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中后期宦官專權(quán)十分嚴重,也出了不少“名氣大”的宦官,比如這位——程元振,今天小編就為您講述程元振的故事。
程元振是京兆三原(今陜西省三原縣)人,小時候就入宮當(dāng)太監(jiān)了,最高做到飛龍廄副使,這個飛龍廄副使就是唐代養(yǎng)馬之所飛龍廄的長官,有點類似于“弼馬溫”吧,哈哈。那么程元振是怎么在皇帝跟前出名的呢?
762年,唐肅宗生病快不行了,張皇后想廢太子,同時又想除掉宦官李輔國。這個事情呢?zé)o意間被程元振知道了,他馬上就給李輔國說了,李輔國讓程元振保護太子,后來就順利地把張皇后一群人給鏟除了。沒了威脅的太子在李輔國、程元振等人的幫助下,成功登基稱帝,為唐代宗。
唐代宗即位后對程元振十分感激,立馬給他加官進爵,“以功拜飛龍副使、右監(jiān)門將軍、上柱國,知內(nèi)侍省事”。他為什么不給李輔國獎賞?因為唐代宗如此重用程元振還有一個目的,用他代替李輔國的位置,此后程元振被封為“驃騎大將軍、邠國公,盡總禁兵”,一個小小的宦官一躍成為驃騎大將軍兼禁軍統(tǒng)領(lǐng),這就是程元振的逆天之路。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程元振得勢后開始為非作歹,差點整垮大唐王朝,一起來看看他都干了些啥。
先是害死了來瑱和裴冕兩位忠良之臣,導(dǎo)致各藩鎮(zhèn)對他是咬牙切齒,這時程元振的名聲已經(jīng)很臭了。
廣德元年九月吐蕃進攻,程元振得到消息卻不報給唐代宗,一直等他們到了邠州唐代宗才知道,唐代宗這時候慌了,立馬派大將軍郭子儀去應(yīng)戰(zhàn),郭子儀帶了20人迎接對方二十萬人,搞笑嗎?郭子儀馬上向朝廷請求增援,結(jié)果這程元振又來壞事了,他依舊不報給唐代宗。人數(shù)懸殊太大又遲遲沒有支援,郭子儀只能一退再退。這時吐蕃立馬往長安前進了,唐代宗嚇得連夜逃出了長安。后來還是靠郭子儀收復(fù)了長安,唐代宗這才安全返回。
程元振也是個奇葩,敵人進攻都不稟報導(dǎo)致長安陷落,本就名聲很差,經(jīng)過這事他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大臣們紛紛上疏彈劾,唐代宗下令將他流放溱州,后來被仇家殺死了。
大太監(jiān)李輔國:從小太監(jiān)到宰相,欺壓皇帝、無惡不作的老奴發(fā)布時間:2017-03-1323:40瀏覽:加載中李輔國在唐玄宗年間入宮做了太監(jiān)。后因盡心侍奉太子李亨而成為太子的心腹。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fā),叛軍所到之處,望風(fēng)披靡,直逼京都長安,唐玄宗倉皇出逃。太子李亨奉命在后安撫百姓,安土重遷的百姓們希望太子留下抗擊叛軍。李輔國以國家大義勸說太子留下抗敵,太子遂與玄宗兵分兩路,北上靈武。李輔國又勸太子迅速稱帝,以安民心。公元756年,太子李亨即位,是為唐肅宗,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肅宗為人性格懦弱,此刻見李輔國忠心擁戴,便視其為左右臂,賜名護國,后又改名輔國。
