惇怡皇貴妃,(1683年-1768年),瓜爾佳氏,三品協(xié)領(lǐng)祜滿之女。清圣祖時為和嬪、和妃,清世宗時尊為皇考貴妃,清高宗時尊為皇祖溫惠貴太妃、溫惠皇貴太妃,乾隆三十三年戊子三月十四日,卒于寧壽宮,年八十六。五月,謚曰惇怡皇貴妃。十月十二日葬景陵皇貴妃園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相傳,有一年康熙皇帝選妃,想娶一位寧古塔美女是他的一大心愿。一天夜里他作了一個夢,夢見在東北的一條大江邊,一位穿著樸素、臉上不飾胭脂卻如花似玉的民間美女,抱著一支大翠鳥跨上一條龍飛騰而起……醒來,這民間美女猶如在眼前,一顰一笑活靈活現(xiàn)。第二天早朝,他派一位來自寧古塔的大臣作欽差大臣,去寧古塔選秀女—選妃。特別囑咐一定要找到抱鳳騎龍之女。
皇帝派欽差大臣來到寧古塔選妃,不限于八旗有品位人家的女兒,平民百姓之女也可參選。欽差和官府的官員們把旗人家的閨女們過了一遍又一遍,看容貌、問家教學(xué)識,美中選美,優(yōu)中選優(yōu),竟然選出了五十名美女。寧古塔副都統(tǒng)等官員自然大喜過望,這是他們對皇上的大貢獻(xiàn)啊,只盼著賞賜了??蓺J差大臣卻一直愁眉不展,盡管他對美女們又是啟發(fā)又是引導(dǎo),百般詢問,可始終沒有一個和萬歲爺一再交代的“抱鳳騎龍”沾點邊,這樣他咋交差啊!他這么一說,寧古塔的官員們一個個地也傻眼了,天底下哪有一個閨女能抱鳳騎龍啊!寧古塔副都統(tǒng)聽欽差大臣說皇上夢見在一條大江邊看到抱鳳騎龍之女的,這條大江一定是牡丹江無疑,便出主意沿牡丹江訪查訪查。欽差大臣認(rèn)為言之有理。
這一天,他們沿江上行,來到牡丹江拐彎子的一個江邊小漁村。這里是盛京三品協(xié)領(lǐng)瓜爾加氏瑚滿的老家,他的妻兒還住在這里,以打漁為生。小漁村來了京城的大官,還是來選秀女的,自然是喜從天降,熱鬧起來。
看了幾家旗人的閨女,特別是瑚滿還沒出嫁的二閨女、三閨女,欽差都滿意,連連稱贊:“個個是美女啊!”便問瑚滿夫人還有幾位千金,瑚滿夫人說還有一個老四,抓雞去了,長得黑,大人不用看了。欽差大臣才想提起抱鳳騎龍的話頭,聽見身后有人咯咯一笑,一回頭,他看見不遠(yuǎn)的墻豁口露出一張美麗的笑臉。黑黑的留海下圓圓的臉龐如同滿月,紅唇白牙,笑得燦然。也許是在墻垛子的陰影之下,臉色紅中有黑,真像一朵盛開的紫紅紫紅的玫瑰花。這閨女看見媽媽在場,也不怕生人,一縱身跨上墻,懷抱著的大公雞驚叫了一聲。欽差大臣猛地一拍腦袋,大聲喊道:“這不是抱鳳騎龍之女么!”他慌忙跪倒在地,向這女孩兒叩起頭來……
原來這閨女就是瑚滿的四女兒,乳名旱三春,生于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十六日,年方十七??滴踟拍?1700年)十二月,康熙冊封她為和嬪,五十七年升為和妃??滴趸实鄯浅O矚g這位出自瓜爾加氏的民間美女,下諭旨說協(xié)領(lǐng)瑚滿治家有法,教子有方,故生賢淑之行四云云。撥銀兩在其故鄉(xiāng)寧古塔城修造皇親府,在她鄉(xiāng)下老家捕魚的牡丹江江中修筑三道捕魚亮子,澤被一方。
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萬氏,即萬貴妃:《罪惟錄》載小字貞兒,山東諸城人。明憲宗朱見深寵妃。 歷史上得寵的妃子很多,但若論情況之離奇卻誰也比不過明憲宗的愛妃萬貞兒。一個大皇帝十七歲的女人卻牢牢占領(lǐng)了丈夫的心,并且擁有他一生的寵幸,這真是讓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
萬氏是明朝首任得到認(rèn)可的皇貴妃。《明史稿·嘉禮》:冊妃之儀。自洪武三年冊孫氏為貴妃(孫貴妃),定皇帝不御殿,承制官宣制曰:“妃某氏,特封某妃,命卿等持節(jié)行禮?!钡趦?,無寶,馀并如中宮儀。永樂七年,定冊妃禮?;实燮ほ头A蓋殿,傳制。至宣宗立孫貴妃,始授寶,憲宗封萬貴妃,始稱皇,非洪武之舊矣。 1,端和恭順溫僖皇貴妃王氏,即王貴妃。嘉靖十年三月冊選的九嬪之一,封莊嬪,十五年生皇次子朱載壑,晉昭妃。十八年,因皇次子立為皇太子,十九年正月晉為皇貴妃。三十一年太子病故,謚莊敬太子。次年她亦病死。謚曰端和恭榮順溫僖皇貴妃。葬于“世宗六妃、二太子墓(世宗賢妃墓)。
2,榮安惠順端僖皇貴妃閻氏,即閻貴妃。嘉靖十年三月冊選的九嬪之一,封麗嬪。十二年八月生皇長子朱載基,兩月夭折,追封“哀沖太子”。十三年晉麗妃,十五年晉貴妃,十八年薨,追贈皇貴妃,謚曰榮安惠順端僖皇貴妃。葬于“世宗六妃、二太子墓(世宗賢妃墓)。
3,莊順安榮貞靜皇貴妃沈氏,即沈貴妃。嘉靖十年三月冊選的九嬪之一,封僖嬪。十三年晉宸妃,十五年晉貴妃。十九年,與莊敬太子生母王氏、哀沖太子生母閻氏,同時晉升皇貴妃。無子女。萬歷九年十月薨,年60多歲,謚莊順安榮貞靜皇貴妃,葬在孝潔肅皇后原先所葬的悼陵。 1,溫肅端靖純懿皇貴妃王氏,即孝靖皇后,初為宮女,萬歷十年六月封恭妃,三十四年封貴妃、皇貴妃,三十九年薨,年47歲,葬于東井附近。因群臣、李太后擁護(hù)立她的兒子為皇太子而失意于神宗,一生受盡冷落和欺凌。育有一子一女,明光宗朱常洛、云夢公主。明熹宗即位,追尊皇太后,遷葬定陵。全謚”孝靖溫懿敬讓貞慈參天胤圣皇太后。
