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司馬昭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我想對三國那個時期的歷史有一定的了解的人,一定是聽說過鄧艾和鐘會這兩個人的。他們兩個人對于魏國的發(fā)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們協(xié)助管理魏國,還一起消滅了蜀國,都可以說是魏國的功臣。一說到這兩個人的死因就會想到司馬昭這個人,這中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呢?我們都知道在那個時候很多人的野心在膨脹,都想得到更大的權(quán)利和更多的金錢。
司馬昭他為什么要把這兩個人殺了呢?是因為鄧艾和鐘會做了什么事情嗎?還是因為司馬昭他自己的野心在作祟?在263那年,曹魏的軍隊分成三路進行討伐蜀國,在當時鐘會他被姜維擋在了劍閣這個地方進退不得的時候,鄧艾他于是主動要求去帶領(lǐng)軍隊去進行救援,但是沒有讓人想到的是在過程當中卻遭遇了災禍,他最終以很大的勇氣通過了陰平小道,抵達了目的地。
隨后就開始奪取江油這個地方,于是就讓蜀漢的后主主動開城門投降。這樣一來,就代表著蜀漢滅亡了,自然鄧艾立下了不容小覷的功勞。馬上鄧艾的名聲就起來了,可以說是很風光的。其實我們都知道鄧艾他是在打仗方面很有一套的,處理朝政也是很厲害的,在之前、魏國大將軍司馬昭去討伐蜀國,主要就是因為大將軍需要建立他的威信。鄧艾在這時卻反對,其他的大臣也紛紛投反對票。
司馬昭不肯放棄,于是就讓鐘會去擔任將領(lǐng),讓鄧艾跟著一起去干大事。雖然鄧艾他是有功勞的,但是他也有做錯的地方,他偏要以曹魏的名義去對蜀漢的降軍進行分封,還讓自己的手下去擔任蜀漢的地方的官員。這在當時來說可是大不敬,于是就讓司馬懿十分反感。在那個時候誰要是讓皇帝反感,自然是沒有好結(jié)果的。鄧艾把蜀漢滅了之后,馬上就向司馬昭上奏,想要趁著就會就把東吳拿下,但是卻被司馬昭拒絕了。
這使就對鄧艾很不滿了,再加上鄧艾他越來越猖狂,也越來越不得人心。后來鐘會等人就借著皇帝的名義以意圖謀反的理由把他拿下了。鄧艾就想要見司馬昭,逐漸鐘會就成了蜀漢的領(lǐng)導人。這時鐘會他就想要自己獨立,后來事情就把暴露了,被魏國士兵殺了??傊?,就是因為鄧艾他過分自傲,最后影響到了司馬家族的利益,所以,才把他殺掉的。
鐘會他想要自己獨立,還假借著太后的指令討伐司馬昭,但是沒有想到的是這些將領(lǐng)都是司馬昭的死士,并且這些人的家人還在曹魏,一旦不成功的話,就會連累自己的家人。一時間他就陷入了兩難的地步,他在猶豫的時候這些將領(lǐng)全部把他圍起來最后把他殺了。于是,就這樣鐘會也被殺了。如果要說贏家的話,在這場競爭當中,唯一的贏家就是司馬昭,他達到了自己想要的預期的目的。
兩人均是滅蜀功臣,自持甚高,互相猜忌(有可能也是司馬昭的離間之計)互相殘殺。
滅蜀后,鐘會大力結(jié)交西蜀名士,打擊鄧艾等人,打算自立政權(quán),但由于手下官兵不支持鐘會的行動而發(fā)動兵變,鐘會與姜維等人皆死于兵亂之中。
而鐘會、胡烈、師纂等人見鄧艾居功自恃,乘隙向司馬昭誣告其謀反,說他作的事情悖逆不道,已經(jīng)露出叛亂的苗頭。于是,朝廷下詔書派監(jiān)軍衛(wèi)瓘逮捕鄧艾父子,用檻車將其送到京都來。景元五年(264年)正月十五,鐘會抵達成都,將鄧艾押往洛陽。這時,鐘會麾下有魏、蜀軍隊二十余萬。鐘會排除了有滅蜀大功的鄧艾,又掌握龐大的遠征軍,遂密謀反叛。司馬昭對鐘會懷有野心早有戒備,遣中護軍賈充率1萬步騎入蜀進占樂城,隨即親率10萬大軍進駐長安,使鐘會措手不及。鐘會遂扣押魏軍所有將領(lǐng),并出示廢黜司馬昭的所謂太后遺詔,蜀降將姜維慫恿鐘會誅殺被扣將領(lǐng),預謀趁機殺掉鐘會,恢復蜀漢。因鐘會遲疑而消息泄露,十八日中午,護軍胡烈之弟胡淵率烈部眾擂鼓吶喊而出,各營官兵為營救本部將領(lǐng)也一起響應,蜂擁殺入蜀宮,被拘宮內(nèi)的將領(lǐng)們沖出與其部眾會合。雙方在宮城內(nèi)外展開激戰(zhàn),斬姜維、鐘會及部眾數(shù)百人,殺蜀太子劉璇和姜維妻子。魏軍大肆掠劫,后由監(jiān)軍衛(wèi)瓘收拾穩(wěn)定局勢,因其參與誣諂鄧艾,遂派護軍田續(xù)追殺鄧艾父子于綿竹(今四川德陽)西。鄧艾在洛陽的余子也被誅殺,鄧艾妻和孫子被發(fā)配到西城
史料記載的是,鄧艾是遭鎮(zhèn)西將軍鐘會誣陷并被抓起來的,又是被監(jiān)軍衛(wèi)瓘擅自殺掉的??雌饋?,似乎與司馬昭沒有關(guān)系,不能說是司馬昭殺的。
司馬昭之所以下令把鄧艾抓起來,確實是因為鐘會誣陷,說鄧艾有反叛之心。
鄧艾在拿下成都,迫使劉禪投降后,他的那些言行,確實有待商榷。比如他以天子名義,對包括劉禪在內(nèi)的一眾官員進行了分封。比如他說“諸君賴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吳漢之徒,已殄滅矣?!比缓笏终f:“姜維自一時雄兒也,與某相值,故窮耳?!?/p>
劇照
但是,他那些言語行為,其實是可以理解的。他對蜀漢一眾官員進行分封,這是有先例可循的,東漢初年的將軍鄧禹就做過這樣的事情,劉秀為什么就沒有懷疑過他呢?
