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上英雄人物輩出,僧格林沁的故事大家聽過嗎?
相比于秦朝有蒙恬王翦,漢朝有衛(wèi)青霍去病,唐朝有李靖,宋朝有岳飛,明朝有徐達常遇春,清朝幾乎沒有名將,原因主要有這么兩個方面,一是因為所有名將幾乎都必須在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中得以展現,而清朝入關之后的對手,也就一個不經打的李自成,此前戰(zhàn)力強勢的明王朝已經滅亡,所以清朝的大將根本沒有可脫穎而出的舞臺。二是清朝本是東北野蠻部落起家,從軍事素養(yǎng)到戰(zhàn)術指揮上,由于沒有兵家理論滋養(yǎng),所以并不具備誕生名將的條件。
不過,清政府是不允許自己在名將這一榜單上有所缺席的,沒有名將,那就創(chuàng)造一群名將,所以戰(zhàn)功并不足以服眾的年羹堯被捧成了不世出的名將,從來沒有任何戰(zhàn)場經驗的李鴻章被派去指揮甲午之戰(zhàn),而剿滅太平天國有功的蒙古族曾格林沁,更是被清政府當成了手中的一把利劍,也為此,當英法聯軍二次侵華,眼看就要進入北京城時,慈禧釋放出了自己手中的這把利劍。
僧格林沁率領著總數約7萬有余的兵馬,包括五萬騎兵,兩萬步兵在英法聯軍到來之前,趕到了天津塘沽口,這里是北京城的最后一道門戶,軍事意義自不待言,而坐擁優(yōu)勢兵力的曾格林沁,得知英法聯軍不過三萬余人后,對慈禧做了保證,城在人在,城破,你取我人頭。
結果,當英法聯軍占領了制高點,不斷地向塘沽城墻發(fā)射炮彈,眼看己方的傷亡持續(xù)增加,僧格林沁決定化被動為主動,他組織人馬,向英法聯軍發(fā)起了進攻,而聯軍不管對方打的是防守戰(zhàn),還是進攻戰(zhàn),只保定了一個不怕累不怕苦,使勁發(fā)射炮彈,打出子彈的念頭。于是先是一輪騎兵沖鋒,幾萬人在遠距離向聯軍山頭的連續(xù)靠近中,不斷的被子彈和炮彈炸的體無完膚。
而僧格林沁認為,堅持就是勝利,清軍的死亡隨之進一步擴大。當已經組織不出一支完整的騎兵部隊,僧格林沁出動了僅存的步兵,然而,對戰(zhàn)場的局勢于事無補,步兵就是一些慢動作移動的靶子,而射擊這樣的靶子,并不需要多高的軍事素養(yǎng)。
聯軍部隊一方面感慨著清朝軍隊都是勇士,一方面不斷的發(fā)射子彈殺死這些勇士。此戰(zhàn)結束之后,有過一次戰(zhàn)后統(tǒng)計,僧格林沁以兩萬人的代價,換取了對方的五個人的傷亡,其中英軍兩人,法軍三人。而天津塘沽口,這座北京最后的屏障堡壘,終究沒有守住。
對于所有的中國人來說,那都是一個難堪的時代,那是一個外國人只要在中國的海岸線上,架幾口大炮,就可以凌辱一個民族的時代。如今,僧格林沁作為清政府眼中的名將,已經和慈禧一起,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今天的中國,正在昂首闊步的走向復興,復興回到那個名將輩出的漢唐盛世,再次君臨天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77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齊景公是什么人荒唐卻不令人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