公元757年,唐玄宗回到了長安。起初過著無所事事,但尚算自由的生活。肅宗與李輔國都怕玄宗復(fù)位,因此在肅宗的默許下,李輔國對玄宗步步緊逼。初則把玄宗喜歡的三百匹馬收回大半,僅留下十匹:繼則強令玄宗遷到皇宮內(nèi)宮,留下幾個老弱病殘之人伺候玄宗;然后又把對玄宗忠心耿耿的心腹太監(jiān)高力士流放,強令玄宗的親信官員陳玄禮致仕。這樣,徹底成了孤家寡人的太上皇唐玄宗在寂寞、凄涼中走完自己的一生。肅宗曾數(shù)次想看望重病中的玄宗也因李輔國的阻撓而未成行。
大權(quán)在握的李輔國,天下大事幾乎全決定于李輔國,朝臣所奏之事往往先經(jīng)他手然后才告知肅宗。為了更準確地了解朝中大臣的動向,李輔國還專門派幾十人負責(zé)監(jiān)督官員的一舉一動。對于不順從的官員加以嚴厲打擊。李輔國根據(jù)自己的好惡處治全朝的訟案,并以皇意相標(biāo)榜。地方上的節(jié)度使也是李輔國一手委派。李輔國權(quán)傾朝野,宰相及朝中大臣想見皇帝都須經(jīng)過李輔國的安排,皇帝的詔書也需要李輔國的署名才能施行,群臣不敢提出不同意見。李輔國出行時,氣勢之大無與倫比。出于對李輔國囂張權(quán)勢的敬畏,宗室貴人也以五郎尊之,當(dāng)時的宰相李揆更稱李輔國為五父。也有一些正直之士不恥李輔國的行為,宗室李峴多次對肅宗陳說李輔國的違例行徑。肅宗雖有所警覺,但在李輔國的操縱下,還是把李峴貶官出京。一手遮天的李輔國企圖做唐朝的第一位宦官宰相。此舉遭到了宰相蕭華的激烈反對。李輔國懷恨在心,多次在皇帝面前誣陷蕭華,并威逼皇帝用自己的親信元載取代了蕭華的相位,最終將蕭華逐出京城。
為所欲為的李輔國之所以橫行霸道,還得益于與肅宗皇后張氏的勾結(jié)。張皇后與李輔國內(nèi)外相應(yīng),控制政權(quán)。他們對不利于自己的人,無論是高官還是顯貴都是除之而后快。肅宗的次子建寧王李炎聰明過人,盡心輔佐太子廣平王李豫,深得皇帝的歡心。心胸狹窄的張皇后與李輔國多次在皇帝面前中傷建寧王,誣蔑建寧王心懷不滿,準備謀害太子?;栌沟幕实劬谷幌略t賜死建寧王。
處于野心的李輔國與張皇后的狼狽為奸是為了各自的利益。兩個都想大權(quán)獨攬的人是不可能永遠和平相處的。在肅宗病重期間,李輔國與張皇后終于在決定由誰繼承大寶的問題上發(fā)生了尖銳的沖突。李輔國支持太子李豫登基,而張皇后素與太子有隙,因而暗中策劃越王繼位,以便于自己將來繼續(xù)插手政局。張皇后密謀殺掉太子,其陰謀被李輔國的同黨發(fā)現(xiàn),李輔國等首先把太子保護起來,然后沖進皇宮,抓獲了越王及其支持者百余人。張皇后逃入重病中的肅宗寢宮,被李輔國抓住。肅宗因受到驚嚇而當(dāng)天死亡。李輔國趁此混亂時機,將張皇后、越王及參與者一并斬首。太子李豫在李輔國的擁戴下即位,是為唐代宗。
代宗上臺后,因念其擁立之功,冊封李輔國為司空兼中書令,李輔國終于實現(xiàn)了他的宰相夢。李輔國氣焰更加囂張,他曾對代宗皇帝說:大家但內(nèi)里坐,外事聽老奴處置。
,實際上讓代宗把軍國大事都托付于他。這一舉動自然引起了代宗的不滿,但由于李輔國掌握軍權(quán),代宗只得忍氣吞聲。
宦官程元振對唐代宗也有擁立之功,但處處受到李輔國的壓制,因而產(chǎn)生了除掉李輔國的念頭。此刻他見代宗已有除掉李輔國之心,便不斷地暗中向代宗控告其罪狀。代宗得程元振之助,陸續(xù)解除了李輔國的一些職務(wù),最終把他逐出了朝廷。此后不久,有個身份不明的刺客夜闖李宅殺死了李輔國,并將他的頭顱扔到了糞坑里。這個欺壓皇帝、無惡不作的老奴得到了應(yīng)有的下場。