2,恭恪惠榮和靖皇貴妃鄭氏,即鄭貴妃。萬歷九年(1581年)冊選的九嬪之一,為淑嬪,1584年生女兒云和公主后晉封德妃,生皇二子后晉封貴妃,1586年,鄭氏生皇三子朱常洵后進(jìn)封為皇貴妃。當(dāng)時神宗未立太子,朝臣懷疑貴妃想謀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爭言立儲,章奏累數(shù)千百,皆指斥宮闈,攻擊執(zhí)政。神宗概置不問。由是門戶之禍大起。明末著名的三大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皆與其有關(guān)。崇禎三年七月,薨,年六十多歲,謚曰恭恪惠榮和靖皇貴妃,葬銀泉山。崇禎十七年秋七月戊子,明安宗追尊皇祖妣貴妃鄭氏曰孝寧溫穆莊惠慈懿憲天裕圣太皇太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生稱也;沒而加之,非名也。)
3. 恭順榮莊端靜皇貴妃李氏,即李敬妃。萬歷二十二年十一月封敬妃,二十五年三月薨,追封皇貴妃。生二子:惠王朱常潤、桂端王朱常瀛。明朝滅亡后,李氏的孫子朱由榔在1646年于肇慶登基,既是南明永歷皇帝,追尊李氏“孝敬恭順榮莊瑞靖敬天光圣太皇太后”?!保ㄌ侍?,生稱也;沒而加之,非名也。) 1,皇貴妃范氏,即范慧妃:天啟二年因生永寧公主朱淑娥,被封慧妃。天啟三年生太子朱慈焴,封皇貴妃。但兩個孩子皆夭折,她自己也失寵被斥往偏宮。1644年明朝滅亡,范氏逃離皇宮。清朝入關(guān),她回到北京,由清廷出資贍養(yǎng)其生活。
2,皇貴妃任氏,即任容妃:權(quán)閹魏忠賢的侄外孫女,一說為義女。初封容妃,天啟五年因生獻(xiàn)懷太子朱慈炅,封皇貴妃,為人“麗而狡”。明朝滅亡時她逃離皇宮。清朝入關(guān),她回到北京,由清廷出資贍養(yǎng)其生活。
3,皇貴妃王氏,即王良妃:天啟元年(1621年)選美的前三名,入宮冊為良妃,無子。明朝滅亡,王良妃逃出了皇宮,不知所終。(《國榷》記載她后來被封為皇貴妃,可能有誤,待考證)。
《宸垣識略》又有承乾皇貴妃某氏,事跡待考。 1,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田氏,即田貴妃,名秀英,祖籍陜西,后來移居揚州。田氏纖細(xì)嬌妍,多才多藝,琴棋書畫無所不精,蹴鞠騎射無所不能。但她性格內(nèi)向,不茍言笑。朱由檢做信王時的妾室,崇禎元年封禮妃,后進(jìn)皇貴妃。生四子:永王慈炤、悼靈王慈煥、悼懷王、皇七子。崇禎十五年(1642)七月去世,謚“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葬天壽山。后來明思宗、周皇后與之合葬,田妃墓亦升格為帝陵,即思陵。
2,皇貴妃袁氏,即袁貴妃,崇禎帝妃,曾封淑妃、貴妃。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凌晨,李自成揮軍攻陷北京后直搗紫禁城,明思宗見亡國在即,便命周皇后與袁貴妃自盡。袁貴妃領(lǐng)命后,回宮懸梁自盡,但繩帶卻斷裂,袁貴妃遂墮地昏去,許久后才蘇醒。思宗見狀,便拔劍對她亂砍了幾劍,袁貴妃暈死在血泊中,思宗以為她死了,沒有再砍。其實只是傷在肩部,后來被救活。清政府入關(guān)后,賜居所膳養(yǎng)袁貴妃,但她終因傷勢過重、又傷心國破家亡,當(dāng)年(1644年)逝世,并于同年五月己酉入葬,但葬地未詳。明末《北游錄》等書記錄她于1654年逝世,葬金山。 1,皇貴妃佟佳氏:即孝懿仁皇后,滿洲鑲黃旗人,為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承恩公、國舅佟國維之女??滴醯谌位屎螅彩撬牡沼H表妹。康熙十六年封貴妃;二十年晉皇貴妃,攝六宮事;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封為皇后,次日崩逝,實際上只當(dāng)了一天不到的皇后,成為我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后。全謚“孝懿溫誠端仁憲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2,愨惠皇貴妃佟佳氏:滿洲鑲黃旗人,孝懿仁皇后之妹??滴跞拍晔聝詾橘F妃,清世宗雍正二年尊晉皇考皇貴妃,清高宗乾隆元年尊晉皇祖壽琪皇貴太妃。乾隆八年癸亥四月初一年去世,終年七十六歲;五月謚為愨惠皇貴妃;十二月十一日辰時,奉安于景陵皇貴妃園寢,即雙妃園寢。
3,惇怡皇貴妃瓜爾佳氏,即和妃:(1683年-1768年),三品協(xié)領(lǐng)祜滿之女。生于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十六日。清圣祖時為和嬪、和妃,清世宗雍正二年尊晉皇考貴妃,清高宗乾隆元年尊晉皇祖溫惠貴太妃、溫惠皇貴太妃,與壽琪皇貴太妃等同,形成平級的雙妃。乾隆三十三年戊子三月十四日,卒于寧壽宮,年八十六。五月,謚曰惇怡皇貴妃。十月十二日葬景陵雙妃園寢。
