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砹薠XX的一些故事,歡迎閱讀評論。
昭明太子蕭統(tǒng)的老媽丁貴妃死后,梁武帝痛哭流涕了一番,選了塊風水寶地把妻子厚葬了。誰知有一天,太子門前來了個江湖道士,說太子老媽的墓地有晦氣,不利于太子的前途,應該找個東西驅(qū)散邪氣。蕭統(tǒng)一聽坐不住了,于是瞞著梁武帝,聽從道士的建議,在自己老媽的墓地里,埋了個蠟鵝(用蜜蠟制的鵝形物)驅(qū)邪。
就是這么一件小事,后來竟成了蕭統(tǒng)謀逆的“罪證”,成了梁朝的“巫蠱之禍”。而引發(fā)事端的,卻是蕭統(tǒng)手下一個貌不驚人的小太監(jiān)。
俗話說得好,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當時太子宮中有一個叫鮑邈之的太監(jiān),精明強干,很討太子的歡心,是太子手下炙手可熱的紅人。太子的老媽去世之后,太子要為母親做生忌(已故之人在生前的生辰),要求每個太監(jiān)值宿一夜。有一次太子讓鮑邈之值班,鮑邈之竟擅離職守,和宮女鬼混,正巧被蕭統(tǒng)撞了個正著。蕭統(tǒng)雖很生氣,但并沒有治鮑邈之的罪,不過自此以后,就對他很疏遠了。看到主子不再寵幸自己,鮑邈之懷恨在心。當?shù)弥捊y(tǒng)把蠟鵝埋進了老媽的墓地后,他眼前一亮,報仇的機會來了,于是跑到梁武帝跟前密報說太子做蠟鵝詛咒皇帝,圖謀不軌。
梁武帝一聽,火冒三丈,心想:好你個蕭統(tǒng),平日見你很仁孝,想不到竟有如此狼子野心,打算搶班奪權(quán)咒我死啊!梁武帝盡管對太監(jiān)鮑邈之的話沒有全信,但還是馬上派手下人到墓地去挖,果然挖出了蠟鵝。人證、物證俱在,梁武帝暴跳如雷,命令手下把太子抓起來進行審訊。要不是幾個大臣拼命死諫,提醒梁武帝不要忘記漢武帝時“巫蠱之禍”的教訓,恐怕梁武帝早就把自己的兒子逼上了絕路。最終,這位“菩薩皇帝”還算明智,僅把那個看風水妖言惑眾的道士給殺了。
不過蠟鵝事件之后,梁武帝就對仁孝的蕭統(tǒng)太子心存芥蒂,開始不冷不熱了。
蕭統(tǒng)雖然僥幸過了此關(guān),但此后每天都在驚恐中度過,生怕哪天自己的親爹六親不認把自己宰了。日積月累,長期抑郁的蕭統(tǒng)終于病倒了,一代博學太子不久就一命嗚呼,年僅31歲,謚號昭明。當時,梁朝的文士聽到此消息莫不痛哭流涕,慨嘆失去了一位知音。至于鮑邈之,梁武帝的另一個兒子蕭綱做了太子后,第一件事就是給亂嚼舌頭的鮑邈之安了個罪名殺了頭,也算是給自己的大哥報了仇。
表面上,蠟鵝是蕭統(tǒng)的催命符,實際上還是權(quán)力這個東西在作怪。生于帝王家,看似風光無限,實際上到處都是地雷陣,每天都得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就可能粉身碎骨,親情成了點綴權(quán)力的最好裝飾物。在血雨腥風的權(quán)力斗爭漩渦中,根本不可能獨善其身,要么成為權(quán)力的犧牲品,要么不擇手段地奪取最高權(quán)力,求得最好的自保,除此之外,別無他選。古往今來上演的一幕幕權(quán)力悲喜劇,脫去溫情脈脈的面紗,留下的僅是虛偽與狡詐組成的赤裸裸的權(quán)力饕餮盛宴。
? ? ? ?蕭統(tǒng),字德施,小字維摩,梁武帝蕭衍長子。齊中興元年(501年),生于襄陽。蕭衍時任雍州刺史,鎮(zhèn)守襄陽,后乘齊內(nèi)亂,起兵奪取帝位,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梁朝。天監(jiān)元年(502年)十一月,蕭統(tǒng)被立為皇太子。蕭統(tǒng)才華出眾,且深通禮儀,性情純孝仁厚,喜慍不形于色。他十六歲時,母親病重,他就從東宮搬到永福省他母親的住處,朝夕侍疾,衣不解帶。母親去世后,他悲痛欲絕,飲食俱廢。他父親幾次下旨勸逼,才勉強進食,但仍只肯吃水果、蔬食。他本來身材健壯,等守喪出服后已變得羸瘦不堪。官民們看了,無不感動落淚。
