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zhǔn)備了耶律宗允的故事,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契丹大遼國的長沙王耶律宗允,就因為長得太過高大帥氣,被太后伯母逼迫迎娶她的寡婦姐姐,宗允的原配妻子也因此成為被殃及的池魚。
01,皇家貴胄子
耶律宗允(1005-1064),字保信,契丹名叫謝家奴,或者色嘉奴,是大遼國的皇家貴胄子。
宗允是遼景宗耶律賢和承天太后蕭燕燕的寶貝金孫,遼圣宗耶律隆緒的親侄子,皇太弟耶律隆慶第三子,母親齊國妃蕭氏。
對了,齊國妃蕭氏既是兒子宗允的媽,也是宗允的表姐,因為她是蕭燕燕的外孫女,是丈夫隆慶的妹妹魏國長公主耶律長壽的女兒,也就是說,外甥女蕭氏嫁給了親舅舅隆慶,屬于舅甥婚。
所以,宗允的祖父母是耶律賢和蕭燕燕,外祖父母是蕭排押和長壽女,外祖母既是外祖母也是親姑媽,抹把汗,遼國皇室貴族頻繁的近親聯(lián)姻以及舅甥婚,讓人物關(guān)系復(fù)雜到燒腦。
宗允不但出身好,而且長得好,《契丹國志》夸贊他高大魁梧美姿容,他還學(xué)習(xí)好,性格好,樂于為善,雅有成人之量,很受伯父圣宗隆緒的疼愛,待他像親生兒子一樣,“情深猶子”。
開泰六年(1017),才12歲的宗允,就被伯父圣宗授職貝州觀察使,節(jié)鉞昭義軍,封長沙郡王,既而進(jìn)位同中書門下三品。
在伯父的保駕護(hù)航下,年輕的宗允在仕途上非常順利,但在伯父死后,宗允卻遭遇到他人生中最大的一場危機。
02,被逼娶老寡婦
太平十一年(1031)六月初三,遼圣宗駕崩,太子宗真繼位,是為遼興宗,他不甘屈居人下的老娘元妃蕭耨斤迅速掌控大權(quán),并在六月二十五日發(fā)動政變,擊敗圣宗齊天皇后蕭菩薩哥一派,賜死蕭菩薩哥派的得力干將駙馬蕭紹業(yè)、蕭匹敵,把蕭菩薩哥遷徙到上京。
弄不過老娘的興宗被迫退居二線,朝堂成了蕭耨斤的天下,她的家族也借此更進(jìn)一步,兄弟姐妹們都成了炙手可熱權(quán)勢熏天的頂級權(quán)貴。
蕭耨斤的大姐秦國夫人,原先嫁給宗室漆水郡王耶律寧,這個耶律寧是遼太祖阿保機弟弟剌葛的曾孫,婚后早亡,寡居的蕭大姐不甘寂寞,自然不乏入幕之賓,因此,蕭大姐在權(quán)貴圈里是艷名遠(yuǎn)揚。
皇太后蕭耨斤當(dāng)然知道大姐的風(fēng)流韻事,還準(zhǔn)備給大姐找個更帥的,這不,倒霉的長沙王耶律宗允因為長得帥就被小伯母蕭耨斤相中了。
沒錯,雖然耶律宗允是蕭耨斤兒子的親堂哥,但驕橫的皇太后還是準(zhǔn)備讓這個帥逼大侄子做自己的新姐夫,遼國貴圈婚姻更是不管輩分年齡。
宗允是統(tǒng)和二十三年(1005)出生,他的小伯母蕭耨斤大約在乾亨中期(980-983)出生,蕭大姐的生年最低也在980年以前。
也就是說,蕭大姐最少比宗允大25歲以上,在景福元年(1031)時,宗允才26歲,而蕭大姐得51歲以上,讓宗允迎娶蕭大姐,可真是一樹海棠壓梨花。
身為皇室貴胄的耶律宗允當(dāng)然不愿意,以有妻有子為由拒絕太后小伯母的無理要求,蕭耨斤連親兒子都能下手修理,何況丈夫的親侄子?就派人殺死宗允的原配妻子長沙王妃,諾!現(xiàn)在你沒妻子了吧?鯀夫娶寡婦,多好的一對啊!可憐紅顏薄命的長沙王妃,因為丈夫太帥而被殺,也真是倒血霉了。
耶律宗允無奈了,即便他也是皇室貴胄,景宗皇帝和承天太后的寶貝金孫,圣宗皇帝的愛侄,興宗皇帝親堂哥,在驕橫跋扈欺凌皇帝的法天皇太后蕭耨斤面前,不慫也得慫了,只能迎娶蕭大姐這位五六十歲的老寡婦。
03,平坦的仕途
講真,老夫少婦常見,老婦少夫還真不常見,在權(quán)勢面前,身為帝女的廣寧公主被楊國舅的家奴打下馬都告狀無門,同理,身為帝孫的耶律宗允也只能被迫迎娶老婦,總不能去死吧?
