上位,一朝天子一朝臣,甘茂被讒言所害逃亡外地,在齊國當(dāng)了上卿,最后死在了魏國。
甘茂亡秦且之齊 在史書《戰(zhàn)國策.秦策二》中,《甘茂亡秦且之齊》就是其中的一篇歷史性散文,這篇散文中主要描述的事情就是甘茂這個人從秦國逃亡,在路途中遇到了蘇代,被推薦給了齊國,被委以重任。甘茂亡秦且之齊的故事是這樣的。
甘茂在逃亡的途中,在函谷關(guān)到了蘇代(蘇秦的弟弟),甘茂就問蘇代:?您可曾聽說過江上女子的故事蘇代回答說:?沒聽說過。?甘茂跟蘇代就講了這個江上女子的故事,在江上的很多女子中,有一位家中貧窮的女子,女子們想方設(shè)法的將這位家貧無燭的女子趕走,在這位女子準(zhǔn)備離開時跟女子們說:?我沒有蠟燭,所以總是先到打掃屋子、鋪席子。你們不過就賜一點余光給我而已,又妨礙到你們什么了呢?女子們認(rèn)為她說的還是有一點道理的,就將她留了下來。?甘茂對蘇代說:"現(xiàn)在由于我自身的原因沒有才能被秦國趕了出去,我愿意在函谷關(guān)為你打掃屋子、鋪席子,希望你不要趕我走。?蘇代答應(yīng)了甘茂讓齊國重用于他。
蘇代到了關(guān)中游說了秦王,對秦王說:?甘茂是個非常有才能的人,他在秦國受到幾個君王的重用,對秦國的地形了如執(zhí)掌,如果讓甘茂聯(lián)合其他幾個國家圖謀秦國,那就不利了。?秦王就準(zhǔn)備了厚禮讓甘茂回到秦國,也給了甘茂上卿的職位,但是甘茂拒絕了。蘇代又到齊國去對齊王說,秦王準(zhǔn)備了厚禮和職位讓甘茂回到秦國,但是甘茂因大王的恩德愿意留在齊國,這時大王挽留他,甘茂一定會留在齊國為大王效力。于是甘茂就如愿的留在了齊國成為了上卿。
甘茂,戰(zhàn)國中期秦國名將,下蔡(今安徽鳳臺)人。曾就學(xué)于史舉,學(xué)百家之說,經(jīng)張儀、樗里疾引薦于秦惠文王。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助左庶長魏章略定漢中地。后遭向壽、公孫?]讒毀,在攻魏國蒲阪時投向齊國,在齊國任上卿。十年(前305年),為齊國出使楚國。秦王想讓楚國送還甘茂,為楚所拒。后卒于魏國。
生平 簡介
成名
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也就是秦惠王更元十三年,甘茂助左庶長魏章略定漢中地,這次應(yīng)該是充當(dāng)見習(xí)軍師的職位,甘茂表現(xiàn)不錯, 坐穩(wěn)了軍師的位置,過了兩年,也就是秦武王元年(前310年),武王勇力超人,好勇斗狠,朝綱獨斷,對只會耍嘴皮子和老弱病殘的張儀、魏章看不慣,把他們驅(qū)逐去了魏國,而大功臣司馬錯因為跟張儀配合不錯,也受到了牽連,武王時期得意的將軍是烏獲和任鄙,齊國人孟賁等大力士,而甘茂政治頭腦不錯,沒有受到牽連,應(yīng)該是接替了魏章的位置,掌握了軍權(quán)。
立業(yè)
秦武王元年(前310年),秦公子蜀侯輝和他的輔相陳莊謀反,武王就指派甘茂去平定蜀地。因為司馬錯是平定蜀地的老功臣,甘茂并沒有獨自爭功,反而邀請司馬錯協(xié)助平定蜀亂,其后甘茂誅陳莊返回秦國后,武王二年,秦初置丞相,樗里子舉薦甘茂為左丞相,這個樗里子就是秦人諺語“力則任鄙,智則樗里?!敝械闹魅斯瑸榍赝踝拥?,說明甘茂為人處世非常不錯,連秦貴族也不排斥他,能成為武王的左右手,對一個羈旅之臣來說,已經(jīng)是很不容易了。
建大功
