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砗粞淤澋墓适?,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呼延贊(?-1000年),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初期著名將領。呼延贊出身于將門之家,其父乃是后周淄州馬步軍都指揮使呼延琮。
呼延贊最大的功勞就是跟隨宋太宗趙光義征討北漢。在那場征伐北漢都城的太原之戰(zhàn),當時宋軍攻城受阻,士氣低落。
作為鐵騎軍指揮使的呼延贊毫無懼色,奮力攻城,戰(zhàn)斗中,他從城墻上摔下來再爬上去,反復了四次,愈戰(zhàn)愈勇,最終躍上城頭,吼聲震天,宋軍士氣大振,一舉拿下太原城。
呼延贊雖然驍勇善戰(zhàn),卻有勇無謀。宋太宗有意栽培他,提拔他,連連給他封官,可他卻做不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有時不僅地方管理不好,就連軍隊也弄得十分混亂。宋太宗只好再把他降到原來的位置。
可是,呼延贊又不甘心自己當個“芝麻官”,他做夢都想打仗,只有在戰(zhàn)場上,他才能找到施展才華的空間,展現(xiàn)自我的價值。于是,他連連向宋太宗送請戰(zhàn)書,要求率軍攻打契丹。
宋太宗見他一大把年紀還整日喊著打打殺殺,便召見了他,讓他當場演示。
呼延贊當即高興地不得了,立刻披掛上馬,左手持鐵鞭,右手持長矛,一陣風似的眨眼間就舞了三四個來回。
不僅如此,呼延贊還讓他的四個兒子呼延必興、呼延必改、呼延必求、呼延必顯加入表演,輪番舞劍揮鞭使矛,一片刀光劍影,舞得密不透風,停下時干凈利落,宋太宗連連稱贊。
不過,宋太宗知道呼延贊有勇無謀,雖然是一員猛將,但卻不是帥才。因此,宋太宗也只是賞賜給他銀子數(shù)百兩,賞給他四個兒子衣服綢帶,并沒有批準請戰(zhàn)契丹的申請。
呼延贊心里很是不甘,并且固執(zhí)地認為皇帝不同意自己上前線,是對自己存有疑慮。于是,他為表達忠心,做出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荒唐舉動。
他在自己全身上下到處刺上“赤心殺賊”的字樣,不僅臉上、身上、腳上有,就連嘴唇里面都刺滿了,還有兵器上、馬鞍上、馬鞍墊上,無處不是密密麻麻的“赤心殺賊”,并用濃墨著色,非常醒目。
這種刺身在宋代可是一種肉刑。呼延贊希望通過這種自虐、自殘的方式來打動皇帝的鐵石心腸。
不僅如此,呼延贊還叫來自己的嬌妻美妾,對她們說,即受皇家厚祿,應該在臉上刺字來表達對皇帝的感恩之情,如果誰不同意刺字,就立刻砍掉腦袋。
呼延夫人哭訴著請求不要在臉上刺字,他便讓妻妾將字刺在手臂上,不過四個兒子和仆人們依例執(zhí)行。兒子們不僅要刺四字,還要在耳朵后面刺上“出門忘家為國,臨陣忘死為主”。
于是,一時間,呼家上上下下,無論老翁婦孺,主仆從屬,一個個滿身是字,臉黑,身黑,手黑,耳黑,三分似人,七分似鬼,怪模怪樣,引得路人尖叫連連。
其實,呼延贊還有很多荒誕之舉。比如,他某個兒子剛生下來,他就在寒冷的冬天用刺骨的冷水澆在兒子身上,說長大后能耐寒勁健;兒子病了,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燉湯,說是孩子喝了能痊愈;孩子剛滿百日,還在襁褓之中,呼延贊竟把他從城樓上拋到地上,以此來試試兒子的命硬不硬!
