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楊翠喜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晚清末年,爆發(fā)了一樁轟動朝野的“桃色交易”案,瞬間把這個搖搖欲墜的晚清攪了個天翻地覆,而這場風波的起因,竟然是一位風塵女子,這位女子會是誰呢?她哪來這么大的神通呢?
這位大案中的女主角名叫楊翠喜,她本姓陳,小名二妞兒,楊翠喜是其藝名,其原籍直隸北通州。
楊翠喜在十四五歲時候便出落得容貌艷麗,風姿卓約,并且歌喉也極其動人婉轉(zhuǎn)。楊翠喜憑借著出色的舞臺表演,很快就成了天津大觀園里大紅大紫的名伶。
這場風月案的男主角是慈禧太后最倚重的清廷首席軍機大臣、慶親王奕劻之子載振。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載振以新衙門農(nóng)工商部尚書的身份,出使歐洲考察歸來,當初他是從天津乘輪出海,此次又是從天津登陸回國。
載振剛剛歸國,津門各界便為其設宴洗塵,席上就有名伶楊翠喜為其表演節(jié)目。本來就是浪蕩公子的載振,一眼就看中了這位群芳之中嬌滴滴的美女,與楊翠喜大有相見恨晚之感,只是宴會人多,沒機會親近,遺憾而去。
但是,載振的心思,卻被另外一個細心之人看到,這個人就是北洋系袁世凱手下的天津巡警道段芝貴。
段芝貴一心想著升官,在宴會上他觀察到載振很喜歡名伶楊翠喜,于是,等到載振稍有遺憾地離去后,段芝貴便花下重金為楊翠喜贖身,并及時送到了載振的府邸。
載振一看段芝貴如此有心,主動為自己抱得美人歸,不禁大喜,為了感謝段芝貴玉成美事,他找機會與其父奕劻聊天,大夸段芝貴政績卓著,心細才長,請破格使用。
于是,奕劻奏請慈禧發(fā)出一道諭旨:“欽命天津巡警道段芝貴恩賜布政使,署理黑龍江巡撫,著即前往任事?!?/p>
段芝貴憑借著送出一個美人,即刻連升三級,從一個小小的天津警察長官,升為了黑龍江巡撫,這不能不說是晚清一大奇事。
但是,正所謂“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段芝貴依靠“桃色交易”而升官的事不久就敗露了,御史趙啟霖得知后,即刻上奏給慈禧。
慈禧聽后,直接將段芝貴的黑龍江巡撫職務撤銷,并派醇親王載灃、大學士孫家鼐詳細查辦此案。
載灃與載振本來就是一路貨色, 他們一番密謀商量之后,載振立即將楊翠喜辭退。然后,載灃、孫家鼐以趙啟霖所奏之事“毫無根據(jù)”復奏慈禧。慈禧遂將趙啟霖以“奏劾不實”的罪名革職查辦。
御史趙啟霖因舉報段芝貴進行“桃色交易”而被革職,一時間驚動了滿清朝野內(nèi)外,沒過多久,迫于輿論的壓力,載振奏請辭去農(nóng)工商部尚書及一切差使。
一個普通的風塵女子,在清朝最后的時光里,竟然會因她而使得朝野內(nèi)外沸沸揚揚,并且,慈禧還相繼罷免了一個巡撫,撤了一個御史,辭了一個尚書,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奇事。
