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萬貞兒,一定是這樣的形象,其中在這里卻是這個樣子的,除此之外你還知道些什么呢?
當年,明朝的朱見深17歲登上皇位,這位朱見深在登基之后原本是想讓一位宮女成為皇后,可無奈遭到文武百官的拒絕之后,便選擇了結(jié)吳氏為夫妻??勺屵@位皇后尷尬的是,不僅從未與自己的皇帝丈夫同床共枕,甚至皇帝還常常在宮女的閨房同居。吳皇后非常迷惑,自己年紀輕輕家世背景足夠優(yōu)越,可為何卻抵不上一位宮女?更何況這位宮女的年齡大了皇帝足足17歲。
沒錯,此女子名叫萬貞兒,她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便是朱見深的奶娘。說起這位萬貞兒,她在4歲那年便已經(jīng)入宮為奴,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長成了一位美女,當時的孫太后對于身邊這位朱見深非常頭疼,小皇子非常調(diào)皮,所以她變命令萬貞兒,經(jīng)常帶著朱見深一起出宮游玩,兩人的感情也在此立下了根基。
眾所周知,朱見深從小便深受孤獨,身邊只有一位這樣的宮女與其陪伴,所以萬貞兒便成為了朱見深身邊最親近的人。
其實萬貞兒之所以能深受朱見深的喜愛,不僅僅是常年的陪伴,她還有一個非常好的優(yōu)點,據(jù)史料記載這位萬貞兒,長相十分優(yōu)越,而且十分懂得看透人心。
后來在朱見深登基之后,雖然沒有將萬貞兒其封皇后,可卻依然對于她非常偏心,有一日萬貞兒與吳皇后發(fā)生了矛盾,朱見深聽聞后,便對這位皇后非常生氣,竟然對著皇后說:“朕此生一定要廢除你這位潑辣皇后!”。
此話一出僅僅一個月,吳皇后便被廢除退出皇宮。
說到這里,希望大家好好想想,史料的譜寫也是史官所為,只要是人,必定會有主觀想法,其實我們看待萬貞兒一生的所作所為,她大可不必趁著皇帝在身后在后宮為非作歹,反而是后宮的這些妃子們十分妒忌萬貞兒,所以對于史料我們保持一個理性的態(tài)度來看待是最好的。
皇貴妃唐云燕 (1438年-1457年) :皇妃 皇貴妃 (廢除)
景泰五年(1454年)入宮,時年16歲,在未正式冊封之前,家族便得到了提攜。景泰七年(1456年),代宗第二任皇后杭氏病逝后不久,唐氏被正式冊封為皇貴妃,成為景泰帝后宮第一人,冠寵后宮,時年18歲。她是有史可考明朝第一位皇貴妃?!秶丁酚涊d唐氏曾陪同代宗一起騎馬游玩,馬受驚,唐氏遂從馬上跌下,代宗見驚嚇了美人,特意下令挑選御廄中最好的馬、日日訓(xùn)練以等待唐貴妃下次游玩時再騎??梢娝軐欀酢?/p>
景泰八年一月十六日(1457)將領(lǐng)石亨、太監(jiān)曹吉祥等人擁明代宗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鎮(zhèn)復(fù)位,史稱 “奪門之變” 。 代宗朱祁鈺被廢為郕王、軟禁西苑,31天后暴死,享年僅29歲。 這一切改變了中國 歷史 ,也改變了代宗后宮眾多女子的命運。代宗死后,被廢除皇貴妃的封號,因無子女,沒有人為她說話,英宗下令唐氏殉葬,時年19歲。
1645年,明英宗臨終前下詔廢除了殘酷的殉葬制度。因此唐氏極可能是明朝最后一批遭遇殉葬的妃子。
恭肅皇貴妃萬貞兒 (1430年-1487年) :貴妃 皇貴妃
萬貞兒四歲時就被選入明朝宮廷,一開始是孝恭孫皇后的宮女。長大后,被派遣至東宮去服侍當時還是皇子的朱見深,作為朱見深幼年時期的保姆。當明憲宗十八歲即位時,萬貞兒已經(jīng)三十五歲了,與明憲宗生母周太后同歲,比明英宗只小三歲。個性機警,善于迎合明憲宗的意思,不久進讒言使明憲宗廢了吳皇后,得以進掌六宮。每次明憲宗來看看后宮時,萬氏都隨侍在側(cè),可以說是明憲宗最喜愛的夫人。
