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書法是文字美的一種體現(xiàn),不同國家的文字都有不同的書寫方式,中國的漢字書法,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傳統(tǒng)藝術(shù),書法的美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從古至今,追求書法藝術(shù)的人不計其數(shù),漢字的書法也形成了很多種字體,行書最著名的,要數(shù)王羲之,被稱為書圣,他的《蘭亭序》更是“天下第一行書”;漢字的字體種類繁多,歷史上還形成了顏體、柳體等等,漢字字體的演變,對于歷史和后世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
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誕生了很多位皇帝,有些皇帝的書法寫得也很好,但只有一位皇帝,他的書法自成一派,他就是宋徽宗趙佶,他的書寫體,被成為“瘦金體”。
說起宋徽宗趙佶,相比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北宋的第八位皇帝,在政治上他昏庸無能,被后人稱為北宋最腐朽荒淫的皇帝,可以說他是個失敗的政治家,身為皇帝,無疑也是失敗的,北宋亡國后,他成為了金人的俘虜,受盡折磨而死。
雖然是個失敗的政治家,在藝術(shù)史上卻名流千古,一生喜好書畫,在花鳥畫上,自成“院體”,在書法上,獨創(chuàng)“瘦金體”,他的書畫作品,都稱得上是彪炳史冊。說起歷史上的藝術(shù)性皇帝,不免就想到南唐后主李煜,好丹青不愛江山,宋徽宗和李煜相比,兩人在藝術(shù)這方面不相上下,李煜是好詩書,宋徽宗是好書畫,要是兩人生在同一時代,說不定能成為惺惺相惜的好友。
宋徽宗在藝術(shù)史上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了,尤其是他的瘦金體,被后世人爭相臨摹,但很多人都覺得難以模仿,“瘦金體”真的有這么神奇嗎?宋徽宗的“瘦金體”為何難以模仿?專家將其放大10倍后,網(wǎng)友驚呼:難怪無人能超越。眾人這時才知道,為什么后世眾多書法愛好者爭相模仿宋徽宗的“瘦金體”,卻只學其表,難尋其魂了,有的人甚至連表都很難學到。
盡管“瘦金體”很難模仿,后世臨摹的人卻絡(luò)繹不絕,只要是對書法有興趣和研究過的人,都聽過“瘦金體”的名聲,有的人甚至完全被迷住了,因為這種字體實在是太好看了。“瘦金體”筆法瘦硬,側(cè)鋒如蘭竹,書寫的人需要相當有耐心,氣定神閑,同時還要求深厚的書法功力和涵養(yǎng)。
宋徽宗的這一獨創(chuàng),別具一格,字體瘦而不失其神韻,字大而見風骨,尤其是在放大看的時候,更加能感受到書寫人的功力,字體瘦小,卻有山峰的挺拔之姿,一筆一劃都像是鐵鉤銀劃,在眾多字體中,一眼就能看出瘦金體的不同。
后世人模仿“瘦金體”的人很多,但能模仿到精髓的,確實少之又少,因為這需要很多年的功力,才能學到一點精髓。在書法臨摹界,大家都知道“瘦金體”,好看是沒話說,寫起來還真是登天一般的難,盡管如此,學習瘦金體的人卻不少,很多名家更是推崇備至,從這種種,就能看出書法家們對“瘦金體”的癡迷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66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