公元1861年,咸豐皇帝駕崩熱河,讓年僅二十六歲的慈禧青春鼎盛之時便守了寡。但是,她卻“母以子貴”,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辛酉政變,從而走向她政治生命的巔峰,成為“垂簾聽政”四十七年的大清王朝的皇太后。然而,慈禧作為一位妻子,她青年喪夫;作為一位母親,她中年喪子。雖然她擁有至上的權(quán)力,使無數(shù)王公大臣匍匐在腳下頂禮膜拜,卻無法得到一個普通女人所能得到的男歡女愛,也無法獲取一個正常的母親所擁有的兒女繞膝、含飴弄孫的幸福。人們很難想象,這位寡居的皇太后是如何在被高高宮墻所圍筑的禁宮中孤獨地度過那漫長的日日夜夜。
當然,慈禧畢竟是慈禧,她既然有能力登上權(quán)力的高峰,就有辦法度過長達四十七年的孤獨和寂寞。其實,慈禧的性寂寞早在咸豐逃到熱河之時就已經(jīng)開始了。當時咸豐縱情聲色,迷戀新歡,致使慈禧失寵于龍床之上。慈禧寂寞無聊,便練習繪畫,很有成績,以致后來當權(quán)之時,竟以其繪畫當高級禮品賜給大臣。她的蘭竹畫得很好,草書也寫得不錯,這些都得益于失寵期間的修煉。并不是她對自己的后半生胸有成竹,一意打算后來的弄權(quán)擅政。其實在失寵期間,她的心情黯淡已極。曾對左右心腹說,她的后半生就靠畫畫打發(fā)生涯了。
咸豐死前,對慈禧還是有所防備的,曾召孝貞皇后,也就是后來的慈安太后說,那拉氏絕不可信,如遇大事,由你決斷?!氨斯卜譄o過,自當始終曲全恩禮。若其失行彰著,汝即可召集廷臣,將朕此旨宣示:立即賜死,以杜后患”。但是孝貞為人柔弱寡斷,完全不具備制約慈禧的手腕。
辛酉政變之后,慈禧母以子貴,與慈安太后共同垂簾聽政。此時慈安的地位尊崇在慈禧之上,但無真正實權(quán)。只有感嘆憂傷而已。慈安衣飾簡樸,一如寒素,事事退讓;而慈禧則奢糜成性,且喜著戲裝,太監(jiān)安德海乘機攫取巨利,慫恿慈禧搭建戲園,廣征南北名伶。安德海的慫恿正中慈禧下懷,慈禧便命安德海立即辦理此事,已度過長夜寂寞。
同治皇帝駕崩后,本來慈安等人欲立恭親王之子來繼同治留下的空位,但慈禧矚意他的侄子,醇親王之子載湉,即光緒皇帝。光緒皇帝既立,慈禧權(quán)力達到頂峰。光緒六年,東陵致祭,慈禧不顧禮儀,跑到前面和慈安并駕。慈安斥之,以為咸豐帝在世時,彼本不過一嬪妃,乃在寢陵之地,稠人廣眾之前,厲聲爭執(zhí)起來。
第二年,慈安輦過某殿,慈禧手下的總管太監(jiān)李蓮英正在玩獵鷹,對慈安過來,根本置若罔聞。慈安大怒,禁不住說:“二百年祖訓安在?竟敗于豎子之手……”慈安找慈禧理論,慈禧竟扭頭不顧,意甚輕蔑。
慈禧寂寞無聊,成天和戲子談天、宴樂,或則稱病不視朝,慈安忍讓大度,有事乃屈尊前往慈禧住處就商。一天去得很早,慈禧猝不及防,“侍御皆出不意,慈安亦搖手禁勿聲。將履寢室,簾幕沉沉,似聞氣息如乳腥。既入,慈禧橫臥榻上,一男子似伶人服裝者,為之撫膚捶腰,意甚狎褻。慈安本不易怒,至是不覺義憤填膺……”
慈禧被抓了現(xiàn)場,當下俯地叩首,痛哭流涕,表示痛改前非。慈安當下將伶人賜死。此事是這個被賜死的金姓伶人的后代泄露。慈安以為此事她不處理慈禧,慈禧當感恩戴德;而慈禧殺機已沸,只佯裝平靜。慈安本喜小食點心,慈禧窺之在心,乃托言民間貢獻精美食品,求太后品嘗。方食畢,恰值召見軍機之期,遂出坐朝,覲見者為恭親王奕暗殺慈安,恐人疑己,慈禧又偽造慈安遺詔,惟妙惟肖地模仿慈安的口吻,把話扯遠,巧妙撇清。
