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疑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xì)解讀一下~
曹沖,很多人對他的印象大概都是從那頭象開始的。
有一天,孫權(quán)給曹操送了只大象來。大象大家都知道,高大威猛,體重嚇人,看著就心生懼意。可是曹操可不管這些,當(dāng)他看到大象的時候,腦海中一個主意就出來了。
曹操召集眾人,詢問他們,該如何測量這只大象的重量。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的時候,才五六歲大的曹沖站了出來,提出了用船測量大象的方法。這個方法的具體步驟這里就不再贅述,相信大家都知道。曹操聽了曹沖的話以后,十分高興,對曹沖稱贊不已。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總而言之,曹沖的聰明才智深得曹操的心,因此雖然當(dāng)時的曹沖年紀(jì)還小,但是曹操卻已經(jīng)有了將其立為繼承人的心思。
都說三國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其人才出現(xiàn)頻率甚至比春秋戰(zhàn)國時期還快,這真不是虛言。按理來說,像曹沖這樣的神通,出現(xiàn)一個已是難得,更何況兩個?
可偏偏還真有第二個神童,他的名字叫做周不疑。
不僅如此,周不疑還是曹沖的至交好友,且深得曹操喜愛。
可是,就這這樣一個神童,卻在曹沖死后,就遭到了曹操的刺殺,這實在奇怪。眾所周知,曹操是一個愛才之人,只要能夠為自己所用,曹操一向是來者不拒。
而周不疑是曹沖的好朋友,將來效命曹家貌似是板上釘釘?shù)氖?。曹操為何還要殺他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說說另一個人,這個人大家很熟悉,某些人更是對他恨之入骨,那就是司馬懿。
司馬懿的晚年咱們暫且不論,我們來說說司馬懿剛剛出仕的時候。
司馬懿,河內(nèi)司馬家族,是當(dāng)時的世家大族。曹操為了贏得這些世家的支持,就想要將這些大家族的弟子給納入自己的麾下。
而司馬懿少有奇名,更為曹操所看重。于是在建安六年,曹操征辟司馬懿入朝為官。
但是大家都知道,這種大家族的子弟,基本上都有潔癖,司馬懿也是如此。司馬懿看不上曹操的家世,稱病不前往,這一年是建安六年。
當(dāng)時,曹操忙著穩(wěn)定北方,也沒有太在意,直到建安十三年,也就是曹沖死的這一年。
曹操突然強制征辟司馬懿,并給予指示,司馬懿這次再不來,那就殺。
曹操為何會作出這樣的決定呢?
晉書上是這樣說的:
魏武察帝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欲驗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向后而身不動。又嘗夢三馬同食一槽,甚惡焉。因謂太子丕曰:“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yù)汝家事。
從這里其實就能看出曹操的真實想法了:曹操是認(rèn)為司馬懿有狼顧之相,不會甘居人臣,又因為他太聰明了,曹操害怕曹丕將來駕馭不住,這才起了殺心。
只不過司馬懿很能隱忍,又有曹丕的保護,才躲過一劫。
周不疑也是如此。
在曹沖去世之前,曹沖和周不疑同為神童,曹操認(rèn)為曹沖能夠駕馭的了周不疑,因此反而十分喜歡周不疑,因為他將來是曹沖的一大助力。
可是當(dāng)曹沖去世以后,情況陡然反轉(zhuǎn)。
周不疑太聰明了,曹操認(rèn)為曹丕無法駕馭周不疑,于是才決定將其殺死。事實上,曹操確實是這么想的。
《零陵先賢傳》中記載:
太祖愛子倉舒,夙有才智,謂可與不疑為儔。及倉舒卒,太祖心忌不疑,欲除之。文帝諫以為不可,太祖曰:“此人非汝所能駕御也?!蹦饲泊炭蜌⒅?。
無論是曹操強制征辟司馬懿為官,還是曹沖去世,亦或是周不疑被曹操派人刺殺,皆發(fā)生在在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
在這里做個有意思的猜想:
無論是周不疑,還是司馬懿,其實都是曹操留給曹沖的。這也是為何在司馬懿第一次拒絕當(dāng)官的時候,曹操沒管的原因,因為曹沖還小,有的是時間。
可是有時候意外來的就是那么突然,曹沖突然重病去世,打得曹操措手不及。于是,曹操就想把司馬懿和周不疑都除去,因為他不認(rèn)為曹丕能夠駕馭這樣的人物。
只不過,司馬懿因為被曹丕看重,被曹丕保下來了,而周不疑一直和曹沖要好,曹丕也就是象征性地提了一句,力度不大,所以被曹操派人刺殺了。
眾所周知,三國梟雄曹操,是一個求賢若渴之人,他不僅在《短歌行》中,用“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之言,表明了自己對人才的渴望和重視,還三度發(fā)布求賢令,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提出了“唯才是舉”的口號。甚至為了得到更多的人才,他還不止一次試圖挖對手的墻角。可以說,在漢末三國時期,就算曾得罪過曹操的人,只要果然有實力,前來投奔曹操便不會受到為難,例如李孚兩度戲耍曹操,還被委以重任;就算注定要走之人,曹操也不會刻意為難,例如千里尋兄的關(guān)羽,等等。
可是,這樣一個愛才的梟雄,卻曾親手鏟除過,一個年僅十七歲的少年天才,這是怎么回事呢?《零陵先賢傳》記載,荊州別駕劉先的外甥周不疑,是一個神童,早就才名遠(yuǎn)揚,曹操到了荊州的時候,為了拉攏他,曾打算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周不疑雖然拒絕了曹操的提議,卻也是打算為曹操效力的,于是他在柳城之戰(zhàn)“進十計”,使曹軍“攻城即下”,之后又與曹操最寵愛的幼子曹沖,成為了至交好友。
一直到這個時候,曹操對周不疑都是贊賞有加的,可是不久之后,曹沖早夭,曹操不僅沒有替曹沖善待周不疑,也沒有繼續(xù)惜才,反而派刺客暗殺了此人。得知曹操打算對周不疑動手的時候,曹丕曾試圖勸阻,曹操卻說“此人非汝所能駕御也”,堅持將人殺掉了。說到此處,我們不禁會產(chǎn)生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周不疑到底有多厲害,能讓曹操忌憚到這個地步?他又為什么要忌憚周不疑?
