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說起朱溫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公元907年,朱溫篡奪唐王朝的政治果實,建立后梁政權(quán),唐的滅亡,后梁的建立,意味著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亂象的開始。但在歷史本質(zhì)上而言,五代十國的亂象萌芽,自朱溫從黃巢反叛軍又成為了唐朝官軍之時就已經(jīng)打下了,朱溫的個人歷史是矛盾的,而且?guī)в泻軓姷恼谓粨Q意義,他于微末時孤身應(yīng)黃巢反唐朝,逐漸展現(xiàn)自我能力,也得到了巨大的權(quán)柄,到了后來,黃巢的戰(zhàn)爭舞臺不再適用于朱溫,他便轉(zhuǎn)而投往唐朝廷,并且通過鎮(zhèn)壓老東家黃巢從而成為唐朝權(quán)臣。
唐昭宗末年,大唐的局勢已經(jīng)破敗不堪,各地藩鎮(zhèn)騷動,皇帝沒有能力挽救亂局,因為士兵階層的大面積叛亂,令唐末時幾乎沒有忠心和法典能夠束縛天下,唯有不斷地破壞以及產(chǎn)生利益,才可以穩(wěn)定天下。朱溫有一位同為唐朝權(quán)臣的沙陀敵人,那就是唐末晉王李克用,他與李克用的爭鋒,加深了割據(jù)勢力對皇權(quán)的傷害,以至于直接打開了五代亂象,后梁以及后唐兩個政權(quán)分別成立。
雖然后來朱溫熬死了李克用,但是紛亂之勢并不是他有生之年可以解決并挽救的,即便是李存勖,也死于這一根源中,而朱溫,他本人的死亡更是因為這種叛亂意識深入他兒子的心中,他死于親子之反噬,本質(zhì)是更為荒誕的叛逆,因此后梁的歷史也沒有存在多久,可以說,朱溫本人的崛起史,就是唐中央皇權(quán)的潰敗史,走向末路的終曲。一、先從起義,再順唐廷
公元877年,年僅二十五歲的朱溫參與起義軍的造反運動,意圖推翻晚唐的無度統(tǒng)治,這場造反運動燃燒的速度非常之快,短時間內(nèi)點燃了大唐的大部分版圖。朱溫在起義軍中也迅速地發(fā)揮了他的才能,他當時與其兄朱存一同加入起義軍,但在起義軍南下攻擊廣州之時身亡。朱溫在這樣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迅速蛻變,而在南方廣州征戰(zhàn)的這些歲月里,當?shù)氐能婈牶秃兰潕缀鯖]有干擾黃巢軍的跡象,這也是唐末這會崩潰的一個特征。
公元880年,黃巢軍隊得益于唐朝軍隊的松散,迅速聚集兵力北上,再次圍困北方,這正是這一年,隔山觀虎斗的唐朝官僚,軍閥們,看著黃巢把唐僖宗趕出長安城,黃巢在長安城建立大齊政權(quán),成為一大方割據(jù)勢力。
朱溫也成為大齊政權(quán)的重要將領(lǐng)之一,公元881年,朱溫以一軍之力擊敗當時唐朝藩鎮(zhèn)的李思恭,李孝昌。但是在次年,朱溫無奈被實力極強的王重榮擊敗,被圍困于河中地區(qū),朱溫上十次上書求救于黃巢,但是卻被黃巢心腹孟楷所阻撓,正是黃巢和朱溫之間溝通的障礙,成為了推動朱溫倒向唐朝的導(dǎo)火索。公元882年到883年,朱溫的投降令唐僖宗大感歡喜,不僅沒有打壓朱溫,反而還重用朱溫,朱溫因此又成為了鎮(zhèn)壓黃巢的官軍主力。二、黃巢已滅,又斗一生之敵:李克用
在剿滅黃巢的過程中,除了朱溫以外,還有一位功勞比朱溫更高的沙陀人,那就是李克用。李克用的背景也并不比朱溫好到哪里去,在黃巢攻入長安前,李克用與其父親還因為抗命而率領(lǐng)沙陀騎兵和唐朝軍隊征戰(zhàn),最后戰(zhàn)敗被驅(qū)逐。唐僖宗為了啟用沙陀騎兵,只能將李克用詔令回朝,因此,李克用也是“逆臣賊子”的出身。
與那些隔岸觀火的大唐軍閥不同的是,李克用的確是欲將黃巢置于死地,他與朱溫步步緊逼,黃巢再也沒有之前被放任的好運氣,被打出了長安城之后,李克用緊跟黃巢,令黃巢無奈自殺,黃巢起義因此被平定,但是也意味著朱溫在實現(xiàn)政治野心的道路上有著一個新的敵人,那就是李克用。唐末期,大唐的最強勢力可以說是分為兩派,一派是以李克用為首的晉國,一派就是占據(jù)著國家實權(quán)的朱溫,后來的梁王。
在他們爭雄之前,朱溫曾暗殺過李克用,但是未得功成便讓李克用逃脫,也因此暴露出殺意,導(dǎo)致李克用提前點燃矛盾。公元897年到公元907年,這是朱溫黃金的十年,也同樣是李克用黃金的十年,他們無視了唐朝廷,自成巨物,但可惜,在公元907年,李克用逝世,覺得大敵已除的朱溫立即篡位,改唐為后梁政權(quán),成為梁太祖。
但朱溫沒想到的是,李克用的一生,強并不僅在軍事,而在于他有才能的兒子眾多,其中三子李存勖接過父親的“靖難”旗幟,以光復(fù)唐皇室之名討伐朱溫,朱溫在對戰(zhàn)中才明白,原來李克用的兒子要比他更強,大呼天命不歸,公元912年,朱溫與李存勖在河北爆發(fā)大戰(zhàn),朱溫慘敗。三、紛亂的輪回,朱溫被子弒而奪位
公元912年,朱溫被李存勖所擊敗,同時他也身患重病,命不久矣,那么面對這樣的情況,朱溫該考慮的便是立儲君之事。但可惜的是,朱溫的親子中,除了逝去的長子,幾乎沒有能夠勝任帝王之位的人,他只好把梁帝之位繼承給養(yǎng)子朱友文。立儲君一事還未傳到朱友文處,便提前給他的兒子朱友珪得知了,朱友珪就謀劃了弒殺朱溫的計劃,而朱溫最終也是被他的兒子殺死。
朱友珪在殺死朱溫后,還下詔追殺朱友文,被朱溫認為有帝王之才的朱友文也因此而死??此浦煊勋暟蚜旱壑蛔€(wěn),但實際上,自朱溫篡位以來,再到朱友珪弒父奪位,梁朝上下早已對他離心離德,甚至覺得皇帝也不過如此,不久,朱友貞發(fā)起兵變,再次造反,驅(qū)除朱友珪,公元913年,朱友珪無奈自殺,而朱友貞也廢除了朱友珪的皇帝稱號??偨Y(jié)
后梁的開局,就是一段內(nèi)亂殺伐的歷史,到了朱友貞成為皇帝,梁朝的生命也僅剩下十年光景了。李存勖一直沒有稱帝,也沒有因此爆發(fā)出巨大的階級矛盾,直到公元923年,后梁被李存勖所滅,李存勖也在這一年完成了他父親光復(fù)唐皇朝的遺愿,沙陀人李存勖稱帝,開創(chuàng)后唐。 但可惜的是,未過一年,李存勖也死于宮廷兵變,紛亂沒有結(jié)束,反而是開始。不得不說,朱溫的崛起史,就是唐末的一段混亂戰(zhàn)爭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64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