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沈括的故事,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號夢溪丈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科學家。他因撰寫筆記體巨著《夢溪筆談》而名垂青史。
《宋史·沈括傳》稱其“博學善文,于天文、方志、律歷、音樂、醫(yī)藥、卜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
可以這么說,沈括是文學家、音樂家、書法家、收藏家、地理學家、數(shù)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醫(yī)藥家、天文學家、水利學家、軍事家等等!
就連我們當代世界離不開的“石油”,也都是沈括最先定義命名的。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稱贊沈括是“中國整部科學史上最卓越的人物”。
現(xiàn)代有人甚至開玩笑說,沈括大致相當于宋朝的牛頓加愛迪生加諾貝爾加伽利略,想象一下,沈括是一個多么恐怖的人物啊!
然而,令人不知的是,沈括卻也是一個投機的政客,尤其擅長告密坑朋友,見風使舵?!端问贰ど蚶▊鳌分?,就記錄了宋哲宗時的宰相蔡確對沈括的評論:“首鼠乖刺,陰害司農(nóng)法”。
同時代的大文豪蘇軾更是深受沈括之害。蘇軾與沈括曾經(jīng)在崇文院共同任職,兩人關(guān)系還不錯。后來,沈括支持王安石變法,并受到其重用;而蘇軾則與司馬光等人對變法持反對態(tài)度。
據(jù)南宋王铚《元祐補錄》記載,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遭到新舊兩黨攻擊的蘇軾主動要求出京到杭州任職。
第二年,沈括受命巡察兩浙農(nóng)田水利的情況,臨行前,宋神宗叮囑他關(guān)注一下在杭州任通判的老同事蘇軾。
當沈括和蘇軾見面后,雖然兩人政見不同,但并不妨礙交情,愉快地暢談一番,臨別前,沈括提出拜讀一下蘇軾最近寫的新詩詞。蘇軾也沒多想,就把被貶杭州后的一些詩詞交給了沈括。
這些詩詞,包括后來給蘇軾帶來牢獄之災的《詠檜》、《吳中田婦嘆》、《山村五絕》等詩。
沈括回京后,就開始認真研讀蘇軾的這些詩詞,并憑借敏銳的嗅覺,把他認為出格的詩句用紅筆圈了起來,比如《詠檜》中有“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唯有蟄龍知”,沈括認為這是誹謗皇帝,皇帝飛龍在天,蘇軾的意思卻是要到九泉去找龍,居心何在?
于是,沈括把這些有誹謗皇帝之嫌的詩句交給了宋神宗,揭發(fā)蘇軾在詩文中“愚弄朝廷”、“無君臣之義”。然而,宋神宗卻沒當回事,沈括自討了個沒趣。
元豐二年(1079)三月,蘇軾改任湖州太守,按慣例上奏了一份《湖州謝上表》,除了敘述的例行公事外,蘇軾在后面來了幾句牢騷的話:“陛下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yǎng)小民?!?/p>
沈括看到后,再次拿出蘇軾的詩詞老調(diào)重彈,繼續(xù)在宋神宗的面前告蘇軾的小黑狀。
有了沈括這個始作俑者,監(jiān)察御史的何正臣、舒亶,國子博士李宜,御史中丞李定等人立即用沈括圈出的“蘇軾反動詩詞”為引子,給蘇軾來了一場“文字獄”,“烏臺詩案”正式爆發(fā),讓這位大文豪在優(yōu)待士大夫的那個宋朝里坐牢103天。
沈括作為變法派緊跟宰相王安石,王安石對沈括也很重視,一再提拔重用他??墒牵鯇幘拍?1076年)十月,王安石在保守勢力的反撲下,黯然罷相下臺。
作為變法派的骨干,沈括害怕受到牽連,趕緊轉(zhuǎn)變風向,向新任宰相吳充遞交了一份秘密報告,對免役法的態(tài)度出現(xiàn)了前后明顯的變化,這就給了他人攻擊沈括的口實。
次年,當時還是御史的蔡確以依附大臣(吳充)、越權(quán)言事(免役法歸司農(nóng)寺負責)、前后態(tài)度不一等理由彈劾沈括。宋神宗也就把沈括貶出京城,知宣州(今安徽宣城)。
元豐元年(1078年),宋神宗打算重新起用沈括,蔡確再次上書,指責沈括“反復無常、附會大臣,被貶不足一年,不宜擢升”,詔命又被撤回。沈括也為自己玩的這種兩面三刀、見風使舵的手法付出了相應的代價。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九月,沈括舉家搬遷到了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東) 。當時,蘇軾正在杭州任知州,沈括居然像個沒事人一樣,經(jīng)常跑到杭州去找蘇軾嘮嗑敘舊,而“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蘇軾也只得繼續(xù)微笑面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68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米思翰是什么人康熙前期名臣
下一篇: 青面獸楊志的歷史原型是誰他是什么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