武王三年,武王欲問鼎中原,但樗里疾反對,說:“韓國宜陽城堅兵精,路遠道險,倘若魏、趙二國出兵救宜陽,秦軍孤軍深入險境,一旦失利,后果不堪設(shè)想”。秦武王不悅,問計甘茂,甘茂因為來秦之后,一直未建大功,所以同意說:“伐韓宜陽,必先破韓魏聯(lián)盟,只要魏國助秦,趙國就不可能越魏救韓,韓被孤立,宜陽城就可能被秦軍攻破?!比缓蟾拭弥乩T與魏王建立了秦魏共伐韓國的聯(lián)盟。估計此時在魏的張儀、魏章幫了秦國不少忙,甘茂怕秦武王在伐宜陽期間,聽信樗里疾之言而變卦,跟秦武王定了息壤之盟,解了后顧之憂?!边@也埋下了跟秦貴族樗里子的矛盾。
接著以甘茂為大將,領(lǐng)兵五萬伐宜陽。甘茂攻宜陽,長達五個月,沒有見效。這時,公孫?]、右丞相樗里疾對武王說:“秦軍攻打宜陽城已經(jīng)五個月,精疲力盡,銳氣大喪,再挺下去,恐怕形勢要發(fā)生變化,不如班師為好?!蔽渫趼犃耍团扇苏俑拭鄮熁爻?。甘茂寫信一封,讓來人帶給武王。武王拆信一看,只有“息壤”二字,恍然大悟。于是派出五萬援兵,令烏獲帶領(lǐng)往助甘茂。甘茂得到生力軍,兵力大增,遂以烏獲為先鋒,擊退韓國援兵,攻陷了宜陽孤城,斬殺韓軍七萬人。韓國元氣大喪,急忙向秦國求和。
功敗身死
秦軍占領(lǐng)宜陽,周都洛陽門戶洞開。秦武王親率任鄙、孟賁精兵強將大舉進攻洛陽。周天子無力抵御,只好出迎秦軍。秦武王直奔周室太廟,往觀九鼎,后來秦武王跟孟賁斗力舉鼎絕臏而死,右左丞相樗里疾追究其責(zé)任來,甘茂雖有功但也有過,秦武王死后是秦昭王,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昭王重用的是跟他一起長大的向壽和舊臣公孫?],后來楚國攻韓國,甘茂因勸秦昭王歸還韓武遂(今山西省垣曲東南)而遭到了懷疑,向壽、公孫?]乘機說他的壞話,而樗里子也舊賬新算,把武王之死也算了一份到他頭上,甘茂聽了害怕極了,借機出師攻魏蒲阪時逃至齊,任齊上卿。 最后死在了魏國??佳刑臃腹糯溟T秦王春秋司馬相如卓文君韓信經(jīng)典
人物生平
秦惠王死后,秦武王即位。當(dāng)時張儀、魏章已離開秦國,跑到東邊的魏國。不久,秦公子蜀侯輝和他的輔相陳壯謀反,秦武王就指派甘茂去平定蜀地。返回秦國后,秦武王任命甘茂為左丞相,任命樗里子為右丞相。
向壽回到秦國,把甘茂的話報告給秦武王,秦武王到息壤迎接甘茂。甘茂抵達息壤,秦武王問他先不攻打韓國是什么緣故。
甘茂回答說:“宜陽,是個大縣,上黨、南陽財賦的積貯經(jīng)時很久了。名稱叫縣,其實是個郡?,F(xiàn)在大王離開自己所憑據(jù)的幾處險要關(guān)隘,遠行千里去攻打它們,取勝有很大困難。從前,曾參住在費邑,魯國有個與曾參同姓同名的人殺了人,有人告訴曾參的母親說‘曾參殺了人’,他的母親正在織布神情泰然自若。過了一會兒,一個人又來告訴他的母親說‘曾參殺了人’,他的母親仍然織布神情不變。不一會,又有一個人告訴他的母親說‘曾參殺了人’,他的母親扔下梭子,走下織布機,翻墻逃跑了。憑著曾參的賢德與他母親對他的深信不疑,有三個人懷疑他,還使他母親真的害怕他殺了人?,F(xiàn)在我的賢能比不上曾參,大王對我的信任也不如曾參的母親信任曾參,可是懷疑我的決非只是三個人,我唯恐大王也象曾母投杼一樣,懷疑我啊。當(dāng)初,張儀在西邊兼并巴蜀的土地,在北面擴大了西河之外的疆域,在南邊奪取了上庸,天下人并不因此贊揚張儀,而是認(rèn)為大王賢能。魏文侯讓樂羊帶兵去攻打中山國,打了三年才攻下中山。樂羊回到魏國論功請賞,而魏文侯把一箱子告發(fā)信拿給他看。嚇得樂羊一連兩次行跪拜大禮說:‘這可不是我的功勞,全靠主上的威力啊。’如今我是個寄居此地的臣僚。樗里子和公孫大二人會以韓國國力強為理由來同我爭議攻韓的得失,大王一定會聽從他們的意見,這樣就會造成大王欺騙魏王而我將遭到韓相公仲侈怨恨的結(jié)果。”
