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陳圓圓下落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作為“秦淮八艷”之一,陳圓圓由于吳三桂的“沖冠一怒為紅顏”,加之事涉明朝滅亡、清軍入關而為人所熟知。那么清軍入關之后,陳圓圓的下場又是如何呢?吳三桂降清之后,陳圓圓自然再度重歸吳三桂,不過隨著年老色衰,陳圓圓晚年較為凄涼,至于“三藩之亂”后,陳圓圓的下落則成為了一個謎。
沖冠一怒為紅顏,清軍入關后陳圓圓重回吳三桂身邊
陳圓圓出身于貨郎之家,因母親早亡,被姨夫撫養(yǎng)長大,后因色藝雙絕、名動江左而被姨夫賣給了蘇州梨園。為了擺脫以色事人的命運,陳圓圓也曾有過從良嫁人的想法,可惜幾段感情皆因各種原因無疾而終。
崇禎十五年(1642年),陳圓圓被外戚田弘遇劫奪入京,田家后因貴妃去世而失勢,田弘遇為鞏固地位和尋找依靠,便將陳圓圓送給了吳三桂。不過,吳三桂畢竟是帶兵將領,由于長期在外,陳圓圓便被留在了京城吳府。
李自成攻占北京后,陳圓圓被李自成麾下將領劉宗敏所奪。李自成本欲勸降吳三桂,但在得知陳圓圓遭劫后,沖冠一怒,憤而降清。事實上,吳三桂降清或許有陳圓圓的影響,但更多源于當時尷尬的處境,以及吳家在農(nóng)民軍手中的遭遇。
吳三桂放清軍入關之后,李自成的農(nóng)民軍遭遇重創(chuàng),倉皇逃離京城,將所掠輜重、婦女全部棄之于道。吳三桂在兵火中找到了陳圓圓,兩人就此重新團聚,之后陳圓圓跟隨吳三桂轉戰(zhàn)南北,直到平定云南之后,陳圓圓就此住入了吳三桂的平西王府,一度“寵冠后宮”。
陳圓圓晚年較為凄涼,“三藩之亂”后下落成謎
陳圓圓雖然得寵,但卻好景不長,隨著年老色衰,加上與吳三桂正妻不合,因而漸漸失寵,就此離開平西王府轉而修道,按照《天香閣隨筆》的記載,陳圓圓就此“布衣蔬食,禮佛以畢此生”,一代紅妝從此豪華落盡,歸于寂寞。
不過,關于陳圓圓在“三藩之亂”后的下落,倒還有另外一個頗為傳奇的說法。根據(jù)傳說,現(xiàn)在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鞏縣水尾鎮(zhèn)馬家寨,便是吳三桂的后代,而陳圓圓也在“三藩之亂”后避難并終老于此。
按照傳說,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清軍攻入云南昆明,吳世璠(吳三桂已于康熙十七年去世)自殺身亡,“三藩之亂”至此徹底平定,清廷下旨,滅吳三桂九族。
陳圓圓由于不在平西王府,故而得以逃過一劫,在軍師馬寶的掩護下,采取聲東擊西、金蟬脫殼的方式,與吳三桂次子吳啟華等人逃出云南,最終逃至思州龍鰲里,就地化整為零,分住在各寺廟。陳圓圓削發(fā)為尼,住在天安寺,馬寶出家為僧,住在鰲山寺,吳啟華則住在廂子屋。
馬寶安頓好之后,便經(jīng)常下山探望陳圓圓和吳啟華等人,而其經(jīng)常走的一條山嶺便被后人稱為了“馬跡梁”,現(xiàn)稱“馬家梁”。至此,陳圓圓等人便就在此處安頓了下來,陳圓圓和馬寶都修道至終,陳圓圓死于耄歲,馬寶歿于上壽。
吳三桂的后人在此繁衍生息之后,逐漸形成了村寨,為了感謝馬寶,于是取名為馬家寨,而這也是馬家寨村民都姓吳的原因。
對于陳圓圓最后怎么死的說法很多,有說陳圓圓后與吳三桂不和,于是削發(fā)為尼。吳三桂反清失敗后身死長沙,陳圓圓便自沉于五華山長國寺的蓮花池,死后葬于池側;另一說是,辛酉破城時陳圓圓已病死;還有的說法,陳圓圓死于破城之日,但死法上又存有自縊、絕食而死或投滇池而死、又有一說,陳圓圓參予了吳三桂的反叛陰謀,兵敗后與吳三桂一同被殺數(shù)種說法。所以至今,陳圓圓的死還是一個謎。
陳圓圓簡介:
