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兩位不敗戰(zhàn)神,一人名震古今,一個鮮為人知?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nèi)容。
宋朝雖然國家軍隊力量薄弱,對外經(jīng)常被各種游牧民族吊打,但是朝廷的文臣武將卻不少,尤其是能征善戰(zhàn)的武將數(shù)不勝數(shù),但是能夠稱得上戰(zhàn)神的卻只有兩位,一位是岳飛,另一位是李繼隆。
第一位:岳飛
岳飛是南宋抗金名將,如果不是宋高宗連下十二道金牌讓岳飛班師回朝,恐怕岳飛真的能夠奪回失地,甚至連奪回燕云十六州都不在話下。岳飛曾經(jīng)師從陜西大俠鐵臂膀周侗,是他的關門弟子,盡得其真?zhèn)?,尤其是兵法上的造詣,更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他還與盧俊義,林沖是同門師兄弟。
岳飛早年投軍在劉韐帳下聽候,后來陶俊,賈進二賊在相州作亂,岳飛自請命率領百余騎兵剿滅賊寇,他用設計埋伏賊寇,一舉生擒了陶俊,賈進二人,平定了賊亂。
岳飛抗金的事跡最早是在靖康年間,當時后來的宋高宗趙構還是康王,同時也是兵馬大元帥,主要負責抵抗金軍。在靖康元年,岳飛率領三百騎兵去李固渡偵察,恰好遇見了金軍,岳飛二話不說,率軍直接殺向金軍,他更是一馬當先擊殺了敵軍將領,打敗了金軍,這是他第一次與金人交鋒。
后來趙構做了皇帝,成為了宋高宗,岳飛因為主戰(zhàn)而得罪了宋高宗,被革除軍籍。岳飛無奈只好去抗金前線大名府,當時抗金招撫使張所正在四處招攬英才,看到岳飛之后對其頗為器重,升他為統(tǒng)領,后升為統(tǒng)制。后來因為張所被罷免,岳飛轉而只好投靠了宗澤。在宗澤處的岳飛正式開啟了自己抗金事業(yè)的巔峰。
岳飛在抗金戰(zhàn)場上展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后來宗澤去世,他開始成為抗金事業(yè)的中流砥柱。他在抗金的戰(zhàn)爭中收復了襄陽六郡,又大破金兀術,尤其是朱仙鎮(zhèn)一戰(zhàn),更是將金兀術十萬人馬打得幾乎是全軍覆滅。后來因為趙構一心求和,再加上秦檜在旁唆使,岳飛被趙構以莫須有的罪名殺死了。一代名將慘死,成為了千古遺憾。
第二位:李繼隆
相比較岳飛,李繼隆的命運算好一點。他是將門之后,祖父李肇是后唐的官員,死于與契丹的戰(zhàn)斗中,他的父親李處耘是宋朝的開國名將。他妹妹更厲害了,是趙光義的妻子,也就是后來的明德皇后。
李繼隆參加過宋朝的滅唐和滅漢的戰(zhàn)爭,宋太祖時期攻打后唐時期,李繼隆負責宋軍的糧草押運,南唐的水軍對李繼隆多次發(fā)動攻擊但是都被他打敗了,而且他還擊殺了一位高級將軍,有力地保障了宋軍的糧草補給。在趙光義時期,宋軍攻打北漢,李繼隆身先士卒,不懼危險。在宋軍的打擊下,北漢終于投降,宋朝也基本上完成了統(tǒng)一,李繼隆為宋朝的統(tǒng)一立下了汗馬功勞。
后來在幽州時,宋軍遭到了契丹名將耶律休哥的圍攻,只有李繼隆的軍隊能夠全身而退,其他的部隊都是損失慘重。后來遼軍再次對幽州發(fā)動攻擊,李繼隆擅自修改了宋太宗的八陣作戰(zhàn)圖,結果大敗契丹人,殲敵八萬,這一戰(zhàn)之后,他非但沒有被趙光義怪罪,反而升為媯州刺史。
后來遼景宗親自率三軍征討,李繼隆和潘美率軍抵抗,在雁門關一戰(zhàn)大破遼軍,連破遼軍二十五寨,斬首三千人,俘虜上萬敵人,一直追擊到遼境才撤兵。李繼隆在晚年時期依舊戎馬上陣,他參與指揮了對西夏的戰(zhàn)爭,并且重建了軍事要塞鎮(zhèn)戎軍。在景德二年,李繼隆去世,宋真宗親自前往吊唁,追封其為中書令,謚號“忠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70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