秦武王說:“我不聽他們的,請讓我跟您盟誓?!苯K于讓甘茂帶兵攻打宜陽。打了五個月卻拿不下宜陽,樗里子和公孫果然提出反對意見。武王召甘茂回國,打算退兵不攻了。甘茂說:“息壤就在那里,您可不要忘記。”武王說:“有過盟誓?!庇谑钦{(diào)集了全部兵力,讓甘茂進攻宜陽,斬首六萬,終于拿下了宜陽。韓襄王派公仲侈到秦國謝罪,同秦國講和。
秦武王終于通過了三川之地到了周都,直奔周室太廟,往觀九鼎,后來秦武王跟孟賁斗力舉鼎絕臏而死,秦武王的弟弟即位,即秦昭王。秦昭王的母親宣太后是楚國女子。楚懷王由于怨恨從前秦國在丹陽打敗楚國的時候,韓國坐視不救,于是就帶兵圍攻韓國雍氏。韓王派公仲侈到秦國告急求援。秦昭王剛剛即位,宣太后又是楚國人,所以不肯出兵救援。公仲侈就去托付甘茂,甘茂便替韓國向秦昭王進言說:“公仲侈正是因為可望得到秦國援救,所以才敢于抵抗楚國。眼下雍氏被圍攻,秦軍不肯下肴山救援,公仲侈將會輕蔑秦國昂著頭不來朝見了。韓公叔也將會讓韓國向南同楚國聯(lián)合,楚國和韓國一旦聯(lián)合成為一股力量,魏國就不敢不聽它的擺布,這樣看來,攻打秦國的形勢就會形成了。您看坐等別人進攻與主動進攻別人相比,哪樣有利?”秦昭王說:“好?!庇谑蔷妥屲婈犗码壬饺ゾ软n國。楚國軍隊隨即撤離。
向壽替秦國駐守宜陽,準(zhǔn)備據(jù)此攻打韓國。韓相公仲侈派蘇代對向壽說:“野獸被圍困急了是能撞翻獵人車子的。您攻破韓國,雖使公仲侈受辱,但公仲侈仍可收拾韓國局面再去事奉秦國,他會自認(rèn)為一定可以得到秦國的封賜?,F(xiàn)在您把解口送給楚國,又把杜陽封給下小令尹,使秦、楚交好。秦、楚聯(lián)合,無非是再次攻打韓國,韓國肯定要滅亡。韓國要滅亡,公仲侈必將親自率領(lǐng)他的私家徒隸去頑強抗拒秦國。希望您深思熟慮?!?/p>
向壽說:“我聯(lián)合秦、楚兩國,并不是對付韓國的,您替我把這個意思向公仲侈申明,說秦國與韓國的關(guān)系是可以合作的?!?/p>
蘇代回答說:“我愿意向您進一言。人們說尊重別人所尊重的東西,才能贏得別人對自己的尊重。秦王親近您,比不上親近公孫;秦王賞識您的智慧才能,也比不上賞識甘茂。可是如今這兩個人都不能直接參與秦國大事,而您卻獨能與秦王對秦國大事作出決策,這是什么原因呢?是他們各有自己失去信任的地方啊。公孫偏向韓國,而甘茂偏袒魏國,所以秦王不信任他們?,F(xiàn)在秦國與楚國爭強,可是您卻偏護楚國,這是與公孫、甘茂走的同一條路。您靠什么來與他們相區(qū)別呢?人們都說楚國是個善于權(quán)變的國家,您一定會在與楚國結(jié)交上栽跟頭,這是自惹麻煩。您不如與秦王謀劃對付楚國權(quán)變的策略,與韓國友善而防備楚國,這樣就沒有憂患了。韓國與秦國結(jié)好必定先把國家大事交給公孫,聽從他的處理意見,而后會把國家托付給甘茂。韓國,是您的仇敵。如今您提出與韓國友好而防備楚國,這就是外交結(jié)盟不避仇敵啊。”向壽說:“是這樣,我是很想與韓國合作的?!?/p>
蘇代回答說:“甘茂曾答應(yīng)公仲侈把武遂還給韓國,讓宜陽的百姓返回宜陽,現(xiàn)在您一味想著收回武遂,很難辦到。”向壽說:“既然如此,那該怎么辦呢?武遂就終究不能得到了?”
蘇代回答說:“您為什么不借重秦國的聲威,替韓國向楚國索回潁川呢?潁川是韓國的寄托之地,您若索取并得到它,這是您的政令在楚國得到推行而拿楚國的地盤讓韓國感激您。您若索取而得不到它,這樣韓國與楚國的怨仇不能化解就會交相巴結(jié)秦國。秦楚兩國爭強,您一點一點地責(zé)備楚國來使韓逐漸向您靠攏,這大大有利于秦國?!毕驂勐犃撕螅嗔恐?,一時下不了決心,便順口說出:“怎么辦好呢?”
