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一條長河,它奔流向前,無止無息。今天小編為您講述漢和帝劉肇的故事。
在真實的歷史上,西漢王朝的宣帝不比武帝差,漢武帝雄才大略,把西漢推向繁榮富強,這一點自然是不容置疑的,但漢宣帝更厲害,他開創(chuàng)孝宣中興,令西漢王朝達到極盛,這也是歷史事實。還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漢武帝在后世的知名度肯定比漢宣帝高得多,出現(xiàn)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影視劇的改編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關(guān)于漢武帝的影視劇太多了,而關(guān)于漢宣帝的影視劇就很少,最著名、最經(jīng)典的要數(shù)孫耀威主演的《烏龍闖情關(guān)》。
在后世的印象中,東漢王朝除了開國君主光武帝劉秀,開創(chuàng)明章之治的漢明帝、漢章帝,還有亡國君主漢獻帝劉協(xié),似乎沒有多少為人熟知的皇帝。原因是東漢中后期的皇帝大多數(shù)年幼繼位,又在年幼暴斃,基本沒有留下什么值得后世記住的歷史,東漢的大多數(shù)皇帝也就不怎么為人熟知了。
但不為人熟知不代表沒有厲害的皇帝,就好像上面所說的漢宣帝,雖然知名度比漢武帝低得多,但文治武功與漢武帝相比毫不遜色。東漢王朝有一位皇帝,他不比開國的光武帝差,在他的統(tǒng)治下,東漢王朝達到極盛,但后世極少提及他,他就是漢和帝劉肇。
漢和帝是東漢第四位皇帝,漢章帝第四個兒子,生母是漢章帝的妃子梁貴人,她生下漢和帝之后,被漢章帝的竇皇后誣陷,含恨而死。之后竇皇后親自撫養(yǎng)漢和帝,視如己出,漢章帝也是很喜歡這個兒子,在他四歲的時候,廢掉了原來的皇太子劉慶,改立漢和帝為皇太子。
公元88年,漢章帝去世,十歲的漢和帝繼承皇位,由竇太后臨朝稱制。竇太后是位名聲很差的皇太后,她為人剛愎自用,大肆加封竇氏家族的成員,竇氏家族的成員專橫跋扈、胡作非為、結(jié)黨營私,好好的東漢朝廷被這群外戚勢力搞得烏煙瘴氣,那些忠直的大臣對此非常不滿。
漢和帝雖然年幼,但深知曾祖父光武帝打江山不容易,祖父漢明帝、父親漢章帝興江山也不容易,他吸取西漢王朝亡于外戚的教訓(xùn),暗中策劃鏟除這群朝廷的毒瘤。公元92年,十四歲的漢和帝在心腹大臣的幫助下,一舉鏟除了竇氏外戚勢力,以及一些甘愿當(dāng)竇氏走狗的大臣,并且軟禁了竇太后,禁止她再參與朝政。
至此,漢和帝徹底消滅了所有竇氏外戚勢力,親理朝政。
漢和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繼承了祖上三代皇帝的統(tǒng)治成果,勵精圖治、不近聲色、厲行節(jié)儉、重用賢臣、體恤百姓,總是就是竭盡所能做一位利國利民的好皇帝。東漢王朝在漢和帝的統(tǒng)治下,終于達到了極盛,國力空前強大,再現(xiàn)了當(dāng)年漢宣帝統(tǒng)治下西漢王朝的強大。
因為漢和帝年號“永和”,所以后世稱其統(tǒng)治下的東漢極盛時期為“永元之隆”。
可惜漢和帝還沒繼續(xù)展現(xiàn)更多的雄才大略,就不幸得了重病。公元105年,漢和帝因病去世,年僅26歲,謚號“孝和皇帝”,廟號“穆宗”,葬于慎陵。很多年后,漢獻帝在位時,不知為何廢除了漢和帝的廟號,所以東漢王朝只有光武帝、漢明帝、漢章帝有廟號,漢朝制定廟號嚴格可見一斑(西漢只有漢高帝、漢文帝、漢武帝、漢宣帝有廟號),但以漢和帝的文治武功,絕對有資格擁有廟號。
這就是東漢王朝跟光武帝相比毫不遜色的皇帝——漢和帝劉肇,他令東漢王朝達到極盛,但后世卻極少提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74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