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北魏孝文帝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北魏孝文帝是歷史研究里邁不開的坎,基本上可以這么說,漢族大一統(tǒng)的自豪感就是他奠基的。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當時的北魏(即使后來分裂成東西魏)是完全有實力統(tǒng)一中國的,這樣一來鮮卑族就提前800年預演了元朝的歷史,中國以后的歷史也將被完全重寫。
但是鮮卑族的領導者是孝文帝,大歷史趨勢因他一個人而改變,在此我們提出這個奇妙的猜測。這并不是胡編亂造,歷史記載里確實有蛛絲馬跡可尋。
孝文帝受祖母馮太后影響尊崇漢文化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是一位卓越的少數(shù)民族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
他尊崇漢文化,推漢化,禁胡服、胡語,改茸度量衡,推廣教育,更改姓式并嚴禁歸葬,提升了鮮卑人的文化水平,是西北方各中華民族相繼進到中原后民族同化的一次小結(jié),對中國起了關鍵功效。
孝文帝受祖母馮太后的影響很深,不僅僅是政治方面(馮太后的改革奠定了孝文帝徹底漢化的基礎),其個人感情頗為依賴這位“祖母”。
正史《魏書·馮太后本傳》記載,孝文帝是馮太后的孫子,但這可能僅僅是表面文章,正史也透露了些許信息:“及太祖生,太后躬親撫養(yǎng)。是后罷令,不聽政事?!睘槭裁磿е逻@位權(quán)力欲極強的太后要“不聽政事”呢?
孝文帝事事尊從馮太后,竟不記父仇
孝文帝出生時,獻文帝僅有13歲(馮太后34歲),他此時“能否生子,實有可疑”;之后馮氏長期掌權(quán),對孝文帝極其嚴苛,幾近慘忍,但孝文帝毫無怨言,這也異常;馮氏謀害孝文帝爸爸獻文帝,但孝文帝掌權(quán)后,并沒有為父報仇,以至史家譏其“昧于《春秋》之義”。
何為大義,父子至親大于一切,甚至超過忠君!孝文帝本人是皇帝,自然“孝”就是對他的最高要求!
獻文帝殺馮太后的情人,馮太后弒殺了獻文帝,馮太后對獻文帝父子恩義已絕,孝文帝當思誰殺我父,宣告于宗廟,廢而誅之。這就是儒家的“春秋”大義。
孝文帝“孝而過”,“孝而愚”
此外,《魏書·馮太后本傳》之中曾記載孝文帝生母被誅死,被李氏家屬加以清除。孝文帝親政之后,對待馮氏家屬過于優(yōu)厚,對待李氏卻過于輕薄,母親那邊的人基本上就沒怎么被提拔重用,朝野人士私下議論紛紛,認為這種事情非常的不合常理。
孝文帝“孝而過”,“孝而愚”。馮太后死后,孝文帝追謚曰“文明太皇太后”,粉飾馮氏的文治,特為造此美謚;馮氏親自撫養(yǎng)孝文帝,“迄后之崩,高祖不知所生,是孝文當日直以母道事之”。
馮氏死后,孝文帝極盡苦孝之道,“忘殺父之仇而行如此過情之禮”;馮氏一淫奔婦人,前后臨朝幾十年,終不歸政,而孝文帝亦竟然不敢提出親政,直至馮氏崩后,自稱哀慕纏綿,心迷神塞,沒有能力自力親政,使近侍掌機衡者任之,一年后才聽政于皇信東室。
孝文帝的身世問題
這些疑點,學者多解釋為“魏家法非理,古所少也”,認為鮮卑族婦女地位較高,不行儒家禮法。
這些充分說明了孝文帝的身世問題!他的父親是誰呢?
史載馮太后23歲守寡,先后寵愛過俊美的李弈和才華橫溢的李沖。李弈被獻文帝謀殺。李沖后來拜為內(nèi)秘書令,后遷中書令,晉爵隴西公。貌若太白,神采飄逸,博通經(jīng)史,才華橫溢,沉穩(wěn)老練有經(jīng)緯之才。力主除舊布新,是馮太后推行“三項改革”的堅決策劃者、支持者為馮太后最重要的知己。但根據(jù)年齡推測,孝文帝可能是李弈的兒子。
可是,鮮卑族、漢族的容貌差異很大,怎么魚目混珠?
馮太后是北燕馮跋的孫女,馮氏是鮮卑化的漢人,幾代以來生長在慕容鮮卑的集團中。北魏建國后,幾代皇帝都是漢族女子所生。
趙郡李氏既然是中原高門,自然與胡人貴族通婚(四姓高門自相婚配的占很大比例)。此時的北方,漢人、胡人的血統(tǒng)已經(jīng)融混。
之所以有華夷之辨,那是從維護父系權(quán)威來講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66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