蘇代立即答道:“這是件好事啊。甘茂想要借著魏國的力量去攻打齊國,公孫打算憑著韓國的勢力去攻打齊國?,F(xiàn)在您奪取了宜陽作為功勞,又取得了楚國和韓國的信任并使它們安定下來,進而再誅罰齊國、魏國的罪過,由于這樣做了,公孫和甘茂的打算便都將化為泡影,他們在秦國的權(quán)勢也就會進一步削弱?!?/p>
甘茂終于向秦昭王提出,把武遂歸還給韓國。向壽和公孫竭力反對這么做,但沒有成功。向壽和公孫因此而怨憤,常在秦昭王面前說甘茂的壞話。甘茂恐懼,怕有不測,便停止攻打魏國的蒲阪,乘機逃亡而去。樗里子與魏國和解,撤兵作罷。
蘇代應(yīng)承下來,于是出使到達秦國。完成任務(wù)后,蘇代借機勸說秦昭王說:“甘茂,是個不平常的士人。他在秦國居住多年,連續(xù)三代受到重用,從肴塞至鬼谷,全部地形何處險要何處平展,他都了如指掌。如果他依靠齊國與韓國、魏國約盟聯(lián)合,反過來圖謀秦國,對秦國可不算有利呀?!?/p>
秦昭王說:“既然這樣,那么該怎么辦呢?”蘇代說:“大王不如送他更加貴重的禮物,給他更加豐厚的俸祿,把他迎回來,假使他回來了,就把他安置在鬼谷,終身不準(zhǔn)出來。”秦王說:“好?!彪S即賜給甘茂上卿官位,并派人帶著相印到齊國迎接他。甘茂執(zhí)意不回秦國。蘇代對齊王說:“那個甘茂,可是個賢人。現(xiàn)在秦國已經(jīng)賜給上卿官位,帶著相印來迎接他了。由于甘茂感激大王的恩賜,喜歡做大王的臣下,因此推辭邀請不去秦國?,F(xiàn)在大王您拿什么來禮遇他?”齊王說:“好?!绷⒓窗才潘锨涔傥唬阉粼诹她R國。秦國也趕快免除了甘茂全家的賦稅徭役來同齊國爭著招攬甘茂。
歷史評價 蘇代:”甘茂,非常士也。其居于秦,累世重矣。自肴塞及至鬼谷,其地形險易皆明知之?!?/p>
范:“夫史舉,下蔡之監(jiān)門也,大不為事君,小不為家室,以茍賤不廉聞于世,甘茂事之順焉。故惠王之明,武王之察,張儀之辯,而甘茂事之,取十官而無罪。茂誠賢者也,然不可相于秦?!?/p>
司馬遷:“樗里子以骨肉重,固其理,而秦人稱其智,故頗采焉。甘茂起下蔡閭閻,顯名諸侯,重強齊楚。甘羅年少,然出一奇計,聲稱后世。雖非篤行之君子,然亦戰(zhàn)國之策士也。方秦之強時,天下尤趨謀詐哉?!薄扒厮詵|攘雄諸侯,樗里、甘茂之策?!?/p>
司馬貞:“甘茂并相,初佐魏章。始推向壽,乃攻宜陽?!?/p>
人物影響 前307年,秦武王意外死亡,秦國政局大變,本來得勢的甘茂遭到樗里疾的排擠,于次年在率軍攻魏皮氏時出逃。甘茂作為張儀之后秦國最重要的人物,他的出逃在列國中引起了強烈反應(yīng)。而且由于秦昭王初年政權(quán)不穩(wěn),秦在對外較量中暫時采取守勢,列國遂產(chǎn)生了利用甘茂干涉秦內(nèi)政的意圖,其中又以楚國意圖最強?!冻咭弧贰ⅰ冻叨贩謩e記錄了楚懷王欲相甘茂于秦、魏的行動。
子孫后代
甘卓
壞人,秦武王不重用甘茂,就不會舉鼎而亡,嬴稷也就不能繼位了,嬴稷繼位,才有了魏冉當(dāng)權(quán),但魏冉確實有才,人品雖差,但于秦有功,也因有了魏冉當(dāng)權(quán),才有了白起。有時候歷史需要出來一兩個壞人才能改變。在大秦帝國之縱橫里,張儀曾經(jīng)跟魏章談?wù)撨^,如果嬴駟去世,嬴蕩繼位,必會重用甘茂。甘茂初入秦,由于囊中羞澀,被張儀推薦為公子師,但是他卻沒教多少學(xué)問,而是隨著公子的性子,任由嬴蕩嬴稷練武,由此可見,武王登基之后,甘茂還是會順著他的想法去做,所以嬴蕩想滅周,甘茂就同意了,于是才有了武王舉鼎。這種人只能算是壞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58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