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小編一起走進(jìn)了解裴炎的故事。
被武則天滿門抄斬的宰相叫裴炎,歷史上關(guān)于裴炎之死,有好幾種說法。
我是風(fēng)云,我們來聊聊,到底是誰害死了裴炎?
裴炎,是讀書人,年輕的時候非常喜歡讀書。每次同學(xué)出去游玩,他都在孜孜不倦地學(xué)習(xí)。有一次,官府來征辟,裴炎以學(xué)業(yè)不精為由直接拒絕了。
裴炎苦學(xué)十年,十分精研《左傳》。之后通過科舉之路,裴炎入朝為官,后來做到了大唐的宰相。
在武則天主政期間,一共任用過73名宰相,裴炎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682年,唐高宗前往洛陽,特命裴炎留守長安,專門輔佐皇太子李顯。第二年冬,唐高宗李治去世,兒子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
裴炎受遺詔輔政,改任中書令。
所謂中書令,是負(fù)責(zé)在皇帝書房整理宮內(nèi)文庫檔案等工作,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封事",責(zé)任非常重要。司馬遷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中書令,朝位在丞相之上。
由此可見,唐高宗非??粗?,非常信任裴炎,要不然也不會臨終遺命托孤。
唐中宗李顯,公元656年出生,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兒子,第一次即位的時候是27歲。
由于李顯并沒有太多帝王之才,又懼怕母親武則天。所以,朝廷的政事基本上都由皇太后武則天作主。
但是,27歲的皇帝,正是內(nèi)心激情澎湃的年齡。雖然庸弱無能,卻還是有思想的。李家的人他動不了,只有動妻子娘家的人。
于是,他提拔岳父韋玄貞由普州參軍為豫州刺史,試圖組成以自己為利益核心的集團(tuán)。后來,李顯又想提拔岳父為侍中。
侍中,相當(dāng)于宰相的職位了,作為輔佐大臣,裴炎立馬表示不可以。
年輕的皇帝一聽,非常生氣說:
"我以天下給韋玄貞,也無不可,難道還吝惜一侍中嗎?"
之后,裴炎把李顯說的話原封不動地告訴了武則天,武則天為此大為惱火。
沒多久,武則天以這個理由廢除了李顯的皇帝之位,并貶出長安。也就是說,李顯,僅僅只當(dāng)了55天的皇帝。
55天,一個27歲的年輕帝王,在母親的高壓下,能做出幾件與皇帝身份不符合的事情呢?
李顯的一句狠話,不過是逞口舌之快,皇帝哪有這個膽?值得裴炎聯(lián)手武則天把皇帝趕下去嗎?
就算李顯有哪句話說的不對,有哪件事做的不對,難道裴炎就沒有責(zé)任嗎?
如果李顯能夠獨立負(fù)責(zé)李唐的江山社稷,唐高宗還需要托你裴炎哪門子孤呢?南宋學(xué)者黃震說:
裴炎受高宗顧命,而以一語之失廢中宗,自李績至炎,有唐再失托孤之任矣,國欲治得乎?嗚呼甚矣,伊霍、孔明之不世出,而事莫難于托孤也哉。
顧命大臣是否有私心?
自古大臣執(zhí)政,常會改換社稷。比如說大清的鰲拜,就有這個野心!
所以,有人說,裴炎聯(lián)合武則天廢除李顯,與他的私心有關(guān)。三少不以為然,我們從下面兩件事里可以看出裴炎的心,是忠于李唐皇室的。
李顯被廢后,武則天又立了一個傀儡皇帝唐睿宗,唐睿宗李旦是李顯的親弟弟。當(dāng)然,朝權(quán)仍然掌握在皇太后武則天手中。
這個階段,以武則天的侄兒武承嗣為主謀發(fā)生了兩件大事。
1 武承嗣請求立武氏七廟,并追封先祖為王。
所謂七廟,泛指帝王的宗廟。武家沒有誰做皇帝,需要建哪門子七廟,八廟?
除非是武則天做了皇帝,才有資格建武氏的七廟!或者換個說法,建武氏七廟,有立武則天為皇帝之嫌!
