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阿巴亥。
有權力就會有為此掀動的風起云涌,代表封建王權最高級別的"皇權"更是讓無數(shù)人爭的頭破血流甚至身敗名裂,所以中國歷代王朝亦脫離不了"皇子奪嫡"對政權穩(wěn)固所造成的破壞,直到清朝的出現(xiàn)。
清雍正帝繼位之后,由于康熙朝發(fā)生的"九子奪嫡"令其倍感王權繼承的不穩(wěn),便首創(chuàng)"秘密立儲制度",幾近完美解決了"皇子奪嫡"的問題。因此,清初皇太極和多爾袞的奪嫡之爭,就成為了清史中情況最特殊的繼承之戰(zhàn),至今都謎團叢叢。而多爾袞亦成為清朝秘密最多,且權勢最大的親王,所以今天我們就圍繞著多爾袞身上的種種謎團,來解密一下這個大清第一王爺。
多爾袞出生于明萬歷四十年(1612年)十月二十五日,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這位后來權勢滔天的人物,其本名在滿語中的含義居然是"狗獾",一種形似老鼠,體型肥大,四肢短小的哺乳動物,是當時滿族人獵殺來剝皮制作"獾皮"最主要的物種。
不過多爾袞作為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努爾哈赤去世的時候他才15歲,甚至都還沒上過戰(zhàn)場,跟一眾戰(zhàn)功卓越的哥哥比如代善、皇太極比起來根本沒有資格參與奪嫡之爭。所以當我們談及多爾袞一步步成為大清第一王爺?shù)臅r候,就不得不提到兩個人物,自己的親生母親阿巴亥·烏喇那拉氏和哥哥皇太極。
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出生海西女真烏拉部王族,早在1601年其還是11歲的時候,就嫁給了比自己年長31歲的努爾哈赤,很顯然這是一場政治聯(lián)姻。幸運的是,阿巴亥剛嫁給努爾哈赤短短兩年,其原本的大福晉富察·袞代就因牽涉政治斗爭而失寵。年僅13歲的阿巴亥被努爾哈赤扶持為大福晉,不過歷史給阿巴亥的機遇出現(xiàn)在努爾哈赤廢其首位太子褚英之后。
褚英作為努爾哈赤的長子,不僅戰(zhàn)功卓越,更是天生的軍事統(tǒng)帥,所以很早就被努爾哈赤確定為后金皇權的繼承人。然而根據(jù)歷史記載,褚英為人高傲,行事蠻橫,隨后遭到了五大將 (額亦都、費英東、何和禮、安費楊古、扈爾漢)和大多數(shù)貝勒的舉報。怒不可赦的努爾哈赤也是狠,不僅撤了其太子之位,更是在1615年直接將其斬首示眾,此時褚英年紀三十六歲。
這里不得不感嘆草原蠻族就是猛,褚英去世之后,次子代善成為了努爾哈赤的太子。而這個時候?qū)τ诎秃碚f,自己的親兒子十二貝勒阿濟格、十四貝勒多爾袞和十五貝勒多鐸太過年幼,在帝位上根本爭不過其余貝勒。且根據(jù)草原習俗,繼母嫁給下一代草原王者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也就是"收繼婚俗",于是年輕美貌的阿巴亥就這么和代善就這么好上了。
當然,關于這段的歷史記載又有一說是努爾哈赤本就有這個意思,畢竟自己要大阿巴亥這么多。但問題是有這個意思歸有這個意思,在努爾哈赤還沒死的時候自己老婆就和自己兒子眉來眼去,自然不可能坐視不理。再加上阿巴亥身為大福晉,代善作為太子,底下一堆人覬覦兩人的地位,于是又是舉報不斷。最終努爾哈赤廢了代善太子之位,阿巴亥也失寵被變相軟禁。只是不過一年時間,阿巴亥就又被努爾哈赤招回沈陽,繼任大福晉。
有感諸子爭權奪利的心痛,天命五年(1620年)九月,努爾哈赤宣布"九和碩額真議政制度",即九個貝勒,"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德格類、岳托、濟爾哈朗、阿濟格、多鐸和多爾袞"共議國政。不得不佩服努爾哈赤的魄力,突破了中國封建王朝一直以來的帝王專權制度,居然鼓搗出了共和制,簡直就是天才中的天才。只是可惜,時間不對,再怎么搞都是錯。
公元1626年,努爾哈赤因?qū)庍h之戰(zhàn)中受傷不治身亡,由于沒立儲君,諸貝勒的奪嫡之戰(zhàn)開始風起云涌。實際上當時還有一個說法是努爾哈赤本想立多爾袞為儲君,一來多爾袞從小聰明伶俐甚得努爾哈赤喜歡,二來他身為大福晉阿巴亥的親兒子,努爾哈赤愛屋及烏有立其為儲君的意思也很正常。
