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東渡為什么會一去不復返,接下來小編帶你詳細了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秦朝是個短命的王朝,歷經(jīng)區(qū)區(qū)15載,卻給后人留下眾多謎團,等待著后人揭曉。其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就是徐福東渡這一事件了。此事件最早記于《史記》中,徐福兩次越海東渡,帶走了大批的童男童女、種子和工匠們,但到頭來卻一去不復返,音信全無。
雖然從現(xiàn)在來看,徐福去往仙山求取仙藥這個事情聽起來非常的虛無縹緲的,但是他東渡這件事是毋庸置疑的,的確是有史料支撐的,不僅有著《史記》的記載,另外漢初丞相蕭何留下的秦朝竹簡也證實了這件事。
并且在中國沿海一帶,尤其是山東、江蘇、浙江等省份以及日本和韓國地區(qū)同樣也存在著與徐福相關(guān)的各種傳說和遺址。
關(guān)于這一事件的最終走向民間也有著太多的傳說,國內(nèi)外的學者也針對這一事件進行了多方面的討論和查證,但最終都沒有得出一個十分確切的結(jié)論。
徐福東渡是一段不可忽視的一段歷史,那么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實現(xiàn)的呢?
戰(zhàn)亂頻繁,遷移避險
因為春秋末年到秦朝統(tǒng)一六國之間戰(zhàn)亂一直不斷,人數(shù)不斷減少,人民生活困苦,人們?yōu)榱颂用娂娞酉蚱渌靥幤А⑷藷熛∩俚牡貐^(qū)。
"大九州說"盛行,海外意識初現(xiàn)
在先秦時期學術(shù)思想高度繁榮,"大九州說"更是打破了天地間只有一個中國的理念,給人們描畫了一個廣闊的宇宙藍圖,這個時候的人們已經(jīng)有著海外的思想意識。
造船技術(shù)成熟,技術(shù)人員眾多
在技術(shù)層面上,航海水平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較高的水平,方士們探索海洋開辟海上交通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并且齊國、越國等臨海的國家優(yōu)秀船工和工匠自然也不在少數(shù),這為徐福的遠行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徐福還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敢于冒險,是眾多精英中的佼佼者。
秦國財力支撐,秦始皇領(lǐng)海意識的出現(xiàn)
最重要的是有一個龐大的國力支撐這件事的進行,秦王朝雖然建立時間不長,但是秦始皇的目標遠大,高瞻遠矚,使得他不惜耗費巨資,資助眾多方士,希望開拓海上疆土。
徐福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徐福是齊人,是徐偃王的后代,到了秦始皇時期成為了一名著名的方士,博聞強記,精通醫(yī)學、煉丹、氣功、航海等技能,并且極富有冒險精神。
徐福能身負多種技能是跟當時的環(huán)境離不開的,當時的齊國是首屈一指的大國,雄踞東方,是有名的航海大國,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繁榮,也是當時的文化交流的中心,文明異常發(fā)達,正是因為他出生在這樣一個文化、經(jīng)濟發(fā)達的齊國,深受文化和科技的熏陶,才形成了一個這樣獨一無二的徐福。
也正是由于他不同于一般的方士,才能獲得秦始皇的信任,帶著大量的物資和眾多童男童女、工匠兩次組織船隊出行。
徐福東渡的三種猜測
在眾多的記載中,很多人為徐福東渡到底是做什么而爭論不休,學者們的觀點總結(jié)起來大概有三種。
謀求長生不老藥
當時一統(tǒng)天下的秦王朝空前強大,擁有著數(shù)量龐大的奇珍異寶和享用不盡山珍海味,空前遼闊的疆土和萬人之上的地位,可是,一個人的生命和這些相比終究是短暫的,再怎么細心的保養(yǎng)也是逃不過時間齒輪的碾壓,所以尋求長生不老,維持萬世統(tǒng)治成為了統(tǒng)治者們夢寐以求的事情。
再加上身處戰(zhàn)國末年,航?;顒拥牟粩嗉訌?,在秦朝統(tǒng)一六國之后向海外發(fā)展的趨勢已經(jīng)銳不可當,海上求仙藥的虛幻夢想和海上探險的現(xiàn)實欲望糾葛在一起,出現(xiàn)了一大批想要出海尋求探險的方士們,在他們得知秦始皇正在謀劃著出海策略時,他們紛紛趕來上書毛遂自薦,徐福正是他們其中的一位。