呼延贊還把唐代名將尉遲恭當成自己的偶像,學著尉遲恭的樣子,著裝詭異,還常常以“小尉遲”自許。每次到皇宮辦事,他怪異的形狀總是引得那些值班宦官們團團圍觀。
有一次,他甚至當著那些宦官的面,用刀把自己的胸脯割得鮮血直流,然后讓隨從用筆蘸血,寫血書,請求皇帝批準他攻打契丹。
不過,呼延贊越是這樣荒誕不經(jīng),皇帝就越對他無動于衷,誰敢把這樣一個勝似精神病的人派到前線率兵作戰(zhàn)?
先不說能否贏得戰(zhàn)爭,倘若戰(zhàn)場上出現(xiàn)這樣一個“星外來客”,不被戰(zhàn)士們嘆息江山不幸,也會被敵軍譏笑為大宋無人。
呼延贊的荒誕之舉,真的是令人既搞笑又無語,說他是歷史上最搞笑的將軍不為過吧?
呼延晏:(生卒年待考),匈奴族。西晉時期前趙大司空。據(jù)《晉書.卷一百二.載記第二》:“署其衛(wèi)尉呼延晏為使侍節(jié) 、前鋒大都督 、前軍大將軍 ,配禁兵二萬七千 ,自宜陽入洛川 呼延謨:南北朝時,前趙名臣。他大公無私,深受百姓頌揚。他在當太守時,曾親自為一名婦女平冤,影響很大,國人傳為佳話。
呼延贊(?-1000),北宋將領。并州太原(今屬山西)人。出生于將門之家。初為驍騎卒,因作戰(zhàn)勇敢提拔為驍雄軍使。乾德二年(964)隨王全斌討伐后蜀,班師后因軍功提升副指揮使,太平興國初年拔為鐵騎軍指揮使。太平興國四年(979),協(xié)助崔翰戍守定州,升馬步軍副都軍頭。端拱二年(989),提拔為馬軍都軍頭,淳化三年(992)升任保州刺史、冀州副都部署,改遼州刺史。后官扶州刺史,加康州團練使?!端疂G傳》中的呼延灼是鐵鞭王呼延贊嫡派子孫。
呼延實,金將領。趙城(今山西洪洞北)人。本楊沃衍部曲,以戰(zhàn)功遷寶昌軍節(jié)度使。天興元年(1232),守青陽砦,為青陽總帥,翌年,移守峴山。
其他呼延姓名人有南北朝前趙大臣呼延謨;五代后周將領呼延琮等。
上古“十大名鞭”(“十大鞭神”)如下(倒序):
1、第十:勇武過人王三鐵——王繼勛。
根據(jù)《宋史·王繼勛傳》記載來看,其中有言“繼勛有武勇……常用鐵鞭、鐵槊、鐵撾,軍中目為‘王三鐵’”。不過這位聽起來如此強悍的猛將,但因有勇無謀,治軍無方,所以幾乎沒有打過勝仗。另外,這位王繼勛的品行也不大好,而且犯了很多錯,但趙匡胤都竟然寬容待之,到了趙光義時期,無法容忍,總算將王繼勛正法。
2、第九:身份高貴的使鞭者——趙德芳八賢王。
此人是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第四個兒子,歷任地方要職,不過因為身體不好,在 23 歲就得病去世了。不過,他雖然在歷史中的存活機會很短,沒有超過三集,但在演義中卻大放異彩,成為一個手握金鞭的正義形象。
3、第八:岳飛麾下最忠勇的抗金悍將——牛皋。
岳飛麾下猛將眾多,但論第一忠勇要屬牛皋。牛皋給人的印象類似于周倉對于關羽。牛皋在追隨岳飛之前的經(jīng)歷,史書記載比較粗略,所以很多細節(jié)不得而知。牛皋是獵戶出身,身強體壯,善射弓箭。
