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拿鰲拜可不是很隨便的事,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梢哉f,15歲的康熙那時候擒拿鰲拜是冒著非常大的風險的。甚至一直都為后人所稱頌,可以說是康熙人生當中的一個輝煌。當時的鰲拜,已經(jīng)目空一切,甚至都起了謀逆之心,但在康熙擒拿住他之后,為什么沒有直接殺死,而只是判了一個終身監(jiān)禁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原因?qū)嶋H上很簡單,就是他不敢這么做。
首先呢,我們來看看鰲拜是個什么人。鰲拜的資歷可以說是非常老的,早在皇太極時代,鰲拜就是個領(lǐng)軍大將,長時間領(lǐng)軍南征北戰(zhàn),因此也是戰(zhàn)功無數(shù)。1637年,鰲拜攻占了皮島,而后松錦大捷,而后又先后率軍追擊李自成與張獻忠。所以,在滿洲正黃旗與鑲黃旗中,鰲拜的威望是非常高的。
特別是鰲拜一直對皇太極是非常的衷心,在皇太極死之后,多爾袞參與到爭奪皇位當中,但鰲拜也是手握重兵,與當時的大臣索尼等一直支持皇太極的長子豪格,甚至一度拿著劍威脅多爾袞讓其退讓。當然了,最后的結(jié)果雖然是豪格也沒坐上皇位,但仍舊讓皇太極的第九個兒子福臨登上了皇位,他就是康熙的父親。因此,順治能夠登上皇位,鰲拜也是出了大力的。
而作為從龍之臣,雖然隨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朝廷的大權(quán)掌握在多爾袞手中,也多次迫害鰲拜,但鰲拜一直都沒有向多爾袞低頭。因此,孝莊太后與順治帝也一直都非常信任鰲拜。
因此,康熙要是以謀反的罪名來對鰲拜進行處置的話,整個滿人都是很難說服的。而那個時候,康熙才剛剛拿到朝廷的大權(quán),要是以這樣的方式來對待有功之臣,就會寒了廣大臣工的心。特別是當時,康熙很多的心腹將領(lǐng)在外地帶著兵,康熙也不能隨便動手殺鰲拜。
因此,最后康熙還是決定了不殺鰲拜,這樣一方面能夠穩(wěn)定住人心,另一方面還能夠給自己博得一個大度的美名。
而且,這時的鰲拜已經(jīng)有60多歲了,已經(jīng)步入了老年了。這個從皇太極時代就領(lǐng)兵作戰(zhàn)的老臣,可以說,殺與不殺,已經(jīng)關(guān)系不大了,最多不過10年左右的時間。所以,不殺還能夠穩(wěn)定住朝局,這何樂而不為呢!
鰲拜被囚禁后康熙念及他三朝元老又年紀老邁沒有處死,所以其家人也獲釋。不過鰲拜黨羽全都革職了。鰲拜家人沒被趕盡殺絕全因鰲當初救皇太極有大功??滴跄罴芭f情連鰲拜也只是終身囚禁,更不會去對付其家人了。說康熙為明君也是在此可以體現(xiàn)。
一、鰲拜生平經(jīng)歷挫折不斷,但忠心可見
鰲拜自小便善騎射。跟隨皇太極打下江山。立功無數(shù)。皮島之戰(zhàn)、松錦會戰(zhàn)和西充之戰(zhàn)鰲拜都立有首功。有滿洲第一勇士的美譽。皇太極對鰲拜也是無比喜愛?;侍珮O去世后鰲拜更是連同索尼等八人與多爾袞對抗。誓死擁護順治繼位。待順治繼位后多爾袞攝政。鰲拜便處處受挫。多次打了勝仗后不但沒功。還記大過。職位也連連遭貶。在多爾袞死后,順治親政,聽聞當初鰲拜與索尼等人有?一心為主,生死與共?的盟約后才對鰲拜重新重用。并視之為心腹。自此鰲拜地位才有了轉(zhuǎn)機。
二、三朝元老,晚年專政的鰲拜