慈禧一介女流,顛倒人際關系,城府深不可測。她朝廷對大員,尤其是身邊的近臣,往往先放縱其干壞事,將其把柄捏在手中,加以威脅,旨在從精神上打垮,讓其感到絕望,然后再予以寬大營救,此時大員只有感恩戴德,為其前驅(qū)。利用人性的弱點把人玩于掌股之間,慈禧的這套魔術手法可謂玩得爐火純青。
慈禧所寵幸的大太監(jiān)李蓮英,在入宮前因為生活落魄,曾私販硝磺,外號皮硝李。后販硝磺被抓入獄,出獄后以補鞋為生。好友沈蘭玉見他可憐,將他引進宮里當了太監(jiān),得以梳頭手藝為慈禧看中。慈安去世后,慈禧肆無忌憚,李蓮英由梳頭房晉為后宮總管,權(quán)傾朝野,營私納賄,無惡不作。就是張蔭桓這樣的大員也要在他面前低頭。
當李蓮英四十生日的時候,慈禧賜給他的珍品、蟒緞、福壽字等,竟和大員同等規(guī)格?!皟?nèi)自軍機,外自督撫,無不有慶祝之禮。贓私之積,以千萬計。孝欽后殂后,攝政王載灃,亦涎其蓄,而思所以攫之,不意又為隆裕后所庇,卒不能遂。迨其病卒,飾終之典,等于元勛。罪浮于安德海,而結(jié)果大異,亦有幸有不幸爾”
慈禧和太監(jiān)安德海、李蓮英有私的傳聞,在史書中查尋不到足夠的證據(jù)。李蓮英素有“篦小李”之美譽,以一手漂亮的梳頭功夫得到慈禧的賞識。他的值班房離西太后住所不遠,有時太后到他屋里看一下,李便把慈禧坐過的八張椅子全部包上黃布,西太后果然稱許他忠誠細心,對他愈加信任。
康熙末年規(guī)定太監(jiān)品秩最高為五品,最低者八品;乾隆七年改為“不得超過四品,永為定例”。慈禧執(zhí)政時,打破祖制,賞李蓮英為二品。多年來,慈禧對李蓮英寵眷不衰,二人常在一起并坐聽戲,凡李蓮英喜歡吃的東西,慈禧多在膳食中為他留下來。李蓮英為人極為聰敏,善解人意,對待其他人也比較和善,不如安得海那樣氣焰囂張,所以能夠得到善終。
但安得海、李蓮英與慈禧之間的曖昧即使有,也不可能發(fā)生切實的性關系。因為若他倆沒凈身干凈,是假太監(jiān),這事是瞞不了所有人的。在清朝對太監(jiān)的檢查尤其嚴格,當太監(jiān)后隔年還得接受慎刑司驗身。但是,安德海、李蓮英這些太監(jiān)的確為慈禧度過四十七年的性寂寞做出過自己的貢獻。
1900年,慈禧太后裹挾光緒皇帝化妝成漢族老百姓倉惶出逃,一路顛沛流離,朝不保夕,史書上稱這段故事叫“庚子西狩”。多年以后,據(jù)第一個迎接圣駕的地方官吳永回憶,當他見到慈禧的時候,老佛爺最大的心愿是吃上一個雞蛋。然而在此之前,太后一頓飯的花銷是全國五十戶中產(chǎn)家庭一年的收入。
庚子西狩是慈禧一生最晦氣的時候,她曾向身邊的人訴苦,年輕時陪文宗皇帝逃到熱河,沒想到,臨老了還要再逃一次。
慈禧初進宮時,是咸豐剛登基的時候,那年咸豐皇帝奕詝剛滿21歲。慈禧比咸豐小4歲,正是17歲的花季少女。慈禧的父親惠征,是滿洲鑲藍旗人,曾任徽寧池廣太道,官職不高,屬于滿洲“下五旗”中沒落的一支。由于出身低微,母家背景不硬,慈禧參選“秀女”時,被充為宮女子,屬于后宮食物鏈最底層的一環(huán)。與她同一批進宮的秀女,至少也封了常在、答應。按照清朝制度,皇后之外,皇帝之妾分七等,最高是皇貴妃,最低是答應,分居東西十二宮。而慈禧,比皇帝的七等妾還低一級,被發(fā)配到圓明園眾多景觀之一的“桐蔭深處”服役,打掃衛(wèi)生、干干雜活。
