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倫端敏公主(1653年―1729年),清順治帝堂兄簡親王濟(jì)度次女,母福晉蒙古科爾沁博爾濟(jì)吉特氏,順治十年六月十三生。后撫養(yǎng)宮中,為順治帝養(yǎng)女,初封和碩端敏公主。康熙九年(1670)嫁班第。雍正元年(1723)晉固倫端敏公主,七年去世,年七十七。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榮升皇帝養(yǎng)女
順治十年六月十三日的清晨,端敏公主出生在朝陽門外大木倉胡同的鄭親王府邸內(nèi),雖然在此之前,濟(jì)度已經(jīng)有了兩個女兒,但端敏卻是他嫡出的第一個子女。
就在端敏出生四個月后,皇宮里發(fā)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中宮皇后被廢了。即蒙古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家的格格,也就是順治帝的親表姐。由于這門婚事最初是多爾袞的主意,加上皇后的性格與順治格格不入,大婚以來二人一直沖突不斷。順治在默默掙扎了三年后,終于力排眾議,毅然決然的廢掉了這位皇后。
然而,如愿以償?shù)幕实蹍s并沒能高興多久,國家利益和滿蒙聯(lián)姻的大局勢壓制著他,使他仍舊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冊立繼任的中宮。半年之后,在孝莊太后的主持下,又為坤寧宮從科爾沁草原迎回來了一位博爾濟(jì)吉特氏的新主子,也就是歷史上的孝惠章皇后。
孝惠皇后的父親綽爾濟(jì)是科爾沁多羅貝勒,祖父察罕則是孝莊太后的同胞哥哥。按輩分算起來,她實際上比順治要小上一輩,不過那個時候滿蒙之間的政治聯(lián)姻往往并不在乎什么親緣輩分問題。就這樣,年僅14歲的孝惠皇后從蒙古草原來到了紫禁城。
新皇后沒能討得順治皇帝的歡心,他的注意力已經(jīng)完全集中在了一個有夫之婦身上,這個女人,就是后來的董鄂妃。董鄂妃進(jìn)宮,使得原本就對皇后十分冷淡的順治更加疏遠(yuǎn)了她,十幾歲的小皇后實際上是過著一種守活寡般的日子。
由于順治膝下的子嗣比較單薄,女兒更少得可憐,因此他不斷的收養(yǎng)一些王公貴戚的女兒做養(yǎng)女,一則可以顯示皇帝恩寵,另一則還可以為將來與蒙古的婚媾聯(lián)姻未雨綢繆。整個順治朝,一共有三位親王之女被選入宮中,她們是承澤親王的女兒(和碩和順公主)、安親王的女兒(和碩柔嘉公主)和簡親王的女兒(端敏公主)。
至于端敏公主為什么會被選中為皇帝養(yǎng)女,除了父親的地位之外,倒還有另一層原故——端敏公主的生母、簡親王的嫡福晉博爾濟(jì)吉特氏是孝惠皇后一母同胞的親姐姐。簡福晉早妹妹兩年嫁到京城,成為濟(jì)度的妻子。這層親密的關(guān)系使得她生下的女兒會被帶入宮中,成為了皇后的養(yǎng)女。如此安排,也算是皇太后和皇帝給予無寵無子的孝惠皇后的一點(diǎn)安慰吧。
就這樣,端敏這個親王府的格格成為了皇帝的養(yǎng)女,開始了她的公主生涯。
早早被定婚事
入宮后的端敏一直跟隨在養(yǎng)母兼姨母的孝惠章皇后身邊,相近的血緣使她們有著比別人更加親昵的感情,而孝惠皇后對這個唯一的“女兒”也是愛寵有加。即便沒有皇帝的垂青,孝惠終究還是中宮皇后,這份尊榮同樣的影響著年幼的端敏公主。
在端敏公主的腦海里,嫡庶之別、尊卑之分的觀念十分深固,這與她本人的身世也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父母全都出身高貴,不論是生母還是養(yǎng)母又都是嫡妻正室,端敏的血統(tǒng)可謂是正的不能再正了。自小受盡父母的寵愛,入宮又得到皇后的庇護(hù),傲慢、刁蠻的種子就這樣在端敏的心中漸漸的發(fā)了芽。
順治十六年十一月,科爾沁王公按照班次進(jìn)京陛見。在這場骨肉大團(tuán)圓中,端敏的終身大事被決定了。領(lǐng)班入京的是孝莊太后一母同胞的四位兄長中最小的一個——科爾沁左翼中旗的掌旗扎薩克多羅達(dá)爾漢郡王(后晉和碩達(dá)爾漢親王)滿珠習(xí)禮。
說起來,這位科爾沁郡王的身份實在很特殊,他的女兒是順治皇帝的悼妃,過世的前妻是皇太極收養(yǎng)的世襲克勤郡王岳托的女兒。所以,他既是太后的哥哥,又是皇帝的岳父,還是先皇的女婿。與皇家錯綜復(fù)雜的姻親關(guān)系和嫡子的出身都令滿珠習(xí)禮有著比科爾沁其他王公更加尊崇的地位,而孝莊對這個一母同胞的哥哥也是禮遇有加。一心維系滿蒙聯(lián)姻關(guān)系的太后便在這時,將年僅7歲的端敏公主許配給了滿珠習(xí)禮同樣年幼的長孫班第。從此,端敏親上加親的成為了科爾沁人的媳婦。