還有,他之所以要分封,也是為了安定蜀國大小官員之心,避免他們鬧事反正。畢竟當時姜維還領(lǐng)著大軍駐守在劍閣。只有安定了蜀漢朝廷上下的心,才能夠讓他們影響姜維投降。
同時,他說的你們幸虧遇到我,若遇到吳漢那樣的人,就殺了你們這種話,其實也是寬蜀漢君臣的心的。至于他說姜維沒有遇到我,遇到我,他照樣打不贏之類的話,一方面,他是嚇唬蜀漢君臣,讓他們別寄希望于姜維,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在和鐘會爭功,有意縮小鐘會的功勞。
劇照
所以,就算鐘會誣陷鄧艾,司馬昭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就能明白鄧艾說這些話做這些事的用意。
再說了,司馬昭本來是很放心鄧艾的,畢竟鄧艾差不多算得上他司馬家族的嫡系。鄧艾是在司馬懿的時候,跟隨司馬家族的,此后,一直對司馬家族忠心耿耿,為司馬家族的做大,立下了汗馬功勞。鄧艾的為人處世,司馬昭應該再清楚不過了,他為什么還要懷疑呢?
當時,司馬昭最不放心的人其實是鐘會,他早已派了人監(jiān)督鐘會的一言一行。既然如此,他當然不應該相信鐘會說的話。何以鐘會說鄧艾要造反,他就把派人把鄧艾抓起來呢?
還有,他在派人抓鄧艾的時候,鄧艾基本上是束手就擒,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鄧艾基本上沒有反心。為何他還懷疑鄧艾呢?
劇照
更讓人不能理解的是,在鄧艾被抓起來,送往洛陽的路上,監(jiān)軍衛(wèi)瓘怕他和鐘會聯(lián)合起來,誣陷鄧艾的陰謀暴露,擅自把鄧艾給殺了。對于這種行為,司馬昭竟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且,衛(wèi)瓘回去后,不但沒有受到處罰,還加官進爵,讓人覺得非常奇怪。
所以,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就算鄧艾不是司馬昭親手殺掉的,但是從司馬昭內(nèi)心深處來講,他是巴不得鄧艾死掉的。這與他巴不得鐘會死掉,是同一個道理。
司馬昭并不是輕信鐘會,而是他本來就想除掉鄧艾,只是鐘會剛好把鄧艾送過來了,司馬昭就直接借刀殺人。
為什么司馬昭要除掉鄧艾?兩個原因。
1.鄧艾滅蜀有功,功高震主。
蜀國易守難攻,是困擾魏國的一大軍事難題,以前陳泰、郭淮、曹真、司馬懿都曾經(jīng)考慮過這個問題,也都和蜀國交戰(zhàn)過,都沒有成功,而鄧艾不但攻入了蜀國,還直接消滅了蜀國,更重要的是鄧艾自作主張給劉禪和蜀國舊臣封了侯,封了官。司馬昭不僅怕他奪了自己在朝廷的政治威望,而且鄧艾在軍中的威信很高,司馬昭也怕他軍權(quán)太重,威脅自己。鐘會的做法正中司馬昭下懷,他笑還來不及呢,揣著明白裝糊涂。
2.這也是除掉鐘會的好機會。
鐘會素有叛變之心,就連辛憲英都看出來了,鐘會還成天在他身邊晃,司馬昭這個政壇老手怎么會看不出來?司馬昭在鐘會造反失敗后,很清晰地說出了鐘會失敗的原因:蜀地新敗,毫無士氣,無法任用;魏國將士都想著回家,無心戀戰(zhàn),怎會成功?你看看,司馬昭比誰都清楚,鐘會就算弄死鄧艾,奪了兵權(quán)造反,也成不了事。所以他放任鐘會驕橫恣肆,三十六計里,這招叫“欲擒故縱”。
所以司馬昭不費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就除掉了兩個政治大敵,是個很陰險的政治家,鐘會、鄧艾那都是棋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68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