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婚姻嫁娶自古以來都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在我國的古代還有一件同等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人去世之后的種種事宜。古代的時候人們大多都比較封建迷信,認為去世之后只有入土才可以再轉世投胎,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入土為安。
古代的最高掌權者皇帝,由于其特殊的地位,所以是絕對不允許草草埋葬的,一般皇帝剛登基就開始請大師看風水寶地為自己修建皇陵了。中國最后的清王朝單是皇帝的陵墓就分為了三大部分,但是這里面并沒有包括所有的皇帝,因為溥儀的身份太特殊所以當時就沒有安排他葬入皇陵,但是后來卻又被遷入皇陵附近,這是為何呢?
中國歷史上最慘的皇帝應該就是溥儀了吧,經歷了潮起潮落最后成為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溥儀的命運在他成為老百姓之前從來沒有真正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從封建帝制的殉葬品到日軍的傀儡皇帝,又被蘇聯(lián)作為戰(zhàn)俘押運,最后回到了新中國,成為了一個普通百姓。
其實在溥儀還小的時候,他的陵墓就已經被選好了,就是清西陵。但是他去世的時候已經不是皇帝了,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是不允許他再被葬到曾經確定過的陵墓的。因著溥儀身份的特殊性,周總理決定,將溥儀的骨灰安置在八寶山的公墓之中。
由于這個地方一直有著清朝重要的皇帝陵墓,所以此地的旅游業(yè)一直發(fā)展的比較好,這個時候領導們找到了張世義,詢問他可不可以把溥儀的骨灰遷到清西陵附近來,畢竟這個末代皇帝有著很大的爭議,一定可以振興這個地方的旅游業(yè)。
溥儀也算的上是皇帝,這里也確實是清朝皇帝的陵墓,所以將溥儀的骨灰放在這附近也是很合理的,張世義聽完這個建議之后,很高興的就答應了,于是當即就去拜訪了溥儀的遺孀李淑賢,并且向李淑賢表示自己會把這個陵園的名字定為華龍皇家陵墓,李淑賢聽完他們的建議,也表示同意。
溥儀一定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去世之后還會成為陵墓的代言人,形象大使。雖說溥儀現在被埋葬的地方也被稱為皇家陵墓,但是這短短200米的距離,就已經注定溥儀是不能與自己的祖先們葬在一起了。
溥儀的一生也算比較悲催的,三歲當皇帝,六歲就亡國了,還沒明白當皇帝是怎么回事呢,大清就滅亡了,后來又淪落為日本的傀儡成為戰(zhàn)犯,新中國成立后,獲得特赦成為了普通老百姓,找了個二婚護士當媳婦,過著普通人的生活。
溥儀在1967年的時候,因為得了尿毒癥去世,當時才61歲,可是在他去世后,有很多人有個疑問,末代皇帝溥儀去世的時候,清朝已經滅亡55年,為何還能被葬入“皇陵”呢?
其實溥儀并沒有真正意義上葬入皇陵,而是最終葬在了華龍皇家陵園,這是商業(yè)性的公墓,只不過和清西陵只有200米的一墻之隔的距離,因此很多人認為溥儀葬入了皇陵。
之所以溥儀最終葬在華龍皇家陵園,具體的來龍去脈是:溥儀去世以后,他的親弟弟料理了他的后事,進行了火化,然后最開始是葬在了八寶山群眾公墓,溥儀就靜靜的在八寶山公墓待了13年。
后來1980年,當時開了一場溥儀追悼會,溥儀又被遷到了八寶山革命公墓。當時的社會日新月異,出現了很多有商業(yè)頭腦的商人,其中有一位叫張世義的商人,當時他買下了清西陵旁邊的一塊地,開發(fā)成了商業(yè)公墓,但是建成以后,不見有人來買。
這下張世義他急了,正在自己愁眉緊皺的時候,有次他和朋友喝酒,有個朋友告訴他,沒人買墓地是因為目前沒名氣,要是把皇帝的骨灰安葬在此,肯定聲名大振,不愁沒人買,因為很多人都覺得帝王安葬的地方,自然是風水寶地,有利財運。
但當時找其他皇帝肯定不現實,總不能去盜墓吧,后來有人提醒他,有現成的皇帝,溥儀啊,正在八寶山待著呢,如果把末代皇帝溥儀的骨灰安葬在華龍皇家陵園,再添上溥儀的皇后和妃子的陵墓,那堪稱皇陵,不愁沒人買啊。
其實這種舉動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炒作,用溥儀末代皇帝的身份來炒作自己的商業(yè)墓地,如果這塊墓地都成為網紅了,靠溥儀拉攏名氣,還能沒人買嗎?
