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童貫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童貫是北宋歷史上負面評價最多的宦官,與蔡京、王黼等人被后世合稱為“北宋六賊”。不過,童貫這個宦官與歷史上的諸多權宦有很大不同,因為他不是靠在內廷一手遮天進而影響外朝,而是直接在外朝擔任要職,主管樞密院事(樞密院是北宋最高軍事機構),掌大宋王朝兵權長達二十年。那么問題來了,皇帝宋徽宗為什么要將軍權這么重要的事情交到一個太監(jiān)手中呢?
宋徽宗是歷史上著名的亡國之君,他在藝術領域有很高的造詣,可在治國上卻表現(xiàn)得一塌糊涂,其中最明顯的地方就是他在用人方面總是親小人,遠君子,以至于北宋末期奸臣當?shù)?,朝綱不振。那么宋徽宗讓童貫掌握軍權也是糊涂之舉嗎?其實這個答案還真不好隨便定義。因為歷史上的童貫在軍事上還有過不小的成就。
童貫早年在北宋著名軍事宦官李憲門下,這段經(jīng)歷對他后來的軍事生涯產(chǎn)生了決定性影響。宋徽宗即位后,蔡京登上了北宋政治舞臺的中央,成為朝廷首相,當年幫助蔡京回到京師開封任職的童貫也得到了皇帝的重用。
盡管蔡京、童貫在歷史上臭名昭著,但有一件事辦得還是相當不錯的。北宋的西北除了西夏之外,還有一塊被青唐吐蕃人占據(jù)的河湟地區(qū)。本來此地在宋神宗時期已被成功納入大宋版圖,可是宋神宗死后,執(zhí)政的保守派卻認為守著河湟地區(qū)會使邊境矛盾升級,因此將這片地區(qū)無償交還給了青唐吐蕃人。蔡京掌權后,立即決定收復河湟,將被保守派送走的土地重新奪回來。
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六月,北宋朝廷派名將王韶(宋神宗時期河湟開邊的主帥)之子王厚任主帥,童貫任監(jiān)軍,率領當時北宋最精銳的西北軍團向河湟地區(qū)進發(fā)。童貫在軍中的地位也正是在這次軍事行動中被確立起來的。
當時宋軍將士們斗志昂揚,大家都誓言要不惜一切代價奪回河湟??墒窃谒诬妱倓偟诌_湟州的時候,一封來自京師開封的皇帝手諭卻傳到軍中。一般情況下,大軍出征途中收到皇帝手諭多半不是什么好事,比如當年宋太宗就特別喜歡遙控指揮,結果宋軍在戰(zhàn)場上被打得一敗涂地。因此當皇帝手諭抵達軍營的時候,人人心中都直冒冷汗,生怕手諭中發(fā)出不利消息會影響大軍士氣。由于童貫是監(jiān)軍,所以宣讀皇帝手諭這件事情自然是由他負責的。可是童貫在看完后直接將手諭塞入靴中,主帥王厚一頭霧水,只好詢問里面說了什么,童貫笑了笑對王厚說:“官家祝我軍馬到成功?!痹诼牭酵灥幕卮鸷?,大家如釋重負,將士們因為受到皇帝手諭的鼓勵,士氣更加高漲??墒聦嵣希炦@次卻是假傳圣旨。
原來,當時宋軍出發(fā)后不久,開封皇宮里就恰巧失火。宋徽宗認為此時著火一定是上天的警示,于是急忙下手諭命令終止此次出征行動。童貫在看了手諭后知道如果此時終止行動,那么收復河湟就將遙遙無期了。于是他冒著抗旨的風險扛下這顆雷。如果宋軍能打贏,他或許能將功補過,如果宋軍打輸,他將死無葬身之地。如果從個人利益角度來說,童貫的這個決定顯然是注定吃大虧,可是卻他站在國家利益的角度去考慮。就事論事,在這件事情上,身為太監(jiān)的童貫比許多七尺男兒更有種。
戰(zhàn)爭開打后,童貫主動請纓率領西軍前鋒主攻巴金嶺,以破釜沉舟的心態(tài)最先沖入敵陣,首戰(zhàn)大破敵軍,陣斬無數(shù)。崇寧三年(1104年)四月,河湟全境收復。童貫因在此戰(zhàn)中表現(xiàn)突出而受到宋徽宗的重用,同時他也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西北軍團將士們的尊重和信任,所以后來宋徽宗讓童貫執(zhí)掌軍權也不能說是完全是糊涂之舉。
童貫(1054年—1126年),字道夫(一作道輔),開封人,北宋權宦,“六賊”之一,性巧媚。初任供奉官,在杭州為徽宗搜括書畫奇巧,助蔡京為相,京薦其為西北監(jiān)軍,領樞密院事,掌兵權二十年,權傾內外;時稱蔡京為“公相”,稱他為“媼相”;宣和四年,攻遼失敗,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萬貫贖燕京等空城而回,侈言恢復之功。