4,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即敏妃,參領(lǐng)海寬之女。本滿洲鑲黃旗包衣,內(nèi)務(wù)府宮女選拔入宮,入宮年歲不詳,康熙朝時無冊封,為庶妃。生一子二女:和碩怡親王允祥、和碩溫恪公主、和碩敦恪公主??滴跞四昶咴露迦兆?,閏七月初二被追封為敏妃?!读陮嬕嘀酚洠海滴酰┤四晔路畎病?滴趿荒晔? 雍正下旨將敏妃家合族人等由包衣?lián)艹鼍幰蛔纛I(lǐng),連升兩級追贈其為皇考皇貴妃,并且開了妃子從葬清帝陵的先例,將章佳氏遷葬于景陵?!肚迨犯濉酚涀贩膺w葬敏妃緣由:“ 雍正初,世宗以其子怡親王允祥賢,追進(jìn)封?!?清朝皇貴妃從葬帝陵系由雍正開創(chuàng)。 1,敦肅皇貴妃年氏,即年貴妃:巡撫遐齡女。事世宗潛邸,為側(cè)福晉。雍正元年封貴妃,三年十一月七月初二晉皇貴妃,同年七月二十五日薨。妃薨逾月,妃兄年羹堯得罪死。謚曰敦肅皇貴妃。乾隆初,從葬泰陵。子三:福宜、福惠、福沛,皆殤。女一,亦殤。
2,純愨皇貴妃耿氏,即裕妃:事世宗潛邸,為格格。雍正間,封裕嬪,進(jìn)裕妃。高宗時,屢加尊為?;寿F太妃。乾隆四十九年薨,年九十六歲。謚曰純愨皇貴妃。葬妃園寢,位諸妃上。子一,弘晝。 1,皇貴妃烏喇納喇氏:即純帝繼皇后,佐領(lǐng)那爾布女。后事高宗潛邸,為側(cè)室福晉。乾隆二年,封嫻妃。十年,進(jìn)貴妃。孝賢純皇后崩,進(jìn)皇貴妃,攝六宮事。十五年,冊為皇后。三十年,從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發(fā),上益不懌,令后先還京師。三十一年七月甲午,崩。上方幸木蘭,命喪儀視皇貴妃。自是遂不復(fù)立皇后。
2,令懿皇貴妃魏佳氏:即孝儀純皇后,內(nèi)管領(lǐng)清泰女。事高宗為貴人。封令嬪,累進(jìn)令貴妃。乾隆二十五年十月丁丑,仁宗生。三十年,進(jìn)令皇貴妃。四十年正月丁丑,薨,年四十九。謚曰令懿皇貴妃,葬勝水峪。六十年,仁宗立為皇太子,命冊贈孝儀皇后。嘉慶、道光累加謚,曰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純皇后。
3,純惠皇貴妃蘇氏:事高宗潛邸。即位,封純嬪。累進(jìn)純皇貴妃。薨,謚曰純惠皇貴妃。葬裕陵側(cè)。子一,永瑢。女一,下嫁福隆安。
4,哲憫皇貴妃富察氏:事高宗潛邸。雍正十三年,薨。乾隆初,追封哲妃,進(jìn)皇貴妃。謚曰哲憫皇貴妃,葬勝水峪。子一,永璜,為高宗長子。女一,殤。
5,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大學(xué)士高斌女。事高宗潛邸,為側(cè)室福晉。乾隆初,封貴妃。薨,謚曰慧賢皇貴妃。葬勝水峪。
6,淑嘉皇貴妃金佳氏:事高宗潛邸,為貴人。乾隆初,封嘉妃,進(jìn)嘉貴妃。薨,謚曰淑嘉皇貴妃,葬勝水峪。
7,慶恭皇貴妃陸氏:初封慶嬪。累進(jìn)慶貴妃。薨。仁宗以嘗受妃撫育,追尊為慶恭皇貴妃。 1,皇貴妃鈕祜祿氏:即孝和睿皇后,禮部尚書恭阿拉女。事仁宗潛邸,為側(cè)福晉。仁宗即位,封貴妃。孝淑皇后崩,高宗敕以后繼位中宮。先封皇貴妃。嘉慶六年,冊為皇后。二十五年八月,仁宗幸熱河崩,后傳旨令宣宗嗣位。宣宗尊為皇太后,居壽康宮。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甲戌,崩,年七十四。宣宗春秋已高,方有疾,居喪哀毀,三十年正月,崩于慎德堂喪次。咸豐三年,葬后昌陵之西,曰昌西陵。初尊皇太后,上徽號。國有慶,累加上,曰恭慈康豫安成莊惠壽禧崇祺皇太后。逮崩,上謚。咸豐間加謚,曰孝和恭慈康豫安成欽順仁正應(yīng)天熙圣睿皇后
2,恭順皇貴妃鈕祜祿氏,即如妃:嘉慶初選入宮,為如貴人。累晉如妃。宣宗尊為皇考如皇妃,居壽安宮。文宗尊為皇祖如皇貴太妃。薨,年七十四,謚曰恭順皇貴妃。子一,綿愉。女二,殤。
3,和?;寿F妃劉佳氏,即諴貴妃:事仁宗潛邸。嘉慶初,封諴妃。進(jìn)諴貴妃。宣宗尊為皇考諴禧皇貴妃。薨,謚曰和?;寿F妃。子一,未命名,殤。女一,下嫁索特納木多布齋。 1,全皇貴妃鈕祜祿氏:即孝全成皇后,滿洲鑲黃旗人。蘇州駐防將軍頤齡女,清宣宗道光皇帝的第三位嫡妻,清文宗咸豐皇帝的生母。全謚:孝全慈敬寬仁端愨安惠誠敏符天篤圣成皇后。極受道光帝的寵愛,初封全貴人。晉全嬪、全妃、全貴妃、全皇貴妃,道光十四年立為皇后。二十年正月十一暴崩,死因至今眾說紛紜,成為清宮疑案之一。
2,靜皇貴妃博爾濟吉特氏:即孝靜成皇后。刑部員外郎花良阿女,原為蒙古科爾沁左右翼人,死后抬旗入滿洲正黃旗。她育有3子1女,是恭親王奕?的生母,咸豐帝的養(yǎng)母。受寵。初入宮為靜貴人,十四年為貴妃,二十年為靜皇貴妃,攝六宮事。咸豐帝即位,尊為皇考康慈皇貴太妃。咸豐五年七月尊為康慈皇太后,七月初九日崩,享年44歲。她雖然身前未成為皇后,但死后被咸豐帝追封為皇太后,同治帝時改謚。全謚為“孝靜康慈懿昭端惠莊仁和慎弼天撫圣成皇后”。