成化二年正月,三十七歲的萬貞兒懷胎生下明憲宗的皇第一子,明憲宗大喜,遣中使祭祀諸山川,遂封為皇貴妃。同年十一月,皇長子薨,萬皇貴妃則沒有再受孕。成化二十三年春天,因暴疾過世,時年五十八歲,明憲宗為此輟朝七日,謚 “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 ,葬天壽山。同年八月,明憲宗思念成疾,郁郁而終,時年四十一歲。
萬貞兒是明史上第一位在世至死皆為皇貴妃的人物,同時萬氏是明朝首任得到認可的皇貴妃。 弘治初年,御史曹璘請求削去萬妃的謚號,魚臺縣丞徐頊則請求逮捕當時診視紀太后(孝宗生母)的諸位醫(yī)官,并逮捕萬氏家屬,查問紀太后過世時的真實狀況。孝宗表示這違反先帝(憲宗)的意思,拒絕了他們。
萬貞兒比明憲宗朱見深大17歲,憲宗在位23年,始終如一地專寵萬貴妃。萬貴妃寵冠后宮,做了二十多年無名有實的皇后??梢娭煲娚罱K其一生都只愛萬貞兒一個女人,各種原由,無人能曉,但這都是段千古佳話。至于憲宗的兩個皇后吳氏和王氏,一個是新婚伊始便守活寡,一個是當了一輩子的傀儡。在眾多的野史和影視作品中萬貴妃也成了妖妃惡女,被世人唾棄。
1.端和皇貴妃王氏 (? - 1550年) :莊嬪 昭妃 貴妃 皇貴妃
生年不詳。嘉靖十五年(1536年)二月九日,冊封王氏為昭嬪,二月二十六日行冊封禮。嘉靖十五年(1536年)十月,生皇次子莊敬太子 朱載壑 。
嘉靖十六年(1537年)四月十七日,明世宗以昭嬪王氏誕育元子, “宜有進加,以示寵異” ,晉封其為貴妃。嘉靖十九年(1540年)正月,晉封為皇貴妃。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三月,皇太子朱載壑薨。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十一月,王皇貴妃薨,謚 “端和恭順溫僖皇貴妃” 。葬于"世宗六妃、二太子墓"(世宗賢妃墓)。
2.榮安皇貴妃閻氏 (?-1540年) :麗嬪 麗妃 貴妃 皇貴妃 (追封)
嘉靖九年(1530年)天下大選妃嬪時,與孝烈方皇后、鄭賢妃、王貴妃、韋惠嬪、沈安妃、盧靖妃、沈貴妃、孝恪杜皇后同時選秀入宮,時年在14-18歲之間。嘉靖十年(1531年)三月冊為麗嬪,為當時冊封的九嬪之中排行第三。
嘉靖十二年八月(1533年8月)閻麗嬪生皇長子 朱載基 ,但兩個月后朱載基就夭折了,追封 “哀沖太子” 。嘉靖帝可憐她,嘉靖十三年,皇后張氏被廢,正月改立皇后方氏,同時冊沈僖嬪為宸妃,閻麗嬪為麗妃。嘉靖十五年九月,晉封貴妃。
嘉靖十九年正月六日(1540年)閻貴妃去世, 追封 為皇貴妃,謚 “榮安惠順端僖皇貴妃” 。隨后嘉靖帝晉升了所有曾生育過子女的妃嬪之位號。世宗對她母子的去世頗為傷感,在當年晉封了所有為他生育子女的后宮妃嬪。
3.莊順皇貴妃沈氏 (1517 - 1581年) :僖嬪 宸妃 貴妃 皇貴妃
嘉靖十年(1531年)選秀入宮,時年虛歲15。同年三月二日,封僖嬪,在當時冊封的九嬪之中排行第八。
嘉靖十三年(1534年),張皇后被廢,方德嬪以 “端慎不怠,甚稱帝意” 為由,被冊立為皇后,同時,以 “稟資淑敏,朕所特加” 為由,晉封18歲的僖嬪沈氏為宸妃。與沈氏一同封妃的還有早夭的皇長子(哀沖太子)生母麗嬪閻氏(封麗妃)。
嘉靖十五年(1536年),與麗妃閻氏一同晉封貴妃,時年20歲。嘉靖十九年(1540年),與已是皇太子(莊敬太子)生母的貴妃王氏同時晉封皇貴妃,時年24歲。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曹端妃被凌遲處死后,沈氏撫養(yǎng)曹端妃之女寧安公主朱祿媜。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寧安公主下嫁,入謁沈氏禮數(shù)與生母相同。