圓明園里的“懿貴人”
按常理說慈禧這一輩子是翻不了身了。咸豐皇帝屬于清朝皇帝中性格最為放蕩的一位,他年少輕狂,好色成性。登基以后封了多少個貴人、常在、答應,他自己都鬧不清楚。咸豐多次要求大選秀女,收攬?zhí)煜旅郎?,甚至還招妓入宮,與臣子爭風吃醋。慈禧身處美女成群的后宮的最底層,不出意外的話,將來的結(jié)局就是“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但是,歷史偏偏出了意外,命運似乎特別垂青于這位宮女子,讓她居然如坐火箭一般躥升而上,由貴人而晉封懿嬪,進而懿妃,進而成了懿貴妃。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管理學中有一種“差異化競爭戰(zhàn)略”,意思是商家提供的產(chǎn)品或者服務應當標新立異,形成與全行業(yè)其他競爭者與眾不同的特征。慈禧深處美女如云的后宮,拼姿色,比她漂亮的女人有的是;拼母家背景,她更是毫無優(yōu)勢可言。那么,她必須尋找自己的特別優(yōu)勢,以此引起客戶的注意,而她唯一的客戶就是皇帝。慈禧獨特的個人“賣點”在哪里呢?
第一,文藝女青年。早年流露江南的生活經(jīng)歷使得慈禧沾染了南方濃郁的文藝氣息。她通漢文,愛讀書,擅長繪畫,尤其會唱江南地區(qū)的流行歌曲。這使得她在眾多呆板、保守的后宮佳麗中顯得與眾不同。據(jù)野史記載,慈禧賄賂皇帝身邊的太監(jiān),預先將她安排在皇帝上下班的必經(jīng)之地,然后由慈禧演唱南曲,引得皇上注意。咸豐皇帝沒有想到,后宮之中居然隱藏了一位南方民謠女歌手,乍見之下,充滿新奇,當晚即召進宮中,承恩雨露,慈禧的肚子也十分爭氣,一擊即中,為咸豐皇帝誕下龍子。
第二,女秘書和政治顧問的雙重身份。和只讀過《列女傳》《女德》甚至標榜“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女性不同,慈禧是一個很有文化的女青年。她酷愛讀書,甚至愛讀歷史。讀者們都知道,讀史是古今中外所有政治家的必備素質(zhì),治國理政、整人奪權(quán)、陰謀陽謀,都需要從史書中汲取經(jīng)驗教訓。慈禧呢,她十分注意學習,“每日必讀書數(shù)小時,從歷史、古典小說、戲劇乃至繪畫等書無一不讀”。因為有文化,咸豐皇帝有時與她談論政事,慈禧也充當了政策女顧問的角色。咸豐生病以后,便讓慈禧幫忙閱看奏章、批點日常工作,慈禧不僅因此從眾多妃嬪中脫穎而出,而且“培養(yǎng)了干預政事的才能和野心”。
慈禧被咸豐召幸以后,獲封懿貴人。貴人在清制中并無定數(shù),還算不上皇帝的正式老婆,慈禧得寵后,晉封懿嬪;生下龍子后,再晉封為懿妃。按照清制,妃只有四位,貴妃只有兩位,慈禧一直晉升到貴妃,皇宮之中,除了皇帝的正妻——后來的慈安皇太后,慈禧已經(jīng)是全天下第二號女人了。實際上,慈安比慈禧要小兩歲,遇事缺乏主見,對慈禧有較強的依賴心理,慈禧才是后宮真正的“話事人”。到了最后,連咸豐皇帝都感覺自己的權(quán)力被慈禧侵染,已經(jīng)有些忌憚這位二十出頭的女人。