3,莊順皇貴妃烏雅氏,即琳貴妃:筆帖式靈壽女,光緒帝的祖母,生有3子1女。初為琳貴人,十七年降為秀常在,十九年復(fù)晉為琳貴人,二十年十一月封琳嬪,二十二年五月晉琳妃,二十六年十二月晉琳貴妃。咸豐帝即位,進(jìn)尊為皇考琳貴太妃。同治帝即位,進(jìn)尊為皇祖琳皇貴太妃。同治五年(1866年)十一月二十六逝世,年四十四,謚莊順皇貴妃。葬慕東陵。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光緒帝即位,特詔增加陵寢祭品,十九年又加崇其園寢的規(guī)制。 1,莊靜皇貴妃他他拉氏,即麗妃:主事慶海女,咸豐帝后宮第一美女,咸豐二年五月初九封為麗貴人。四年十二月二十四封為麗嬪,五年五月初七,生下女兒榮安固倫公主,成為第一個為皇帝生兒育女的妃嬪,晉封麗妃。咸豐十一年十月初十,同治帝尊封麗妃為麗皇貴妃。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六,光緒帝尊封麗皇貴太妃。光緒十六年十一月十五逝,年五十四歲,葬入定陵妃園寢。謚號莊靜皇貴妃。
2,端恪皇貴妃佟佳氏,即祺嬪:頭等侍衛(wèi)裕祥之女。咸豐八年(1858年)三月二十五日入宮。佟佳氏并非通過八旗選秀進(jìn)入皇宮,而是直接由母家接入皇宮。在清朝可說是特例,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封為祺嬪。佟佳氏出身高貴,不茍言笑,雖然容貌美麗,但很快就失寵,在咸豐一朝未再進(jìn)封。同治帝時才被尊封為皇考祺妃。光緒帝尊封祺貴妃。宣統(tǒng)帝尊封為祺皇貴太妃。宣統(tǒng)二年逝世,謚號端恪皇貴妃。宣統(tǒng)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入葬地宮, 始時距清皇朝滅亡只有九十四日。她是清朝唯一一位歷經(jīng)五朝的皇貴妃。 1,淑慎皇貴妃富察氏,即慧皇貴妃:員外郎鳳秀女,同治十一年選入宮。慈禧太后本矚意立她為皇后,未成功,封為慧妃,無生育。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晉封皇貴妃,同治帝剛死半個月,慈禧又封富察氏為敦宜皇貴妃。光緒二十年正月封“敦宜榮慶皇貴妃”?;寿F妃得到四個字的封號,在有清一代僅此一例,足證她在慈禧心中的地位。光緒三十年二月二十八日逝世,終年四十五歲,是同治帝的所有妃子中享年最短的人。謚為淑慎皇貴妃。入葬惠陵妃園寢第一行正中(其他都葬第二行)。
2,恭肅皇貴妃阿魯特氏,即珣妃、莊和皇貴妃:蒙古鑲藍(lán)旗人,同治帝孝哲毅皇后的姑姑,同治十一年封為珣嬪。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晉升為珣妃,無生育。光緒二十年正月晉珣貴妃。光緒皇帝死后第四天,宣統(tǒng)皇帝尊她為皇考珣皇貴妃。清朝滅亡后,1913年農(nóng)歷二月初五,溥儀尊封她為莊和皇貴妃。1921年4月14日(農(nóng)歷三月初七)病死,終年六十五歲,謚為恭肅皇貴妃,同年十二月初七入葬惠陵妃園寢。
3,敬懿皇貴妃赫舍里氏,即瑜妃、獻(xiàn)哲皇貴妃:知府崇齡女。據(jù)說她是同治四妃中最美貌多才的,自號懶夢山人。同治十一年封為瑜嬪,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晉瑜妃,無生育。光緒二十年正月晉瑜貴妃。八國聯(lián)軍攻入北京時,慈禧挾持光緒出逃,同治帝四妃被留宮中,由她處理宮中事務(wù)。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宣統(tǒng)帝尊封為瑜皇貴妃。1913年3月12日(農(nóng)歷二月初五),溥儀又尊封她為敬懿皇貴妃。她性格強勢,在隆裕太后死后,她曾企圖以溥儀養(yǎng)母的身分謀取皇太后之地位,但因袁世凱的指令沒有如愿。民國十三年同溥儀先后被趕出皇宮。1932年2月5日(陰歷辛未年除夕)病死,終年七十七歲,23日舉行奉移禮。場面空前隆重,也是出現(xiàn)在北京人面前的最后一次皇家葬禮。滿洲國朝廷謚為獻(xiàn)哲皇貴妃。1935年3月14日葬于惠陵妃園寢。
4,榮惠皇貴妃西林覺羅氏,即瑨嬪、敦惠皇貴妃:滿洲鑲藍(lán)旗人,主事羅霖之女。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封為瑨貴人,十三年十一月晉瑨嬪,無生育。光緒二十一年封為瑨妃,二十一年五月初六日尊為貴妃,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尊為皇考瑨貴妃。民國二年二月初五日尊為榮惠皇貴妃,十一年稱榮惠皇貴太妃,十三年十月廿五日被趕出宮,二十二年四月二十四日(1933年5月18)下午7時卒,享年七十八歲。謚曰敦惠皇貴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1935年3月15日)與獻(xiàn)哲皇貴妃葬雙山峪惠陵妃園寢。 1,溫靖皇貴妃他他拉氏,即瑾妃、端康皇貴妃:禮部侍郎長敘之女。光緒十四年和妹妹珍妃同時入選,初為瑾嬪,二十年晉升瑾妃,不久因妹妹珍妃得罪慈禧太后受到牽連一同被降為貴人,次年復(fù)妃子位號,無生育。溥儀登基后,尊為兼祧皇考瑾貴妃。宣統(tǒng)遜位后,上徽號為端康皇太妃,掌六宮事。終光緒一朝除隆?;屎笸猓澡匚蛔钭?。民國十三年病逝,享年五十二歲,以端康皇貴太妃的身份,葬于崇陵妃園寢,溥儀謚溫靖皇貴妃。
2,恪順皇貴妃他他拉氏,即珍妃,光緒帝最寵愛的妃子,無生育。端康皇貴妃的妹妹。初為珍嬪,晉珍妃,無生育。以忤太后,諭責(zé)其習(xí)尚奢華,屢有乞請,降貴人。逾年,仍封珍妃。二十六年,慈禧太后逃跑,命將其投于井淹死。二十七年,還京師。追封皇貴妃。葬西直門外,移祔崇陵。