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他由太原逃至開封,隨徽宗南逃。宋欽宗即位,童貫被處死。
北宋末年,民間流傳一首歌謠:“打了桶,潑了菜,便是人間好世界。”這里的“桶”指的童貫、“菜”指的蔡京,這首歌謠暗罵宋朝禍國殃民的奸臣,然而童貫是北宋末年最能打的太監(jiān),他究竟如何封王又被斬首示眾的呢?結合史料,為大家分析一下。
收復四州
童貫小時候就進宮了,童貫進宮以后跟著宦官李憲,宋徽宗即位以后,童貫以供奉官的身份和蔡京交往。蔡京能到京城做官,多虧童貫的支持。蔡京擔任宰相的時候,蔡京又像宋徽宗推薦了童貫,《宋史》記載:“力薦之。合兵十萬,命王厚專閫寄,而貫用李憲故事監(jiān)其軍?!?/p>
大軍到了湟州,皇宮失火,宋徽宗下手諭,禁止童貫出兵。后來童貫出兵成功,收復四州?!端问贰酚涊d:“討溪哥臧征,復積石軍、洮州,加檢校司空。頗恃功驕恣,選置將吏,皆捷取中旨,不復關朝廷,浸咈京意。除開府儀同三司,京曰:“使相豈應授宦官?”不奉詔。”
時稱媼相
政和元年(1111年),童貫被封為檢校太尉,出使契丹。《宋史》記載:“或言:“以宦官為上介,國無人乎?”帝曰:“契丹聞貫破羌,故欲見之,因使國,策之善者也。”童貫回來以后,請求出兵夏國橫山,宋徽宗任命童貫太尉的身份為陜西、河東、河北宣撫使。不到三年,人們稱蔡京為公相,童貫為媼相。
攻打西夏
童貫率領精銳部隊入駐河、隴,童貫強硬的讓劉法進攻朔方,劉法遇到敵人埋伏而死,童貫隱瞞了失敗,向朝廷報捷。后來童貫又把軍政給破壞了,童貫通過遼人向夏講和,夏使到,童貫讓他誓書,夏使不同意,童貫強迫讓他同意。
平定方臘
政和元年(1111年),童貫被任命為江、浙、淮南宣撫使,童貫去征討方臘,到了宣和三年(1121年),方臘率領六萬人馬攻打秀州,《宋史》記載:“四月,生擒臘及妻邵、子毫二太子、偽相方肥等五十二人于梓桐石穴中,殺賊七萬。四年三月,余黨悉平。進貫太師,徙國楚。臘之起,破六州五十二縣,平民二百萬,所掠婦女自賊侗逃出,保而綺于林中者,由湯巖、榴嶺八十五里間,九村山谷相望。王師自出至凱旋,四百五十日?!?/p>
伐遼喪師
宣和二年(1120年)宋金兩國結成海上之盟,童貫率領二十萬大軍北伐燕京,童貫收復燕山,宋徽宗解除童貫的兵權,加封童貫為徐、豫兩國公。《宋史》記載:“宣和七年,詔用神宗遺訓,能復全燕之境者胙本邦,疏王爵,遂封廣陽郡王。”
宣和七年(1125年),童貫在太原,派馬擴、辛興宗去試探金人意圖,金人指責宋收留張覺,金又勸童貫割地讓金人謝罪,《宋史》記載:“太原守張孝純消之曰:“金人渝盟,王當令天下兵惡力支吾,今委之而去,是棄河東與敵也。河東入敵手,奈河北乎?”貫怒吡之曰:“貫受命宣撫,非守土也。君必欲留貫,置帥何為?”孝純拘掌嘆曰:“平生童太師作幾許威望,及臨事乃蓄縮畏懾,奉頭鼠竄,何面目復見天子呼?”
受法伏誅
童貫逃回京城,宋欽宗已經(jīng)即位,宋欽宗便御駕親征,童貫便留守東京。這個時候童貫在西部邊境招募了一支萬人隊伍,讓這支隊伍保護他的安全。宋徽宗過浮橋出城的時候,士兵們就跟在后面,生怕掉下去。童貫走得慢,就讓親軍射箭,一百多人被射死。于是諫官、御史便開始彈劾童貫。
《宋史》記載:“初貶左衛(wèi)上將軍,連謫昭化軍節(jié)度副使,竄之英州、吉陽軍。行未至,詔數(shù)其十大罪,命監(jiān)察御史張澄跡其所至,蒞斬之,及于南雄。既誅,函首赴闕,梟于都市?!?br>
童貫的一生可謂平步青云,從最初的一個宦官到封王,在中國封建歷史當中也是非常罕見的,童貫執(zhí)掌兵權二十多年,權傾一時,讒言宋徽宗,使得大宋王朝損兵折將,《宋史》對童貫這樣描述的:“寵煽翕赫,庭戶雜迷成市,岳牧、輔弼多出其門,廝養(yǎng)、仆圍官諸使者至數(shù)百輩。窮奸稔禍,流毒四海,雖菹酷不償責也?!?/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61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林靈素是誰宋徽宗為何主動與其搭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