或許有彌補宗允的意思,也或許宗允是帝孫的緣故,總之,宗允在此后的仕途上非常順當(dāng),先后任職天雄軍節(jié)度魏州管內(nèi)觀察處置等使,歷經(jīng)崇義軍、興國軍,又加侍中,晉封韓王、汧王。
到了侄子道宗洪基在位時,宗允又賜保順功臣,晉封陳王,拜南宰相,又加賜協(xié)贊功臣,兼中書令,晉封魯王,加守司徒。
清寧十年(1064),60歲的宗允改判匡義軍節(jié)度使事,赴任途中,十二月七日薨于行帳。道宗知道后為之輟朝五日,下詔追封鄭王,謚號“恭肅”。
在宗允去世時,他被逼迎娶的寡婦蕭大姐早已經(jīng)亡故,在宗允的墓志上被夸贊:“春蘭發(fā)艷,夙藹於柔儀,夕蕣飄英,俄驚于迅晷?!?/p>
其實,蕭耨斤的姐姐妹妹都很風(fēng)流,不只是她大姐愛美色,妹妹晉國夫人也不遑多讓,蕭小妹最初嫁給宋國王耶律休哥之子西北路右神武衛(wèi)上將軍耶律元,封晉國夫人,耶律元去世后,改嫁兵部尚書耶律延寧。
延寧死后,蕭小妹再次守寡,又被戶部使耿元吉帥一臉血,央求姐姐蕭耨斤幫忙。蕭耨斤故伎重演,把耿元吉的妻子殺死,讓蕭小妹嫁給耿元吉。
從蕭家姐妹的事跡也可以看出,契丹遼國在婚姻關(guān)系上比較開放,二嫁乃至三嫁、四嫁的,都很普遍。只不過殺人妻子逼婚,手段就有些過了,當(dāng)然,蕭耨斤會一臉振振有詞說,她是跟婆母蕭燕燕學(xué)的,宗允攤手表示無奈。
如果要問契丹遼國幸福值最高、過得最肆意的皇子是誰,莫過于蕭燕燕的愛子耶律隆慶,其他諸如太祖嫡幼子李胡、太宗嫡幼子罨撒葛,還有興宗愛弟宗元,前者被兒子牽連處死,中者奪位失利郁悶死,后者則因謀反被侄子弄死。
唯有耶律隆慶,童年是父母心愛的兒子,成年后是帝國地位最高的宗王,即便皇帝親哥哥心里忌憚,但表面也得兄友弟恭其樂融融,就算隆慶死后,他的兒子們也各個身居高位,成為皇帝倚重的宗藩。
所以,要問誰是契丹最幸福的崽?自然是第一高富帥秦晉國王耶律隆慶咯!
資忠弘孝神謀霸略興國功臣、兵馬大元帥、燕京留守、守尚書令、兼政事令、秦晉國王、贈孝貞皇太弟諱隆慶(973-1016),字燕隱,小字普賢奴,或曰菩薩奴,是遼景宗耶律賢和承天太后蕭綽蕭燕燕的第二子,遼圣宗耶律隆緒(文殊奴)的二弟。
隆慶生于保寧五年(973),比大哥圣宗耶律隆緒小二歲,當(dāng)時他的父親遼景宗耶律賢25歲,母親皇后蕭燕燕20歲,隆慶上面除了同母兄隆緒,還有同母姐觀音(又名燕哥),另外還有個異母姐姐 淑哥 。
蕭燕燕才20歲都生了三胎,病歪歪的明扆大王25歲都四個娃了,我滴個神吶!真不知道要說什么好了,后來的圣宗在生育能力上真不如他爹。
隆慶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xiàn)出英武不凡的聰慧模樣,跟個小大人似的,和同齡小孩子嬉戲時,就喜歡排演行伍陣法,由他來充當(dāng)指揮官,號令一出無人敢違背,被他爹景宗看見,就夸贊自己兒子:此吾家生馬駒也!