史料中關(guān)于周不疑的記載,能夠體現(xiàn)出他有奇才的,僅有三件事,一是他年少時打算拜劉巴為師,劉巴聲稱自己的學(xué)問不足以教導(dǎo)周不疑這樣的天才,選擇了拒絕;二是他為柳城之戰(zhàn)進十計,助曹操拿下了柳城;三則是他曾著有文論四首??墒沁@三點,不管是哪一點都不值得曹操這樣忌憚,不是嗎?
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會說,曹操殺周不疑,與殺楊修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為了給曹丕鋪路,畢竟楊修支持的是曹植,周不疑支持的是曹沖,曹操既然打算立曹丕為繼承人,自然要除掉支持其他人上位的頂尖謀士。可是,這個時候曹操還沒有在曹丕和曹植之間做出選擇,大約沒有鋪路一說。再者說,曹沖已經(jīng)夭折了,周不疑如果不想背叛這個陣營,自然要另擇明主,這反而是曹丕的機會,曹操應(yīng)該促成才是。他到底為什么要殺周不疑呢?
對于這個問題,我有一個大膽的猜想,不是知道大家是否認(rèn)可——曹沖早夭有曹丕的手筆,曹操雖然痛心,卻也不得不接受,他爬到了這樣的地位,他的兒子們難免要為繼承人的位置,爭個你死我活,所以他不能因此對曹丕做什么。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雖然當(dāng)時他還沒決定立曹丕為繼承人,卻在曹丕勸他節(jié)哀的時候,嘲諷道“此我之不幸,而爾曹之幸也”。
但是,曹丕再怎么說也是他的兒子,所以當(dāng)他意識到,曹丕害了曹沖之后,還打算招攬曹沖的至交好友周不疑,害怕周不疑假意接近曹丕,借機為曹沖報仇,讓自己再一次遭受喪子之痛,這才有了那句“此人非汝所能駕御也”,才有了刺殺周不疑一事。
除了這一可能外,我想不到周不疑還有哪一點值得曹操忌憚,畢竟出身名門司馬家族,且鷹視狼顧,有不臣之心的司馬懿,也沒值得曹操痛下殺手,不是嗎?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于《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我保證內(nèi)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起因是由于曹操的愛子曹沖去世,曹操痛失愛子的同時,周不疑這個曹沖的好友,就讓曹操怎么看都不順眼。再加上周不疑曾經(jīng)向曹操獻(xiàn)策十計,曹操也深深忌憚周不疑之才,于是這位梟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砍了這個不成氣候的神童,讓自己心安。
周不疑是三國時期有名的神童,他與曹沖一樣,以機智聞名。比起曹沖,周不疑還有異才,至于這個異才指的是什么,可能就是指他曾經(jīng)向曹操獻(xiàn)策十計的軍事謀略。要知道三國時期群雄并起,這誰最會打仗,這天下就可能是他的。周不疑向一代梟雄獻(xiàn)計,曹操只采納了其中一條,就順利攻破城樓,可見這周不疑的軍事謀略多么厲害,而且當(dāng)時周不疑還只是個孩子,可能連戰(zhàn)場都沒有上過。沒有實戰(zhàn)經(jīng)驗,就能謀得攻城略地的功勞,這就不得不讓亂世之中的曹操能對他另眼相看,也讓曹操深深欽佩周不疑的異才。正是因為周不疑這般優(yōu)秀,曹操才會非常重視他,畢竟曹操還是有那個惜才之心的,可惜曹操對周不疑的惜才之心,在曹沖死后就被沖淡,曹操對周不疑就只剩下深深的忌憚。
其實也很好理解,曹沖之才并不比周不疑差,曹沖是個可以駕馭周不疑之人,或者說他也是周不疑甘心輔佐之人。再加上周不疑與曹沖是一起長大的好友,感情自然深厚,曹沖要是能夠順利長大,不出意外很大可能會是曹操的接班人,那么周不疑也會追隨發(fā)小,成為曹魏集團里最忠實輔佐曹沖之人??刹軟_的突然離世,那曹操的繼承人就要做調(diào)整。不管曹操哪個兒子做接班人,論機智與謀略都沒有人可能比得了周不疑。如果周不疑依舊輔佐曹魏,那很難有人可以駕馭得了他,他也就很大可能會成為偷食曹魏集團勝利果實之人。要是周不疑舍棄了曹魏集團輔佐他人,那么曹魏集團就更沒有希望可以統(tǒng)一天下。怎么看個這個周不疑對于曹魏集團來說,都是威脅大于有用。
當(dāng)然這只是曹操的猜測之心,未來周不疑會不會是一個威脅曹魏集團之人,還尚未可知。但曹操是誰,寧可錯殺不可放過。曹沖去世后,曹操便深信曹魏集團沒有人可以駕馭得了周不疑這個有異才之人,于是曹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周不疑尚不成氣候之時,先誅殺他,這樣他的曹魏集團才會安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72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