皇長子
愛新覺羅·牛鈕
生母為庶妃巴氏,即筆什赫額捏福晉。
生于順治八年十一月初一;殤于順治九年正月三十、
只活了89天
皇次子
愛新覺羅·福全
生母為寧愨妃佟鄂氏,時為妃。
生于順治十年癸巳七月十七日丑時,康熙四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卒,
憲
7女,6子
康熙六年(1667),封裕親王
皇三子
愛新覺羅·玄燁
生母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生,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薨、
仁
子35,女25
康熙帝
皇四子
生母為孝獻(xiàn)皇后董鄂氏
順治十四年十月初七日生,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而殤,僅三個多月。
和碩榮
和碩榮親王
皇五子
愛新覺羅·常寧
生母為庶妃陳氏
生于順治十四年十一月,康熙四十二年(1703)六月初七日卒。
僖敏
6子,7女、
康熙十年(1671)封恭親王
皇六子
愛新覺羅·奇綬
生母為庶妃唐氏即唐福晉
生于順治十六年十一月;殤于康熙四年十一月初六日。
皇七子
愛新覺羅·隆禧
生母為庶妃鈕氏,即牛福晉
生于順治十七年四月,康熙十八年七月十五卒。
靖
康熙十三年封為純親王。康熙十四年分給佐領(lǐng)。
皇八子
愛新覺羅·永干
生母為庶妃穆克圖氏,即塞母肯額捏福晉。
生于順治十七年十二月,殤于康熙六年十二月初二日?!?
皇長女
生母為庶妃陳氏
順治九年三月十五生,順治十年十月殤。
皇二女
生母為庶妃楊氏
和碩恭愨公主
順治十年十二月生,康熙二十四年十月卒。
康熙六年(1667年)下嫁瓜爾佳·訥爾杜
初封和碩公主
皇三女
生母為庶妃巴氏,即筆什赫額捏福晉。
順治十年十二月十三日到十七年十二月
皇四女
生母為庶妃烏蘇氏。
(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初二生,順治十八年三月殤。
皇五女
生母為庶妃巴氏,即筆什赫額捏福晉。
順治十一年十二月二十生,順治十七年十二月殤。
皇六女
生母為庶妃那拉氏。
順治十四年十月初六生,順治十八年二月殤。
養(yǎng)女
承澤親王碩塞次女,生母為碩塞嫡福晉那拉氏。
和碩和順公主
順治五年八月二十二生,康熙三十年十一月卒
下嫁尚可喜之子尚之隆。
養(yǎng)女
順治帝堂兄安郡王岳樂次女,生母為岳樂繼福晉那拉氏。
和碩柔嘉公主
順治九年五月生,康熙十二年卒。
順治十五年指婚給耿繼茂之子耿聚忠,康熙二年(1663年)十一月下嫁。
養(yǎng)女
簡親王濟(jì)度次女,生母為濟(jì)度嫡福晉科爾沁博爾濟(jì)吉特氏。
固倫端敏公主
順治十年六月十三生。雍正七年去世。
康熙九年(1670)下嫁班第。
順治帝的六個親生女兒全部是沒什么名分的庶妃生的。他的兩任皇后都沒有生育,另外被追封的兩位皇后(董鄂妃和孝康)也只各自生了一個兒子(榮親王和康熙)。
親生女兒中地位最高的是第二女和碩恭愨公主。嚴(yán)格說她也不算是地位高,只不過另外五位公主都很小的時候就夭折了,她是唯一長大成人的公主,所以按照正常程序獲得了和碩公主的封號。
lz要是寫小說或是需要人物原型的話,可以選擇順治的養(yǎng)女。順治有三位養(yǎng)女,其中一位端敏公主,是順治朝九位公主中地位最高的一個(獲封固倫公主)。端敏公主是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簡親王濟(jì)度的女兒,她的生母博爾濟(jì)吉特氏跟順治帝的孝惠皇后是親姐妹。這位身份顯赫的格格出生后不久就被帶到宮中撫養(yǎng),撫養(yǎng)她的人應(yīng)該就是她的姨媽孝惠皇后,所以她也算是皇后的女兒。端敏公主是傳說中被寵壞了的刁蠻公主,連堂弟康熙對她都無可奈何。長大后(康熙九年)端敏被嫁到孝惠皇后的娘家蒙古科爾沁,丈夫是科爾沁的達(dá)爾漢親王班第。班第康熙四十九年去世,公主雍正七年去世,雍正元年由和碩公主進(jìn)封為固倫公主,成為了身份最尊貴的公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76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