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中為何只有司馬遷的《史記》里記錄了烽火戲諸侯?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烽火戲諸侯”這個故事的女主角。
本名:褒姒[bāo sì]
生卒:不詳
出生地:褒國(今陜西省漢中市中部、留壩縣以南地區(qū))
職業(yè):妃子→王后
大事:烽火戲諸侯(仿佛專門為烽火戲諸侯而生)
結(jié)局:被犬戎所擄,下落不明
關(guān)于褒姒,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是這樣記載的:
夏朝末年,一天夜里,有二條神龍停在夏帝面前,說道,我們是褒國的兩個先王。
夏帝占卜:殺掉龍,趕走龍,留下龍,都不吉利。
又占卜得解決的辦法:需要得到龍的唾沫儲藏起來,才吉利。
于是神龍離去后留下唾沫,夏帝用匣子把唾沫裝起來。
夏朝滅亡,這匣子傳到商朝,商朝滅亡,這匣子又傳到周朝。
經(jīng)過三個朝代,沒有人敢打開它。
到周厲王(周幽王的爺爺)末年,任性的國王非要打開觀看,結(jié)果唾沫流到宮中,怎么也擦不掉。于是周厲王命令宮里的女人赤身裸體大聲叫嚷,唾沫突然變成一只異獸(黑蜥蜴),竄到了后宮,后宮有個侍女,剛七八歲,碰到她身上就不見了。
周宣王(周幽王的父親)時,還沒有丈夫的那個侍女生下一個女孩,她很害怕,就將這個孩子丟棄了。
說到這里,你是否已經(jīng)感覺,這個故事與古希臘的神話故事“潘多拉魔盒”有點(diǎn)相像?東西方古人的智慧,都是很令人敬佩啊!
繼續(xù)說周宣王時期,突然有個歌謠開始傳唱:桑木做成的弓啊,箕木制成的箭袋,是要滅亡周國的。
當(dāng)周宣王聽到這首歌后,既怒又怕,派兵到處搜查賣桑木弓和箕木箭袋的人,見到就殺。當(dāng)時,有一對賣桑弓與箕箭袋的夫婦意外獲得這個消息,趕忙逃亡。在逃跑的路上,他們遇到那個侍女丟棄在路旁的怪女孩,便收養(yǎng)了她,一路逃到了褒國。
這個女孩就是褒姒。
由此可以判斷,連女主角的身世都是神話演繹,烽火戲諸侯更是一個演繹中的演繹。如同封神榜、三國演繹等,既有真實(shí)的存在,又有添枝加葉。
不過,通過敘述褒姒神話般的出身,司馬遷形象地向世人傳遞這樣一個信息:大周朝的王位傳到幽王的爺爺、父親手里時,就已經(jīng)衰敗不成樣子了。帝王們淫亂無度、暴虐暴政、盲目自大,大勢已去。
因此,可以這樣理解:褒姒只是一個表現(xiàn)符號。
司馬遷繼續(xù)他神話般的敘述:褒姒長大后,褒國君王為了自救,獻(xiàn)美女給周王。周幽王很喜歡這個美女,但是這個美女美則美矣,只是從來不笑。
褒姒越是不笑,周幽王心里就越癢。正如我們所熟知的俗語:“越是得不到的,越是想得到。”何況暴虐自大的周幽王呢,更是受不了。
可以說,僅僅是為了看褒姒一笑,這位荒淫的國王那是極盡荒唐之事,他先是廢掉原先的太子,立褒姒生的孩子為太子。
即便這樣,褒姒還是不笑。不過,這里卻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司馬遷的所作所為了——他為何需要通過這樣一個神話般的故事來展現(xiàn)西周王朝的末世亂象,而不直說?那是因?yàn)?,司馬遷寫《史記》時,也正是漢武帝廢掉衛(wèi)太子的時候。直接寫周幽王廢太子,敏感的漢武帝會怎么想?所以只好曲筆。
總之,太子都換了,褒姒還是不笑。這個時候,周幽王這位權(quán)力的任性者發(fā)出了“賞笑令”:能博褒姒一笑者,重賞千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70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