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硖K定方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蘇定方(592—667年),唐初大將,名烈,字定方,漢族,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縣)人。唐朝杰出的軍事家。史載蘇定方少年時便以驍勇善戰(zhàn)及氣魄驚人聞名,曾隨父征討叛賊,安定鄉(xiāng)里。隋朝大業(yè)末年,他投奔竇建德、劉黑闥領(lǐng)導(dǎo)的河北義軍,屢建戰(zhàn)功。直至唐太宗在位時,蘇定方才開始為唐朝效力,并隨李靖北伐東突厥,在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夜襲陰山一役中,蘇定方率兩百名騎兵先登陷陣,攻破了頡利可汗的牙帳,為擊滅東突厥立下大功。
唐太宗貞觀初年,蘇定方被唐廷重新啟用,任匡道府折沖。貞觀四年(630年),蘇定方隨從定襄道行軍大總管李靖前往磧口(今內(nèi)蒙古善丁呼拉爾),襲擊東突厥頡利可汗。二月初八夜,李靖派蘇定方率領(lǐng)二百名手持弓弩的騎兵為先鋒乘夜霧襲破東突厥牙帳,頡利可汗及隋朝的義成公主狼狽散走,余眾俯伏。李靖大軍趕到,東突厥潰不成軍,唐軍斬首萬余級,俘獲男女十余萬、雜畜數(shù)十萬,斬殺義成公主,擒其子疊羅施。東突厥亡。
永徽六年(655年)春,高句麗聯(lián)合百濟、靺鞨進攻新羅,攻占其北境三十余城。新羅向唐朝遣使求援,高宗令蘇定方與營州都督程名振率軍一萬討伐高句麗。五月,蘇定方等渡過遼水,高麗見唐軍兵少,于是渡過貴端水迎戰(zhàn)。蘇定方等奮力進攻,大敗高麗軍,殺俘一千多人,焚毀其外城、村落后回師 。戰(zhàn)后,蘇定方拜授右屯衛(wèi)將軍,封臨清縣公。
永徽六年(655年)五月十四日,蘇定方隨從蔥山道行軍大總管程知節(jié)(即程咬金)征討西突厥,被任命為前軍總管。次年十二月,在初戰(zhàn)告捷后,大軍到達鷹娑川(今新疆開都河上游裕勒都斯河谷),西突厥兩萬騎兵前來抵御。兩軍展開惡戰(zhàn),總管蘇海政激戰(zhàn)連場,未能決出勝負。西突厥的分支鼠尼施等又率領(lǐng)兩萬多騎兵前來增援,形勢相當(dāng)危急。蘇定方所部正下馬休整,隔著一座小山嶺,離程知節(jié)軍約十里遠,看到遠處塵土揚起,于是率領(lǐng)五百名精壯騎兵,翻越山嶺飛馳直搗敵人軍營。西突厥大敗,唐軍追擊潰軍二十里,斬殺一千五百多人。西突厥軍所丟棄的鎧甲兵器、牛馬縱橫交錯地散布在山坡原野上,無法統(tǒng)計。蘇定方也因功被封為左衛(wèi)中郎將之職。
顯慶二年(657年)春閏月,朝廷任命蘇定方為伊麗道行軍大總管,燕然都護任雅相、回紇婆潤(即藥羅葛·婆閏)等人為副將,再次征討西突厥沙缽羅可汗阿史那賀魯。 大破沙缽羅可汗阿史那賀魯,追至石國蘇咄城(今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西北),俘賀魯,西突厥亡。西突厥滅亡后,原臣服于西突厥的中亞諸國紛紛降附,整個西域置于唐朝的掌控之下。唐依兩廂分治的策略,在西突厥故地分別設(shè)置濛池都護府(今中亞楚河以西至咸海一帶)和昆陵都護府(今中亞楚河以東至新疆北部地區(qū)),并將西突厥“其所役屬諸國皆置州府,西盡波斯(今伊朗)”。
顯慶三年(658年)十一月,蘇定方凱旋歸來,唐高宗在都城長安舉行了隆重的昭陵、太廟獻俘禮儀。先獻俘于昭陵之后,唐高宗在太廟又舉行獻俘禮儀。高宗親臨殿前,大會文武百官及外國君主、使節(jié),蘇定方身著戎服,將賀魯“獻于樂懸之北”。隨后,高宗升蘇定方為左驍衛(wèi)大將軍,封邢國公,另封其子蘇慶節(jié)為武邑縣公。蘇定方對西突厥實行分化和重點打擊相結(jié)合的方略,攻守兼施,出其不意,窮追猛打,終獲大勝,唐朝的勢力也因此延伸至中亞。