陳圓圓,字畹芬,原姓邢名沅。1623年4月3日出生于常州武進(今江蘇境內)。陳圓圓是秦淮八艷之一,一代名妓。后為明末山海關名將吳三桂妾,最終被李自成手下劉宗敏擄走成為其妻。
陳圓圓父親名邢三,母親早亡,從姨父姓陳。圓圓,傾國傾城,能歌善舞,色藝冠時,時稱“江南八艷”之一。崇禎時外戚周奎欲給皇帝尋求美女,以解上憂,遂派遣田貴妃的父親田戚畹下江南選美。后來田畹將名妓陳圓圓、楊宛、顧秦等獻給崇禎皇帝。
其時戰(zhàn)亂頻仍,崇禎無心逸樂。陳圓圓又回到田府,田戚畹占為私有。一日吳三桂在田府遇見陳圓圓,一見傾心,后吳三桂納圓圓為妾。據(jù)說李自成攻破北京,手下劉宗敏擄走陳圓圓,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遂引清軍入關,攻破李自成,但陳圓圓卻下落成謎。一說吳三桂為平西王,圓圓隨往,以女道士卒于云南。也有考證當時陳圓圓已經(jīng)離開北京。有考證,陳圓圓最后死于貴州省馬家寨。
有人說陳圓圓導致了明朝的徹底滅亡,個人覺得十分荒唐,有人說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個人覺得有點牽強,只是歷史事件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偶然性,而陳圓圓剛好身處其中罷了,讓一個大將軍為一小妾去倒戈,不存在的。
圖為陳圓圓畫像,此圖為道光年間臨摹清初陳圓圓真人像繪制。
陳圓圓,從小賣到蘇州青樓,那時候的青樓不只是享受皮肉之樂,更是文人墨客、達官貴人消遣休閑的地方,那里面的高級女子都能吟來頌去、歌舞曲藝,陳圓圓也是其中的名優(yōu),被封為秦淮八艷之一,1642年,田貴妃父親田弘遇將其帶入北京,想獻給崇禎皇帝,被農(nóng)民起義搞得焦頭爛額的崇禎沒有興趣,剛好被回京述職的吳三桂看上,納為小妾。
圖為貴州岑鞏縣馬家寨提供的陳圓圓晚年畫像。
不久吳三桂回山海關,小妾陳圓圓留在北京,1644年李自成打入北京,到處燒殺搶掠,其部下劉宗敏強占了陳圓圓。作為明亡后最后一支勁旅,吳三桂成了眾矢之的,自立或擁立實力又不夠,是歸順李自成,還是投降滿清猶豫不決,但作為將相家庭出生的吳三桂,打心底是看不起草莽李自成的,打下北京后更是一群烏合之眾,為了自己前途,吳三桂打著滅大順、為崇禎報仇的旗號,引清軍入關為援軍,事成后投降了滿清,搶回陳圓圓是順帶的事情。
圖為馬家寨陳圓圓墓,原碑立于雍正年間,后被毀,現(xiàn)為80年代立新碑。
此后陳圓圓一直跟著吳三桂,定居云南,享受了一段寵冠后宮的生活,后來年齡大了,慢慢被冷落,但因資格老,在平西王府地位較高。1673年吳三桂舉起反清大旗,1678年在衡陽兵敗不久死亡,其身后事和家眷均由親信馬寶安排,陳圓圓也在其中。馬寶本是崇禎一軍隊營總,先后投靠李自成、永歷帝,封為淮國公,永歷帝被吳三桂剿滅后,馬寶投吳三桂帳下,吳三桂反清后,馬寶進封為兵馬大元帥,吳三桂兵敗后,馬寶帶著吳氏子弟和女眷隱居于貴州東部大山中。
此地還有吳三桂墓、大周張皇后墓等。
為了掩人耳目,形成的村落叫馬家寨,其實都住著姓吳的,陳圓圓也歸落此地,并生活到了康熙34年去世,在今天的貴州東北部岑鞏縣的馬家寨,有吳氏和陳圓圓的墓,民國《岑鞏縣志》、《清鑒綱目》均有記載,并已被考古學者證實,陳圓圓墓碑上刻有“故先妣吳門聶氏之墓位席”11個字,其對應的正是“明蘇州氏陳圓圓王妃之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63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抗金儒將虞允文,他為南宋做過哪些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