順治十八年,因福臨去世,無心朝政。立下遺詔由三字玄燁繼位。讓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輔政。從此鰲拜開始了專政時代。待康熙十四歲時開始親政。但又無法撼動鰲拜專政的地位。等到康熙十六歲時終于決定鏟除鰲拜一黨。命數(shù)名親信玩伴將年事已高的鰲拜擒住關(guān)押。因念其三朝元老之功??滴踅K沒有下殺手。將鰲拜終生囚禁于牢中。其黨羽全部革職。
三、鰲拜終死于牢獄中,但康熙之寬宏大量也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康熙八年,鰲拜死于牢獄之中。康熙對于專政許久的鰲拜都是只囚禁起來,并不動其家人??梢娺@位君王大氣度非一般人可比。以后的盛世也可以從這件事上體會出來??滴醪粴Ⅵ棸菁胰送耆菍棸葸@三朝元老的寬容和憐惜之情。
熟悉清朝歷史的人應(yīng)該都很熟悉鰲拜這個名字,受很多影視作品的影響,都認為鰲拜是一個大奸臣。他雖然勞苦功高,但是目無法紀,不肯放權(quán)又想取而代之。但是,歷史上的鰲拜真的是這樣的嗎?
鰲拜出身名門,很早就跟隨皇太極出兵打仗,為大清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鰲拜和皇太極在征戰(zhàn)時期也結(jié)下了很厚的君臣情誼,對皇太極忠心耿耿。
皇太極去世之后,誰來當皇帝就成了最大的爭議,當時皇太極的長子和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都想要當皇帝,當時手握重兵的鰲拜是堅決擁護皇太極的兒子的。后來二人都退而求其次,讓皇太極的兒子福臨當皇上,多爾袞來當攝政王。
順治當皇帝后,鰲拜還率兵攻打李自成等農(nóng)民起義,把鰲拜視為心腹,朝堂之事什么都要和他商議,君臣和睦相處。但是我們知道順治皇帝死得很早,在他去世之前留下了遺詔,立康熙為帝,鰲拜、索尼等當輔佐大臣。
康熙繼位之后,索尼已經(jīng)年老,遏必隆選擇明哲保身,只有鰲拜和蘇克薩哈政見不合。因為早年鰲拜軍功高,所以擁護者也多,最后還逼康熙殺死了蘇克薩哈。之后鰲拜獨攬大權(quán),結(jié)黨營私,反對他的人不是被撤職就是被殺了,那個時候的朝臣每天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唯恐招來殺身之禍。但是等到康熙親征的時候,鰲拜還是不愿意放權(quán)給康熙。康熙覺得自己的皇權(quán)受到了威脅,就想要拿回大權(quán)整治鰲拜。鰲拜見康熙這個時候已經(jīng)不肯受他管教,就想要另立新帝。
但是讓鰲拜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時候的康熙已經(jīng)在私底下偷偷發(fā)展了自己的勢力,就設(shè)計擒拿了鰲拜,關(guān)押大牢,之后把鰲拜的黨羽也一并鏟除了。之后康熙列舉了鰲拜的30條罪狀,但是卻沒有謀反這一條,可見鰲拜根本都沒有謀反的心理。他只不過犯了一個錯誤就是不肯放權(quán),想另立新皇的他成為了康熙的絆腳石。而康熙為了樹立新皇的威望就拿鰲拜開了刀,最后囚死在牢獄之中。
綜上所述,歷史上的鰲拜只能說他是一個權(quán)臣,卻不能說他是一個奸臣。手握重兵的他從來沒有想過要殺掉康熙,自立為王。就算康熙當時不肯受他擺布,他想到的也是重新再立一個皇帝。
后來雍正皇帝繼位之后給鰲拜平了反,還讓鰲拜的后代繼承了鰲拜的爵位,加封鰲拜為超武公。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61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劉備撤退時候讓百姓先走,到底有何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