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話說,只要我們提起胡惟庸,凡是看過《明史》的人都不會感到陌生。因為,他曾經(jīng)是大明朝的一代宰相。然而,盡管如此了得,胡惟庸之死的真相卻是撲朔迷離。有的人竟然還說他是被蚊子叮咬而死。那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前往探查一番。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胡惟庸的基本簡況。他是安徽省濠州人,與明朝的開國元勛李善長是同鄉(xiāng),與張昶是好友。系明朝初年著名的歷史人物,也是明朝時期最后一任中書省丞相。后因朱元璋懷疑他圖謀不軌,故而爆發(fā)了一場千古懸案——胡惟庸案。
本來,朱元璋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很值得人們稱贊,既精力充沛,又干勁十足,在其長達31年的皇帝生涯中,不斷開疆拓土、整飭吏治,為大明王朝后來的興旺發(fā)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果從這一個角度出發(fā),他的確還算一個好皇帝。然而,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卻有一個巨大的缺點,就是在勤奮干事的背后,有著一種極其強烈的畸形權力欲。
盡管,對于權力,自古以來任何皇帝不能例外,但是,朱元璋卻最為強烈。然而,也就是這樣一個一直奮進在權力道路上的人,卻遇到了一塊絆腳石,那就是胡惟庸,當時的大明朝宰相。依據(jù)相關史料,我們就會不難發(fā)現(xiàn),從洪武十三年開始到“胡惟庸案”案發(fā),整整七年時間,胡惟庸作為當時的宰相,竟然逐漸地擁有了幾乎和朱元璋同樣巨大的權力,甚至,胡惟庸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權力排除異己,結黨營私。顯然,這能不招朱元璋恨嗎?
然而,由于宰相這個職位,在中國的歷史上已經(jīng)存在了上千年,和皇帝的位置一樣也是根深蒂固,如果貿(mào)然對一個宰相下手,朱元璋也沒有足夠的膽量。然而,正所謂,“天要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彪S著權勢的不斷增大,胡惟庸竟然日益驕橫跋扈,有一次竟然還想謀害明朝的開國大將軍徐達。
顯然,這個時候,再不出手是不行了。于是,朱元璋借機一舉將胡惟庸和他的黨羽拿下,并順勢廢除了宰相一職。同時,為了震懾反對廢除宰相的人,朱元璋還不惜大開殺戒,前前后后殺了大約三萬多人,最終才把反對的聲浪給壓了下去。
至于被抓起來之后的胡惟庸,結局自然是十分可悲。依據(jù)永樂初年的《紀事錄》記載:左丞相胡惟庸、右大夫陳寧,擅權壞法,俱伏誅于玄津橋,掘坑丈余,埋其尸,次日復出之,肢解于市,縱犬食之,錄其家資,以妻子分配軍士,子弟悉斬之,連及內外文武官員數(shù)萬人……上以應天府所屬上元、江寧二縣之民與胡惟庸為黨,將男婦長幼悉屠之。顯然,胡惟庸應該是死于五馬分尸,至于胡惟庸是被蚊子叮咬而死之說,在老呂看來,純屬無稽之談。
總之,大明朝宰相胡惟庸之死為何撲朔迷離?其實也不迷離。他應該就是被朱元璋處以了五馬分尸之酷刑。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宰相,朱元璋時期的左丞相,能夠坐到這個位子,胡惟庸的功勛肯定不會少,經(jīng)歷也不會淺薄,影響力也不會弱。這樣一個人,死的時候也真的可以說是轟動了整個天下,因為他的案子牽連了30000多個人。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就是個草根和尚,他能夠當上一國之主,完全靠的是身邊那些追隨他的兄弟們,可以說,沒有這些人,朱元璋咋可能會當上皇帝嘛。朱元璋是在公元1368年建立明朝的,而胡惟庸早在1355年就已經(jīng)投靠了朱元璋,在朱元璋的眾多功臣里,胡惟庸絕對可以排上號,可能位置還不低。
正因為這個原因,胡惟庸深得朱元璋的賞識和信任,在統(tǒng)治者的默許之下,胡惟庸在官場上平步青云,一直升任到了左丞相的位子上,可謂是一時間風頭無二,引得朝中群臣艷羨不已。這樣看來,朱元璋如此信任胡惟庸,按理說不會殺他呀,咋個胡惟庸突然就被處死了,他到底犯了啥事?