在加入岳家軍后,牛皋開始綻放異彩,善使雙鞭,作戰(zhàn)勇猛,建立了很多功勛,成為岳飛最喜歡的搭檔,深受岳飛的敬重和欣賞,一直擔任的是岳家軍的副總指揮。因為牛皋是河南人,所以河南人非常喜歡以牛皋作為門神。
4、第七:五代后晉愛國猛將——安重榮。
安重榮是五代時期的人,弓馬技術十分嫻熟,力氣也非常大,使用兵器為鐵鞭,而且還熟讀經(jīng)書,是一位文武雙全的猛將。當時石敬瑭為了做皇帝,把幽云十六州送給契丹作為大禮。此賣國求榮之事被安重榮看來是不可容忍的恥辱,于是領兵反石敬瑭。
但結果終因寡不敵眾,兵敗被殺,石敬瑭把是安重榮的頭顱裝在盒子里送給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以示忠誠和孝心。石敬瑭此無恥作為被后人所鄙夷,而安重榮的愛國氣節(jié)卻被后人敬仰。
5、第六:三國唯一鞭王、東吳三代元老——黃蓋。
黃蓋是東吳老將,使用的兵器是一對鐵鞭,此人雖然勇猛,但卻為人低調(diào)。每逢作戰(zhàn),常沖鋒陷陣,一對鐵鞭更是凌厲無比,屢立功勛。比如赤壁之戰(zhàn),雖然是周瑜統(tǒng)領,但是黃蓋獻火計之功才是點睛之筆,可是因為演義的原因,黃蓋的形象被大打折扣。
6、第五:水滸雙鞭將——呼延灼。
此人據(jù)說是呼延贊嫡派子孫,使用的兵器是家傳雙鞭。鞭的材質(zhì)有爭議,一說是鐵質(zhì)的,一說是銅質(zhì)的。呼延灼有萬夫不當之勇,原來擔任汝寧郡都統(tǒng)制,后來接受朝廷之命,去征伐梁山賊寇,但因各種原因,被梁山賊寇逼迫,最終走投無路,不得不投奔梁山。
呼延灼是水滸傳的虛構人物形象,但是后來經(jīng)過一些人士的分析和探究問源,推測呼延灼的原型是歷史上的宋朝將領呼延通。
7、第四:北宋名將鐵鞭王——呼延贊。
呼延贊出身將門之家,所以從小就接受了完整的軍事訓練,不管是個人勇武,還是統(tǒng)兵作戰(zhàn),在年少時都非常杰出。所以趙匡胤看到呼延贊的本領后,非常喜歡和欣賞,就加以重用,擔任驍雄軍使。到趙光義時期,宋太宗為了強大軍事力量,就親自選拔將帥,他非??粗睾粞淤?,就提拔呼延贊為鐵騎軍指揮使。以后因戰(zhàn)功,官職不斷高升。
呼延贊是一位神將,會使用多種兵器,比如破陣刀、鐵鞭(另一說為降魔杵)等。此外,我們都知道岳飛背上有四個字,但呼延贊身上也有四個字,叫:“赤心殺賊。”最為瘋狂的是,呼延贊不但自己在身上紋,還讓家人都跟著在身上紋這四個字,尤其是他的妻、女等女性。想來女性身上紋了這四個字,一定會充滿了陽剛之氣。
8、第三:后梁名將王鐵槍——王彥章。
王彥章是山東人,勇猛異常,以善使一桿鐵槍而聞名,綽號“王鐵槍”。但是王彥章還善使鞭,根據(jù)《金石索》等書籍提供的記載來看,王彥章所使鞭長 6 尺 2 寸,有 19 節(jié),重約 15 斤,鞭柄上刻著“赤心報國”4 個字。王彥章雖然勇猛過人,但最后在與李存勖的部隊交戰(zhàn)時,因寡不敵眾,兵敗被擒,李存勖勸降王彥章沒有成功后,就只好將其斬首,一代槍魂就此殞命。
9、第二:明末神將——袁崇煥。