年紀(jì)稍大一點,又精通騎射,驍捷如風(fēng),即便母后又生育了三弟 隆祐(隆裕) ,也沒影響隆慶在父母心中的地位,話說排行在中間的孩子,很少能越過長兄或幼弟成為父母愛子的,但隆慶他做到了。
乾亨二年(980),8歲的隆慶和兄弟一起封王,10歲的隆緒封梁王,1歲的隆裕封鄭王,隆慶則封恒王。
在這一年,27歲的母后蕭燕燕生育第七個孩子 藥師奴(又名鄭哥、韓八) ;在這一年,隆慶唯一的異母姐姐才十來歲的淑哥,被父皇嫁給來自北漢的降臣 盧俊 。
隆慶的父皇景宗身體并不好,母親蕭燕燕的娘家勢力也不大,只能依靠義父 蕭干 和 韓匡嗣 父子,為了提攜娘家,蕭燕燕就把女兒嫁給弟弟,乾亨三年(981),隆慶11歲的姐姐觀音女被封為齊國公主,下嫁給舅舅 蕭繼先 。
景宗為了給妻子蕭燕燕增加籌碼,又讓他最倚重的宗室大臣 耶律斜軫, 迎娶皇后的侄女,和皇后建立起姻親關(guān)系。
乾亨四年(982)九月二十四,景宗耶律賢駕崩,當(dāng)時的皇后蕭燕燕才29歲,長子隆緒12歲,老二隆慶10歲,老三隆裕4歲,老四藥師奴已經(jīng)夭折一年半了,真是孤兒寡母,處境別提多艱難了。
新出爐的皇太后蕭燕燕為了穩(wěn)定局勢,把大兒子以及兩個小女兒都推出去聯(lián)姻,倚重耶律斜軫和韓德讓,終于把江山坐穩(wěn),帶領(lǐng)契丹大遼的人民奔向美好生活。
對母親的艱辛,年少的隆慶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更是刻苦練習(xí)騎射,以期早點給母后兄長幫忙。隨著弟弟們的年齡增長,年輕的圣宗也開始倚重兄弟,總比外人可靠吧!當(dāng)然,這其中更多的則是來自他媽蕭燕燕的考量。
統(tǒng)和十六年(998)十二月初一,于越、宋國王、南京留守 耶律休哥 薨,圣宗為之輟朝五日,晉封26歲的弟弟恒王隆慶為梁國王、南京留守,20歲的幼弟鄭王隆裕為吳國王。
留守是契丹遼國上京(天顯十三年更名)、南京(太宗升幽州為南京,或曰燕京)、中京(統(tǒng)和二十五年城)、西京(重熙十三年升)、東京(天顯三年升南京,十三年改為東京)五京的最高長官,既是五京(當(dāng)時只有上、東、南三京)所在地的最高軍事長官,也是該地的最高行政長官, 擁有所在地的統(tǒng)兵權(quán)、行政權(quán)、司法權(quán)。
而五京之中, 尤以與北宋鄰近的南京最大,作為邊防重鎮(zhèn),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更是契丹遼國在華北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中心,所以,南京留守一職可謂是位高權(quán)重,非常容易對皇權(quán)構(gòu)成威脅。
在隆慶就職之前,就曾有 耶律牒臘 、 耶律婁國 在任職內(nèi)參與過謀反。其他諸如蕭思溫、高勛、韓匡嗣、耶律休哥、蕭孝先、蕭孝穆、耶律仁先、耶律宗元、耶律淳等遼國名臣,都曾出任過南京留守,足見南京留守的重要性。
統(tǒng)和十七年(999)七月,承天太后蕭燕燕準(zhǔn)備伐宋,九月初一,蕭燕燕母子來到南京,以南京留守耶律隆慶為先鋒官攻打北宋。
當(dāng)時宋朝的鎮(zhèn)、定、高陽關(guān)都部署 傅潛 ,畏懦無方略,擁步兵、騎兵八萬多,卻閉門自守不敢應(yīng)戰(zhàn)。將官們紛紛請命出戰(zhàn),反而被傅潛大罵,最后大宋朝廷都派使者催促傅潛出兵,這廝仍然不動。