據(jù)《明史》記載,事情是這樣的:當時權傾朝野的胡惟庸,進宮稟告朱元璋,說自己府邸院子里面那口干枯了很多年的老井,突然間冒出了水來,喝一口泉水,只覺得甘甜無比??菥啡?,這可是朝廷的吉兆啊,所以想著皇帝一定要去看一下,于是特意趕進宮來邀請皇帝。朱元璋覺得很驚奇,爽快地答應了。第二天,稍事準備了下,朱元璋就要去胡惟庸府上看枯井醴泉。
沒想到,還沒有走出宮門,一個太監(jiān)冒死沖出來攔住了他,并且驚慌地說,皇上,您不能去那左丞相府上啊,他是想要害皇上啊!朱元璋聽了,這還得了,不過不能僅憑這太監(jiān)的一面之詞就定了左丞相的罪,待我去城墻上看看情況。于是,朱元璋登上城墻,當真就看到胡惟庸府邸中隱匿著有許多穿鎧甲的士兵,朱元璋很生氣,立即下令,將胡惟庸按謀反忤逆罪處死。在皇位面前,兄弟功臣什么的都是浮云。
胡惟庸一案,朱元璋一共處死了30000多人,這在當時,在京城掀起了一股腥風血雨,血腥味,叫屈聲盤旋于京城上空,久久未曾散去。
胡惟庸死的冤?
按照《明史》的記載來看,謀反,胡惟庸死的是一點都不冤??墒瞧渲杏钟性S多疑點,這個太監(jiān)咋知道胡惟庸家里有埋伏呢?朱元璋登上城樓就看見了胡惟庸家里的士兵,這怎么可能呢?胡惟庸又不是傻子。這樣細細分析下來,胡惟庸謀反是否屬實,他死得冤不冤,在世人眼中還有待商榷。不過在皇上朱元璋眼里,胡惟庸死的可一點都不冤。
在朱元璋看來,胡惟庸的所作所為已經(jīng)完全惹到他了。作為與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兄弟,胡惟庸這么多年來享受著自己對他的信任,卻結黨營私,私相授受,做盡了觸犯大明律法的事,完全辜負了自己對他的信任。這樣看來,胡惟庸簡直在作死的邊緣瘋狂試探啊。
其次,作為左丞相,胡惟庸的存在讓朱元璋這個皇帝做得相當不自在,處處受到束縛。有時候,宰相還可以回絕皇帝的請求,對于朱元璋這種草根皇帝,權力多重要,他可清楚得很,所以,宰相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經(jīng)過多年的謀劃,朱元璋終于將胡惟庸一黨連根拔起,廢除了宰相制度。
胡惟庸其人
胡惟庸到底死得冤不冤,小編認為要從兩個反面看:作為奸臣,胡惟庸結黨營私,?獨相數(shù)歲,生殺黜陟,或不奏行徑???梢赃@樣說,仗著皇帝的信任,胡惟庸把觸犯大明律法的事做了個遍,他死的可是一點都不冤;但作為左丞相,胡惟庸擋了皇帝掌握皇權的路,這并不是他的過錯,這樣看,胡惟庸真的死的挺冤的。
不過,到底,胡惟庸身為朝廷一級大員,做出那些犯法的事兒來,想來也不是什么好人,不然也不會被寫成《昭示奸黨錄》,將他的罪行布告天下。
參考資料:百科詞條?胡惟庸?
胡惟庸一案,朱元璋前后殺了30000多人,到底胡惟庸究竟冤不冤谷城淺說歷史
他主要被處死的理由是謀反。
如果一個君主連謀反都能夠原諒的話干脆就不要當皇上了,直接讓出位置得了,而且朱元璋還是一個寧錯殺100不放過一人的性格所以胡惟庸死了一點兒都不冤。
胡惟庸的罪名:
胡惟庸義子涂節(jié)、御史中丞商皓均告胡惟庸謀反。太祖以「枉法誣賢」、「蠹害政治」等罪名,當天處死胡惟庸、陳寧等。同時借辭窮追其友好,包括開國第一功臣韓國公李善長、滎陽侯鄭遇春、豫章侯胡美、江南侯陸聚、宜春侯黃彬、南雄侯趙庸、靖寧侯葉升等大批元勛宿將皆受株連,牽連致死者三萬余人,史稱「胡惟庸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76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