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羽扇為什么從不離手,接下來小編帶你詳細了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在我的印象之中,幾乎只要諸葛亮出現(xiàn),就一定有另外一件東西隨他出現(xiàn)。聰明的朋友想必已經(jīng)猜到了,沒錯,就是諸葛亮的羽扇,這幾乎已經(jīng)成為了諸葛亮形象的標配,除了登壇做法借東風的時候,其他時刻,諸葛亮是扇不離手的,傳說就連他睡覺的時候手都會握羽扇,這種做派,幾乎比劍不離手的劍客都要執(zhí)著。那么我的疑問來了,諸葛亮為啥對他隨身所帶的這把羽扇如此鐘愛呢?夏天還好理解,冬天的時候扇子是沒用的,諸葛亮也帶在身邊,難道這真的是他一種特殊的嗜好?懷著好奇心的我去查詢了一番,這才發(fā)現(xiàn),諸葛亮手里的這把羽扇真不簡單,關(guān)于這把扇子還有一個美好的故事。
傳說名士黃承彥家里有一名丑女,叫做黃月英,諸葛亮和黃承彥的關(guān)系比較好,黃承彥非常欣賞這個晚輩,于是對諸葛亮說:我家里有一個黃頭黑色的女兒,才華和你相當,你可愿意娶了她?諸葛亮當場就不假思索的答應(yīng)了黃承彥,并且第二天就準備好了聘禮上門提親。恰好這一天,黃月英就在家中。雖然古代的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黃月英畢竟對自己未來的夫婿十分好奇,就躲在內(nèi)屋偷聽父親和諸葛亮的談話,并且時不時偷偷看看諸葛亮的模樣。諸葛亮和黃承彥都是高雅之人,談吐之間自然不免談?wù)摿艘恍┨煜麓笫?,二人想談甚歡,于是這門親事就這么定了下來。等到黃昏時分諸葛亮走的時候,正要出門,黃月英從里屋走了出來,并且拿出了一把羽扇送給了諸葛亮。
諸葛亮想不通黃月英為何要送他羽扇。黃月英解釋道:我剛才看先生談?wù)撎煜麓笫?,談到胸中抱負,遠大志向的時候您器宇軒昂,雄姿勃發(fā),但是談?wù)摰綄O權(quán),曹操等霸主的時候您愁眉不展,憂思沉重,我送這把扇子是給您遮面用的。諸葛亮聽到這里才恍然大悟,因為儒家之道,講究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諸葛亮修為尚淺,還做不到這一點,于是黃月英送給他羽扇,不但是要讓他遮面,而且還是在時時告誡他大丈夫要沉穩(wěn),不能感情波動,不能意氣用事,否則容易被對手利用,被對手小瞧,總之,這份禮物真是用心良苦啊。
也正是因為這次會面,讓諸葛亮堅定了要娶黃月英的決心,而黃月英也是因為對諸葛亮滿意,才會送給諸葛亮這把羽扇。這不是普通的羽扇,乃是黃月英學藝成功之時,她師父送給她的唯一禮物,所以看似是鵝毛羽扇,實際上重如泰山。后來諸葛亮娶了黃月英之后,二人的夫妻生活十分幸福,唯一的遺憾就是諸葛亮身為丞相,事必躬親,而且多次北伐,常年在外征戰(zhàn),所以夫妻二人聚少離多。因此每次在外面的時候,諸葛亮都會手握羽扇,懷念在家中的妻子。這羽扇就是諸葛亮的愛情信仰,當然了,他也是借此提醒自己要冷靜,因此無論春夏秋冬,都從不離手。
怎么樣?知道了諸葛亮扇不離手真相的單身小伙伴們是不是受到了一萬點暴擊呢?人家諸葛亮秀恩愛的方式,就是時刻把老婆送給他的信物捧在手心里,睡覺都不離開,這也算是天秀了吧!我們縱觀諸葛亮的一生,其實他是一個悲劇式的人物,即使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大漢天下終未能恢復。在他身上唯一能讓人感到溫馨的恐怕也就是他和黃月英的愛情了吧,終其一生,夫妻恩愛,生死不棄。試問人生能夠如此,夫復何求呢?