年過七十的副將 范廷召 大怒,入帳去懟傅潛:“將軍擁重兵卻畏敵如此,還不如一個老婆子,你既然怕死,就發(fā)兵給我,讓我去破敵?!?/p>
傅潛不得已分騎兵八千、步兵二千讓范廷召去高陽關(guān)迎擊遼軍,同時還許諾他會出兵為援。范廷召又約高陽關(guān)都部署 康保裔 合兵迎戰(zhàn)遼軍,此時耶律隆慶已經(jīng)來到瀛洲,康保裔約范廷召繞到隆慶后軍再合兵夾擊。
但康保裔到瀛洲和遼軍正面對上時,因為時間差的問題,范廷召卻還沒到,康保裔只能自己面對隆慶的大軍,被層層圍困的康保裔戰(zhàn)到兵盡矢絕,也不見援軍,他不愿意聽從部下易甲改裝逃逸的建議,最后和全軍一起戰(zhàn)死。
此時范廷召才到瀛洲西南,聽說康保裔戰(zhàn)死,匆忙列軍布陣,一戰(zhàn)立威的隆慶并沒有因勝生驕,反而越發(fā)沉穩(wěn)冷靜,決定趁范廷召列陣之際搶攻打亂宋軍的陣勢。
麾下的大將 蕭柳 (隆慶二姐夫兼岳父東京留守 蕭排押 的侄子)領(lǐng)命出戰(zhàn),果然把宋軍沖擊的亂了陣腳,隆慶就趁勢率軍攻之,南軍大亂,范廷召被迫潰走。
統(tǒng)和十九年(1001)九月,蕭燕燕再次南伐,29歲的南京留守、梁國王隆慶依舊是先鋒官。二十一年(1003)三月,耶律隆慶和 耶律奴瓜、蕭撻凜 等圍困宋人的望都(隸屬河北保定),宋將王繼忠約王超、桑贊等領(lǐng)兵前往救援。
王繼忠部率先在康村與契丹軍碰頭,兩軍激戰(zhàn)一天一夜,宋人糧道也被遼人切斷,龜縮到定州的王超、桑贊等畏敵如虎,居然不敢去救援王繼忠。
可憐王繼忠以少博多、后繼無力,又沒有外援,只能帶領(lǐng)部下突圍,契丹軍是里三層、外三層把王繼忠包圍,圍數(shù)足有十重,可見遼軍之盛,王繼忠所部將士皆遭重創(chuàng),卻依舊血戰(zhàn)到底,在且戰(zhàn)且行中,來到望都西山白城,全軍覆沒,王繼忠被俘。
雖然王繼忠后來被迫投降契丹,但他仍然是個令人尊敬的英雄,王超、桑贊之流才應(yīng)該羞愧死。對于王繼忠這樣的人杰,賢明的蕭燕燕非常賞識他,不但授予戶部使的官職,還把開國功臣 康默記 家族的女孩許配給王繼忠,后來在澶淵之盟中,王繼忠也沒少為故國大宋奔走。
統(tǒng)和二十二年(1004)十二月,遼宋簽訂澶淵之盟,結(jié)束兩國之間的戰(zhàn)事,曾經(jīng)在南伐中多次立功的皇弟耶律隆慶,仍然留守南京。
耶律隆慶身為承天太后蕭燕燕愛子,天輔皇帝文殊奴的親弟弟,又長期擔(dān)任南京留守的官職,還擁有自己的 斡魯朵敦睦宮 (赤實德本斡魯朵),不但地位顯赫位高權(quán)重,而且相當(dāng)有經(jīng)濟實力,簡直就是契丹大遼的第一高富帥。
就連南朝宋國的人都知道,隆慶是契丹最有權(quán)勢的親王,甚至比他哥哥圣宗皇帝過得都滋潤。在南京附近有個炭山,是契丹帝后避暑、狩獵的圣地,特意在那里建有涼殿,承天太后蕭燕燕非常喜歡夏季去那里納涼。
每當(dāng)蕭燕燕前來炭山避暑時,身為南京老大的隆慶就陪著老母親同去小住,出行極其排場,“妓妾皆從,穹廬帟幕,道路相屬。”盡顯張揚和驕奢。
當(dāng)時圣宗都三十五六歲,還沒有一個兒子養(yǎng)住,比他小二歲的隆慶則最少有五個兒子 健康 長大,皇帝無子不能不引起太后的憂慮,因而, 在蕭燕燕心中,越發(fā)倚重文武雙全又性格強勢張揚的次子隆慶,認(rèn)為二兒子就是皇帝生不出 健康 兒子的最好選擇。