據(jù)說咸豐病危之時,擔憂自己死后沒人壓得住慈禧,因此有心仿效漢武帝殺母立儲的舊事,想要除掉慈禧。但咸豐畢竟不是漢武帝,慈禧也非鉤弋夫人,這事便沒能實現(xiàn)。不過,咸豐還是留下一道密詔,說如果那拉氏“恃子為帝,驕縱不法,卿即可按祖宗家法治之?!辈粌H如此,咸豐又留下遺詔,由載垣、端華、肅順等八大臣贊襄一切政務,始終對慈禧留了一手。(關于咸豐的死因,學者們有兩種判斷:第一,經(jīng)歷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和太平天國運動后的咸豐徹底失去做皇帝的信心,意志消沉,縱情酒色,最終自己把自己作死了。第二,死于肺結(jié)核。咸豐死時僅有31歲。)
皇太子載淳即位后,九年前還是宮女的葉赫那拉晉封為“圣母皇太后”,后加徽號“慈禧”。因她住在承德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西暖閣,故又稱之為“西太后”。(為適應讀者習慣,本文對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均稱為慈禧)發(fā)展到了這個位置上,野心勃勃的慈禧自然不甘愿做一個無權(quán)的皇太后。她內(nèi)聯(lián)慈安,外聯(lián)恭親王奕?、手握兵權(quán)的勝保,伺機發(fā)動宮廷政變,奪取最高權(quán)力。
慈禧奪權(quán)的第一步是要求有資格閱看“內(nèi)參”、旁聽“會議”。依據(jù)滿清祖制,太后不許干政。慈禧要求看奏折、聽政事,這在“本朝故事”中找不到“成例可循”,所以贊襄政務八大臣堅決反對,一定要把慈禧排擠在核心權(quán)力圈子以外。其中,反對聲音最堅決的是肅順。肅順這個人,行事飛揚跋扈,曾經(jīng)用各種手段逼死過許多政治對手,大學士耆英、柏葰都是死在他的手上。咸豐皇帝活著的時候,百官之中就沒人敢惹肅順。
肅順是鑲藍旗人,其八世祖濟爾哈朗在順治初年曾與多爾袞共同執(zhí)政,封為“叔和碩鄭親王”。肅順與慈禧同屬一旗,在慈禧已經(jīng)晉封為懿貴妃后,肅順仍然敢對她藐視不恭,既知慈禧母家在鑲藍旗內(nèi)地位遠低于肅順家,又可見肅順為人囂張十足。在一開始,他就沒把慈禧放在眼里。但是,肅順顯然低估了他這位年輕的競爭對手。
慈禧晚年酷愛拍照
第一次讓肅順見識到慈禧的厲害,是兩人之間第一次正面交鋒——“廷爭”。在奪權(quán)大戰(zhàn)展開之前,所有的政治參與者同屬局中之人,每個人都要“站隊”。究竟站哪邊呢?這無異于一場賭博,賭的是錦繡前程甚至是身家性命。對于政治投機者而言,這種站隊無疑是千載難逢的良機。如果站對了,前途必然是一片光明;站錯了,就是萬丈深淵。當時的監(jiān)察御史董元醇,就是一個極有眼光、又敢豪賭的人。在以一敵八的形勢下,他賭慈禧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65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為何雍正能在奪嫡之爭中成為最后贏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