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宗李顯的一生沒有什么政績可言,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李顯率領(lǐng)的唐朝球隊與吐蕃舉行馬球比賽,唐朝的球隊取得了勝利。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xì)解讀一下~
吐蕃贊普派往前來迎娶金城公主的使者,在長安逗留了一段時間,中宗邀請他們前往梨園亭子觀看擊球比賽,有一位使者說:“我的部落也有馬球的愛好者,是不是可以讓他們與漢人進(jìn)行比賽呢?”李顯同樣熱愛馬球,心想:既然吐蕃使者有意比試,那還等什么呢。于是,李顯爽快地答應(yīng)了。對吐蕃的使臣說道:“朕準(zhǔn)許你們在梨園的亭子里觀看比賽?!焙茱@然,李顯在口頭上占據(jù)了主動權(quán),贏得了面子。
唐代的梨園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guī)模完備的國立皇家音樂、舞蹈、戲劇學(xué)院,里面建有馬球場,時常在這里舉行馬球比賽、拔河比賽等。梨園的馬球場,或許是當(dāng)時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馬球場了。在唐朝,尤其是長安城內(nèi),馬球場的設(shè)計是十分講究的。在每一個馬球場的旁邊,都建造有亭子之類的建筑物,這是各級領(lǐng)導(dǎo)的座位席,在欄桿外面的則是普通的觀眾。
球場雖然沒有塑膠的地面,但大多都是經(jīng)過精心處理的,十分光滑。唐人閻寬在《溫湯御球賦》中這樣寫道:“廣場惟新,掃除克凈,平望若砥,下看猶鏡?!睏罹拊吹摹队^打球有作》中也說:“親掃球場如砥平?!辈粌H比賽的場地好,就連賽球的過程中都有專門的音樂伴奏。唐朝詩人韋應(yīng)物《寒食后北樓作》中這樣描寫道:“遙聞?chuàng)艄穆?,蹴鞠軍中樂。”僅從擊鼓的聲音中就可以聽出是在舉行馬球比賽,由此可見,在當(dāng)時馬球比賽已經(jīng)相當(dāng)普遍。
這場唐朝與吐魯蕃的馬球比賽同樣是擊鼓伴奏。聽到鼓聲之后,雙方開始拍馬向前。開始時,雙方各有十個人,每人拿著一個頂端彎曲的球棍,追著一個猶如拳頭一般大小的紅色球奔跑,前后沖馳,場面十分熱鬧。開始時,吐蕃球手占據(jù)了上風(fēng),多次將球打進(jìn)了大唐的網(wǎng)中。
此時,中宗的臉色陰沉下來,自言自語道:“如果我的哥哥們還在,一定不會輸給吐蕃人?”或許大家有所不知,李顯哥哥李賢的馬球打得非常好,只可惜年紀(jì)輕輕就被自己的生母殺害。那時,中宗的侄子李隆基還是臨淄王。臨淄王始終在一旁摩拳擦掌,看樣子十分著急。于是中宗就命他與楊慎交、武延秀、王邕四人臨時組建了一支貴族馬球隊,與吐蕃十人入場開戰(zhàn)。
當(dāng)時似乎并不講求什么對等規(guī)則,四個人站在場上面對吐蕃十位球手的時候也絲毫不畏懼。只見臨淄王一個箭步?jīng)_了出去,東奔西突,猶如閃電一般,在場上疾馳。吐蕃的氣勢很快被臨淄王壓垮了,根本無法施展技能,最終吐蕃戰(zhàn)敗。這便是歷史上十分著名的“四對十唐蕃馬球賽”。中宗的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立刻賞賜侄子李隆基。
唐中宗李顯,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唐中宗前后曾兩次當(dāng)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駕崩,終年55歲。
李顯是一個怎樣的人?公元683年唐高宗駕崩,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年號為嗣圣。中宗比較軟弱無能,雖為九五之尊,朝政卻為皇太后武則天把持。后來中宗重用韋皇后的父親韋元貞為宰相,被輔助朝政的裴炎告知了武則天,武則天認(rèn)為這是中宗對她的挑戰(zhàn),大怒之下將中宗廢為廬陵王,趕出了長安城。這時候,唐中宗李顯只不過才在位了36天而已。
李顯在被貶的14年歲月中,每次聽說武則天派使臣前來,中宗都嚇得腿軟發(fā)抖。妃子韋氏安慰他說:“禍福無常,也不一定即是賜死,何必如此惶恐?!?軟弱無能怕死的唐中宗,反而需要妃子韋氏的安慰才有活下去的信心,長年累月這樣下去,也無形中形成了妃子韋氏日后不將李顯放在眼里的性格特征。
公元705年,由于武則天年老病重。宰相張柬之、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人率領(lǐng)羽林軍闖入玄武門,殺了武則天寵臣張易之、張昌宗。并迫武則天傳位于李顯。李顯得以重新繼位,國號為唐。中宗復(fù)位后,馬上封韋氏為皇后,并破格封韋皇后之父親為王,同時允諾讓韋皇后介入朝政。
唐中宗復(fù)位5年之后,于公元710年駕崩,終年55歲。唐中宗死時正在批閱奏折,而且之前完全沒有一點兒征兆,那么,唐中宗是怎么死的呢?
