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三國時期,合肥之戰(zhàn)并非一場戰(zhàn)事,這是數(shù)次戰(zhàn)事的統(tǒng)稱。當時東吳與曹魏以合肥為目標,先后發(fā)起了多次爭奪戰(zhàn)。建安四年,孫策攻下合肥,當時他讓顧雍做合肥長。一年后,孫策遇刺身亡,后來曹操表劉馥為揚州刺史,劉馥就此占領合肥,為了奪回此處,孫權多次出兵征討。赤壁之戰(zhàn)后,周瑜在南郡與曹仁周旋,而孫權則親率大軍十萬攻打合肥,只可惜這一次進攻因為曹魏設計,讓孫權誤以為有援軍而不得不撤退。
后來曹操率軍進攻張魯,孫權見時機成熟,當即率領十萬大軍再一次征討合肥。此時合肥城中僅有七千士兵,按理說孫權此番應該能順利攻克合肥,但由于合肥守將張遼沒有依城據(jù)守,而是主動出擊,先后兩次殺入孫權的大軍之中,導致孫權的十萬大軍戰(zhàn)敗而逃。公元233年,孫權兵想圍攻合肥新城,但由于此時合肥城遠離水邊,孫權二十余日不敢下船。后來孫權率領大軍上岸之際,滿寵伏軍突起襲擊,孫權大敗而歸。后來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時,孫權響應諸葛亮的號召,再一次出兵攻打合肥,卻由于曹叡親自督戰(zhàn),再加上孫權的侄子孫泰被殺而無奈撤軍。不得不說,孫權在合肥城下明明已經(jīng)吃了很多次虧,為何他還對合肥如此執(zhí)著,非得要攻打合肥呢?
東吳之所以要攻打合肥,其實是因為東吳軍隊的優(yōu)勢就是水軍。同樣是面對一條河,曹魏和蜀漢想到的是運送糧草和士兵,因此即便船上有無數(shù)士兵,那也不過是上了船的步兵,而不是水師,而東吳不同,由于長期在江邊,東吳的水師十分厲害,這些士兵在船上,就是威震一方的水師。而合肥是一個可以將這種水軍優(yōu)勢發(fā)揮到極致的地方,正因如此,孫權必須奪得合肥,并借此處作為據(jù)點攻入曹魏腹地,以完成北伐,因此合肥是孫權不得不打的地方。不過即便孫權十分想占據(jù)合肥,但卻久攻不下,這其中就有很多原因了。
首先就是東吳的水軍問題,水軍的強大既是東吳的優(yōu)勢,也是東吳的短板。對于孫權來說,水軍過分的強大,讓東吳再也無法離開水道,而攻打合肥畢竟是要上岸攻城,在第三次合肥之戰(zhàn)時,合肥新城因為遠離水邊,東吳大軍竟然待在船上二十余日而不敢下船,當時孫權之所以沒有下船,就是因為東吳的士兵在船上戰(zhàn)力無雙,但一旦上了岸就難說了,可見孫權對自家軍隊的攻城能力也是很不信任的。
與此同時,孫權的戰(zhàn)略問題也影響了他在合肥城下的發(fā)揮。要知道東吳的政權是江東士族脫離中原士族后的一種獨特的政治形態(tài),因此他們不需要像蜀漢政權那樣必須依靠北伐來證明自身的法理,正因如此,孫權對合肥的攻略并非占據(jù)城池那么簡單,這是東吳在國土防衛(wèi)的一環(huán),他通過以攻為守,對合肥前線不斷施加壓力,同時借此機會迫使淮河巢湖一代的居民南遷或北遷,造成無人區(qū)作為緩沖,以保證東吳在長江地區(qū)的統(tǒng)治中心的安寧。雖然孫權沒有攻克合肥,但他在這段期間遷移了百姓,而滿寵即便說得再厲害,也不得不拆了合肥城后側(cè)筑建新城,孫權死皮賴臉的打法雖然難看,但卻不能說完全沒有效果。
筆者認為,孫權看似在合肥城下丟盔棄甲,十分難看,但他通過合肥之戰(zhàn)爭取到了有利的資源,達到了防守的目的,就這點來看,孫權是贏了的。
因為。
事實上,孫權并非一直針對合肥不放,他曾經(jīng)多次從襄樊一路入侵曹魏,公元220年時,曹丕不知因為什么原因而放棄了襄陽,孫權得知消息后,當即派兵占據(jù)了襄陽,曹丕得知消息后,立馬命曹仁與徐晃率軍進攻,就此再次奪得了襄陽。
而在公元226年,曹丕去世后,孫權再度出兵攻打襄陽,當時孫權親率大軍圍攻江夏,并派出諸葛瑾、張霸等人進攻襄陽,曹叡得知消息后,當即派出司馬懿出兵討伐,擊敗了諸葛瑾,并斬殺了張霸和東吳大軍千余人。?