性格相對軟弱的圣宗,對老娘的想法當(dāng)然是心知肚明,但又無可奈何,畢竟老娘大權(quán)在握,就算心里忌憚弟弟,表面還得兄友弟恭。
統(tǒng)和二十七年(1009)十二月初九,蕭燕燕駕崩;二十九年(1011)三月,大丞相晉國王耶律隆運薨,圣宗隨即就任命幼弟楚國王隆祐,接替韓德讓權(quán)知北院樞密使事。
因為蕭燕燕和韓德讓的相繼死亡,還讓南朝宋國腦補出一場契丹皇帝兄弟不睦的大戲來,一時傳說契丹主殺大臣 邢抱樸 ,以劉晟代知政事,又召見弟弟隆慶,隆慶以避暑為借口不去見他哥;一時又傳隆慶修繕兵器,派親信聯(lián)絡(luò)國中權(quán)貴;一時還有傳說隆慶派人致信給宋雄州,說契丹主不能敦睦兄弟,故而喪失人心,國人多依附隆慶。
各種流言滿天飛,好像契丹國分分鐘就要是上演兄弟鬩墻一樣,把宋真宗鬧的頭昏,告誡大臣說:這些流言必定是隆慶派人散布的,不要輕信,注意邊防。
事實證明,這的確都是宋人的道聽途說,雖然說圣宗忌憚兄弟隆慶,但也不會去貿(mào)然削藩,只不過針對隆慶來一番人事調(diào)動。
統(tǒng)和三十年 (1012)三月,圣宗晉封二弟梁國王隆慶為晉國王,依舊留守南京 ,把幼弟楚國王隆祐徙封齊國王,留守東京; 五月,以邢抱質(zhì)為大同節(jié)度使(后來的西京);七月,以韓德讓的侄子耶律遂貞(韓制心)為遼興軍節(jié)度使,駐守平州。
很明顯,南京之西的大同有邢抱質(zhì),之東的平州又有耶律遂貞,東西兩鎮(zhèn)聯(lián)手,絕對可以牽制南京。隨即在當(dāng)年十一月初一,圣宗改元開泰,并在十二月, 給二弟隆慶加 守 太師,兼政事令,又拜為大元帥,晉封秦晉國王,賜金券(鐵券)。
圣宗這波操作可以??!一手防范一手吹捧,這是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的節(jié)奏么?秦晉國王可是契丹大遼首個兩字國王,隆慶獲封也算開了個首例。按說被皇帝如此抬舉,大多數(shù)人都很容易膨脹的,但隆慶并沒有迷失,反而沒有老娘在時的張揚,而是低調(diào)起來。
開泰五年(1016)二月二十三,后宮元妃 蕭耨斤 生下皇子 宗真 ,圣宗終于再次擁有后族血統(tǒng)的皇子,開心的圣宗就把小皇子交給齊天皇后 蕭菩薩哥 撫養(yǎng)。
當(dāng)年九月, 皇弟、南京留守、秦晉國王隆慶來朝,圣宗親自出迎到實德山,還和弟弟一起在松山狩獵。十月,圣宗封隆慶13歲的長子 查割 為中山郡王,12歲的次子 遂哥 為樂安郡王,可謂榮寵至極。
年底十二月兄弟聚會完畢, 秦晉國王隆慶返回南京,行至北安州境內(nèi)時,突然病死,年43歲。 消息傳到上京,圣宗非常哀慟,為之輟朝七日。
開泰六年(1017)三月,圣宗親赴顯州,把二弟葬在醫(yī)巫閭山,并追冊隆慶為皇太弟,謚號“孝貞” (或曰“孝文”)。還在當(dāng)年四月,加恩封隆慶少子 謝家奴 為長沙郡王。
秦晉國王隆慶在他43年的人生中,擁有三位正妻,更有不可數(shù)的姬妾,他的三位正妻都是他的親外甥女,即他姐妹的女兒。
關(guān)于隆慶的三位蕭氏正妻 秦國妃、宋魏國妃、秦晉國妃 ,最初猴格以為都是前一個早亡,才續(xù)娶后一個,后來通過隆慶諸子的墓志發(fā)現(xiàn),他的三位正妻應(yīng)該是同時存在的,而且都有封號,不知道這種情況在契丹是特例還是普遍性的。