努爾哈赤: 孝慈高皇后,葉赫那拉氏,名孟古。明萬歷三年乙亥生。十六年九月嫁努爾哈赤為側(cè)福晉。子一,皇八子皇太極,即清太宗。三十一年癸卯九月二十七日薨,年二十九。崇德元年四月,皇太極追封其母為孝慈武皇后,謚曰孝慈昭憲純德真順承天育圣武皇后??滴踉晁脑?,將太祖謚由“武”改為“高”,即為孝慈高皇后;雍正、乾隆累加謚,曰孝慈昭憲敬順仁徽懿德慶顯承天輔圣高皇后。
追贈旋奪孝烈武皇后/大妃,烏拉那拉氏,名阿巴亥。明萬歷十八年庚寅生。二十九年十一月,其叔父貝勒布占泰(卜占臺)送她嫁努爾哈赤為側(cè)福晉。子三,皇十二子阿濟格;皇十四子多爾袞;皇十五子多鐸。 史稱太祖大妃。天命十一年丙寅八月十一日,太祖崩;次日,大妃以身殉(或曰大妃之殉焉,為太祖遺命,諸子執(zhí)而逼之乃死),年三十有七。。順治七年八月,多爾袞追封其母為孝烈武皇后,謚曰孝烈恭敏獻(xiàn)哲仁和替天儷圣武皇后。
壽康妃,博爾濟吉特氏。明萬歷四十三年乙卯正月嫁努爾哈赤為側(cè)福晉。無子女??滴跛哪暌壹菏露迦辙啊m樦问四晔?,康熙帝尊封為皇曾祖壽康太妃,行冊封禮
元妃,佟佳氏,名哈哈納扎青。子二,皇長子褚英;皇次子代善。女一,皇長女。史稱太祖元妃。
繼妃,富察氏,名袞代。萬歷十三年復(fù)嫁努爾哈赤。子二,皇五子莽古爾泰;皇十子德格類。女一,皇三女,名莽古濟。天命五年二月,以竊藏金帛,迫令自盡。太祖繼妃
側(cè)妃,伊爾根覺羅氏。札親巴晏之女。生卒年不詳。子一,皇七子阿巴泰。女一,皇次女,名嫩哲。
側(cè)妃,葉赫那拉氏。葉赫貝勒楊吉努之女;孝慈高皇后之妹。明萬歷三十八年嫁努爾哈赤為側(cè)福晉。生卒年不詳。女一,皇八女,名聰古倫,封和碩公主。
側(cè)妃,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貝勒明安之女。太祖聞其賢,往聘之;明萬歷四十年壬子正月嫁努爾哈赤為側(cè)福晉。順治元年二月卒。無子女。
側(cè)妃,哈達(dá)那拉氏。哈達(dá)部貝勒(都督僉事)扈爾干之女,哈達(dá)萬汗見前顯祖次妃之孫女。明萬歷十六年戊子四月,扈爾干遣子岱善(即明實錄之歹商)送之來嫁努爾哈赤為側(cè)福晉。生卒年不詳。 無子女。
庶妃,包括小福晉、格格、媵妾、婢妾等,都是沒有名分的妾。其中生育子女者才能成為小福晉,所生子女屬庶出。
庶妃,兆佳氏。喇克達(dá)之女。生卒年不詳。 子一,皇三子阿拜。
庶妃,鈕祜祿氏。博克瞻之女。生卒年不詳。子二,皇四子湯古代;皇六子塔拜。
庶妃,嘉穆瑚覺羅氏,名真哥。貝勒渾巴晏之女。 生卒年不詳。子二,皇九子巴布泰;皇十一子巴布海。女三,皇四女,名穆庫什;皇五女,嫁達(dá)啟;皇六女,嫁蘇納。
庶妃,西林覺羅氏。奮杜里哈斯祜之女。生卒年不詳。子一,皇十三子賴慕布。
庶妃,伊爾根覺羅氏。察弼之女。女一,皇七女,封鄉(xiāng)君品級,嫁鄂托伊。生卒年不詳。
庶妃,名德因澤。姓氏不詳。殉太祖。
庶妃,名阿濟根。姓氏不詳。殉太祖。
皇太極: 元妃(1593-1612),鈕祜祿氏。巴圖魯贈宏毅公額亦都之女。萬歷二十一年生。為元配嫡福晉,是第一任大福晉。萬歷四十年卒。子一,皇三子洛博會。
繼妃,烏拉那拉氏。烏拉貝勒博克鐸之女。生卒年不詳。子二,皇長子豪格;皇次子洛格。女一,皇長女,封固倫公主。
孝端文皇后(1600-1649),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名哲哲??茽柷哓惱?、后贈福親王莽古思之女。萬歷二十八年四月十九日生。順治六年四月十七日崩。女三,皇次女固倫溫莊長公主,嫁額哲;皇三女固倫端靖長公主;皇八女固倫永安長公主。
孝莊文皇后(1613-1687),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科爾沁貝勒宰桑之女。萬歷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生??滴醵晔露迦毡馈Vu曰孝莊文皇后。子一,皇九子福臨,即順治帝。女三,皇四女,封固倫雍穆長公主;皇五女,封固倫淑慧長公主;皇七女,封固倫淑哲長公主。
敏惠恭和元妃(1609-1641),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名海蘭珠??茽柷哓惱赵咨V?。崇德六年九月十八日薨。子一,皇八子,二歲殤。
側(cè)妃葉赫那拉氏。葉赫貝勒阿納布之女。生二子,第二子烏努春。生皇五子碩塞。薨年不詳。 側(cè)妃扎魯特博爾濟吉特氏。巴雅爾戴青之女。卒年不詳。女二,皇六女;皇九女。
懿靖大貴妃(?-1674),阿霸垓博爾濟吉特氏,名娜木鐘。后封郡王阿霸垓額齊克諾顏之女??滴跏晔辉露辙啊W右?,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女一,皇十一女,封固倫端順公主。撫養(yǎng)一蒙古女,名淑濟(疑為蒙古林丹汗之女)。
康惠淑妃(?-1669),阿霸垓博爾濟吉特氏,名巴特瑪·璪。阿霸垓塔布囊博第塞楚祜爾之女??滴趿曜?。撫養(yǎng)一蒙古女(疑為蒙古林丹汗之女)。
庶妃顏扎氏,稱小福晉。布顏之女。天命十一年來歸。子一,皇四子葉布舒。