資治通鑒:“五月,丁卯,許州司兵參軍偃師燕欽融復(fù)上言:‘皇后奸淫,干與國政,宗族富強;安樂公主、武延秀、宗楚客圖危宗社?!?br> 這是燕欽融狀告韋皇后奸淫,干預(yù)朝政,公主、駙馬等人危害江山社稷。李顯沒有第一時間拿韋皇后問罪,但是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的淫亂之事連宮中大臣也知道了,就算李顯再想睜只眼閉只眼,面子上也拉不下來,畢竟這是涉及帝皇家的顏面問題,所以一時之間李顯也是大為光火。
不曾想,這竟也成了李顯身亡的導(dǎo)火索。韋皇后和安樂公雖然沒有受到問責(zé),也沒有絲毫悔改之心,反而覺得李顯成了她們縱情享樂的伴腳石。于是密謀著想致李顯于死地,再登上帝位,做哪武則天第二。
韋后素知中宗喜餅,便令人置毒藥于餅中,餅送迷龍殿,中宗閱奏章,餓了順手吃之,忽然腹中絞痛,倒地哀號不已,不一會中宗已是口中囁嚅不語,隨后便一命嗚呼了。
按照這樣的說法,唐中宗很明顯就是被毒死的。大唐盛世,好好的大好河山。身為帝皇,本應(yīng)該大展宏圖,成就不世基業(yè)的,偏偏李顯不能,因為他的母親是武則天,這個帝皇史上的唯一女皇,李顯就是在她的陰影中,養(yǎng)成如此陰柔懦弱的性格,兩次立為儲君,最后還死在了自己的老婆女兒手中,一生離不開女人的掌控
唐中宗李顯,是武則天的親生兒子之一,生于公元656年,母親武則天生他時剛升任皇后。父親高宗李治給他起名為"顯",后又賜名"哲",對他將來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也對中興李唐做出了一定貢獻(xiàn),可惜最后卻被妻子和女兒合謀毒死。 沒有權(quán)力的皇帝 李顯雖然名字體現(xiàn)了長輩的希望,但他的個人品行和能力都比不上他的哥哥李弘和李賢,根本不是治國所需的干才。 在公元680年,李賢被廢為庶人,在他之前,李弘已經(jīng)被殺。這樣,皇太子的位置便落到了李顯的身上。由于高宗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在第二年的七月,高宗讓裴炎任侍中(相當(dāng)于宰相),輔佐太子李顯監(jiān)國,也就是主持朝廷政務(wù)。在公元683年,高宗病逝,留下遺詔讓李顯在自己的靈柩前繼承帝位(這是皇位繼承的慣例,以示正統(tǒng)、合法),同時由皇后武則天掌握朝政大權(quán),臨朝聽政。中宗這時二十八歲,本該一展抱負(fù),但沒想到母親的權(quán)利欲望超過了他很多倍,他這個皇帝從即位起就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傀儡。 年輕氣盛被母廢 第一次做皇帝,李顯沒什么經(jīng)驗,也沒想到攝政的母親的能力比他要大很多。所以,他要自己做主,體現(xiàn)皇帝的威嚴(yán),結(jié)果皇位剛坐了不足兩個月,便敗在了母親的手下,被趕了下來。 做了皇帝,中宗想讓自己的岳父,即韋皇后的父親韋玄貞做侍中,還想給自己乳母的兒子一個五品的官職。但是岳父的官職剛剛提升,再提升就顯得太快了。所以,遭到了中書令(也相當(dāng)于宰相)的反對。中宗氣憤得脫口說了一句導(dǎo)致他被廢黜的話:"我就是把天下都給了他又有什么不可!別說一個侍中了。" 裴炎見中宗如此剛愎自用,便向武則天尋求支持,武則天馬上將眾大臣召集到了乾元殿,還有羽林將軍程務(wù)挺等人也帶兵入宮,宣布了太后廢黜中宗的命令。