顯慶四年(659年)冬,蔥嶺(今帕米爾高原)以西的思結(jié)闕俟斤都曼原先統(tǒng)制眾胡,率其所部和疏勒(今新疆西南部喀什一帶)、朱俱波(今新疆西南部葉城一帶)、喝般陀(又稱蔥嶺國,今新疆西南部塔什庫爾干一帶)三個國家再度反叛,攻破于闐(今新疆和田一帶)。唐高宗詔令蘇定方為安撫大使,再度西征 。蘇定方經(jīng)過長途跋涉,抵達葉葉水(今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內(nèi)的錫爾河),選精騎長途奔襲,晝夜疾馳三百里,大戰(zhàn)破之,都曼降,蔥嶺(今帕米爾高原)以西全部平定。蘇定方因功被加賜在邢州鉅鹿的實封食邑五百戶,并升任左武衛(wèi)大將軍。唐朝對原屬西突厥勢力范圍內(nèi)的蔥嶺以西諸國再次進行大規(guī)模建制行政區(qū)劃。至此,大唐帝國統(tǒng)轄的西部疆域直抵咸海(一說里海),臻于極致,為中華歷代之最。
顯慶五年(660年),又被任命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率師濟滄海,滅百濟,擒其王扶余義慈,以其地置五都督府。龍朔元年(661年),定方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征高句麗,屢戰(zhàn)皆捷,兵圍平壤城(高句麗首都),會大雪,解圍還。龍朔三年(663年)五月,唐朝西北邊境局勢又告不安,吐蕃與吐谷渾互相攻伐。此后吐谷渾被打敗,吐谷渾可汗慕容諾曷缽與弘化公主率領(lǐng)數(shù)千帳部眾放棄國土投奔涼州,請求移居唐朝內(nèi)地。唐高宗任命涼州都督鄭仁泰為青海道行軍大總管,率領(lǐng)右武衛(wèi)將軍獨孤卿云、辛文陵等分別屯兵于涼州(今甘肅武威一帶)和鄯州(今青海樂都一帶),以防備吐蕃。六月二十六日,又任命蘇定方為安集大使,“節(jié)度諸軍”,為吐谷渾的后援。年逾古稀的蘇定方在西北邊陲嘯嘯馬鳴、瑟瑟寒風(fēng)中,度過他戎馬生涯的最后時刻。
乾封二年(667年),蘇定方去世,終年七十六歲。唐高宗在最初時尚不知情,等從他處聽說了蘇定方逝世的消息后,頗為悲傷痛惜,責(zé)備侍臣道:“蘇定方對國家有功,按例應(yīng)當(dāng)褒獎封贈,卿等不說,致使死后榮寵未能及時頒下。言及于此,不禁哀傷悲嘆?!庇谑橇⒓聪略t,追贈蘇定方為左驍衛(wèi)大將軍、幽州都督,謚號“莊”(按《謚法》:威而不猛曰莊)。
蘇定方一生馳騁疆場數(shù)十年,北擊頡利,西滅突厥,東平百濟,南鎮(zhèn)吐蕃,縱橫萬里,“前后滅三國,皆生擒其主”,西域諸國震懾降服。唐立國二百八十九年,其廣袤疆域至高宗朝達到了巔峰,大唐聲威隨之播及西北邊隅和東方遐邦,既為中原穩(wěn)定繁榮奠定了基礎(chǔ),同時也促進了各民族經(jīng)濟文化交流,對今天中國版圖形成作出重要貢獻。
蘇定方不僅英勇蓋世,且為人正直。王文度殺降謀財時,“唯定方一無所取”;在滅亡西突厥后,蘇定方讓“諸部各歸所居,通道路,置郵驛,掩骸骨,問疾苦,畫疆場,復(fù)生業(yè),凡為沙缽羅所掠者,悉括還之,十姓安堵如故”;都曼投降時曾答應(yīng)饒他性命,于是蘇定方又信守諾言,頓首乞求唐高宗免其死罪,以保全信義。更難得的是,蘇定方在人生的最后時光卻依然被委以重任,“為諸將節(jié)度”,以七十多歲高齡默默鎮(zhèn)守在吐谷渾戰(zhàn)場最前線。
蘇定方善于提攜后俊。早年遇上才德兼?zhèn)渲嵝袃€時,直感嘆“吾用兵,世無可教者,今子也賢”,于是傾囊相授,“盡以用兵奇術(shù)授行儉”。蘇定方去世后,裴行儉亦成為了唐高宗后期著名將領(lǐng),史稱“儒將之雄”。裴行儉后來多次平定東西突厥的叛亂,為大唐重置安西四鎮(zhèn)。唐朝建中三年,師徒二人雙雙配享武廟,在代表古代武將至高榮耀的圣殿享受祭祀,于中華歷史上前后輝映。
近代流傳甚廣的《隋唐演義》中描繪,蘇定方年輕時曾經(jīng)跟隨竇建德和劉黑闥兩個大唐的反派人物,是以自清朝以后,民間演藝常將蘇定方演繹成陷害忠良、謀殺羅藝羅成父子的奸雄。而歷史上的蘇定方卻是為大唐建立蓋世功勛的大英雄。這就是歷史與民間演義的大區(qū)別。而歷史的真相,羅藝反而是叛而復(fù)叛的奸臣小人,羅成亦是虛構(gòu)之形象。另而言之,蘇定方因非李唐之核心功臣,所以在被人們描繪成反面角色時無人追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67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