但問題就出在這,一來阿巴亥霸占大福晉位置長達二十余年,恩寵不減且和代善傳過丑聞,其余貝勒的生母或多或少都受過其壓迫,自然看阿巴亥極不順眼。而阿巴亥的親生兒子中,多爾袞和多鐸太過年幼,阿濟格此時也未有出征的記錄,戰(zhàn)功不顯。這在草原遵從實力和強者的體制中,當時的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和皇太極可以說穩(wěn)壓這三兄弟一頭,他們根本無法拿到爭奪帝位的機會。
而在四大貝勒中,代善因緋聞已經(jīng)出局;阿敏其實是努爾哈赤弟弟舒爾哈齊的兒子,也沒戲;而莽古爾泰雖然戰(zhàn)功卓越,但他生母正是被努爾哈赤廢掉的前大福晉富察·袞代,至清一朝,從未有過廢后子嗣繼位的事情,莽古爾泰自然失去了爭奪皇位的資格;所以唯一剩下的只有要戰(zhàn)功有戰(zhàn)功,要能力有能力的皇太極。天命十一年(1626年)皇太子在代善的支持下,繼位后金新大汗,改元天聰。
然而皇太極繼位之后的一個行為,卻為自己死后的奪嫡之爭埋下了隱患。原來為了讓多爾袞三兄弟失去依靠,穩(wěn)坐皇位,皇太極以及眾貝勒合謀努爾哈赤遺書,聲稱"父親要自己最愛的妻子阿巴亥殉葬,好兩人泉下相聚。"失去最大依靠的阿巴亥此時又有什么能力抵抗呢?就這樣,在后金后宮中呼風喚雨了20多年的阿巴亥在37歲那年被生殉了。
只能說非??上?,阿巴亥沒能多等自己三個親生兒子幾年。努爾哈赤去世不久,阿濟格便帶著年僅16歲的多爾袞和14歲的多鐸出征大明。其中阿濟格攻打朝鮮王朝連克五城,作為先鋒攻入大明,殺劉宗敏,戰(zhàn)功一時無兩;多爾袞就更不用說了,出戰(zhàn)第一年就被賜"墨爾根戴青"美名,招降林丹汗,獲元朝傳國玉璽,收服祖大壽吳三桂等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猛的還是多鐸,擊敗李自成,殺史可法,活捉南明弘光帝,是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被乾隆譽為"開國諸王戰(zhàn)功之最"。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以入關之后三子的功績,阿巴亥絕對不會被皇太極等人逼死。然而對于幼年喪母的多爾袞和多鐸來說,等他們有了反抗能力之后,這一切終究還是要向皇太極討回來的。根據(jù)歷史記載,早在皇太極還在位的時候多鐸就常常跟他唱反調(diào),甚至皇太極大壽之時送一匹坡腳老馬。只是對于皇太極來說,以這個時候他們?nèi)值艿膽?zhàn)功也無法做太多事情。而最終這個苦難留給了皇太極的兒子福臨,也就是順治帝。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去世,多爾袞三兄弟憑借自己的勢力力壓皇太極長子豪格,雙方勢均力敵,相持不下。最后多爾袞提議讓年僅六歲的福臨繼位,自己和濟爾哈朗以及豪格共同輔政,最后獲通過。
只是這不過是多爾袞的一個陰謀罷了,順治從繼位開始稱呼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到"皇叔父攝政王"以及最后的"皇父攝政王",多爾袞在背后牢牢掌控大清王朝長達7年之久,成為清朝三百年唯一實力凌駕在皇權之上的親王,貨真價實的大清第一王爺。而順治帝也因為半身都是傀儡皇帝,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一度想要出家,最后英年早逝。
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皇太極逼死多爾袞的母親,多爾袞就讓他兒子好看,也算是因果循環(huán)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72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娜木鐘在后宮是什么地位生了一男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