庶妃那拉氏,稱小福晉。英格布之女。天聰八年來歸。生一子,皇六子高塞。女二,皇十女;皇十三女。
庶妃伊爾根覺羅氏,稱小福晉。安塔錫之女。崇德元年來歸。子一,皇七子常舒。
庶妃克伊克勒氏,稱小福晉。拜祜之女。崇德三年來歸。子一,皇十子韜塞。
庶妃賽音諾顏氏(也稱闕氏),稱小福晉。崇德元年來歸。女一,皇十二女。
庶妃察哈爾奇壘氏(?-1645),稱小福晉。察哈爾部諤勒濟圖固英塞桑之女。女一,皇十四女。順治二年卒。
順治:廢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太宗孝莊文皇后親侄女也。初,攝政王多爾袞為帝納聘。順治八年正月,吳克善送女京師。八月,立為皇后,后年未詳,時世祖年十四歲。十年八月,詔以冊立三載,志意不協(xié),廢為靜妃,改居側(cè)宮。(不詳卒年,吳偉業(yè)《清宮詞》謂卒于世祖崩年。不詳葬處,或先葬薊縣黃花山下,未移葬孝東陵;朝鮮李朝實錄謂回蒙古科爾沁部落,并生一子,隨母居住,待考。 朝鮮國王子麟坪大君李渲《燕途紀(jì)行》順治十三年十月十九日癸巳:金汝輝來謁,又問闕中事,答以東宮皇后,明日定以寡婦貴妃冊封。二十一日,率新后〔董額妃〕出游獐子苑。扈往衛(wèi)士三千,使裹望日糧。太后因災(zāi)避寓乾德殿。帝之游園囿,蓋今仲冬之月。即前年正宮皇后,痘疫回期,以故出游,名雖游獵,實乃出避云。西宮皇后,孔有德女,揀在別宮。翰林石紳女季秋選入〔當(dāng)為恪妃石氏〕,寵冠后宮,未知畢竟某人為后。前日所廢皇后,今月因其父入朝,許以帶還。其父乃帝之表叔〔當(dāng)為舅父之誤〕云。由此可見,廢后即靜妃當(dāng)于順治十三年左右由其父吳克善親王帶回科爾沁,至于返回科爾沁生子一說待考)。
孝惠仁憲端懿慈淑恭安純德順天翊圣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鎮(zhèn)國公后封貝勒綽爾濟女,實世祖廢皇后從侄女也。崇德六年辛巳十月初三日生,順治十年八月,前皇后廢。十一年五月,行納聘禮。六月,立為皇后,時年十四,少于世祖三歲。十五年正月,以奉侍皇太后疾不勤,詔停其中宮簽奏。三月,復(fù)初。十八年,圣祖嗣位,尊為皇太后,居慈仁宮??滴踉晔?,上徽號曰仁憲皇太后。四年九月,圣祖大婚禮成,加上恪順二字。六年十一月,圣祖親政,加上誠惠二字。十五年正月,因冊立皇太子,加上純淑二字。二十年十二月,因滇、黔蕩平,加上端禧二字,至是為仁憲恪順誠惠純淑端禧皇太后。二十八年十二月,移居寧壽宮。三十八年二月,圣祖奉之南巡。五十六年丁酉十二月初六日崩,壽七十有七。明年三月,上尊謚曰孝惠仁憲端懿純德順天翊圣章皇后。四月,葬孝陵之東。十二月,升祔太廟。明年二月,尊其陵曰孝東陵。雍正元年八月,加上尊謚慈淑二字。乾隆元年三月,加上恭安二字,即今謚。
孝康慈和莊懿恭惠溫穆端靖崇文育圣章皇后佟氏,后稱為佟佳氏,贈少保、都統(tǒng)、一等承恩公佟圖賴之女(佟佳氏始祖巴虎忒各慎-五子佟達(dá)禮-長子敬-承繼子昱-長子瑛-長子棠-次子惠-四子遽-長子養(yǎng)真-次子盛年〔圖賴〕-長子國紀(jì),次子國綱,三子國維)。崇德五年庚辰生,初,入宮冊為妃。順治十一年三月,生皇三子,是為圣祖,時年十五。及圣祖嗣位,康熙元年十月上徽號曰慈和皇太后。二年癸卯二月十一日崩,壽二十有四。五月,上尊謚曰孝康慈和莊懿恭惠崇天育圣皇后。六月,合葬孝陵。九年五月,升祔太廟,于尊謚上加稱章皇后。雍正元年八月,加上溫穆二字。乾隆元年三月,加上端靖二字,即今謚。
贈孝獻(xiàn)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董鄂氏,一等子、內(nèi)大臣、后晉三等伯鄂碩(祖魯克素,父席漢)之女。崇德四年生,初嫁不詳(一說世祖弟和碩襄親王博穆博果兒,一說為滿洲將軍,待考),十三年七月,年十八入宮,順治十三年八月,冊為賢妃。十二月,晉皇貴妃。明年十月,生皇四子贈榮親王。十七年庚子八月十九日卒,年二十有二,追贈今謚號??滴醵炅?,合葬孝陵。
恭靖妃浩齊特博爾濟吉特氏,鄂爾特尼郡王博羅特女。為世祖妃,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圣祖尊封為皇考恭靖妃。二十八年己巳四月初二日卒。金棺暫安東陵的暫安奉殿,五十七年二月二十九日奉安孝東陵。
淑惠妃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孝惠章皇后之妹。順治十一年五月,冊為妃??滴跏晔?,圣祖尊封為皇考淑惠妃。五十二年癸巳十一月一日卒,年七十余。金棺暫安東陵的暫安奉殿,五十七年二月二十九日奉安孝東陵。
端順妃阿霸垓博爾濟吉特氏,一等臺吉布達(dá)女。為世祖妃,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圣祖尊封為皇考端順妃。四十八年己丑六月二十六日卒。金棺暫安京師北曹八里屯,五十七年二月二十九日奉安孝東陵。
寧愨妃董鄂氏,長史喀濟海女。為世祖庶妃,順治十年,生皇二子裕憲親王福全??滴跏晔拢プ孀鸱鉃榛士紝帎忮?。三十三年甲戌六月二十一日卒。金棺暫安京師北曹八里屯,五十七年二月二十九日奉安孝東陵。
贈貞妃董鄂氏,輕車都尉巴度(祖魯克素,父席爾泰)女,孝獻(xiàn)皇后再從妹。順治時,入侍宮中。十八年辛丑正月初七日,以身殉世祖死。二月,圣祖追封為皇考貞妃。原葬薊縣黃花山下妃園寢,康熙五十七年移葬孝東陵。
