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懿皇后李氏(987年-1032年),杭州人,宋真宗趙恒妃嬪,宋仁宗趙禎生母。祖父李延嗣,仕吳越錢氏,為金華縣主簿;父李仁德,后來封為左班殿直。李氏初為劉娥侍女,后封崇陽縣君、才人、婉儀;宋仁宗即位后封為順儀,去世前再封為宸妃。宋仁宗知李氏為生母后,追封為皇太后,謚號莊懿,后再改謚為章懿皇后。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民間流傳的“貍貓換太子”中的李妃的原型就是李宸妃。
軼事典故
宋仁宗歸于劉太后名下之事,是民間傳說《貍貓換太子》的原型。貍貓換太子是清代石玉昆所著古典名著《三俠五義》第一回的著名段落,宋真宗的嬪妃劉氏、李氏同時懷孕,為了爭當正宮娘娘,工于心計的劉妃將李氏所生之子換成了一只剝了皮的貍貓,污蔑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怪罪下來,李妃逃往民間,劉妃遂被立為皇后。后來,李妃所生男嬰即位,為宋仁宗。在包拯的幫助下,仁宗得知真相,與雙目失明的生母李妃相見,而身為皇太后的劉氏則畏罪自殺。
這個故事雖有歷史原型,但基本屬于虛構。事實上,仁宗的親生母親應為李宸妃。她地位很低,仁宗生下以后就被送給劉后撫養(yǎng)。劉后像對待親兒子一樣把仁宗養(yǎng)大。真宗死后,劉后開始垂簾聽政,一直到李宸妃死去都沒讓仁宗知道真相。直到劉后也去世了,才有人告訴仁宗,他的親生母親乃是李宸妃,是被劉后虐待死的。
宋仁宗聞聽,號啕大哭,立即派兵包圍了劉府,準備報復劉氏家族,同時,親自去李宸妃的葬地祭奠。在眾人圍觀之下,棺槨打開,只見里面裝滿了水銀,用以保持尸體不壞,李宸妃面色如生,神態(tài)安詳,穿戴著皇后的服裝。此事足見劉后對李宸妃的厚待,傳言是不真實的。仁宗這才消除了怒氣。據(jù)《邵氏聞見錄》記載,李宸妃死后,劉后本計劃按一般宮人下葬,但丞相呂夷簡建議她厚葬之,以免將來仁宗了解了真實情況后對劉氏家族不利。劉后采納了呂夷簡的建議,結果自然是皆大歡喜。
《貍貓換太子》這部戲,劇情曲折動人,數(shù)百年來,在戲曲舞臺上常演不衰。有好事者竟在她的陵西封了個小冢子,稱為“貓家”。許多人來此參觀,都想看看李宸妃的墓,還贏得不少多情者的眼淚,但大部分人了解的是戲曲舞臺上的李宸妃,而她的真實遭遇卻很少有人知道了。
歷史記載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傳第一》
李宸妃,杭州人也。祖延嗣,仕錢氏,為金華縣主簿;父仁德,終左班殿直。初入宮,為章獻太后侍兒,壯重寡言,真宗以為司寢。既有娠,從帝臨砌臺,玉釵墜,妃惡之。帝心卜:釵完,當為男子。左右取以進,釵果不毀,帝甚喜。已而生仁宗,封崇陽縣君;復生一女,不育。進才人,后為婉儀。仁宗即位,為順容,從守永定陵。章獻太后使劉美、張懷德為訪其親屬,得其弟用和,補三班奉職。
初,仁宗在襁褓,章獻以為己子,使楊淑妃保視之。仁宗即位,妃默處先朝嬪御中,未嘗自異。人畏太后,亦無敢言者。終太后世,仁宗不自知為妃所出也。
明道元年,疾革,進位宸妃,薨,年四十六。
初,章獻太后欲以宮人禮治喪于外,丞相呂夷簡奏禮宜從厚。太后遽引帝起,有頃,獨坐簾下,召夷簡問曰:“一宮人死,相公云云,何歟?”夷簡曰:“臣待罪宰相,事無內外,無不當預?!碧笈唬骸跋喙x間吾母子耶!”夷簡從容對曰:“陛下不以劉氏為念,臣不敢言;尚念劉氏,是喪禮宜從厚。”太后悟,遽曰:“宮人,李宸妃也,且奈何?”夷簡乃請治用一品禮,殯洪福院。夷簡又謂入內都知羅崇勛曰:“宸妃當以后服殮,用水銀實棺,異時勿謂夷簡未嘗道及。”崇勛如其言。
后章獻太后崩,燕王為仁宗言:“陛下乃李宸妃有所生,妃死以非命?!比首谔枒Q頓毀,不視朝累日,下哀痛之詔自責。尊宸妃為皇太后,謚壯懿。幸洪福院祭告,易梓宮,親哭視之,妃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以水銀養(yǎng)之,故不壞。仁宗嘆曰:“人言其可信哉!”遇劉氏加厚。陪葬永定陵,廟曰奉慈。又即景靈宮建神御殿,曰廣孝。慶歷中,改謚章懿,升祔太廟。拜用和為彰信軍節(jié)度使、檢校侍中,寵賚甚渥。既而追念不已,顧無以厚其家,乃以福康公主下嫁用和之子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77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朱元璋為什么會被郭子興重用原因是什么