此人是明末最杰出、最知名、也是最具爭議的抗清名將。他最杰出的兩大戰(zhàn)役是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據(jù)說袁崇煥在寧遠保衛(wèi)戰(zhàn)勝利后,他專門找到好的師傅打造了一條鐵鞭。袁崇煥持此鞭在寧遠之戰(zhàn)后,與皇太極交鋒多次,讓皇太極沒占到一點便宜。
最后皇太極啃不下袁崇煥這塊硬骨頭,只好玩起了反間計??上б淮究删葒麑⒈幻鞒实鄢绲澮粤柽t處死,還創(chuàng)造了中國古代史上凌遲之刑的一個無法超越的典型,割了 3600 刀。
10、第一:大唐開國名將、黑煞星轉(zhuǎn)世、門神——尉遲恭。
唐人黃滔有言“感鄂公之鐵鞭,呈祥以見”,此處的鄂公即是尉遲恭,他是大唐最杰出的名將之一,深受李世民的信任和重用,因勇猛異常,能征善戰(zhàn),被李世民贊為“百萬人敵”,比起三國中的“萬人敵”們,可真是不可同日而語。鄂公的鐵鞭不但能作戰(zhàn)使用,還能打奸臣。
據(jù)說李世民得病后,不得治愈,只好讓尉遲恭和秦瓊守護在門外,李世民的病竟然好了。之后,李世民就讓人把尉遲恭和秦瓊的像畫下來掛在門外,以震懾護衛(wèi)。民間也跟著紛紛效仿,于是尉遲恭活著就成了老百姓最喜聞樂見的門神。另外,尉遲恭早年是鐵匠出身,所以也被鐵匠們奉為自己的保護神。在演繹中,尉遲恭更是神奇,他還是黑煞星轉(zhuǎn)世。
呼延灼夜賺關勝的郵票
當時梁山的大軍已經(jīng)攻打到京城了,朝中無人,這時候關勝帶領郝思文等十幾個關西大漢見過蔡京后便奔赴戰(zhàn)場。宋江每天都帶兵攻打京都,后神行太保戴宗前去告訴宋江,讓宋江火速回去。當時朝中的梁中書和李成、聞達商議,先去攻打梁山,宋江趕不及來救,只要趁勢追擊必定能生擒宋江。不料中了花榮和林沖的埋伏,退走途中又遇到宋江前來支援的隊伍,宋江正準備用計攻打李成。但是張橫卻急于建功,私自帶兵去劫關勝的大營,關勝早有準備,于是生擒了張橫,而后其兄弟張順又帶人去解救張順,也被打得死里逃生。跑到宋江那里報告這一消息,宋江第二天便和關勝對戰(zhàn),林沖和秦明出戰(zhàn),即將捉住關勝的時候,宋江不忍心傷害關勝,便鳴金收兵了,關勝心中很是疑惑。當天夜里,呼延灼到關勝的大營拜訪關勝,并告訴關勝,自己當時是怎樣被逼無奈才歸順梁山宋江的,現(xiàn)在聽到關勝在這里,他想投靠關勝一起對付宋江,而自己對宋江的情況了如指掌,所以當時便取得了關勝信任。于是二人商定,明天夜里騎快馬,由呼延灼帶領抄小路偷襲宋江的營寨。
第二天夜里,關勝果然和呼延灼一起前往宋江大營,夜里行軍中看到前方有紅光閃爍,呼延灼說那就是宋江的大營,關勝求勝心切,行軍更加迅速,突然兩旁沖出人馬將關勝的隊伍打得潰不成軍,三軍將士各自逃生,宋江他們活捉了關勝。這便是呼延灼月夜賺關勝的故事。
天罡星雙鞭呼延灼
呼延灼征討梁山說的是呼延灼在沒有歸順梁山以前曾經(jīng)奉命帶兵抵抗梁山的軍隊,當時呼延灼實處看家本領“連環(huán)馬”來對付宋江他們,智多星吳用便請來幫手金槍手徐寧來破呼延灼的“連環(huán)馬”陣,最終呼延灼的軍隊被打散,呼延灼也逃跑去投靠青州的慕容知府了。