萬歷九年十月薨,謚 “莊順安榮貞靖皇貴妃” ,葬于悼陵,享年65歲。
1.恭恪皇貴妃鄭夢境 (1565年—1630年) :淑嬪 淑妃 貴妃 皇貴妃
明恭宗(即福忠王)朱常洵之母,明安宗(即弘光帝)朱由崧祖母。
萬歷九年(1581年)朝廷備選九嬪。萬歷十年(1582年)三月,明神宗冊封九嬪,鄭氏被封為淑嬪,位居九嬪第二位。
萬歷十一年(1583年),淑嬪鄭氏因孕,晉封德妃,是為九嬪中第一位封妃之人。同年十一月生皇次女云和公主,明神宗大喜,不僅為女兒取名為 朱軒姝 ,取朱家愛女之意,并當即要求取太倉銀十萬兩,光祿寺銀五萬兩來慶祝小公主的新生。
萬歷十二年(1584年),備受寵愛的鄭德妃第二次懷孕,晉封貴妃。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鄭貴妃生下皇次子 朱常溆 ,小皇子不幸當日夭折。萬歷十三年(1585年)正月十九日,追封皇第二子為邠哀王,安葬金山。
萬歷十四年(1586年)正月初五,鄭皇貴妃生下皇三子福忠王 朱常洵 ,大喜過望的明神宗命取太倉銀十五萬兩,用以慶祝皇第三子出生。同年三月二日晉封皇貴妃。
萬歷十五年(1587年)九月九日,生皇四子 朱常治 ?;实谒淖佑谌f歷十六年(1588年)七月十四日薨逝,未滿周歲,追封沅懷王。
萬歷十六年(1588年)八月十三日,鄭皇貴妃生下皇六女靈丘公主 朱軒姚 。
萬歷二十年(1592年)三月十日,鄭皇貴妃生下皇七女壽寧公主 朱軒媁 。
四年內(nèi)逐步晉封為德妃、貴妃、皇貴妃,寵冠后宮長達三十八年之久。因明神宗不喜王恭妃所生的皇長子,卻加倍寵愛鄭皇貴妃,并且有意立其子皇三子朱常洵為太子,繼而導(dǎo)致了國本之爭、妖書案、梃擊案的發(fā)生。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神宗命禮部置辦冊立鄭皇貴妃為皇后的典禮儀仗,還未舉行冊立禮,神宗就駕崩了,太子繼位,即明光宗。光宗命禮部繼續(xù)置辦,因受到內(nèi)閣的反對而作罷。
崇禎三年(1630年)薨逝,謚號 “恭恪惠榮和靖皇貴妃” 。崇禎十七年(1644年),鄭皇貴妃的孫子朱由崧在南京踐祚,追尊祖母為 “孝寧溫穆莊惠慈懿憲天裕圣太皇太后” 。
2.恭順皇貴妃李氏 (? 1597) :榮嬪 敬妃 貴妃 皇貴妃 (追封)
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十月生皇六子朱常潤,十一月冊封為敬妃,居住在西六宮之一的咸福宮。她是明神宗萬歷皇帝寵遇僅次于鄭貴妃的妃子。
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三月十日,生下皇七子朱常瀛,同月二十一日薨。(《酌中志》和《明史稿》則記載她是被鄭貴妃指使御藥房太監(jiān)張明縱藥暗害而死的), 追封 皇貴妃,謚 “恭順榮莊端靖” (《國榷》《明神宗實錄》記載謚號為 “恭順榮莊端靖” ,《萬歷起居注》記載為 “恭順榮莊端靜” )。明朝滅亡后,她的孫子朱由榔登基為南明永歷皇帝, 追尊 她為 “孝敬恭順榮莊瑞靖敬天光圣太皇太后"。
1.皇貴妃范氏 (? ?) :慧妃 皇貴妃
其身世己不可考。明熹宗天啟二年(壬戌,公元1622年),范氏為明熹宗生下皇長女永寧公主 朱淑娥 ,因此被冊封為慧妃。此女不久便夭折了。
明熹宗天啟三年(癸亥,公元1623年),范慧妃又生下明熹宗第二子 朱慈焴 ,因此被封為皇貴妃。然而,此子不久便夭折,后被 追謚為 “悼懷太子” 。
兩個孩子皆早夭,范慧妃也驟然失寵。當時,明熹宗正寵愛著李成妃,李成妃與范慧妃交好。于是,范慧妃便借助李成妃,而得到了侍寢的機會。魏忠賢和客氏知道此事后,十分生氣,便將她幽禁起來。