每次一看關(guān)于三國的電視劇,總是對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產(chǎn)生不小的好感,什么三顧茅廬啊,什么草船借箭啊,什么空城計啊,這種種故事里總會出現(xiàn)一個手持羽扇,慢慢踱步的身影,每當看到這,眼睛就會不由自主的移到他慢慢搖動的羽扇上去,那么關(guān)于這把扇子到底有什么故事呢,導致他無論冬夏都扇不離手。
其實這把扇子是他的妻子送給他的,當時諸葛亮隨叔父逃亂來到南陽,結(jié)草廬而居,躬耕苦讀。為了增長見識和求取學問,他游走襄陽,結(jié)交朋友,拜見師長著這個過程中,有一次他聽說在黃家灣這個地方有一個才女,叫黃月英,諸葛亮就想去結(jié)交一番,但是才女是那么好見的嗎?當然不是那么好見的,果然他的被黃月英的父親黃承彥擋在門外。
黃承彥考諸葛亮學識,諸葛亮應(yīng)答的很好,但是他曝出自己女兒非常丑讓諸葛亮趕緊離去,不過諸葛亮下定決心,再次登門求婚這次是黃月英親自出題,盡管黃月英出的題很難,但是最好諸葛亮還是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還有朋友的幫助,贏得了黃月英的芳心。
等到諸葛亮上門求親的時候,和黃承彥暢談天下之事,但是黃月英看到諸葛亮在談?wù)摰讲懿佟O權(quán)的時候,眉頭深鎖,后來黃月英送他一把羽扇,并表示送他那把扇子用來給諸葛亮遮面的。黃月英是聰明的,他知道諸葛亮注定要走的路是謀士的路,不是武夫的路,一個謀士想要做事就要沉得住氣,更不能讓人通過你臉上的表情看出你的想法,這樣才能成功。后來,諸葛亮的羽扇從不離手。
羽毛扇成了諸葛亮的代名詞,可以說他的扇子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諸葛亮為什么手里總是拿著一把羽毛扇呢?他的扇子又是從何而來?
先來說說扇子吧,這扇子本是阿丑(黃月英)之物,傳聞阿丑曾拜于名師,當她學有所成下山之時,她的師傅增予她一把鵝毛扇,上書“明”“亮”二字,并告訴她如果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人就是她的如意郎君。
諸葛亮漢靈帝光和四年生于瑯邪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后來跟隨叔父逃亂到襄陽,結(jié)草廬而居,躬耕苦讀。
一日,諸葛亮聽聞黃家灣有一位才女黃月英,就想與之結(jié)交。然而諸葛亮連黃月英的門還沒進去,就被黃月英父親黃承彥擋住,說“我的女兒其丑無比,你想要娶一個漂亮的媳婦就另尋去處吧。”
為此黃承彥設(shè)下了重重難關(guān)來阻撓諸葛亮,一看這陣勢,諸葛亮便有了懷疑,“你女兒既然奇丑無比,為何不讓我見上一見,單純的論論學,說說法?!庇谑侵T葛亮便下定決定,死皮賴臉的非要見黃月英不可。
說來,這諸葛亮也機靈,自己一個人斗不過還不許拉幫結(jié)派了,便借朋友的力量終于見到了阿丑黃月英。而黃月英呢,雖叫阿丑,但人家一點也不丑,標準的大美人,并且學識淵博,諸葛亮一見之下,頓時芳心萌動,成了黃承彥的乘龍快婿。
相傳諸葛亮后來發(fā)明的木牛流馬,等諸多發(fā)明有一般都是阿丑的功勞。
前面說過黃月英的老公名字里要有明亮二字,恰巧諸葛亮符合了,這也是黃月英嫁他的原因之一。
結(jié)婚時,阿丑就問“諸葛亮,你可知道我為何要送你這鵝毛扇?”
諸葛亮說:“禮輕情意重吧?!?br>阿丑說:“可還有嗎?”諸葛亮百思不得其解。
阿丑便告訴他:“你和我父親暢談天下大事時,我見你時長眉頭深鎖憂心于中,我送你扇子是來遮丑的?!?br>意思就是說大丈夫做事要沉得住氣,不能情緒波動,讓人發(fā)現(xiàn),而成不了大事。
從此之后,諸葛亮便對這扇子愛的死心塌地,形影不離的拿在手中。六出祁山,草船借箭等等生死攸關(guān)的大場面,諸葛亮總是輕搖羽扇波瀾不驚勝算在握。
其實羽毛扇還有另一重含義:據(jù)說上面密密麻麻的寫著攻城略地治國安邦的計策,諸葛亮當然不舍得丟掉,這么好的東西被他人拿去,他還怎么三分天下呢?