李輔國死后,宦官程元振專權(quán),其驕橫情狀較李輔國竟有過之而無不及。唐德宗貞元年間,宦官竇文場、霍仙鳴分別就任左、右神策軍中尉,從而把持了中央禁軍的統(tǒng)帥權(quán)。以典掌禁軍為基礎(chǔ),唐代后期宦官權(quán)焰日熾,并上演了一幕幕逼宮弒帝的丑劇。
由此可見,從本世紀六、七十年代在蒲城發(fā)現(xiàn)的大唐故開府化同三司贈楊州大都督高公神道碑,即高力士墓碑的記載以及在大唐代宗朝代史館供取的柳芳編寫的問高力士,曾在大理寺直和戶部員外郎郭浞撰成高力士外傳一書來看。
高力士從一個身份低賤的小人物,逐步爬上宦官首腦、皇帝龐臣的高位,至終又是一位于主子李隆基一同浮沉的老奴,高力士一生效忠于大唐玄宗李隆基,效忠于玄宗朝代事業(yè),是忠實的奴仆、大宦官。
永貞革新,又稱二王八司馬事件,是唐順宗永貞年間官僚士大夫以打擊宦官勢力、革除政治積弊為主要目的的改革。主張加強中央集權(quán),反對藩鎮(zhèn)割據(jù),反對宦官專權(quán),持續(xù)時間100多天,最后因俱文珍等人發(fā)動政變,幽禁唐順宗,擁立太子李純,改革以失敗而告終。從此唐朝又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惡例,每個皇帝都把自己任用的人當(dāng)作私人,繼位的皇帝對前帝的私人,不論是非功過,一概予以驅(qū)除。
唐德宗以來,宦官經(jīng)常借為皇宮采辦物品為名,在街市上以買物為名,公開搶掠,稱為宮市。白居易《賣炭翁》詩就是對宮市的控訴。早在順宗做太子時,就想對德宗建議取消宮市,當(dāng)時王叔文害怕德宗懷疑太子收買人心,而危及太子的地位,所以勸阻了順宗。永貞年間,宮市制度被取消。充任五坊(即雕坊、鶻坊、鷂坊、鷹坊、狗坊)小使臣的宦官,也常以捕貢奉鳥雀為名,對百姓進行訛詐。五坊使也被取消。這二項弊政被取消,因而人心大悅。
取消進奉。
節(jié)度使通過進奉錢物,討好皇帝,有的每月進貢一次,稱為月進,有的每日進奉一次,稱為日進,后來州刺吏,甚至幕僚也都效仿,向皇帝進奉。唐德宗時,每年收到的進奉錢多則50萬緡,少也不下30萬緡,貪官們以進奉為名,向人民搜刮財富,新派上臺后,通過唐順宗下令,除規(guī)定的常貢外,不許別有進奉。
打擊貪官。
浙西觀察使李锜,原先兼任諸道轉(zhuǎn)運鹽鐵使,乘機貪污,史書稱他“鹽鐵之利,積于私室”。王叔文當(dāng)政后,罷去他的轉(zhuǎn)運鹽鐵使之職。京兆尹李實,是唐朝皇族,封為道王,專橫殘暴。貞元年間,關(guān)中大旱,他卻虛報為豐收,強迫農(nóng)民照常納稅,逼得百姓拆毀房屋,變賣瓦木,買糧食納稅。百姓恨之入骨,王叔文等罷去其京兆尹官職,貶為通州長史.
打擊宦官。
裁減宮中閑雜人員,停發(fā)內(nèi)侍郭忠政等19人俸錢,革新派還計劃從宦官手中奪回禁軍兵權(quán),革新派任用老將范希朝為京西神策諸軍節(jié)度使,用韓泰為神策行營行軍司馬。
抑制藩鎮(zhèn)。
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派劉辟到京都對王叔文進行威脅利誘,想完全領(lǐng)有劍南三川(劍南西川、東川及山南西道合稱三川),以擴大割據(jù)地盤。王叔文拒絕了韋皋的要求,并要斬劉辟,劉辟狼狽逃走。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58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