他或許曾經(jīng)在機緣巧合下去過所謂的"三神山",也還記得那些山大致存在的方位,但是,巨額的出海費用和船隊牢牢的限制住了他的夢想和腳步。
他在等一個人,一個富可敵國的人,只有得到那個人在物力,人力和財力上的資助,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
此刻,他的愿望和秦始皇的目標不謀而合,因此他的出海計劃也被立即批準,徐海徐福也能如愿以償?shù)某龊?,尋求仙藥?/p>
《漢書 ·郊祀志第五下》:"秦始皇初并天下,甘心于神仙之道,遣徐福 、韓終之屬 ,多赍童男女 ,入海求神采藥"
以尋藥之名躲避暴政
因為徐福生長在較為開明的齊國,當時講究百花齊放,學術(shù)氛圍和思想方面也非常的自由,當齊國滅亡之后,秦朝統(tǒng)一推行的是殘酷的法家制度,極端專制和殘酷。
統(tǒng)治者和徐福的道家方式的思想是相悖的,并且原六國的貴族們都非常的不喜歡秦朝,認為他們是"虎狼之國",刑法沉重,仁義不施。
在這樣的形勢下,原六國的人們要么就是像張良一樣結(jié)交勇士,拼死抗爭,刺殺秦始皇。要么就是像一些方士一樣躲避秦國的暴政,尋求一個桃源之地。
所以徐福就假借為秦始皇尋求仙藥的名義欺騙了秦始皇的錢財和"感情",帶著一眾童男童女和百人工匠一去不復返,以這種溫和的方式對抗秦朝的暴政。
借尋藥之名執(zhí)行"秘密任務(wù)"
在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后便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巡游行活動,剛建立起統(tǒng)一國家政權(quán)還不穩(wěn)定,之前的臨海國家燕、齊、越,國土上反叛不斷,巡游不僅僅是為了穩(wěn)定政權(quán),更是有開發(fā)沿海地區(qū)的打算。
他為了發(fā)展海上疆土,曾經(jīng)從內(nèi)地向這些領(lǐng)海地區(qū)遷移大量的居民,并且鼓勵民眾定居海疆,建筑港口,以求擴大海上貿(mào)易。
秦始皇雖然建立的是陸地強國,但是也對海洋領(lǐng)土也有著急切的向往,徐福作為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服從了秦始皇的命令,精心的籌劃了出海計劃。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參照了丞相李斯的建議下發(fā)布了焚書令,一些人知道了這項命令之后,就開始私下的攻擊秦始皇專政。
秦始皇知道了氣得不得了,于是就派遣御史去審訊這些方士和儒生,值得注意的是,這里是依法處理,對這些人實行審問,對其中違背刑法、詆毀秦朝法制、迷惑百姓的犯禁者實行嚴厲的懲罰,并非盲目的全部坑殺。
《史記》:今聞韓眾去不報,徐市等費以巨萬計,終不得藥,徒奸利相告日聞。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諸生在咸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訞言以亂黔首。
事實上,秦始皇對于這些方士不薄,花費了那么多的錢財物資,連個毛都沒有得到。不僅沒有任何有用的海外信息,有一部分人還在背后誹謗和重傷秦始皇,實在令人惱火。
當徐福再次出現(xiàn)在他面前的時候,秦始皇并沒有因為之前方士的事情遷怒于他,并且對于徐福再次出海的理由也是非常重視,再次斥巨資資助徐福的出海計劃。
徐姓起源于嬴姓,算是自己人,這也是徐福能在眾多人中脫穎脫穎而出得到秦始皇重用的關(guān)鍵原因之一,并且,秦始皇出巡的線路和行程和徐福東游有關(guān),秦始皇在刻石記功中也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目標,他把徐福當成自己擴展海上疆域的"夢想代理人"。
并且在送徐福第二次出海的時候搭弓射箭,射殺海上巨魚,為徐福踐行,足可看見他的重視程度。
《史記》: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藥,數(shù)歲不得,費多,恐譴,乃詐曰:'蓬萊藥可得,然常為大鮫魚所苦,故不得至,愿請善射與俱,見則以連弩射之。
但是可惜的是秦始皇沒過多久就去世了,之后戰(zhàn)亂頻發(fā),讓人無暇徐福東渡是否找到仙藥,是否完成使命?
