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郃原為袁紹手下名將,官渡之戰(zhàn)時,受郭圖陷害,無奈投降于曹操,從此被曹操重用,跟隨曹操南征北戰(zhàn),平馬超,滅張魯,多有戰(zhàn)功。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諸葛亮一出祁山時,張郃任司馬懿先鋒,跟隨司馬懿在街亭擊敗蜀將馬謖,使諸葛亮撤兵。此后,在諸葛亮的多次北伐中,張郃先后隨曹真、司馬懿前往對抗,多有表現(xiàn),連諸葛亮也嘆其勇猛。諸葛亮五出祁山撤退時,于在劍閣設(shè)計埋伏,張郃前往追擊,中埋伏被亂箭射死。
經(jīng)過
得知蜀軍再出祁山的消息后,曹魏朝廷非常震驚,大將軍曹真重病在身,無法統(tǒng)兵御敵。于是,魏帝曹叡緊急下詔,命還在荊州的司馬懿迅速趕往西北地區(qū),統(tǒng)領(lǐng)三軍抵御諸葛亮的北伐大軍。而這一任命,也為名將張郃的隕落埋下了伏筆。
司馬懿命魏將費耀、戴陵等將率領(lǐng)四千精銳嚴守上邽,以此來吸引蜀軍的主力,自己統(tǒng)領(lǐng)各部繼續(xù)西進。諸葛亮根據(jù)魏軍的動向也做出了相應(yīng)的調(diào)整部署,命蜀將王平率部按原計劃繼續(xù)率兵攻伐祁山地區(qū)的魏軍,自己親率主力北上迎擊司馬懿的主力。
司馬懿與蜀軍相遇之后改變了戰(zhàn)術(shù),竟然以身體不適為由,命諸軍屯駐險地堅守不出。司馬懿認為,蜀軍長途奔襲,兵疲力乏且軍糧準備的又不充足,此次來襲必然想速戰(zhàn)速決,與其跟蜀軍直面硬戰(zhàn),不如對峙消耗。司馬懿的分析沒錯,蜀軍的軍糧確實不算太充足。所以,諸葛亮看到魏軍據(jù)守不出非常焦急,終日命將士們在敵營門前叫陣,各種方法用盡也不見任何效果。
諸葛亮眼看僵持日久,軍糧幾乎消耗殆盡,不得不一面派人回漢中崔糧,一面率部奇襲上邽,不僅打敗了上邽的守軍,還趁勢收割了上邽地區(qū)的小麥暫時應(yīng)急。司馬懿一看上邽失守,蜀軍還補充了軍糧,再也坐不住了,隨即命張郃率部進攻在南圍的蜀將王平,命魏將賈嗣、魏平等將率部進攻蜀軍的主力。
時間進入六月之后,關(guān)隴地區(qū)連降大雨,各地的通道泥濘不堪,魏、蜀兩軍只得罷兵休戰(zhàn)。此時,諸葛亮還收到了一份蜀漢朝廷的詔書。詔書稱,連日大雨使軍糧的籌措與運輸出現(xiàn)了極大的困難,因擔心前方將士缺糧,急命諸葛亮退兵。諸葛亮當時對此份詔書深表懷疑,但是,又不敢違抗皇命,只得無奈地冒雨退兵。
據(jù)《三國志·魏書·張郃傳》注引《魏略》載,張郃接到司馬懿的命令之后,當場提出了異議("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張郃認為,諸葛亮此時撤兵甚是蹊蹺,蜀軍剛剛得勝,不可能無緣無故的退兵,其中必然有詐,不宜追擊。但是,司馬懿卻堅持認為,諸葛亮既然冒雨撤兵,又走得如此匆忙,必然是內(nèi)部或者蜀漢朝廷發(fā)生了重大變故,此時的蜀軍必然是驚懼不安,正是追擊殲滅的大好時刻。
司馬懿既是驃騎將軍,又是此戰(zhàn)中的統(tǒng)帥,張郃雖然是副統(tǒng)帥,但也不能違抗統(tǒng)帥的軍令,只得率部追擊。結(jié)果,張郃追擊至木門道時,中了蜀軍的埋伏,中流矢最終葬身于木門道中。
張郃之墓
張郃葬于木門峽谷中。而時至今日,木門峽谷中仍存有張郃坪、張郃墓。張家坪〔原名張郃坪〕位于木門道峽谷東側(cè),為諸葛亮與魏將張郃作戰(zhàn)時的埋伏之處。峽谷西側(cè)為十悄地梁,其下有諸葛亮拴馬之處的拴馬灣。峽谷低處有一小山石,成橢圓形,名曰石鼓。另外離石鼓不遠處有一土堆小丘,形如巨鐘,故稱土鐘。
一代名將落得如此下場,不禁讓人唏噓。
在一部三國大歷史中,英雄之死是最讓人扼腕嘆息的。在三國中死得最撲朔迷離的無疑曹操的得力戰(zhàn)將張郃。 張將軍生前可謂文武雙全,被曹操認為有韓信之才。陳壽曰其“以巧變?yōu)榉Q”。這位偉大的將軍卻死得異常悲慘,本來已經(jīng)看清了諸葛亮退軍時的圈套,在司馬懿“使郃追之”時明智地勸說:“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蹦闹庪U的司馬懿變臉了,拍案而起,大罵張郃“有謀反之心”(此為水間社撰,不過,當時的情況也差不多了。)總之,張郃無奈,只好追擊。后來,就被諸葛亮射死。 司馬懿為何逼迫張郃窮追不舍呢?水間以為有兩種可能:其一,司馬懿求勝心切,因而不聽張郃之勸,張郃只好硬著頭皮緊追。其二,司馬懿因某種原因,想暗害張郃,所以借刀殺人。 以上二可能,又可排除其一,司馬懿乃沙場老將,多次與諸葛亮交戰(zhàn),對諸葛亮了如指掌(比如從諸葛亮的起居飲食中就猜出他的身體好壞。)不可能不知諸葛亮的計策與埋伏。 那么,司馬懿為什么設(shè)計害張郃?史書上沒有記載他與司馬懿之間的關(guān)系,也未見兩人有何正面沖突。兩人無怨無仇,司馬懿好端端的為什么謀害他?水間認為司馬懿當時已有了奪權(quán)的念頭,于是開始鏟除朝廷重臣,倒霉的張郃自然成了司馬懿的首選。照此,張郃可以說是政治與軍事斗爭的犧牲品。 最后,水間還想罵罵孔明,他對張郃之狠,實在令人恐怖,很可能是在為馬謖報仇。他的箭極毒,張郃只是膝中一箭,便立即嗚呼哀哉了(天!簡直是見血即死)。有點蹊蹺。其中的奧秘恐怕只有張郃知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76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