為了拉人氣,打造噱頭,有想法了,自然就要行動,張世義輾轉找到了溥儀的最后一位護士妻子李淑賢,給了她很多好處,正好當時李淑賢日子過得比較緊巴,兩人一拍即合,張世義也給了溥儀其他親人一些優(yōu)待條件,畢竟他們認為溥儀進華龍皇家陵園,和皇陵離得很近,也就答應了。
就這樣,最后在1995年1月26日,進行了簡短的儀式后,張世義陪同李淑賢把溥儀的骨灰葬入了華龍皇家陵園,和皇陵沒有一毛錢關系,其實也就是挨著清西陵,兩者隔著一道墻,大概200米。
不過華龍皇家陵園自從有了末代皇帝溥儀的到來,確實聲名大噪,很火熱,我們熟知的國學大師季羨林也安葬在這里,現在網上搜索依然生意很好,可見確實贏得了世人的關注,張世義沒白折騰。
綜上所述,溥儀沒有葬入皇陵,而是葬到了名為華龍皇家陵園的商業(yè)公墓,可憐溥儀生前顛沛流離,死后還要被人利用動來動去,想想也讓人心酸,對此大家怎么看
溥儀,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是我國歷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三歲的時候即皇位,六歲的時候被迫退位。后來又經歷了兩次登上皇位,兩次被趕下來。直到后來,溥儀只能以一位普通公民的身份生活,可以說他一生跌宕起伏、命運坎坷。
然而,1967年溥儀病逝后已經是一個普通公民了,為什么最終還能夠葬在皇陵里呢? 這事還要從溥儀當皇帝說起,因為,歷朝歷代的皇帝在登基之后,第一件大事就是給自己修一個陵墓,當然溥儀也不例外。在他十歲那年,他就在清西陵泰東陵的傍邊選擇一塊墓地,可惜陵墓還沒有修完就被馮玉祥趕出了紫禁城。
在1967年,溥儀病逝于北京,因為考慮到溥儀的身份比較特殊,所以,由其親屬來決定溥儀到底是安葬哪里,最終選擇了萬寶山這個有山有水的好地方,溥儀火化后的骨灰就暫時安放在了公墓骨灰堂里。
改革開放以后,香港的商人張世義來到北京進行投資建設,其中的一個項目就是開發(fā)清西陵的旅游業(yè)。為了吸引游客的到了,張世義就提出了一個要求,想讓溥儀的骨灰遷到清西陵,希望把溥儀葬在里面。
之后,張世義還專門去找到溥儀的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賢,經過一番游說最終說服了李淑賢。并在李淑賢的注視下,最終將溥儀的骨灰轉移到了清西陵內的崇陵傍邊,這個陵園就是后來華龍皇家陵園。
在這個陵園之中,除了有溥儀外,還有溥儀妃子和皇后,可以說,溥儀從此之后不孤單,雖然清朝已經滅亡了半個世紀,溥儀最終還是葬入了皇陵,至此,溥儀應該沒有遺憾了。
溥儀是清王朝的最后一個皇帝,這個末代皇帝一生可謂是十分的坎坷。溥儀四歲登基,當時的政治狀況可謂是內憂外患。溥儀像個傀儡一樣被操控了二十年,后又是廢帝又是重新登基地反反復復好多次。后來,溥儀被日本當成傀儡皇帝,又被蘇聯(lián)俘虜過,這個末代皇帝的一生都十分悲慘凄涼。
在溥儀十歲那年,清政府就已經規(guī)劃好溥儀駕崩后葬在清西陵。而溥儀在位時也為自己選擇了墓地。溥儀在位時,他所選擇的墓地就已經開始修繕,直到他下臺,陵園的修繕工作就停止了??傻鹊戒邇x死后,清西陵卻葬不下他了。當時周總理讓愛新覺羅家族選擇其他墓地來安葬溥儀。
最終,愛新覺羅家族將溥儀臨時安葬在了八寶山人民公墓,1980年,又遷至八寶山革命公墓。溥儀最后能葬入皇陵歸功于他的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賢。李淑賢在1995年將溥儀的骨灰移至光緒陵墓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只是華龍皇家陵園并不屬于清朝皇家陵的三處帝王陵。
據說是香港一個投資商將溥儀生前未修繕好的陵墓修繕完成的。溥儀被蘇聯(lián)俘虜之后,是以中國公民的身份回到中國的。溥儀死后,清王朝已經滅亡55年,已經不是皇帝身份的他自然不能被葬入清朝皇家陵的帝王陵。華龍皇家陵園雖然打著皇陵的名號,但實際上并不屬于清朝皇家陵。但是華龍皇家陵園卻可以滿足溥儀生前希望被葬入皇陵的愿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65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為何雍正能在奪嫡之爭中成為最后贏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