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皇太極和談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皇太極曾不止一次主動提出與明朝進行和談,但是最終都沒有達成任何和談的成果,究其原因是崇禎帝對于面子過于看重,最終沒能避免兩線作戰(zhàn)的尷尬境地,最終導(dǎo)致了滅國的悲劇。
朝貢與馬市貿(mào)易
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女真人阿哈出對明朝進行朝貢,明朝建立了建州衛(wèi)。之后的幾年時間,明朝陸續(xù)在東北地區(qū)設(shè)立了一百三十多個衛(wèi)所,這些衛(wèi)所的成立后,明朝大量任命了本地女真人為指揮使、指揮同知等職務(wù)。這些部落首領(lǐng)通過向明朝進貢以當?shù)靥禺a(chǎn)馬、貂鼠皮、海青、阿膠、殊角(海象牙)等來換取明朝豐厚的賞賜。同時他們被允許通過以帶貨的形式,將貢品之外的商品出售到京城的市場。
朝貢貿(mào)易的巨大利益驅(qū)動下,朝貢的次數(shù)和人數(shù)規(guī)模不斷擴大,明朝不得不對朝貢貿(mào)易做出了限制。
相對于朝貢貿(mào)易,平民之間的馬市貿(mào)易則顯得更為重要。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女真人提出了開設(shè)馬市的申請,馬市的設(shè)立增加了生產(chǎn)生活物資的互通有無,女真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工具鐵器和耕牛的獲取基本通過馬市來獲取。
明朝利用羈縻政策控制邊疆藩屬部落或衛(wèi)所。通過適當?shù)慕撕蛽醽戆捕ㄟ吔摹Ab縻政策一直貫穿明朝始末,明初朝廷對女真各部也采用了羈縻政策。努爾哈赤祖父和父親死后,努爾哈赤統(tǒng)一女真各部,致使明朝對女真羈縻政策的失敗。
皇太極的議和
明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也就是后金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駕崩,皇太極即位。當時由于戰(zhàn)爭,朝貢和馬市的斷絕后,后金面臨著巨大的社會危機,所以皇太極在軍事占優(yōu)的情況下,第一次向明朝提出了議和的建議。
時國中大饑,斗米價銀八兩,人有相食者。國中銀兩雖多,無外貿(mào)易,是以銀賤而諸物騰貴。良馬,銀三百兩。牛一,銀百兩。蟒緞一,銀百五十兩。布匹一,銀九兩。盜賊繁興,偷竊牛馬,或行劫殺。
時任寧遠巡撫的袁崇煥派出使團前往沈陽,在沈陽明朝使團受到厚待,返回后使團帶回皇太極的書信。書信中皇太極表達了愿意議和的意愿,但是這封書信如石牛入海并沒有任何回音。一個月后,皇太極派出方吉納、溫塔石出使,袁崇煥回信提出和談條件為退回被后金所占的城池,其實袁崇煥知道皇太極其實不會讓步,所以和談無疾而終。
屢蒙書教,知崇敬明帝,停息干戈,撫養(yǎng)國民之意......往事七宗,汗仍抱為長恨,我焉能聽之忍之。追國往事,窮究其因,乃我邊境小人,與汗之不良諸申人,口舌相爭,……遼東潘陽界內(nèi)人民,尚不能保,寧問糗糧足與否?汗怨已雪,而心滿意足。惟我皇帝,難消受耳。今若修好,城池如何退出?!垢幸越涛液?在此特候復(fù)書?!?/p>
這次和談為雙方底線的一次試探,后金積蓄恢復(fù)因戰(zhàn)爭而中斷的馬市交易,而袁崇煥方面和談只不過是一個緩兵的借口而已。
和談的另一次機會
天啟帝駕崩后,皇太極也希望派出使團,前往北京吊唁,順便開啟新一輪的和談,可是卻被明朝拒絕。
就在袁崇煥被重新啟用后,皇太極再次向明朝拋出橄欖枝,提出以大凌河和三岔河為界,雙方就可罷兵,共享太平。
若真誠和好,則以大凌河為爾界,三岔河為我界,此兩處之間,留為空地,......我愿罷兵,共享太平,乃出於至誠。爾等亦直誠言之。我等雙方母得頭頂皇天而施詭計也。
兩個多月后,袁崇煥以遼東遼東人思念先人為借口拒絕了皇太極的議和請求,并且這次議和的建議并沒有上報明朝廷。感覺受到侮辱的皇太極這次直接采取了軍事行動,繞道蒙古兵臨北京城下,這次議和不成導(dǎo)致的己巳之變,成了袁崇煥的之死的導(dǎo)火索。
遼東人西來,而其填基均在於彼,我強壓其思念先骨之情,可乎?亦不合眾意。止有受而不可言,故未奏帝知之。
最后的機會
隨著戰(zhàn)事的發(fā)展,崇禎皇帝收復(fù)遼東的夢想越來越渺茫。崇禎十四年,遼東大雪,皇太極再次提出了議和的請求,崇禎皇帝態(tài)度猶豫。有了袁崇煥的前車之鑒,兵部尚書陳新甲小心翼翼地試探崇禎皇帝的口風(fēng),在得到崇禎的首肯后,和談有了進展。
每歲貴國饋黃金萬兩,白金百萬兩,我國饋人參千斤、貂皮千張;以寧遠雙樹堡中間土嶺為貴國界,以塔山為我國界,連山適中之地,兩國于此互市
可是就在一切進展順利之時,陳新甲的一個疏忽,讓明朝原本秘密進行的和談成果,以塘報的形式公諸天下。惱羞成怒的崇禎最終讓陳新甲成了替罪羊,原本進行中的和談胎死腹中。
這是一次最接近成功的和談,卻因為崇禎帝的不作為,而前功盡棄。
和談為何難?
站在今人的角度上看,明與清(后金)有不少和談的機會,為什么都功虧一簣呢?個人認為其原因有三:
第一:崇禎朝沒有缺乏高拱、張居正這樣的政治家。
“隆慶和議”是明朝少有的通過和談解決的政治問題,俺答封貢的達成,正是因為背后有高拱、張居正這樣的政治家。反觀皇太極的訴求與俺答汗相似,最初都比較簡單,恢復(fù)互市,滿足百姓的生活需求是他們的出發(fā)點??上У氖浅绲澇療o人能有張居正這樣的魄力。
第二:崇禎的性格
崇禎錯失了很多機會,不可否認他是一個勤勉的皇帝,但是同時他也是一位費力不討好的皇帝。崇禎帝剛愎自用的性格,決定了他并不是一名合格的政治家。沒有擔當,怕承擔責任,讓他首鼠兩端,瞻前顧后,如果他能抓住任何一次機會,明朝的結(jié)局可能就會改變。
第三:朝堂上的爭斗
崇禎朝不乏名將,卻都不得善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無原則的朝堂斗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60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