中宗不服氣地問母親:"我犯了什么罪?"武則天怒斥道:"你想把天下交給韋玄貞,這難道是小罪嗎?" 就這樣,中宗的第一次即位不滿兩個月就草草收場了。他被廢后,做了廬陵王,搬到了均州,就是現(xiàn)在湖北的十堰市,中國第二汽車制造廠的所在地。后來,又移到了房州,即現(xiàn)在的湖北房縣。 韋皇后的功勞 中宗被廢后,逐漸想明白了,原來母親是如此厲害,如此殘忍,他害怕自己和前邊的哥哥一樣也會命喪黃泉,最后,還是意志力比他強的韋皇后及時勸解,這才靜下心來等待時機,以圖東山再起。 這一等就是十八年之久,如果沒有一點意志力,很難在不如意的情況下堅持下來。這中間中宗常會嘆息不 止,韋皇后便在旁邊毫不客氣地大聲斥責(zé)他沒有出息。訓(xùn)斥完了,再慢慢勸解,鼓勵他堅持下去,總會有出頭的那一天的。從這方面來看,他以后再次即位后,被韋皇后管制著也是很自然的事,這和他的父親高宗李治有些相似。 等來了希望 終于,這一天到來了。公元698年的三月,中宗李顯被武則天派人暗中接回了京城洛陽(洛陽本來是個陪都,即京城之一,高宗時便一直在洛陽住,武則天的名字"則天"原是洛陽宮中一個樓的名字),又被立為太子。 這次接回來,是武則天在大臣們的勸說下,采取的一項策略性行動。當(dāng)時,武則天的侄子們,包括武承嗣和武三思等人非常想做太子,準(zhǔn)備以后接替武則天做皇帝。在他們的鼓動下,還有人聯(lián)合數(shù)百人請求立武氏后裔為太子,廢掉當(dāng)時的太子李旦,結(jié)果被宰相假托圣命將領(lǐng)頭的人處死。斗爭的日趨激烈使武則天也很焦急,最后在宰相狄仁杰等人的極力勸說下,武則天終于決定將中宗招回來。 武則天知道,假如以后讓侄子即位稱帝,她這個姑姑因為是嫁出去的人,所以不可能被放進(jìn)宗廟里祭祀,享受死后的榮耀。但如果讓兒子即位,即使他們對自己再有怨恨,也不會把她這個母親怎么樣的。在當(dāng)時,封建法制中的"十惡"罪名已經(jīng)有了,對父親和母親必須孝順,否則就上犯了"十惡"之一的"不孝"罪。封建的倫理道德、武則天的封建意識決定了她的這個決定。 同時,邊疆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也常借口這個皇太子的問題發(fā)兵騷擾,這時很重要的外部因素。 重新即位恢復(fù)唐朝 到了公元705年正月,武則天的病情加重,而這時在身邊常陪侍她的是男寵張易之兄弟倆。就是宰相們和太子也很難見到武則天。宰相們害怕武則天一旦病逝,張易之兄弟借機作亂。于是,宰相張柬之聯(lián)合其他大臣和京城的將軍,領(lǐng)兵五百前去請?zhí)?、即原來的中宗李顯即位。李顯害怕得要命,不敢去,最后是屬下將他抱到了馬鞍上。 政變因為謀劃得好,又有軍隊支持,取得了全勝。張易之兄弟被殺,然后,張柬之對武則天說張易之兄弟要謀反,已經(jīng)被誅殺,請求她讓位給中宗李顯。年邁的武則天只好同意了。她讓出了皇宮,自己搬到皇城西南的上陽宮養(yǎng)病。李顯再次即位后,給母親上了尊號"則天大圣皇帝"。 二月初四日,中宗正式恢復(fù)了大唐的國號,武則天建立達(dá)十五年的"周"王朝到此結(jié)束。旗的顏色也從大紅色改回到唐朝原來的黃色。將長安重新定為首都,洛陽去掉了"神都"的名號,還是陪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66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