贈恪妃石氏,吏部左侍郎石申女。初,世祖稽古制選漢官女備六宮,妃與焉,賜居永壽宮,冠服用漢式??滴趿甓∥词辉氯兆洌プ孀贩鉃榛士笺″?。原葬薊縣黃花山下妃園寢,康熙五十七年移葬孝東陵。
贈悼妃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達(dá)爾漢親王滿珠習(xí)禮之女,孝惠章皇后之姑也。待年宮中,順治十五年戊戌三月十五日卒,追封為悼妃。十五年九月初八日,葬薊縣黃花山下妃園寢,康熙五十七年移葬孝東陵。
塞母肯額捏福晉庶妃穆克圖氏,云騎尉伍喀女。順治十七年生皇八子永干。生卒年不詳。
筆什赫額捏福晉庶妃巴氏,順治八年,生皇長子鈕鈕。十年,生皇三女。十一年,生皇五女。生卒年不詳。
庶妃陳氏,順治九年,生皇長女。十四年,生皇五子恭親王常寧。生卒年不詳。
唐福晉庶妃唐氏,順治十六年,生皇六子奇授。生卒年不詳。
牛福晉庶妃鈕氏,順治十七年,生皇七子純靖親王隆禧。生卒年不詳。
庶妃楊氏,順治十年,生皇二女和碩恭愨長公主。生卒年不詳。
庶妃烏蘇氏,順治十一年,生皇四女。生卒年不詳。
庶妃那拉氏,順治十四年,生皇六女。生卒年不詳。
孝東陵共葬福晉四位,格格十七位,當(dāng)為世祖庶妃。
和妃,是康熙帝的寵妃,康熙晚年命和妃與貴妃佟佳氏一同撫育過幼年的乾隆帝。
和妃,瓜爾佳氏。三品協(xié)領(lǐng)裕滿之女。康熙二十二年生。
康熙朝先于康熙三十九年封和嬪,后康熙五十七年封和妃。
雍正二年晉封貴妃
乾隆元年尊封溫惠貴太妃,后乾隆八年封溫惠皇貴太妃。
乾隆三十三年卒,謚號惇怡皇貴妃,葬于乾隆帝破例為之修建的雙妃園寢。
康熙一共有64位后妃,分別是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恭仁皇后烏雅氏(追封)、敬敏皇貴妃章佳氏、敦怡皇貴妃瓜爾佳氏、愨惠皇貴妃佟佳氏。
僖貴妃鈕祜祿氏、順懿密妃王氏、純裕勤妃陳氏、惠妃納喇氏、榮妃馬佳氏、平妃赫舍里氏、宜妃郭絡(luò)羅氏、宣妃博爾濟吉特氏、慧妃博爾濟吉特氏、成妃戴佳氏、定妃萬琉哈氏、良妃衛(wèi)氏。
熙嬪陳氏、僖嬪赫舍里氏、端嬪董氏、靜嬪石氏、安嬪李氏、敬嬪王佳氏、襄嬪高氏、穆嬪陳氏、通嬪納喇氏、謹(jǐn)嬪色赫圖氏。
勒貴人、布貴人兆佳氏、袁貴人、藍(lán)貴人、尹貴人、文貴人、新貴人、馬貴人、常貴人、伊貴人、貴人郭絡(luò)羅氏、貴人納喇氏、貴人納喇氏、貴人陳氏、老貴人(一說為雍正帝妃子)庶妃鈕祜祿氏、庶妃張氏、庶妃王氏、庶妃劉氏瑞。
常在、常常在、尹常在、祿常在、徐常在、石常在、壽常在、色常在、貴常在、妙答應(yīng)、秀答應(yīng)、慶答應(yīng)、靈答應(yīng)、春答應(yīng)、曉答應(yīng)、治答應(yīng)、牛答應(yīng)、雙答應(yīng)。
1、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
孝誠仁皇后,(1654年2月3日-1674年6月6日),赫舍里氏,康熙帝原配妻子,滿洲正黃旗人,輔政大臣索尼孫女,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赫舍里·噶布喇之女,一妹平妃。
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大婚,時年11歲??滴醢四晟臻L子承祜,康熙十一年二月承祜夭折死,四歲未序齒。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誕育嫡次子胤礽時因難產(chǎn)崩逝,是年僅有21歲。
皇后與康熙帝感情深厚,康熙帝非常思念她,加上太皇太后的恩準(zhǔn),立兩歲胤礽為皇太子(清朝祖訓(xùn)生前不事先預(yù)立皇太子)??滴踬n謚號為仁孝皇后。
后因原謚號與圣祖謚號出現(xiàn)重字,于雍正元年改謚,及后乾隆、嘉慶年間累加謚,曰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恪敏儷天襄圣仁皇后。
2、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
孝昭仁皇后(1653年-1678年3月18日),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康熙帝第二任皇后,清朝開國名將額亦都孫女,輔政大臣、太師、果毅公遏必隆之女,鰲拜義女。
清代最后一位居住在坤寧宮的皇后,同時也是坤寧宮的最后一位主人。清代首位鈕祜祿氏皇后。
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入宮為妃(未有賜冊封號)??滴跏辏?677年)八月二十二日,立為皇后。
康熙十七年(1678年)二月二十六日已時,駕崩于坤寧宮。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月初八,入葬景陵地宮。全謚曰: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圣仁皇后。