三國時期每一個人物都有很鮮明的性格特點和形象,關(guān)羽常年閉著眼睛而且喜歡穿青色長袍,長須青袍手持大刀就是他在世人面前的形象。而趙云一直以白馬銀槍示人,憑借著高超的武藝和膽識橫行戰(zhàn)場。而諸葛亮的形象則是一個纖瘦的書生,不論春夏秋冬都拿著一把扇子,羽扇綸巾就是對他最好的詮釋?;蛟S朋友們不知道,諸葛亮手上那把扇子對他來說意義非常大。
諸葛亮年輕的時候在水鏡先生門下學習,和龐統(tǒng)、徐庶、崔州平等人是同窗。諸葛亮不論是天賦還是面容都明顯壓制這群同窗,而且因為年輕氣盛的原因免不了有些盛氣凌人。水鏡先生雖然喜歡諸葛亮的才能,但他知道假如一直放任諸葛亮如此的話必將害了他,所以經(jīng)常告誡諸葛亮要謙虛,要多為別人著想。諸葛亮雖然知道老師的告誡是對的,但那時候的他只能盡全力克制自己,可一直無法改掉這個毛病。
當時諸葛亮作為黃彥承身邊的機要,主要負責調(diào)研民生,有時候也要到縣衙內(nèi)處理公務(wù),事情很雜也很多。起初諸葛亮以為這些事情定然花不了自己太多精力,但實際上不僅占據(jù)了自己大部分時間,甚至很多事都沒有得到妥善解決,以至于諸葛亮經(jīng)常發(fā)怒,最后甚至辭職回隆中隱居。而黃彥承把這一切全都看在眼里,他認可諸葛亮的才能,不僅把女兒黃月英許配給他做夫人,而且還送了諸葛亮一把扇子并告誡諸葛亮以后動怒的時候記得扇扇子,保證自己頭腦清醒才能合理解決所有問題。
諸葛亮在隆中隱居那段時間可以說是他人生中的進階時刻,不僅有大量的時間來消化這些年所學的知識,而且還能沉下心來分析天下大勢,扇子扇的越來越多性格也越來越沉穩(wěn),對時局的把控也越來越精準。后來劉備得知他的消息后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多番考察劉備決定出山輔佐。臨走前妻子黃月英送給了他一把羽扇,囑咐他千萬不要累壞自己的身子,這把扇子從此一直陪著諸葛亮,這不僅是妻子的心意,同時也是最重要的輔佐道具,他每扇一次扇子就意味著已經(jīng)做出了一條對策。
他剛加入劉備集團不久后曹操領(lǐng)兵南征,先鋒夏侯惇、曹純等人率領(lǐng)曹魏最精銳的虎豹騎快速攻破新野城并追擊劉備。劉備知道虎豹騎的戰(zhàn)力非??植溃约罕憩F(xiàn)的非?;艁y,諸葛亮搖了搖扇子冷靜分析了局勢,隨后命關(guān)羽帶著騎兵揚起灰塵,在安排張飛趙云帶著軍士收集枯木干柴凌亂丟棄在路上,當虎豹騎快要追上時突然放火,劉備一行人成功逃脫。
后來劉備跑到江夏安全地帶后詢問諸葛亮對策,諸葛亮搖了搖扇子說可以聯(lián)合孫權(quán)共同抵抗曹操。而劉備擔心東吳會坐視不理,畢竟兩家人一直沒有什么交情,但諸葛亮很自信的告訴劉備東吳最終將會和我軍結(jié)盟,然后帶著劉備的書信乘坐小船前往江東。諸葛亮在江東舌戰(zhàn)群儒,每扇一次扇子都把東吳一位大臣逼得啞口無言,以至于后來蜀漢上下看到諸葛亮扇扇子都非常安心。
有一個故事是這么說的
諸葛亮的老婆是阿丑,諸葛亮首次上門求親時,黃頭發(fā)、黑皮膚的阿丑姑娘送他一把羽扇,并問諸葛亮:“諸葛先生,可知道送你羽扇的目的?”諸葛亮說道:“是禮輕情義重的意思吧?!卑⒊笳f:“可知還有其二?”諸葛亮百思不得其解。阿丑便說:“諸葛先生,你剛才跟家父暢談天下大事,講到你的胸襟大計,容光煥發(fā)、笑容可掬;但是,我發(fā)現(xiàn)你講到曹操、孫權(quán)時,眉頭深鎖、憂心于中,我送你的這把扇子是用來給你遮面的。”聰明的阿丑姑娘知道,大丈夫干事要沉得住氣,不能心境動搖,感情用事,更不能讓人家發(fā)現(xiàn),被小看、被輕視,而成不了大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65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