? ? ? ?蕭統(tǒng)極富同情心。他十二歲時,去觀看審判犯人,他仔細研究案卷之后,說:“這人的過錯情有可原,我來判決可以嗎?”刑官答應了,于是他就從輕作了判決。梁普通年間,由于戰(zhàn)爭爆發(fā),京城糧價大漲。蕭統(tǒng)就命令東宮的人員減衣縮食,每逢雨雪天寒,就派人把省下來的衣食拿去救濟難民。他在主管軍服事務(wù)時,每年都要多做三千件衣服,冬天分發(fā)給貧民。但他卻因為宮廷紛爭受到父親蕭衍的猜疑,不久含冤而死。英年早逝,令人惋惜。有一天,蕭衍身體有些不適,便在養(yǎng)心殿稍事休息。
? ? ? ?正在此時,忽然見一個小太監(jiān)在養(yǎng)心殿外探頭探腦。蕭衍厲聲喝道:“你賊眉鼠眼地在看什么,難道要謀害朕不成?”豈料那小太監(jiān)一下?lián)溥M來跪在蕭衍面前道:“不,不是我要害皇上,是,是有人要害皇上?!笔捬苈勓源篌@,知道一定有什么情況,忙問道:“是誰?是誰要害朕?!”小太監(jiān)哆哆嗦嗦道:“是,是太子!”“什么!你胡說!來人,將他推出去斬了!”蕭衍怎么也不相信太子蕭統(tǒng)要害自己。
? ? ? 蕭統(tǒng)自幼賢德聰穎,幼讀《孝經(jīng)》《論語》,五歲習《詩經(jīng)》,十歲通曉經(jīng)義、吟詩賦詞、出口成誦;五歲便可幫助蕭衍管理朝政,可謂蕭衍的得力助手。蕭衍稱帝那年就立他為太子,對他疼愛有加,喜愛異常。況且太子生性仁厚,竟至不食肉,怎么可能加害于蕭衍呢。故此小太監(jiān)一說蕭統(tǒng)要害自己,蕭衍大怒,要將其斬首。小太監(jiān)一聽要斬自己,嚇得亂喊亂叫道:“我說的句句是實,不信陛下到臨云殿內(nèi)的楊樹下派人去挖,定能挖出蠟鵝。太子曾命道士作法咒陛下早死。
? ? ?不信陛下想想,近幾月是否身體感到不適?”蕭衍想:“自己在養(yǎng)心殿養(yǎng)病沒幾個人知道,莫非——”這樣轉(zhuǎn)念一想,便命人將小太監(jiān)抓回細問。小太監(jiān)見蕭衍不殺他了,松了一口氣,眼珠轉(zhuǎn)了轉(zhuǎn),又對蕭衍說道:“陛下,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為了龍體,您一定要保重,說出來您別生氣。太子近幾日常領(lǐng)一幫人在紫云殿聚會,鬼鬼祟祟,不知在干些什么。”
? ? ? ?蕭衍一聽,竟有一半信了那小太監(jiān),頓時大怒,帶上幾個人就直奔紫云殿而去。到那一看,果然見太子與一幫人在那里聚會,顯然是在商量什么,見自己到來還一臉的慌張。他不由得怒氣沖沖地道:“逆子,等我找到證據(jù),決不與你善罷甘休?!痹瓉?,太子非常愛惜人才。一天他看到著名文學評論家劉勰寫的《文心雕龍》手稿,愛不釋手,驚嘆此人才華,立即召見,二人一見如故,言語投機,從《文心雕龍》一直談到太子主持編纂的《文選》。劉勰為之提了許多意見和建議,太子蕭統(tǒng)非常高興。
? ? ? 第二天,他又請了許多文人雅士,一一介紹給劉勰認識,大家暢所欲言,就像老朋友一般。以后他們就經(jīng)常在一起談?wù)摗对姟贰稌?,研究治國安邦之道。當時劉勰心里還想:梁朝有這樣一位太子,將來一定會國泰民安。要說弒君篡位之心,太子蕭統(tǒng)可一點也沒有。今日相聚紫云殿,也不過是在商議為《文選》作序之事。幾人正興致勃勃地談?wù)?,忽聞皇上來了,太子慌忙出迎。又見皇上怒氣沖沖,還說什么與自己“決不善罷甘休”,一時愣在那里,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
? ? ? ?正在這時,一個小太監(jiān)手托一只蠟鵝慌慌張張跑進來,跪下對蕭衍道:“陛下,果然發(fā)現(xiàn)了這個。”旁邊的太子蕭統(tǒng)一看,不由得魂飛魄散。他知道這是遭人誣陷??尚睦镌郊痹秸f不清,想到自己平時寬以待人,竟遭此暗算,就算跳進黃河也洗刷不清,不由得一陣天旋地轉(zhuǎn),昏厥過去。那個到皇帝蕭衍面前告密的小太監(jiān)原是太子身邊親近的人,太子母親病故不久,太子要給母親做“生忌”,提前要一太監(jiān)值宿一夜,太子便讓這個小太監(jiān)去。不料他竟不負責任,胡亂混到半夜便跑去和宮女鬼混,正巧被太子巡視時撞見。要是換了別人,不殺他也得嚴懲,太子寬厚,沒有治他罪,只是不如從前親近了。哪知這小太監(jiān)不識好歹,不思圖報,反而懷恨在心。他探聽得皇上身體不適,便跑去誣告太子請道士作法,埋蠟鵝咒皇上早死,密謀奪權(quán)篡位。