徐福東渡求仙藥很可能的原因是因為后人不喜秦朝,覺得秦始皇過于殘忍,才故意丑化秦始皇,有意降低他的智商和判斷力,將徐福兩次出海描述成只知道出海尋寶,尋求長生不老的昏庸帝王的形象,而這里的仙藥很可能代指比較珍貴的海上資源。
因為,要尋求仙藥的話帶一定的武裝力量應(yīng)對突發(fā)情況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帶上帶如此多的、沒有絲毫戰(zhàn)斗力的童男童女就說不過去了,并且還帶有各種工具、種子和工匠們。
所以說,學者們推測這是一場大規(guī)模的海上移民活動,是獲取更多的海洋資源,武裝力量可能是為了對抗當?shù)氐囊恍┰∶?,童男童女是為了繁衍生息,工匠、種子和工具是為了快速建立起新的秩序。
到目前為止,徐福東渡的目的學者們一直爭論不休,各執(zhí)己見,成為一個懸著的謎團。
當時的秦始皇將目標投向海洋,很可能就是接受了齊國思想家鄒衍的"大九州"說和"大瀛海"的理論,是秦始皇構(gòu)建起自己海洋意識的重要依據(jù),正是在這些思想的影響下,本是陸上文明所生的秦始皇將目光投射到海洋地區(qū),才能同意方士們帶著各種物質(zhì)探索海洋地區(qū)。
徐福東渡這次宏大的壯舉,很有可能就是像許多史學家所認為的那樣,是一次有組織有計劃的海外移民的策略,這條道路開辟了通往韓國和日本的航道,多次出海,行程往復萬里之多。
可能由于途中的各種突發(fā)情況導致減員,主力船千辛萬苦才到達了熊野浦,在今日本熊野浦也存在著徐福的墓地。
這次遠行開創(chuàng)了我國對外科技、文化輸出交流的先河,徐福帶去的童男童女和工匠們,也為當時的日本帶去了眾多的工藝,極大的促進了當時的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極大的提高了當時的文明,使他們由原始社會進入階級社會時期,所以徐福是功不可沒的。
現(xiàn)如今,日本的人民們依舊把徐福作為"耕種之神""醫(yī)藥之神"來尊奉。
而且,徐福的船隊所到之處是以和平友好的心態(tài)交往,種下了友誼的種子,客觀上說徐福是中國歷史上有據(jù)可查的第1位到達韓國、日本的友好和平使者,至今日、韓兩國還有人自稱為徐福后人。
徐巿上書說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于是秦始皇派徐巿率領(lǐng)童男童女數(shù)千人、以及已經(jīng)預(yù)備的三年糧食、衣履、藥品和耕具入海求仙,耗資巨大。但徐巿率眾出海數(shù)年,并未找到神山,徐福則在當?shù)刂健皪魃健绷粝潞蟠?,后代改姓嶗或勞。公元?10年,秦始皇東巡至瑯岈,徐巿推托說出海后碰到巨大的鮫魚阻礙,無法遠航,要求增派射手對付鮫魚。秦始皇應(yīng)允,派遣射手射殺了一頭大魚。后徐福再度率眾出海,來到“平原廣澤”,他感到當?shù)貧夂驕嘏L光明媚、人民友善,便停下來自立為王,教當?shù)厝宿r(nóng)耕、捕魚、捕鯨和瀝紙的方法,此后再也沒有返回中國。也有說徐福死于大海中之說。
徐福東渡到了日本,甚至有人提出,徐福到日本后建立了日本王朝,徐福就是神武天皇。但是也有很多學者對徐福到過日本一說提出質(zhì)疑。他們認為,徐福的船隊無法戰(zhàn)勝海洋上的狂風惡浪。近來,隨著國內(nèi)學者對當時造船技術(shù)和航線的不斷深入研究。在日本民間,徐福被尊稱為農(nóng)神、蠶桑神、醫(yī)藥神便是明證。長生不老藥是神話傳說中一種能使人長生不死的藥。相傳秦始皇曾經(jīng)為求取長生不老藥,派遣徐福率領(lǐng)三千童男女尋找海上仙山,求取仙藥。但最終,秦始皇并沒吃到長生藥,就連秦朝也早早滅亡了。那么求取仙藥的徐福到哪里去了?
《史記.秦始皇本記》載:“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仙山,名曰蓬萊、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發(fā)童男女數(shù)千人,入海求仙人?!弊怨乓詠?,便有人對徐福東渡所至之地提出質(zhì)疑,最盛傳的是東渡日本說。
實際上,如果細細研習史傳,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中華歷史上,很早便有先人勇者探索過日本,并有詳細的記載。早在西周初年,便有“越裳氏獻雉,倭人貢暢草”?!渡胶=?jīng)》中也明確指出渤海之外有島國,名“倭國”,為燕的屬國,燕人常去,并且也得到了考古大量實物的證明: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已開通兩條通往日本的航線,在其登陸地出土了眾多中國青銅器。
1、秦始皇派徐福三千東渡去哪了:
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帝在第一次巡游海上時,曾派徐福出海遠航。
他帶3000童男童女,還有五谷的種子,去的是“三神山”中所指的蓬萊,其實是今天的日本北九州。
2、還回來過三次、還是一去不返:
徐福出海的目的并不是史書中記載的尋仙求藥,而是一次秦始皇開疆拓土的探險行為。徐福再去不歸,秦始皇開拓海疆之夢為之中斷。 他是是一去不返的。
3、據(jù)說回來后帶了好多弓弩手又去了仙山仙島:
第二次,徐福又稱,大海中常有鮫魚出沒,對海上航行來說非常危險,一定要派善于使用連弩的射手去才能排除來往的困難。秦始皇也答應(yīng)了他。則給到達那里的徐福以百谷百工,再派數(shù)千人前往。
補充如下:
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以后,為了尋求長生不老藥,曾派徐福率領(lǐng)3000名童男、童女,乘由50艘船組成的龐大船隊,東渡日本尋找長生不老藥。結(jié)果沒有找到,徐福想打道回府,有手下提醒他,你沒有完成皇上交辦的差事,回去只有死路一條,不如干脆留下來,徐福一行就留下了。
這時的日本仍處在石器時代,大多數(shù)日本人蓄著長發(fā),用繩結(jié)扎在頭頂,并用一條白布系在額頭上。所以,徐福東渡的時候已經(jīng)有日本人了,但非常落后,還處于原始社會的狀態(tài),從這方面講徐福是加速了日本的文明的發(fā)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76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