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岳飛出生于一個河北相州的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從小就喜好孫吳兵家之學,后來他又拜河北當時的著名拳師周侗為師。
周侗在武林中被人稱為“銅弓鐵箭”,岳飛跟隨他學習得非??炭啵惶炖锨Т?,因此他成為了周侗最得意的弟子。據說,岳飛習得了周侗箭法中的最高技能——連珠箭法,拉三百斤弓,瞬發(fā)三枝鐵箭,三百步外可洞穿箭靶。
周侗死后,每逢初一、十五日,岳飛都要設法買些祭品到周侗的墳上祭奠一番。父親岳和對此十分贊許,說:“如果將來有一天報效國家,你能夠成為為國捐軀的忠義之人嗎?”
等到靖康亂起。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經過相州的時候,岳飛得到了趙構的召見,他受命招討游寇,降服眾寇三百八十人,因功封為“承信郎”,從此便開啟了他的行伍生涯。
岳飛既然加入了勤王之師,他就不得不離開了家鄉(xiāng)??粗L大成人的兒子即將遠離,母親姚氏既擔憂又感傷,于是就在他背上刻下“盡忠報國”四個字,督促著要他一心效報效朝廷。
其實此時已是亂世,岳飛的家鄉(xiāng)相州就在真定附近,金兵已經肆虐到了河北真定府,岳飛不顧及保護家人,卻要此時離開,我們也可以想象得到岳母姚氏對岳飛的無限包容與支持。
岳飛離開河北故鄉(xiāng)之后,家鄉(xiāng)隨及被金兵攻破,父母從此了無音信。經過多年的尋找,這才找到了母親,岳飛迎接母親南歸的時候,因為長時間的逃難與時局的混亂,母親身體已經虛弱非常,導致了長期生病,但只要一有時間,岳飛都親自調理藥物,陪在母親身邊。
但母親最終還是離開了他,岳飛非常悲痛,連續(xù)三天滴水不沾,由于河北早已淪陷于金人之手,岳母姚氏最終喪于廬山(今江西九江)。
從歷史上看,姚氏對岳飛的期望遠遠比父親岳和來得更為長遠一些。因此,岳飛往往在陷入人生困境的時候,總是回到廬山的母親墓旁,搭建一座小草屋,為母親守墓!在《宋史》中多有記載。
見于《宋史·岳飛傳》:服,以張憲攝軍事,步歸,廬母墓側。。。飛力請解兵柄,不許,自廬入覲,帝問之,飛拜謝而已。
岳飛,有古之良將的風采,與吳起類似,都是愛兵如子。據《宋史·岳飛傳》記載:岳飛治軍的口號是“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而士卒有病,岳飛親自為之調藥;將士戰(zhàn)死岳飛悲痛流淚撫育他們的遺孤,或讓兒子娶陣亡將士的女兒為妻。凡是朝廷的封賞犒勞,都分給部下軍吏,不私拿一絲一毫。
岳飛的第二任妻子李娃,就是岳飛的賢內助,每當將領們遠征時,岳飛便讓妻子李娃到他們家中慰問,對于這些事情或者家中大小事情,李娃都辦理得井井有條,由此可見,李娃可謂岳飛之良配!
紹興十一年(1141),在一系列的陰謀操作之下,岳飛被“莫須有”的罪名害死,岳云被斬首棄于鬧市,消息傳到北邊,金國將領無不舉杯互相慶賀。
也不知道秦檜對岳飛是有多大的私仇公怨,岳飛死后,他的全部家產被登記并沒收,李娃以及兒子家人被流放到了嶺南,甚至當時一個和岳飛相似的一個地名“岳州”,也被秦檜改名為“純州”。
岳家人被流放了嶺南之后,撫養(yǎng)著幼孤的重擔又落在了李娃脆弱的肩膀上,同時還遭受到朝廷對流放人員最嚴厲的管制,人身自由被限制,岳家人被長期軟禁。而此時,岳飛次子岳雷才16歲,三子岳霖才12歲,四子岳震7歲,五子岳霆才3歲。
到了孝宗年間,為了啟動北伐,給岳飛平反就成了首要條件。孝宗詔令恢復岳飛的官職,以相應的禮儀改葬,賜給岳飛家屬錢一百萬貫,尋找岳飛的后代,全部授予官職,李娃也被封為“楚國夫人”,而此時距離“風波亭”事件已經21年矣,岳雷已死,李娃也有了62歲的高齡。
李娃臨死之前,囑托兒孫們,也要將她喪于廬山,讓他陪伴著岳母姚氏。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岳飛之死,千年之年,仍讓人感嘆不已!如果岳飛碰到的是孝宗皇帝那該多好!至少,陸放翁也不會留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千古遺憾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66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