? ? ? ?蕭衍哪知這些,見太子昏過去,還以為他是做賊心虛,也不理睬,拂袖而去?;氐綄媽m,他越想越傷心,越想越生氣,一怒之下,竟下令將太子身邊所有道士全殺了。太子蕭統(tǒng)聞聽,連呼冤枉,從此一病不起。滿朝文武都認為太子仁愛寬厚,忽然傳出他要弒君篡位,深感蹊蹺,便紛紛上奏,請皇上蕭衍明察,以防鑄成大錯。蕭衍一聽有理,又聞太子病重,心中甚是不安,忙命人盡快查明此事??墒堑日嫦嘟K于大白,太子蕭統(tǒng)也已病入膏肓,無藥可治。蕭衍痛失太子,又悔又恨。訃告?zhèn)鞒?,舉國震驚,全國百姓都為失去這樣一位智信仁愛的太子而感到無限的悲痛。
? ? ? 當天夜里,蕭衍翻閱太子蕭統(tǒng)編纂的《文選》,含淚提筆,在扉頁上寫下《昭明文選》四字。并決定明天降旨,追封太子蕭統(tǒng)為昭明太子。提到昭明太子,自然會想到《昭明文選》,這是一部研究先秦以來中國文學史的珍貴文獻資料。有人稱他為文人太子,有人贊其在中國歷史上是最有人文氣息的太子。這種贊賞只是以他的《昭明文選》為前提,他的仁厚、孝義、睿智只是做了個簡單的鋪陳。這位太子的死似乎對梁朝沒有什么損失,可卻對整個社會是一大損失。
齊中興元年(501年),生于襄陽。蕭衍時任雍州刺史,鎮(zhèn)守襄陽,后乘齊內(nèi)亂,起兵奪取帝位,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梁朝。天監(jiān)元年(502年)十一月,被立為皇太子。末年以蠟鵝厭禱事件與父親有嫌隙,中大通三年(531年)三月,游后池,乘船摘芙蓉,姬人蕩舟,落水后被救出,傷到大腿,未及即位而卒,謚昭明,世稱昭明太子。葬安寧陵。有子蕭歡、蕭譽、蕭詧、蕭譬、蕭鑒。
蕭統(tǒng)編有或著有《文集》二十卷,典誥類的《正序》十卷,五言詩精華《英華集》二十卷,歷代詩文而成的總集《文選》三十卷。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輯有《昭明太子集》。蕭統(tǒng)篤信佛教,著名的佛教大乘經(jīng)典《金剛經(jīng)》,其中“三十二分則”的編輯,即為他所作。原本長篇連貫的經(jīng)文,經(jīng)過他整理成為容易傳誦理解的三十二個分則,各段并補充濃縮精要的副標題。
蕭統(tǒng)少時即有才氣,且深通禮儀,性情純孝仁厚,喜慍不形于色。他十六歲時,母親病重,他就從東宮搬到永福省他母親的住處,朝夕侍疾,衣不解帶。母親去世后,他悲切欲絕,飲食俱廢。他父親幾次下旨勸逼,才勉強進食,但仍只肯吃水果、蔬食。他本來身材健壯,等守喪出服后已變得羸瘦不堪,官民們看了,無不感動 落淚。
蕭統(tǒng)極富同情心。他十二歲時,去觀看審判犯人,他仔細研究案卷之后,說:“這人的過情有可原,我來判決可以嗎?” 刑官答應了,于是他就作了從輕的判決。事后,刑官向梁武帝蕭衍匯報了情況,蕭衍對他表示嘉許。
梁普通年間,由于戰(zhàn)爭爆發(fā),京城糧價大漲。蕭統(tǒng)就命令東宮的人員減衣縮食,每逢雨雪天寒,就派人把省下來的衣食拿去救濟難民。他在主管軍服事務(wù)時,每年都要多做三千件衣服,冬天分發(fā)給貧民。當時世風好奢,蕭統(tǒng)“欲以己率物,服御樸素,身衣浣衣,膳不兼肉?!?
蕭統(tǒng)性愛山水,不好音樂。曾經(jīng)泛舟后池,番禺侯軌盛稱宜奏女樂。蕭統(tǒng)不答,詠左思招隱詩:“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蕭統(tǒng)酷愛讀書,記憶力極強。五歲就讀遍儒家的“五經(jīng)”,讀書時,“數(shù)行并下,過目皆憶”。他更喜歡“引納才學之士,賞愛無倦”。所以他身邊團結(jié)了一大批有學識的知識分子,經(jīng)常在一起“討論墳籍,或與學士商榷古 今,繼以文章著述,率以為常?!薄赌鲜贰繁緜鞣Q“于時東宮有書幾三萬卷,名才并集,文學之盛,晉、宋以來未之有也。”
最后是病死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70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劉禪真的只是個庸君嗎其實是他比較仁慈
下一篇: 荒淫無度的皇帝宇文赟,22歲就駕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