3、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孝懿仁皇后(?-1689年),佟佳氏,滿州鑲黃旗人,康熙帝第三任皇后,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承恩公、國舅佟國維女,世祖孝康章皇后親侄女,因此也是康熙帝的嫡親表妹,同父異母妹妹愨惠皇貴妃。
康熙朝首位貴妃,首位皇貴妃(非攝六宮事)。第三任皇后。清代第二位佟佳氏皇后。
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二十二日冊封為貴妃。康熙二十年(1681年)晉封為皇貴妃,代行皇后之職??滴醵辏?683年)生皇八女,閏六月殤。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初九日立為皇后,時已病亟,翌日崩逝于承乾宮,十二月二十日,葬景陵。全謚曰:孝懿溫誠端仁憲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4、孝恭仁皇后烏雅氏
孝恭仁皇后(1660年4月28日-1723年6月25日),烏雅氏,康熙帝妃嬪,雍正帝生母,滿洲正黃旗人,包衣護(hù)軍參領(lǐng)、加封一等公威武之女。
康熙十二年(1673年)入宮,康熙十七年(1678年)生皇四子胤禛。康熙十八年(1679年)晉封為德嬪。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皇六子胤祚。
康熙二十年(1681年)晉封為德妃??滴醵荒辏?682年)生皇七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皇九女。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皇十二女。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皇十四子胤禎??滴趿荒辏?722年),雍正帝即位后,尊為皇太后,擬上徽號曰仁壽皇太后。
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1723年6月25日)崩逝于永和宮,享年64歲,九月與康熙帝合葬景陵。全謚曰: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欽穆贊天承圣仁皇后。
5、敬敏皇貴妃章佳氏
敬敏皇貴妃章佳氏(?— 1699年7月25日)參領(lǐng)海寬之女。本滿洲鑲黃旗包衣,初為宮女,康熙朝時無冊封,為庶妃。
生一子二女:和碩怡親王允祥、和碩溫恪公主、和碩敦恪公主。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卒,閏七月初二被追封為敏妃?!读陮嬕字酚洠海滴酰┤四晔路畎玻ㄓ诰傲赍鷪@寢),十三王母。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 雍正下旨將敏妃家合族人等由包衣?lián)艹鼍幰蛔纛I(lǐng),追贈其為皇考皇貴妃(僅其一人連升兩級),并且開了妃子從葬帝陵的先例,將章佳氏遷葬于景陵。清朝皇貴妃從葬帝陵系由雍正開創(chuàng)。
6、敦怡皇貴妃瓜爾佳氏
惇怡皇貴妃,(1683年-1768年),瓜爾佳氏,三品協(xié)領(lǐng)祜滿之女。清圣祖時為和嬪、和妃,清世宗時尊為皇考貴妃,清高宗時尊為皇祖溫惠貴太妃、溫惠皇貴太妃,與壽祺皇貴太妃等同,形成平級的雙妃。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三月十四日,卒于寧壽宮,年八十六。五月,謚曰惇怡皇貴妃。十月十二日葬景陵雙妃園寢。
7、愨惠皇貴妃佟佳氏
愨惠皇貴妃(1668年-1743年),佟佳氏,康熙帝妃子,滿洲鑲黃旗人,為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承恩公國舅佟國維之庶女,孝懿仁皇后之同父異母妹,既是康熙帝的表妹,又是妻妹。
生于康熙七年戊申八月,康熙三十九年32歲時初封為貴妃,時為康熙朝第三位貴妃,雍正朝時尊為皇考皇貴妃,乾隆朝時尊為皇祖壽祺皇貴太妃。
乾隆八年癸亥四月初一年,終年七十六歲;五月謚為愨惠皇貴妃;十二月十一日辰時,奉安于景陵皇貴妃園寢,即雙妃園寢。
8、僖貴妃鈕祜祿氏
溫僖貴妃,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太師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孝昭仁皇后之妹,家世顯赫??滴醵晔露諆詾橘F妃,當(dāng)時的貴妃佟氏則被晉封為皇貴妃。
二十二年,生皇十子胤?,二十四年,生皇十一女,未滿一歲殤。卒于康熙三十三年甲戌十一月初三日卯時,謚曰溫僖貴妃。
三十四年九月初八日葬入清東陵景陵妃園寢??滴醭诙毁F妃,清代唯一一位有謚號的貴妃。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愛新覺羅·玄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73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