隆慶的 大姐齊國公主觀音 ,嫁給舅舅蕭繼遠(yuǎn), 生了最少兩個女兒,被母后蕭燕燕做主,長女嫁給二弟隆慶封秦國妃,次女嫁給三弟隆祐封齊國妃 ,都是舅甥婚,齊國公主也成了兩個小弟弟的岳母。
齊國公主觀音生年為970,11歲981年時下嫁蕭繼遠(yuǎn), 假定她是在15歲985年生長女秦國妃,秦國妃又在15歲1000年(或許更?。┘藿o二十六七歲的二舅舅隆慶 。別以為舅舅婚齡大就代表他沒女人,隆慶18歲就和渤海妃生下庶長子 驢糞 。
秦國妃最少給舅舅生了三個女兒,即1001年生嫡長女陳國公主,后來嫁給齊天皇后兄弟 蕭紹矩 (也是她媽秦國妃的堂兄弟,還是她舅);之后生次女韓國公主,后來嫁給小姨越國公主延壽女與 蕭恒德 之子 蕭匹敵 ;1016年生三女某公主,在1052年二嫁給 蕭孝穆 的長子 蕭知足 (即蕭阿剌,是興宗的表弟兼小舅子)。
隆慶的妹妹 吳國公主長壽女 ,9歲983年時下嫁 蕭吳留 ,15歲989年時,改嫁妹夫蕭恒德的哥哥 蕭排押 , 也最少生了兩個女兒,還都嫁給了二哥隆慶,分別為宋魏國妃、秦晉國妃。
宋魏國妃在1002年之前嫁給二舅隆慶,1003年生子 宗政(查割) ,1004年生子 宗德(遂哥) ,1005年生子 宗允(謝家奴) ,宋魏國妃活得比較久,1062年長子宗政去世時她還活著,去給兒子送葬。
她妹妹秦晉國妃生于1001年,16歲1016年時,也嫁給已經(jīng)43歲的二舅隆慶,當(dāng)時她的親姐姐宋魏國妃、表姐秦國妃都還活著, 這小姑娘比較悲催,就在嫁過去的當(dāng)年,她的丈夫兼舅舅隆慶就薨了。
她大舅圣宗又把她指婚給隆慶13歲的長子宗政,不過被宗政拒婚,圣宗只好把外甥女兼小弟妹改嫁給漢臣貴戚 劉二玄 。(秦晉國妃被拒婚事詳見宗政篇/i6856394269461053959/)
隆慶的渤海妃子為他生于庶長子 驢糞(宗教) ,另有不知名妃子生庶子 蘇撒(宗誨) ,也就是說,妻妾成群的隆慶也就這三個閨女五個兒子,雖然比他哥圣宗生得早,但數(shù)量上還是比不過他哥。
雖然隆慶和哥哥圣宗有些小芥蒂,但并沒有影響到兒子們的飛黃騰達(dá),可以說隆慶諸子是皇室宗親中最受皇帝重視、重用的宗藩,不管是 查割、遂哥、謝家奴 ,還是庶子 驢糞 和 蘇撒 ,從圣宗晚年到興宗、道宗父子,他們兄弟都備受重用,當(dāng)然,這其中也有欽愛皇后蕭耨斤家族勢力已經(jīng)威脅皇權(quán)的原因。
從驢糞他爹秦晉國王耶律隆慶的一生軌跡看,他無疑是個聰明人,知道什么時候該張揚,什么時候該低調(diào),性格的確沉穩(wěn)冷靜、內(nèi)斂含蓄,且深諳君臣相處之道。
在對宋作戰(zhàn)中,有勇有謀的隆慶展示了自己的軍事指揮才能;在母親的庇護(hù)下,隆慶又顯得囂張跋扈、驕奢淫逸;在母親死后哥哥的猜忌下,隆慶則收斂起來,兢兢業(yè)業(yè)的為帝國看守南大門,絲毫沒有給哥哥找事、擾亂朝綱的舉動;在死后還把恩寵榮華遺留給兒孫,而他的幾個兒子培養(yǎng)的也不錯,在任職內(nèi)都頗有德政。
出任南京留守19年并薨于任,隆慶從來沒有出過差錯,足見其能力卓越,可不是宋人謠傳的那樣他不理政事、就喜歡驕奢淫逸,如果不是他在南京周邊的長期經(jīng)營,之后的興宗宗真怎么會屢次讓隆慶的兒子們出任周邊幾個州的節(jié)度使?那都是隆慶當(dāng)初打下的基礎(chǔ)啊 !
