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小編帶您走進孟珙的故事。
公元1127年發(fā)生的“靖康之恥”是大宋王朝最300多年歷史中最大恥辱,無數(shù)宋人武將立志要一雪前恥,那么最終誰做到了呢?他叫孟珙,南宋晚年最優(yōu)秀的將領。
1195年出生于湖北棗陽一個武將世家,曾祖父、祖父都是岳飛部將,父親孟宗政京西兵馬鈐轄,負責鎮(zhèn)守襄陽。孟珙自幼跟隨父親在軍營長大,行軍布陣樣樣精通,且武藝高強,可以說是有勇有謀。
公元1217年,金軍入侵南宋,進犯襄陽。在一次戰(zhàn)斗中,孟宗政被金軍包圍,22歲的孟珙見狀單槍匹馬殺入陣中,千軍萬馬如入無人之境,救回父親。公元1219年,20萬金軍圍困棗陽,孟珙奉命率軍偷襲金軍,連破金軍18座城寨,斬敵千余人,取得大捷。
此時孟珙已嶄露頭角,于1223年被封為右武大夫,逐漸得到朝廷賞識,但真正讓他一戰(zhàn)成名的是聯(lián)蒙滅金之戰(zhàn)。
公元1233年,蒙古軍都元帥塔察兒派使者向南宋朝廷建議聯(lián)手滅掉金國。宋朝文武百宮雖然很清楚蒙古人不靠譜,但他們心里更恨金人,畢竟靖康之恥帶給宋人的恥辱實在太大了,“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一雪靖康之恥是所有宋朝武將的最高目標,也是南宋皇帝最希望看到的。
所以,即便清楚蒙古人不可靠,南宋還是決定聯(lián)手,并派孟珙、江萬載等將領領兵2萬、糧30萬石,和蒙古大軍一起向金人發(fā)起進攻。金人得知消息后,立即派出2萬大軍攔擊南宋軍隊,試圖阻止其和蒙古大軍匯合,孟珙率軍應戰(zhàn),斬首1200余人,金軍潰敗,宋軍隨后到達蔡州(今湖北棗陽西南方向)城南,和蒙古大軍匯合,將金軍圍困在蔡州城內(nèi)。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遭到蒙古將領速不臺的瘋狂進攻,1232年金哀宗被迫將首都從汴京(今河南開封)遷移到歸德府(今河南商丘),但遭到蒙古大軍一路追殺,最終只能逃到蔡州。被孟珙和蒙古大軍圍城之后,金哀宗已是退無可退。
公元1234年正月,已走投無路的金哀宗決定將皇位禪讓給蔡州守將完顏承麟,正月初十,禪讓典禮開始后,宋蒙兩軍同時對蔡州發(fā)起總攻,宋軍率先攻入城內(nèi),將旗幟插上城墻上,宋、蒙、金三軍在城內(nèi)展開激烈廝殺,這也是三國唯一一次在同一戰(zhàn)場進行交鋒。
金哀宗在城破之時就自縊身亡,剛剛登上皇位的完顏承麟在混戰(zhàn)中被殺,金軍將領完顏仲德不愿歸順帶著部將投河自盡。戰(zhàn)后,孟珙找到了金哀宗的尸體,并把尸體一分為二,一半歸大宋,一半歸蒙古,存在119年的金國至此滅亡,宋人終于報了107年前的靖康之恥,這是連岳飛都沒做到的。
金國滅亡后,蒙古又將矛頭指向南宋,在之后的宋蒙戰(zhàn)爭中,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戰(zhàn)線都是孟珙在負責,使蒙古大軍無法前進一步,因為其杰出的防御能力,他也被史學家稱之為“機動防御大師”。
1246年孟珙病逝,時年52歲。在他活著的時候,蒙古軍隊一直無法突破宋軍防線,堪稱宋軍靈魂支柱,然而遺憾的是,在孟珙病逝33年后,南宋就被蒙古消滅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64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