荊州之于東吳和蜀漢的意義完全不同。荊州在蜀漢手里,主要是作為前進基地,也就是戰(zhàn)略進攻基地來用,而對東吳來說,主要是把荊州控制在自己手里,才有安全感。
荊州往北就是許昌,再往北就是洛陽。許昌是當時國家的首都,漢獻帝就是在那里。許昌的兵力肯定是非常強大。洛陽是后來曹魏的國都,洛陽有虎牢關天險,易守難攻。東吳不像蜀漢那樣,地域狹小,只能夠攻打涼州。
東吳和曹魏的邊境線很長,所以他有更多的選擇。相比較之下,合肥的防衛(wèi)力量肯定比不上許昌和洛陽,自然也就好打的多了。
古代沒有汽車,自然沒這么快,如果按照騎馬來算,最多一天時間就可以到達。我們再來看看荊州地區(qū)的軍事重鎮(zhèn)襄陽,它距離南京的路程有近550公里,幾乎是合肥到南京距離的整整三倍。在這種背景下,如果孫權調(diào)集大軍從荊州北伐,那曹魏完全可以率領大軍從合肥直搗孫權的都城建業(yè)(南京),到時孫權不說立馬拉稀,至少絕對不敢再繼續(xù)北伐。
不過話說回來,東吳在江淮雖然多次用全力出擊,但是也沒有多少進展,始終沒有突破曹魏的合肥防線,實際上也不是用全力出擊。相比之下,反而是諸葛恪北伐時,幾乎調(diào)動了東吳能夠抽調(diào)的全部軍隊,也同樣是勞而無功。
他之所以幾次三番的攻打合肥,主要的一個原因是他想要北伐,這是唯一的一個地方。并且從這個地方南下是最好的一個選擇,可以把他的地盤直接給切成兩半。所以對于他來說,合肥這個地方不管是讓他更好的北方,還是讓他能夠更好的自保,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方。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他才會幾次三番地不停攻打這個地方,雖然說你是失敗,但是他還是要不停的攻打。
孫權為何屢次三番要攻合肥?
因為這個地方對他來說非常的重要,是想要自保還是想要更好的去進行北伐,這個地方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地方攻打下來,才能夠讓他獲得更好的發(fā)展,所以就算他每次都失敗,但是還是會不停的進行攻打。以后的發(fā)展是有很大幫助的,正是因為這個地方這么重要,他才會不停的想要占領。
孫權為什么不停的攻打合肥?
他之所以一直都在攻打這個地方,主要是因為對他來說這個地方太重要了。不管他是想要更好的去保護自己的勢力,還是想要更好的去舉行北伐的事情,都必須要獲得這個地方才可以。有了這個地方,他才能夠更好地發(fā)展自己的勢力。所以這個地方對于他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因此他必須要把這個地方拿下。
溫馨小提示
他之所以不停的要攻打這個地方,主要是因為這個區(qū)域?qū)τ谒麃碚f是非常重要的。不管他是想要保住自己的地盤,還是想要更好的進行自己,以后的大業(yè)都是必須要拿下的。因為他有的必須要獲得這個地方的原因,所以才會不停的去攻打。就獲得了這個地方,那么對于他的違法事業(yè)也會有很大的幫助,這是非常好的一個通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68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