隆慶同志還很有個性,其母蕭燕燕和大丞相韓德讓是情人關(guān)系,是整個大遼都眾所周知的事,他大哥圣宗在老娘面前,都對韓德讓客客氣氣視之如父,唯獨隆慶,并不把“相父”當(dāng)回事,因此宋人謠傳說韓德讓非常忌憚隆慶,因為他的性格比他哥圣宗更強勢。
但是,除了對韓德讓不那么禮貌外,隆慶也并沒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可見隆慶是個知分寸的人,明知道韓德讓忠心為國,他又怎么會干出讓親者痛仇者快的糊涂事呢?正是因為他知道分寸,對皇位并沒有野心,所以才張揚的坦坦蕩蕩,所以在他死后圣宗才那么放心的重用他的兒子們??!
隆慶無疑是個討喜的人設(shè),就像現(xiàn)代又聰明又努力還有錢的天之驕子一樣,在父母眼中是聰慧能干的小太陽,在哥哥眼中又是不得不倚重的杰出人才,而正是耶律隆慶本人的聰明和理智,才不僅給他自己帶來無上的 寵渥 ,還給兒孫遺留無限的榮華。
就是這樣。
相關(guān)文章鏈接:
近親結(jié)婚二百多年的契丹遼國皇室,為什么不受遺傳疾病的影響?
/i6855234615460758030/
表姑嫁表侄,舅舅娶外甥女,別具一格的契丹遼國皇室貴族婚俗
/i6854500453376655885/
蕭燕燕為何能長期保持和韓德讓的私情?只因契丹對女性的保護(hù)政策
/i6856765695943049741/
韓德讓為什么幫遼人打漢人?請不要用現(xiàn)代的認(rèn)知去衡量古代的問題
/i6892404008351171084/
景宗皇帝耶律賢和蕭太后之子
兄弟
遼圣宗耶律隆緒
梁王耶律隆慶
楚王耶律隆佑
早夭的耶律鄭哥 有史可查者三人
秦國妃蕭氏,大姐耶律觀音女和蕭継先長女
秦晉國王妃蕭氏,二姐耶律長壽女和蕭排押之女
齊國妃蕭氏,豳國夫人之女,耶律宗政和耶律宗允生母 耶律查葛,又名耶律查割,漢名耶律宗政,封中山郡王,母齊國王妃蕭氏
耶律遂哥,漢名耶律宗德,封樂安郡王
耶律謝家奴,漢名耶律宗允,封長沙郡王,母齊國王妃蕭氏
妻蘭陵蕭氏,長沙郡妃。子二人,長子耶律弘辯,次子耶律撒八
耶律驢糞,漢名耶律宗教
耶律蘇撒 有史可查者三人,其中兩人可能為同一人
韓國長公主,駙馬都尉蕭匹敵,耶律隆慶嫡女,以所賜媵臣建州城,即頭下軍州渭州高陽軍
吳國公主,陳國公主姐,應(yīng)當(dāng)亦是正妃蕭氏所出,與韓國長公主是否為同一人,無考
陳國公主(1000年—1018年),駙馬都尉蕭紹矩,母正妃蕭氏,開泰七年(1018年)戌午三月七日逝世,年僅十八歲,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遼代陳國公主與駙馬合葬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65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