纏斗青州說的是呼延灼投靠青州后不久又和宋江的隊伍交鋒,最終呼延灼被吳用用計謀生擒,并在宋江等人的極力勸說下終于歸順梁山,并死心塌地地追隨梁山,宋江便將他的踢雪烏雅馬還給了呼延灼,呼延灼自此騎乘這寶馬為梁山立下汗馬功勞。
計賺關勝說的是呼延灼奉宋江的命令攻打還沒有歸順梁山的“大刀”關勝,呼延灼詐降,騙取了關勝的信任,在夜色的掩護下將關勝引到宋江他們事先埋伏好的地方,將關勝生擒。這個也被稱為“呼延灼月夜賺關勝”。
南征北戰(zhàn)說的是大聚義后,李逵在元夜鬧東京,呼延灼帶領梁山五虎將一起,帶兵到京城外接應從城中逃脫的梁山好漢,準備與高俅對戰(zhàn)。大戰(zhàn)初期,呼延灼曾有二十招打死荊忠的壯舉,后來在“沒羽箭”張清的援助下,大獲全勝,這也是呼延灼在整部《水滸傳》中第一次不使用他的獨門武器“水磨八棱鋼鞭”作戰(zhàn)的戰(zhàn)役。
梁山好漢招安后,呼延灼參加很多次征戰(zhàn)遼國、田虎等戰(zhàn)役,并且戰(zhàn)功赫赫。最后呼延灼在征戰(zhàn)金國四皇子的時候殺到淮西陣亡。
雙鞭呼延灼
踢雪烏雅馬自古以來就是有名的馬匹,霸王項羽的坐騎就是這個馬,在《水滸傳》中描寫踢雪烏雅馬渾身墨錠色像黑鐵一樣的黑,四個馬蹄子卻白得跟雪似的,也正是因此被稱為“踢雪烏雅”,且這個馬可以日行千里。
在呼延灼與梁山的對決的戰(zhàn)役中,呼延灼帶著陳州團練使韓滔和“天目將”彭^,呼延灼與林沖、扈三娘、孫立對決,不分勝負的時候,彭^被扈三娘生擒,呼延灼用了其絕招“連環(huán)馬”戰(zhàn)勝宋江,但是后來呼延灼的幫手凌振也被宋江等人生擒,而宋江的幫手徐寧讓宋江士兵練習鉤鐮槍,打敗呼延灼后,呼延灼倉促而逃,其坐騎踢雪烏雅馬也丟失了,踢雪烏雅馬被宋江等人帶回梁山。
后呼延灼再次與宋江等人交戰(zhàn)的時候,被智多星吳用設計生擒在坑里,宋江等人好言相勸呼延灼,讓其歸順梁山,呼延灼思量再三后同意了,宋江等人便將踢雪烏雅馬重新歸還給呼延灼,此后呼延灼就一直騎乘此馬,跟隨宋江參加大大小小多次戰(zhàn)役,而踢雪烏雅馬就像水磨八棱鋼鞭一樣成為呼延慶的象征。
水滸傳中的雙鞭呼延灼
呼延灼在上梁山之前在朝廷任職的時候,梁山好漢已經(jīng)攻占了高唐州,當時的太尉高俅便推薦呼延灼為征寇大將,呼延灼面圣宋徽宗的時候,深得宋徽宗的歡喜,賞賜了一匹踢雪烏雅給呼延灼當坐騎,很是威風。于是呼延灼便帶著陳州的團練使韓滔去討伐梁山,呼延灼先后與梁山的林沖、扈三娘、孫立交戰(zhàn),因為雙方都是武藝高強的武林好手,所以分不出勝負高低,而呼延灼的副將卻被扈三娘給抓住了,于是呼延灼便用了一招“連環(huán)馬”戰(zhàn)勝了宋江。呼延灼后來又去找了個幫手名叫“轟天雷”凌振,但是沒過多久,凌振就被晁蓋、宋江給誘擒了,梁山那邊又請到幫手“金槍手”徐寧,徐寧用了一招“鉤鐮槍”破解了呼延灼的“連環(huán)馬”,呼延灼大敗,便往青州方向逃跑,投奔當時的知府慕容彥達。