崇禎皇帝繼位后,為受客魏迫害的妃子恢復(fù)位號,并給于奉養(yǎng)。 17年后的1644年,明朝滅亡后,范皇貴妃逃離皇宮。清朝入關(guān)時,她回到北京,由清廷出資贍養(yǎng)其生活。
2.皇貴妃任氏 (?—?) :容妃 貴妃 皇貴妃
即任容妃,為魏忠賢進獻,據(jù)說是魏忠賢的侄外孫女,一說為義女。她為人 "麗而狡" ,初封容妃,天啟五年因生獻懷太子朱慈炅,被封皇貴妃。天啟六年五月初六,北京城發(fā)生了神秘的王恭廠大爆炸,皇宮里多名太監(jiān)被殿上掉下來的木檻、鴛瓦砸死,已經(jīng)七個月的朱慈炅受驚而亡,徹底斷送了魏忠賢希望魏家血統(tǒng)的孩子成為新一代皇帝的美夢。明朝滅亡,任容妃逃離了皇宮。她在國亡后冒充已殉節(jié)的懿安皇后,招搖誆騙,頗惑人視聽,以至明末筆記所載張皇后下落事多失實,《甲申紀事》甚至謂張后迎降李自成,賀宿著《懿安后事略》為之力辯。清朝入關(guān),任氏回到北京,由清廷出資贍養(yǎng)其生活。(一說明朝滅亡后,有說她流落民間,改嫁平民)。
3.皇貴妃王氏 (?—?) :良妃 皇貴妃 (待考證)
即王,天啟元年時(1621年)因姿色嬌美,選美入宮。天啟元年(1621年)四月初二日選入內(nèi)庭。是選美前三名。與張皇后同時冊封,明熹宗當日在元輝殿選定三位淑女,落選五人驛送還家。獲選后,同年冊封張氏為皇后,王氏為良妃,段氏為純妃。王良妃起步即為妃位,地位頗高,也因無寵無出,得以逃過客魏的毒手。
明朝滅亡,王良妃逃出皇宮,不知所終。(《國榷》記載她后來被封為皇貴妃,可能有誤,待考證)。
1.恭淑皇貴妃田秀英 (1611年—1642年) :禮妃 貴妃 皇貴妃 (追封)
即田貴妃,祖籍陜西,后來移居揚州。自幼就聰明絕倫,愛好廣泛,多才多藝,文武雙全,她琴棋書畫無所不精,蹴鞠騎射無所不能。揚州民間為了紀念這名才女,將其出生的小巷稱為 “田家巷” 。十二三歲時,已能吟詩作賦,每成一篇,總是秀艷典雅,傳誦一時。
朱由檢做信王時為妾室。明崇禎元年(1628)初封禮妃,將東六宮之一的永寧宮更名為承乾宮,給她居住。崇禎元年四月(1628),晉升為貴妃。
遷住啟祥宮后不久,田貴妃就染上重病,田貴妃共生下四子:永王朱慈炤、悼靈王朱慈煥、悼懷王及皇七子,除了四皇子永王慈炤活了下來,其他王子皆早夭。田貴妃因此終日以淚洗面,終因悲傷過度,于崇禎十五年(1642年8月10日)農(nóng)歷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去世。明思宗輟朝三日, 追謚 “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 ,葬于思陵。
2.皇貴妃袁氏 (?-1654年 ): 淑妃 貴妃 皇貴妃
父親為袁祐。原是崇禎為信王時的侍妾,崇禎即位后,她在紫禁城中,居于西六宮之一的翊坤宮,是明思宗妃嬪中僅次于田貴妃的受寵者。但由于田貴妃素來與周皇后不和,而袁貴妃對周皇后向來溫恭謙讓,因此后妃之間關(guān)系很是融洽,袁貴妃本身也頗得明思宗之寵。崇禎十二年(1639年)元旦,嬪妃向例須向皇后朝賀,田貴妃早來卻被周皇后拒于宮門之外,晚來的袁貴妃卻能先入宮向周皇后朝賀,可見三位后妃之間的關(guān)系如何。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凌晨,李自成揮軍攻陷北京后直搗紫禁城,明思宗見亡國在即,便命周皇后與袁貴妃自盡。袁貴妃領(lǐng)命后,回宮懸梁自盡,但繩帶卻斷裂,袁貴妃遂墮地昏去,許久后才蘇醒。思宗見狀,便拔劍對她亂砍了幾劍,袁貴妃暈死在血泊中,思宗以為她死了,沒有再砍。其實只是傷在肩部,后來被救活。