因此,狄仁杰、裴炎等大臣堅決反對。
裴炎進(jìn)諫道:
"太后母儀天下,不應(yīng)偏私于親屬。難道太后忘記呂氏敗亡的教訓(xùn)嗎?"
武則天為此很不高興!
2 武承嗣建議武則天找借口殺掉李元嘉、李靈夔。
李元嘉、李靈夔是唐高祖李淵的兒子。武承嗣的意思是直接把大唐皇室的后人干掉,特別是有威望或有影響力的人,以絕大唐李家宗室之望。
而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正好是李世民的弟弟,李治的叔叔。
武則天就此事詢問宰相的意見,劉祎之、韋思謙都一言不發(fā),只有裴炎極力反對!
劉祎之、韋思謙一言不發(fā),并不一定就是同意武承嗣的建議,更多的是不敢得罪武則天。只有裴炎,旗幟鮮明,明確地反對!
如果說裴炎真的有私心的話,他大可以在這個時候借武則天的手把劉祎之、韋思謙殺了,以減少自己前進(jìn)路上的政敵!
這兩件事情,裴炎都是從維護(hù)李唐的政權(quán)出發(fā),并且都在面子上反對武則天,和武則天的矛盾也越來越深,給自己的生命埋下了隱患!
顧命大臣之死
的確,在武承嗣的這兩件事上,裴炎算是徹底得罪了武則天。自此,裴炎一直在想辦法讓武則天還政于李家。
而武則天也深刻地意識到,自己如果想稱帝,裴炎絕對會第一個跳出來反對自己!稱帝路上的攔路虎,是什么下場呢?
死。
歷史無數(shù)遍地告訴我們,殺一個大臣,最好的理由就是“謀反罪”。
因為,謀反是死罪!
公元684年,徐敬業(yè)、駱賓王等人在揚州造反,反對武則天當(dāng)政。
這時候,裴炎對武則天說:
“太后您現(xiàn)在年齡也大了,沒必要管理那么多事情;如果太后能還政給皇上,別人也就找不到借口,像徐敬業(yè)這樣的反賊不需要征討,也就自然而然的覆滅了。”
聽了這樣的話,武則天不被激怒才怪!
在武則天想要改朝換代之際,身邊卻有著這樣一個唐室忠臣,這真是要命哦!
看來,裴炎還真是漿糊腦子啊!讓武則天放權(quán),那不等于要了她的命!
你看,呂稚在臨終的時候都叫她的呂家人千萬不要出宮為她送葬,以免離開了皇宮,就喪失了掌握政權(quán)的主動位置。
裴炎一心想要武則天還政,甚至想過用武力挾持,不過,這個計劃沒有實施就流產(chǎn)了。
但是,裴炎離死亡之路卻越來越近了。
后來,在揚州造反有理的徐敬業(yè)給裴炎寫了封信,力邀他一起參加。裴炎回了一封信,上面只有兩個字:青鵝。
這封密信,當(dāng)然被武則天截獲了!
因為,武則天正在想辦法給裴炎搞個“謀反罪”,不料,還真的就捉到了裴炎謀反的鐵證!
說裴炎謀反,朝中很多大臣都不相信,甚至還有人為裴炎辯護(hù)求情。
武則天拿出他寫給徐敬業(yè)的那封信,告訴大臣“青鵝”二字的含義。
青鵝:古代繁體字是“青鵝”。
“青”字拆開來是十二月,“鵝”拆開來是我自與。
“青鵝”的意思就是:十二月、我自與。這兩個字里,裴炎告訴徐敬業(yè),等十二月份的時候,他會一起參加舉事。
不久,裴炎在洛陽被斬殺,替他求情的官員也紛紛被問罪。
風(fēng)云說:
裴炎雖然是老資格的顧命大臣,忠心于李唐王朝,三少以為他的能力其實并不出眾。他不僅有負(fù)高宗的重托,也把自己的命與清白一起搭進(jìn)去了。
這個只能說明裴炎的思想里書生意氣,政治上的幼稚與天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75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