后來又一次和宋江、吳用他們交手,被吳用用計謀活捉,在梁山眾位好漢的勸說下,加入了梁山的隊伍,并得到他以前的坐騎,踢雪烏雅,在日后得戰(zhàn)役中屢屢建功,是梁山隊伍中一名重要的武將。
鐵鞭呼延贊
呼延贊祖上就是將門之家,他在朝廷中以威著稱,公元964年,呼延贊跟隨王全斌征戰(zhàn)后蜀,并擔任前鋒,戰(zhàn)爭中呼延贊身上受傷無數(shù),戰(zhàn)功卓越,被封為副指揮使,公元976年的時候,宋太宗親自選拔任免軍官,呼延贊因威猛過人被封為鐵騎軍指揮使。公元979年,呼延贊參加宋太祖征戰(zhàn)北漢的戰(zhàn)役,在此戰(zhàn)役中,呼延贊是不要命的打法,不僅是最先登上城樓的人,并且在登上城樓后先后從矮墻上掉落四次,宋太祖親眼看到呼延贊的英勇,非常高興,當即就賞賜呼延贊金帛。此后呼延慶在朝中便步步高升,后曾自己向朝廷請求到邊關駐守,一身忠肝義膽。又一次宋太宗召見他的時候,讓他表演一下他的武藝,呼延贊立即船上戰(zhàn)甲,威風凜凜,策馬奔騰,揮刀舞鞭,手持長矛在殿中旋轉(zhuǎn)四圈多,而后又將自己的四個兒子叫來,和自己一起表演。宋太宗看到呼延一家的雄風,大為欣喜,賞賜他百兩銀子,賞給他的四個兒子衣服和綢緞。
公元1000年,宋真宗為他的母親元德皇后造墓地,任命呼延贊為儀衛(wèi),呼延贊回來后就去世了,呼延贊一身忠肝義膽,隨和率真,其呼延家族更是武將輩出。
小李廣花榮
林沖在一百零八將中位列第六,最初是東京八十萬禁軍的總教頭,因為他的妻子張氏被太尉高俅的養(yǎng)子高衙內(nèi)看中,所以在東京多次被人陷害,走投無路之下,到梁山落草。林沖的故事很多,如誤入白虎堂、棒打洪教頭(入選小學課本)、風雪山神廟等,后世將他的事跡編排為各種評書,如《誤入白虎堂》在民間廣為流傳。林沖在梁山立下汗馬功勞,招安后,跟隨宋江、盧俊義等征戰(zhàn)遼國、田虎,在征戰(zhàn)方臘的時候,染上了風癱,便在六和寺養(yǎng)病,半年后去世,死后被封為忠武郎。
花榮是梁山一百零八好漢中排行第九的好漢,屬天罡星。最初是清風寨的副知寨,是位少年將軍,和宋江是老朋友了?;s在《水滸》中使用的兵器是長槍和弓箭,其弓箭的技術爐火純青,有百步穿楊的水準,人送外號“小李廣”?;s上梁山后,為了使眾位好漢信服,當眾射中天上飛過的雁群的第三只雁子的頭,滿山的好漢無不敬佩,其在宋江攻打祝家莊的時候射下祝家莊的指揮燈,使得祝家莊人馬混亂,隨后又跟隨宋江作戰(zhàn)多次,立下很多的戰(zhàn)功。因為花榮不僅弓箭了得,其人更是英姿颯爽,所以又被譽為梁山第一美男將軍。在得知宋江死訊后,花榮在宋江墳前上吊身亡。
呼延灼是名門武將呼延一族的后人,在梁山中排行第八,使的一對水磨八棱金剛鞭,威風凜凜,也為梁山做了很大的貢獻,招安后在攻打金國四皇子的戰(zhàn)事中陣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65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