清政府入關(guān)后,憐憫這位明思宗最后的遺孀,賜居所贍養(yǎng)袁貴妃,但她終因傷勢過重、又傷心國破家亡,不久便死去了。生有一女,但封號不詳。《清史稿》謂袁貴妃于當年(1644年)逝世,并于同年五月己酉入葬,但葬地未詳。明末《北游錄》等書記錄她于1654年逝世,葬金山。
萬貴妃的歷史原型就是明憲宗最寵愛的一位妃子,名叫萬貞兒,宮女出身,21歲時開始照顧兩歲的太子朱見深,與之共歷各種患難,朱憲宗即位后她就被封為貴妃,是明史列傳第一后妃,一直覬覦皇后的位置,雖然到最后都沒有得到她想要的東西,但是以她在后宮中的地位也算是做了二十多年無名有實的皇后。曾經(jīng)有過一子,但不久后就夭折,經(jīng)歷喪子之痛之后再無子嗣,因此她只要知道后宮的哪位嬪妃懷孕就會逼著她喝藥打胎,導(dǎo)致皇室?guī)啄赀^去了卻一直沒有子嗣,宮廷內(nèi)外,朝野上下為之憂心。也有人明察暗訪知道是萬貴妃從中陷害皇室子孫,但以萬貴妃在宮中的勢力,誰也不敢去告發(fā)。而片中萬貴妃派西廠廠公雨化田追殺的宮女素慧容也有歷史原型,她便是宮女“紀姑娘”,某日紀姑娘被皇帝朱見深臨幸而懷孕,因其地位低微,未引起萬貴妃警惕。之后,紀姑娘產(chǎn)下的男嬰后來成為一代明君——明孝宗朱祐樘。萬貴妃費盡千辛萬苦,最終還是讓不相干的人登上了太子之位,自己整天郁郁寡歡,在毆打?qū)m女時用力過猛導(dǎo)致肝火攻心而暴斃宮中!
萬貞兒四歲時就被選入明朝宮廷,一開始是孝恭孫皇后的宮女。長大后,被派遣至東宮去服侍當時還是皇子的朱見深,作為朱見深幼年時期的保姆。
當明憲宗十八歲即位時,萬貞兒已經(jīng)三十五歲了,與明憲宗生母周太后同歲,比明英宗只小三歲。個性機警,善于迎合明憲宗的意思,不久進讒言使明憲宗廢了吳皇后,得以進掌六宮。每次明憲宗來看看后宮時,萬氏都隨侍在側(cè),可以說是明憲宗最喜愛的夫人。
成化二年正月,懷胎生下明憲宗的皇第一子,明憲宗大喜,遣中使祭祀諸山川,遂封為皇貴妃。同年十一月,皇長子薨,萬皇貴妃則沒有再受孕。
人物評價
歷朝歷代得寵的妃子很多,但若論情況之離奇卻誰也比不過大明王朝第八位皇帝明憲宗的寵妃萬貞兒。一個大皇帝十七歲的女人,從小撫育陪伴皇子長大成人,并做了皇帝的第一個女人,亦母亦姐的關(guān)系變成了男女夫妻關(guān)系,并且牢牢占領(lǐng)了皇帝的心,擁有他一生的寵幸摯愛。
就此說來,除了明憲宗有戀母情節(jié)外,萬貴妃倒也是個有魅力的女人。在眾多的野史和影視作品中萬貴妃也成了妖妃惡女,被世人唾棄。
《明史》萬貞兒的真實歷史如下。
1、萬貞兒(1430年-1487年),后世多稱為萬貴妃,青州諸城(今山東濰坊諸城縣)人,明憲宗朱見深妃嬪,榮冠后宮。
2、萬貞兒四歲時就被選入明朝宮廷,一開始是孝恭孫皇后的宮女。長大后,被派遣至東宮去服侍當時還是皇子的朱見深,作為朱見深幼年時期的保姆。當明憲宗十八歲即位時,萬貞兒已經(jīng)三十五歲了,與明憲宗生母周太后同歲,比明英宗只小三歲。
3、個性機警,善于迎合明憲宗的意思,不久進讒言使明憲宗廢了吳皇后,得以進掌六宮。每次明憲宗來看看后宮時,萬氏都隨侍在側(cè),可以說是明憲宗最喜愛的夫人。成化二年正月,懷胎生下明憲宗的皇第一子,明憲宗大喜,遣中使祭祀諸山川,遂封為皇貴妃。同年十一月,皇長子薨,萬皇貴妃則沒有再受孕。
4、成化二十三年春天,因暴疾過世,明憲宗為此輟朝七日,謚曰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葬天壽山。萬貞兒是明史上第一位在世至死皆為皇貴妃的人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63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